第58頁
單一海看得出,老人被那張圖給吸引了。他的專注本身就是對這張圖的肯定,何況讓一個老人能夠默默地陷入到這堆乾枯的線條中,簡直可以說是讚美了。子老顫顫地從衣袋裡摸出一把放大鏡,用它罩住地圖的每一個細節。仿佛在推敲什麼似的,口中念念有詞,偶爾閉目沉思……老人竟有半個小時把自己按在那張圖前,並一言不發。
單一海走至圖前:“子老,你從中讀出了什麼?”
子老仿佛被從沉默中驚醒。他不看單一海,而是轉身走至桌前,抽出一個捲筒,輕輕傾出。那是一匹一張報紙大小的布絹。那布絹已經鏽蝕,上面的絲線有的已經迸裂,亂亂地搖曳著。他小心地把那張布絹放到單一海的圖紙的右邊相接起來。放畢,才輕聲對單一海說:“你能不能幫我核對一塊地方?”他用手按住布絹,劃出一小塊標有“驪靬”的地兒。
單一海凝神細看,竟是一張繡在布絹上的地圖。那圖上標著密密麻麻的他幾乎從未聽說過的地名。他驚訝這圖的等高和方向竟出奇的準確。只是由於繡的絲線變形與迸裂,影響了圖的效果,不仔細辨析,幾乎無法辨清。他順著老人劃出的標註著“驪靬”的地域讀下去,竟有些吃驚了。那些山形竟那樣熟悉。熟悉到了讓他驚訝的地步。慢慢地那些山成形了,那些河串成了一條熟悉的流線。他看畢,興奮地對子老驚呼:“這兩塊地方的等高僅差5公分,海拔絲毫不差。山和河也全部對上了。也就是說,我們找的這座城堡居然叫“驪靬”,我還以為它沒有名字呢?”
“居然還有這樣怪的一個地名。這似乎不應該是我們漢人取的吧!如果是我們取的,那它代表什麼?”女真在旁邊略表疑慮。
“就代表他們。驪靬是漢朝以前對西域的統稱。嚴格地說,這是對古羅馬人的專稱。”子老從容作答,臉上已現出笑容。“驚人吧?我找了這座城50多年。沒想到竟然被你無意中撞上了。小伙子,你知道你撞上的是什麼嗎?”
單一海用目光注視著子老。
“是個大傳奇呀,或者是一支軍隊。”
“你是說那支羅馬軍隊果真就在這座城堡里了?”
“理論上是。你看過《漢書》嗎?《漢書》地理志載:漢置,西域驪人革干內遷居此,故名……”
子老流利地背誦,古漢語在他嘴裡如水般流暢。
“我真不敢想像,他們到中國來幹什麼?還建了這麼一座城,還有這麼個華麗的名字,聽起來真像是一種傳說。要知道,我還是頭一回聽到這麼個令人不敢相信的消息,並且還發生在2000多年前!”女真問。
“任何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會感到可笑的。因為它太真實了,真實得都讓人不敢置信。同時也因為它太遙遠了,遠得只是一些不可觸摸的傳說。沒有人會對這種2000多年前的東西表示信任的。事實上是,他們到中國來,僅僅只是因為他們是大漢帝國軍隊的戰俘?”子老臉上蒙著一層神秘的光亮,眼睛仿佛要看透什麼似的,一瞬間隱入一種嚮往般的情境中。
“可你信了。我覺得只要相信那些東西,似乎就會有許多出乎意料的發現,甚至連自己也會震驚。只是,這群戰俘,真的太令人感到突兀了。可以告訴我們他們的來歷嗎?”單一海的內心隱藏著一種深深的衝動。
子老似乎早有所料地看他一眼。走至桌前,拿出一支雪茄,單一海迅速為其點燃。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把身子放在那把舊椅子上,單一海和女真就坐在他的對面。
“公元前54年,中國歷史上的西漢末年。世界歷史進入了自己的少年時代——中古時期。遠在地中海西岸,與古中國相距甚遠的古羅馬帝國,正處在劇變與戰爭的籠罩中。克拉蘇,這位與愷撒大帝、龐培同稱羅馬三巨頭的新貴,親政不久,就率羅馬軍隊,據當時的資料稱,有7個重步兵團、1支輕步兵、4000名騎士,連同輜重隊在內總共不少於四五萬人,侵入屬於安息王國的美索不達米亞,並於次年向安息王國腹地推進。羅馬人計劃從美索不達米亞沙漠展開進攻,強渡幼發拉底河,並前出到底格里斯河,一舉奪取前亞細亞。”
單一海聽到這裡,插上一句:“這似乎應該是羅馬人與安息王國爭奪前亞細亞之間進行的安息戰爭吧!那場戰爭似乎最終以羅馬人失敗告終。好像那次失敗的戰役在卡爾萊附近。卡爾萊一役使羅馬著名步兵的聲威一蹶不振。”
子老微微看他一眼,似乎為自己的敘述得到了響應,而顯出些許的快感,“你似乎很熟悉這次戰爭?”
“是的。當時顯赫歐洲的羅馬陸軍,就在此役中被打敗,從此聲威日下。我因為他們的失敗而記住了這場戰役。沒想到,還會有機會重提。”單一海說。
------------
我看到了你沒看到的……(2)
------------
子老微微點頭,繼續講述:“古羅馬步兵當時橫掃歐洲,名冠一時。只是他們在公元前54年4月底,在宙格馬城附近渡過幼發拉底河後,卻被安息一萬騎兵引至無水的沙漠深處,並派出專門部隊進行襲擊,以疲憊羅馬步兵。安息軍隊乘他們成疲憊之師後,用卡爾萊做了羅馬人的墳場,除了克拉蘇之子率第一軍團6000餘人突圍外,幾乎全部喪生於此,慘遭殲滅。但這次戰役,卻給人留下了個曠世之謎。突圍的6000餘人,連同克拉蘇之子,竟全部神秘消失,至於去了哪裡,下落何在,成了歐洲史上至今還是個難解之謎,可是,卻在中國古老的《漢書》上找到了線索!”
單一海走至圖前:“子老,你從中讀出了什麼?”
子老仿佛被從沉默中驚醒。他不看單一海,而是轉身走至桌前,抽出一個捲筒,輕輕傾出。那是一匹一張報紙大小的布絹。那布絹已經鏽蝕,上面的絲線有的已經迸裂,亂亂地搖曳著。他小心地把那張布絹放到單一海的圖紙的右邊相接起來。放畢,才輕聲對單一海說:“你能不能幫我核對一塊地方?”他用手按住布絹,劃出一小塊標有“驪靬”的地兒。
單一海凝神細看,竟是一張繡在布絹上的地圖。那圖上標著密密麻麻的他幾乎從未聽說過的地名。他驚訝這圖的等高和方向竟出奇的準確。只是由於繡的絲線變形與迸裂,影響了圖的效果,不仔細辨析,幾乎無法辨清。他順著老人劃出的標註著“驪靬”的地域讀下去,竟有些吃驚了。那些山形竟那樣熟悉。熟悉到了讓他驚訝的地步。慢慢地那些山成形了,那些河串成了一條熟悉的流線。他看畢,興奮地對子老驚呼:“這兩塊地方的等高僅差5公分,海拔絲毫不差。山和河也全部對上了。也就是說,我們找的這座城堡居然叫“驪靬”,我還以為它沒有名字呢?”
“居然還有這樣怪的一個地名。這似乎不應該是我們漢人取的吧!如果是我們取的,那它代表什麼?”女真在旁邊略表疑慮。
“就代表他們。驪靬是漢朝以前對西域的統稱。嚴格地說,這是對古羅馬人的專稱。”子老從容作答,臉上已現出笑容。“驚人吧?我找了這座城50多年。沒想到竟然被你無意中撞上了。小伙子,你知道你撞上的是什麼嗎?”
單一海用目光注視著子老。
“是個大傳奇呀,或者是一支軍隊。”
“你是說那支羅馬軍隊果真就在這座城堡里了?”
“理論上是。你看過《漢書》嗎?《漢書》地理志載:漢置,西域驪人革干內遷居此,故名……”
子老流利地背誦,古漢語在他嘴裡如水般流暢。
“我真不敢想像,他們到中國來幹什麼?還建了這麼一座城,還有這麼個華麗的名字,聽起來真像是一種傳說。要知道,我還是頭一回聽到這麼個令人不敢相信的消息,並且還發生在2000多年前!”女真問。
“任何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會感到可笑的。因為它太真實了,真實得都讓人不敢置信。同時也因為它太遙遠了,遠得只是一些不可觸摸的傳說。沒有人會對這種2000多年前的東西表示信任的。事實上是,他們到中國來,僅僅只是因為他們是大漢帝國軍隊的戰俘?”子老臉上蒙著一層神秘的光亮,眼睛仿佛要看透什麼似的,一瞬間隱入一種嚮往般的情境中。
“可你信了。我覺得只要相信那些東西,似乎就會有許多出乎意料的發現,甚至連自己也會震驚。只是,這群戰俘,真的太令人感到突兀了。可以告訴我們他們的來歷嗎?”單一海的內心隱藏著一種深深的衝動。
子老似乎早有所料地看他一眼。走至桌前,拿出一支雪茄,單一海迅速為其點燃。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把身子放在那把舊椅子上,單一海和女真就坐在他的對面。
“公元前54年,中國歷史上的西漢末年。世界歷史進入了自己的少年時代——中古時期。遠在地中海西岸,與古中國相距甚遠的古羅馬帝國,正處在劇變與戰爭的籠罩中。克拉蘇,這位與愷撒大帝、龐培同稱羅馬三巨頭的新貴,親政不久,就率羅馬軍隊,據當時的資料稱,有7個重步兵團、1支輕步兵、4000名騎士,連同輜重隊在內總共不少於四五萬人,侵入屬於安息王國的美索不達米亞,並於次年向安息王國腹地推進。羅馬人計劃從美索不達米亞沙漠展開進攻,強渡幼發拉底河,並前出到底格里斯河,一舉奪取前亞細亞。”
單一海聽到這裡,插上一句:“這似乎應該是羅馬人與安息王國爭奪前亞細亞之間進行的安息戰爭吧!那場戰爭似乎最終以羅馬人失敗告終。好像那次失敗的戰役在卡爾萊附近。卡爾萊一役使羅馬著名步兵的聲威一蹶不振。”
子老微微看他一眼,似乎為自己的敘述得到了響應,而顯出些許的快感,“你似乎很熟悉這次戰爭?”
“是的。當時顯赫歐洲的羅馬陸軍,就在此役中被打敗,從此聲威日下。我因為他們的失敗而記住了這場戰役。沒想到,還會有機會重提。”單一海說。
------------
我看到了你沒看到的……(2)
------------
子老微微點頭,繼續講述:“古羅馬步兵當時橫掃歐洲,名冠一時。只是他們在公元前54年4月底,在宙格馬城附近渡過幼發拉底河後,卻被安息一萬騎兵引至無水的沙漠深處,並派出專門部隊進行襲擊,以疲憊羅馬步兵。安息軍隊乘他們成疲憊之師後,用卡爾萊做了羅馬人的墳場,除了克拉蘇之子率第一軍團6000餘人突圍外,幾乎全部喪生於此,慘遭殲滅。但這次戰役,卻給人留下了個曠世之謎。突圍的6000餘人,連同克拉蘇之子,竟全部神秘消失,至於去了哪裡,下落何在,成了歐洲史上至今還是個難解之謎,可是,卻在中國古老的《漢書》上找到了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