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駐紮海外,肯定需要安全方面的保護,最有效的是利用寶船上的官軍,但是官軍這種正式的軍隊不可能為了幾個商人就長久駐守某地,所以商人們想到了別的辦法:自己招募人手,組建準軍事組織,保護自己的航道和駐紮地點,為商業開路。

  如武奉孝這些武家營出來的山民,早已名聲在外了。當年跟著安北侯一次次歷經艱難險阻,雖然不是軍隊也和正規軍相差無幾,尤其在草原上留下了勇士的名聲之後,頓時就成為商人眼中的香餑餑。

  商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肯出大價錢,而武奉孝等人因為缺少成立仿毛作坊的本錢正需要一大筆錢,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很快了談妥了條件。

  鄉親們能夠為自己打算是林三洪很樂意看到的,一面叮囑大家在海外的時候要多加小心,一面隨口問道:“大家要去哪裡駐紮?”

  “一個叫做馬喇甲的地方,天知道在哪裡,管他呢,定錢都拿了人家的,不管去哪裡都行!”

  馬喇甲,馬六甲,林三洪已經知道武家營的鄉親們要去哪裡了!“好,很好,大家去吧,家眷什麼的我會留意照顧的!”

  武奉孝哈哈大笑:“我們來辭行就是有這個意思,既然林大人先說了,我們也就放心了,家裡的女人和娃娃託付給大人,我們放心的很!”

  送走武奉孝等人之後,林三洪很清晰的感覺到了時代的變化。

  按照武奉孝所言,一起在馬喇甲駐紮的準軍事組織共有六百人,隸屬於幾個商號,這六百人應該可以了。

  這個時代已經起了明顯的變化,雖然距離理想還有很遙遠的距離,可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只要堅持走下去,總有一天會走出一條通天大道。

  局勢前所未有的光明,改變會接連出現,這個時代已經和以前有所不同了。

  林三洪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已經不再是一種必要。 沒有了林三洪,這個時代照樣會順著林三洪心目的方向前進下去,這就足夠了!

  比:不算字數:寫到這裡,本書已經可以結束了。老實說,作者已經無法駕駐本書,所以寫的不大滿意。同時,感謝讀者的支持,這本書就到這裡結束吧,明天會把最後的一個小尾巴上來。短頭知道這本書寫的不怎麼樣,再次感謝我可愛的讀者,感謝!,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6 肌,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後記

  全書的局面鋪開之後,還有很多可寫的內容,但是這些心谷入多來自局勢的緩慢改變,會變得索然無味。而且作者比較認同一個更加普通一點的主角,而不是全知全能動動小手指就可以改變時代的級英雄。 所以在本書中,主角並非是一個深刻影響時代的英雄,而是一個在幕後默默推動的小小推手。真正的改變動力來自於龐大的民間力量……

  華為本書最後的一個小尾巴,一下後面的大事記:

  永再十九年,瓦圖領郭四妹以征服加聯合的方式成立西蒙古汗國。並且正式接受大明王朝冊封,成為名義上的西蒙古汗王。

  永樂二十一年,西蒙古於大明朝的親密關係出現反覆,郭四妹忽然宣稱找到了昔日的大明正統建文皇帝,扣留了永樂使節,並且以留守兵馬大元帥的身份祭起“奉詔討逆”的撥文,大明朝建國以來第二次大規模的內戰爆。

  同年年底,朱林再次親征。

  因為戰爭,使得大明朝對於民間的稅負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程度,因為朱豬的強勢統治,士農工商不得不吐血支撐戰爭。

  永樂二十二年春,雙方爆大戰。依靠強大國力支撐的大明朝在耗盡了歷年來的積累之後艱難取勝。難辨真偽的建文皇帝再次不知所蹤。郭四妹葬鼻於亂軍之中。一部分瓦圖嫡系奉郭四妹於其其格的幼子為王遠遁極北苦寒之地。這一戰對於民生的傷害極大,雙方的底層民眾都意識到戰爭的危害,開始再一次休養生息。以為這一次戰爭不再是兩個民族之間的戰爭,而是同一個王朝內部的正統之爭,成為徹底的內戰,極西的蒙古各部從民間認同和法理上開始了真正的融合,,

  歸途中,朱林病死。太子朱高煦閃電一般繼承皇位,年號光興。開始了對蒙古各部真正意義上的統治,, 同月,啟林三洪為國子監祭酒。

  時隔三東之後,馬喇甲的土著毒擊大明朝商業駐紮點,武奉孝戰死。因為鄭和已死,林三洪率領下西洋的寶船船隊次以正式的軍事目的再次下西洋,平定戰亂,確定馬喇甲為大明海外版圖”

  林三洪因功升靖海公,虛領禮部尚書銜實授海司兵馬指揮使,

  光興七年,在林三洪一力主張之下。大明北伐軍放棄對瓦圖部的追剿。瓦圖等部落遷至套西一帶,郭四妹之子受封安順王。

  大明朝終於實現了《大明國》書文中的初步基礎,,

  本書已經結束,寫的好壞是能力問題,盡力去寫是態度問題,希望作者能夠在本書中有所進步。因為已經無法駕駐局勢,又不想寫成悲劇。就到這裡吧,感謝您的支持!真心感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