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是有一些道理。」太子道,「你想如何做?」
若是送錢送糧,大可不必專門與他商量,太子妃自己就能做主。
故而太子有預感,應當不會是易辦之事。
李魚眨巴眨巴眼睛,先賣了個關子:「太子殿下,咱們來個民意調查吧!」
「這是何物?」太子沒聽說過。
「就是——你看我的!」
李魚編寫了幾個問題,做成兩份卷子,令下人照著謄抄若干,美其名曰「問卷」,準備去府外派發。
他臨時定下一條規矩,凡是認真答卷之人,交卷之後可得銅錢一文作為報酬,一人限答一次。
這無疑是給百姓送錢了,李魚提前請王喜把消息放出去,外邊早早就排起了長隊。
百姓中有不少人不會寫字,皆道可惜,李魚讓王喜傳話,即便本人不會寫字也無妨,可由太子府的人按著卷子詢問,口頭回答即可,答案亦會被記錄下來,如此也能領錢。
這樣一來,隊伍便越來越壯大,王喜分發完問卷還不夠,額外補了好幾十份,才令在場的每一位百姓都領到。
這些人中有不少讀書人,看見問卷後不約而同地搖頭。
這齣的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題?
譬如「如何看待寡婦另嫁」,這還用特意回答?難道念了這麼久的書,連最起碼的廉恥都不知曉?
第一份卷子很多人答得毫不猶豫,輪到第二份,卻只有一句話。
「設想一下,倘若不幸喪夫的是你的親人,請再將第一份題重新回答一遍。」
眾人:「……」
若說第一份問卷誰都能答得上來,第二份便有些棘手了。
因認真答卷才能拿錢,不少人極其認真、冥思苦想,換做是自己的親人,又該如何。
就這樣李魚散出去了一筆小錢,收到了廣大百姓的心聲。
李魚將卷子整理了一下,在參與調查的二百多位百姓中,兩份問卷皆強烈反對的不到一成,都持寬容態度的是一成,剩下的八成,在考慮到是自家親人時,態度由強烈反對轉變為能夠接受。
果然,人在事不關己時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而實際上他們內心很清楚寡婦的日子並不好過,若是與他們相關之人,便不會苛責。
李魚將整理後的結果交給太子,太子一目十行看完,讚賞地道:「原來小魚是要『為民請命』。」
「是啊。」李魚並不否認。
盡個人之力只能幫幾個人,可若是能向皇帝進言,由上而下做出改變,造福的可就不止幾人了。
「天池,你會幫我嗎?」李魚問。
「會。」太子擲地有聲。
「因為,『我就是你』?」李魚半感動半調皮地問。
原來這條魚都聽見了……
太子勾唇:「因為你想要的,我都會給。」
「天池——」
太子誓言般的情話令李魚怔了怔。
他忽然想到在琅琊公主之亂後就一直沉寂的主線。
什麼叫做共江山?
太子連他想要的都會給,這種話都說了,他是不是也該勇敢地前進?
「除了幫助那些女子,我其實還有一樣想要……」
太子給了他太多寵溺,李魚壯著膽子道:「天池,這是我……最後一個劫,若你以後登上那個位置,我要你的江山,你會如何?」
第150章
穆天池驚訝了一瞬, 倒不是因為李魚膽肥地提到了江山,而是因為那一句——最後的劫。
最後,是何意?
雖然小魚自己沒說為何留在他身邊, 穆天池經了空提醒, 且他自己也能覺察到, 小魚是要渡劫的。
上次渡劫, 因土匪之故, 小魚道並未完全成功。
穆天池自然而然地想, 這次既是最後的劫,渡劫之後,小魚會不會離開他?
他如今做了太子, 子女雙全, 在外人眼裡已很圓滿了。他很怕這圓滿, 亦會讓鯉魚精認為在他身邊逗留的時間已足夠,是時候該離開他了。可他已一天比一天更在意小魚,萬萬不能接受小魚離開, 除非是他死。
每當他說起, 小魚總是支支吾吾,語焉不詳, 以至於他不惜用手段,也要把這條魚困在身邊。
他知道小魚心善, 連飄雪、梁氏都會想要照拂, 若說在他身邊這麼久,只是為了謀取江山, 穆天池是不信的。
小魚和別的人不一樣。
若真要與他談條件,為何不是選在他艱難之時,那樣不論出於什麼理由, 他都會應,然而小魚卻是在他已無任何阻礙時,不經意且匆忙地提起,若他是個奸惡之徒,三言兩語就糊弄過去,或者乾脆拒絕,小魚又能奈他何?
——難道這些,聰明的小魚就不清楚嗎
其實不必小魚問,他原就打算在登基之後,給予小魚與攝政王等同的權利,他知道小魚經常想做點什麼,也有能力做到,只是為王妃、太子妃的名號所束縛,也怕因此與他產生隔閡。
可是怎麼會呢,太醫為他解毒時,他曾一度昏迷不醒,陰差陽錯在睡夢中想起了一些舊事。
他的啞疾,太子位,甚至他的命,都離不開小魚襄助,若攝政王不夠,小魚想要更多,他給得起之時,也不會吝嗇。
小魚的語氣,與其說是真想要,更像是一種試探。
穆天池透過現象看本質,覺得這試探極有可能是與最後一次劫有關。
若是送錢送糧,大可不必專門與他商量,太子妃自己就能做主。
故而太子有預感,應當不會是易辦之事。
李魚眨巴眨巴眼睛,先賣了個關子:「太子殿下,咱們來個民意調查吧!」
「這是何物?」太子沒聽說過。
「就是——你看我的!」
李魚編寫了幾個問題,做成兩份卷子,令下人照著謄抄若干,美其名曰「問卷」,準備去府外派發。
他臨時定下一條規矩,凡是認真答卷之人,交卷之後可得銅錢一文作為報酬,一人限答一次。
這無疑是給百姓送錢了,李魚提前請王喜把消息放出去,外邊早早就排起了長隊。
百姓中有不少人不會寫字,皆道可惜,李魚讓王喜傳話,即便本人不會寫字也無妨,可由太子府的人按著卷子詢問,口頭回答即可,答案亦會被記錄下來,如此也能領錢。
這樣一來,隊伍便越來越壯大,王喜分發完問卷還不夠,額外補了好幾十份,才令在場的每一位百姓都領到。
這些人中有不少讀書人,看見問卷後不約而同地搖頭。
這齣的是什麼亂七八糟的題?
譬如「如何看待寡婦另嫁」,這還用特意回答?難道念了這麼久的書,連最起碼的廉恥都不知曉?
第一份卷子很多人答得毫不猶豫,輪到第二份,卻只有一句話。
「設想一下,倘若不幸喪夫的是你的親人,請再將第一份題重新回答一遍。」
眾人:「……」
若說第一份問卷誰都能答得上來,第二份便有些棘手了。
因認真答卷才能拿錢,不少人極其認真、冥思苦想,換做是自己的親人,又該如何。
就這樣李魚散出去了一筆小錢,收到了廣大百姓的心聲。
李魚將卷子整理了一下,在參與調查的二百多位百姓中,兩份問卷皆強烈反對的不到一成,都持寬容態度的是一成,剩下的八成,在考慮到是自家親人時,態度由強烈反對轉變為能夠接受。
果然,人在事不關己時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而實際上他們內心很清楚寡婦的日子並不好過,若是與他們相關之人,便不會苛責。
李魚將整理後的結果交給太子,太子一目十行看完,讚賞地道:「原來小魚是要『為民請命』。」
「是啊。」李魚並不否認。
盡個人之力只能幫幾個人,可若是能向皇帝進言,由上而下做出改變,造福的可就不止幾人了。
「天池,你會幫我嗎?」李魚問。
「會。」太子擲地有聲。
「因為,『我就是你』?」李魚半感動半調皮地問。
原來這條魚都聽見了……
太子勾唇:「因為你想要的,我都會給。」
「天池——」
太子誓言般的情話令李魚怔了怔。
他忽然想到在琅琊公主之亂後就一直沉寂的主線。
什麼叫做共江山?
太子連他想要的都會給,這種話都說了,他是不是也該勇敢地前進?
「除了幫助那些女子,我其實還有一樣想要……」
太子給了他太多寵溺,李魚壯著膽子道:「天池,這是我……最後一個劫,若你以後登上那個位置,我要你的江山,你會如何?」
第150章
穆天池驚訝了一瞬, 倒不是因為李魚膽肥地提到了江山,而是因為那一句——最後的劫。
最後,是何意?
雖然小魚自己沒說為何留在他身邊, 穆天池經了空提醒, 且他自己也能覺察到, 小魚是要渡劫的。
上次渡劫, 因土匪之故, 小魚道並未完全成功。
穆天池自然而然地想, 這次既是最後的劫,渡劫之後,小魚會不會離開他?
他如今做了太子, 子女雙全, 在外人眼裡已很圓滿了。他很怕這圓滿, 亦會讓鯉魚精認為在他身邊逗留的時間已足夠,是時候該離開他了。可他已一天比一天更在意小魚,萬萬不能接受小魚離開, 除非是他死。
每當他說起, 小魚總是支支吾吾,語焉不詳, 以至於他不惜用手段,也要把這條魚困在身邊。
他知道小魚心善, 連飄雪、梁氏都會想要照拂, 若說在他身邊這麼久,只是為了謀取江山, 穆天池是不信的。
小魚和別的人不一樣。
若真要與他談條件,為何不是選在他艱難之時,那樣不論出於什麼理由, 他都會應,然而小魚卻是在他已無任何阻礙時,不經意且匆忙地提起,若他是個奸惡之徒,三言兩語就糊弄過去,或者乾脆拒絕,小魚又能奈他何?
——難道這些,聰明的小魚就不清楚嗎
其實不必小魚問,他原就打算在登基之後,給予小魚與攝政王等同的權利,他知道小魚經常想做點什麼,也有能力做到,只是為王妃、太子妃的名號所束縛,也怕因此與他產生隔閡。
可是怎麼會呢,太醫為他解毒時,他曾一度昏迷不醒,陰差陽錯在睡夢中想起了一些舊事。
他的啞疾,太子位,甚至他的命,都離不開小魚襄助,若攝政王不夠,小魚想要更多,他給得起之時,也不會吝嗇。
小魚的語氣,與其說是真想要,更像是一種試探。
穆天池透過現象看本質,覺得這試探極有可能是與最後一次劫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