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李霜剛要跟蹤追擊,忽然4架敵機向左轉過來!李霜緊跟著左轉的4架敵機,繞了一個
圈子,正好從左後方咬住了敵人的3號機。
敵人的3號機見勢不妙,加大速度逃跑,李霜緊迫,把敵機穩穩地套進瞄準鏡的光環中,就在距離400米的剎那間,狠狠地按動炮鈕,只見一道火光直射出去,敵機立刻冒起濃煙烈火,晃了幾下,掉下去了,直栽向了下面的一個湖泊。
湖面上,衝起一股巨大的水柱。
20分鐘後,戰鬥結束了!返航的中國飛機中又有三架因為傷逝過重而不得不棄機,129號戰機的王剛沒來得及跳傘,就同飛機一同衝下地面,騰起了巨大的火花!
通信頻道中只有導航員的聲音,飛行員們全部都沉默不語,雖然他們擊落了近百架日機,但他們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82架出征的戰鷹中接近半數的飛機被擊落,37位戰友已經永遠的離開他們了…………………
騰田聽說115架戰機還未到達轟炸位置上空的時候,遭到了數百架中國戰鬥機的攔截,只有3架返航後異常平靜。
騰田揮了揮手示意所有人員出去後,獨自一人做在屋內,他知道今天是天皇的壽晨!而他偉大的戰績只能有一個結果!
騰田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武士刀,我用顫抖的右手摸向抽屜內的微型手槍。
一聲沉悶的槍聲在騰田的房間內響起……………………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損失最大的一仗
高家營,這個小小的吉林省的一個軍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村莊。註定要成為一個空前慘烈的血戰之地。
高家營,坐落在一個小小的盆地中,小盆地的直徑大約5公里,四周都是小山包:南面是最高的伏牛山,標高297米,西南是248高地,西北是345高地,北面是207高地,東北是212高地。
接到死守陣地命令的川島開始重新制定防禦部署。形成環形陣地當然是最好的,但其周長至少有18公里,川島的兵力不夠,二十三旅團的兵力雖然包括台灣團在內也只有四個步兵營,以及一個炮兵營和一個坦克中隊,總人數約6000人,但是要在這麼長的環形範圍上部署沒有縫隙的阻擊線還是不夠。
川島在洋河邊吃過由於防禦陣地有縫隙而讓中國軍隊鑽到身後的苦頭。最後,川島劃定了直徑為1.6公里的環形範圍,並開始修築陣地。
日軍第7師團二十三旅團在高家營最後完成的防禦體系是:一營在北面的207高地的南端,二營在南面的付牛山,三營在東面的202高地,台灣的陣地地形最不妙,處於高家營西側一片平展的稻田和鐵路線的周圍。
各營之間沒有縫隙,即使這樣,川島還是覺得兵力太少,不得不把預備隊減少到危險的程度!團只留一個連,各連只留一個排。
為了使這個遠離師的主力團背後達16公里的縱深地帶安全,只能在陣地中間加強鋼鐵的防禦了!川島在環形陣地內配備了6門155毫米榴彈炮、18門105毫米榴彈炮、一個連的高射武器、20輛坦克和51門迫擊炮。
環形陣地的前沿,全部環繞著坦克挖了壕溝,密集地布置了防步兵地雷和照明汽油彈。
各陣地之間的接合部,全部用20毫米高射機關炮和坦克作為遊動火力嚴密封鎖,甚至在中國士兵可能接近的地方,二十三旅團潑水製造出陡峭的冰區。
11月13日日落前,二十三旅團完成了火炮的試射,並測試了步兵、坦克和炮兵之間的通訊聯絡系統,並且準備好了充足的彈藥和十日份的食品。
天黑了,四周寂靜得可怕。
日軍士兵各自守在陣地的戰壕里,等待著他們無法預知的命運。
中國軍隊確實要打高家營了。
對中國軍隊來講,錦州殲滅戰取得了可喜的戰果,特別是日軍第二師團位於精製以北的部隊已經開始撤退,第八師團的戰鬥力也遭受了重創。
於是,按照常規,高加營為了不至於孤立無援定會向南撤退,而如果趁其撤退之時在運動中給予打擊,
確實是個擴大戰果的好戰機。另外,當時我軍對敵情的了解是!不到四個營的敵兵力已經逃得差不多了,敵所依託的是一般的野戰工事——這絕對是一塊送到中國軍隊嘴邊的肥肉。
不準確的敵情判斷和盲目的樂觀情緒帶來的是輕敵思想,由此,我軍對高家營的攻擊看上去就像是臨時組織起來的大雜燴!攻擊戰先後投入了九個團,八個團來自第三軍第十軍!
而負責戰場統一指揮的是第十四軍的39師師。
三十九師師長徐國夫領受任務時就想不通。別說還沒有看過地形和深入了解敵情,這樣打亂建制地組成攻擊部隊,並且讓三十九師成立“前指”!
而徐國夫對其他部隊的情況一概不了解,由於部隊嚴重缺乏通訊手段,一旦打起來很難協同。
徐國夫要求把戰鬥發起時間往後拖一下,以便了解敵情和戰場地形,與參戰的各個部隊為通協商一下,特別是,他想等三十九師的主力團二五五團回來,這樣打起來心裡才能有點底。
但東線指揮部堅決不同意:“敵情不過是一兩個營,可能已經逃跑了一部分,必須迅速抓住敵人,不能拖延!”
高家營反擊戰預定的攻擊時間是門日上午。
圈子,正好從左後方咬住了敵人的3號機。
敵人的3號機見勢不妙,加大速度逃跑,李霜緊迫,把敵機穩穩地套進瞄準鏡的光環中,就在距離400米的剎那間,狠狠地按動炮鈕,只見一道火光直射出去,敵機立刻冒起濃煙烈火,晃了幾下,掉下去了,直栽向了下面的一個湖泊。
湖面上,衝起一股巨大的水柱。
20分鐘後,戰鬥結束了!返航的中國飛機中又有三架因為傷逝過重而不得不棄機,129號戰機的王剛沒來得及跳傘,就同飛機一同衝下地面,騰起了巨大的火花!
通信頻道中只有導航員的聲音,飛行員們全部都沉默不語,雖然他們擊落了近百架日機,但他們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82架出征的戰鷹中接近半數的飛機被擊落,37位戰友已經永遠的離開他們了…………………
騰田聽說115架戰機還未到達轟炸位置上空的時候,遭到了數百架中國戰鬥機的攔截,只有3架返航後異常平靜。
騰田揮了揮手示意所有人員出去後,獨自一人做在屋內,他知道今天是天皇的壽晨!而他偉大的戰績只能有一個結果!
騰田沒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武士刀,我用顫抖的右手摸向抽屜內的微型手槍。
一聲沉悶的槍聲在騰田的房間內響起……………………
正文 第九十七章 損失最大的一仗
高家營,這個小小的吉林省的一個軍用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小村莊。註定要成為一個空前慘烈的血戰之地。
高家營,坐落在一個小小的盆地中,小盆地的直徑大約5公里,四周都是小山包:南面是最高的伏牛山,標高297米,西南是248高地,西北是345高地,北面是207高地,東北是212高地。
接到死守陣地命令的川島開始重新制定防禦部署。形成環形陣地當然是最好的,但其周長至少有18公里,川島的兵力不夠,二十三旅團的兵力雖然包括台灣團在內也只有四個步兵營,以及一個炮兵營和一個坦克中隊,總人數約6000人,但是要在這麼長的環形範圍上部署沒有縫隙的阻擊線還是不夠。
川島在洋河邊吃過由於防禦陣地有縫隙而讓中國軍隊鑽到身後的苦頭。最後,川島劃定了直徑為1.6公里的環形範圍,並開始修築陣地。
日軍第7師團二十三旅團在高家營最後完成的防禦體系是:一營在北面的207高地的南端,二營在南面的付牛山,三營在東面的202高地,台灣的陣地地形最不妙,處於高家營西側一片平展的稻田和鐵路線的周圍。
各營之間沒有縫隙,即使這樣,川島還是覺得兵力太少,不得不把預備隊減少到危險的程度!團只留一個連,各連只留一個排。
為了使這個遠離師的主力團背後達16公里的縱深地帶安全,只能在陣地中間加強鋼鐵的防禦了!川島在環形陣地內配備了6門155毫米榴彈炮、18門105毫米榴彈炮、一個連的高射武器、20輛坦克和51門迫擊炮。
環形陣地的前沿,全部環繞著坦克挖了壕溝,密集地布置了防步兵地雷和照明汽油彈。
各陣地之間的接合部,全部用20毫米高射機關炮和坦克作為遊動火力嚴密封鎖,甚至在中國士兵可能接近的地方,二十三旅團潑水製造出陡峭的冰區。
11月13日日落前,二十三旅團完成了火炮的試射,並測試了步兵、坦克和炮兵之間的通訊聯絡系統,並且準備好了充足的彈藥和十日份的食品。
天黑了,四周寂靜得可怕。
日軍士兵各自守在陣地的戰壕里,等待著他們無法預知的命運。
中國軍隊確實要打高家營了。
對中國軍隊來講,錦州殲滅戰取得了可喜的戰果,特別是日軍第二師團位於精製以北的部隊已經開始撤退,第八師團的戰鬥力也遭受了重創。
於是,按照常規,高加營為了不至於孤立無援定會向南撤退,而如果趁其撤退之時在運動中給予打擊,
確實是個擴大戰果的好戰機。另外,當時我軍對敵情的了解是!不到四個營的敵兵力已經逃得差不多了,敵所依託的是一般的野戰工事——這絕對是一塊送到中國軍隊嘴邊的肥肉。
不準確的敵情判斷和盲目的樂觀情緒帶來的是輕敵思想,由此,我軍對高家營的攻擊看上去就像是臨時組織起來的大雜燴!攻擊戰先後投入了九個團,八個團來自第三軍第十軍!
而負責戰場統一指揮的是第十四軍的39師師。
三十九師師長徐國夫領受任務時就想不通。別說還沒有看過地形和深入了解敵情,這樣打亂建制地組成攻擊部隊,並且讓三十九師成立“前指”!
而徐國夫對其他部隊的情況一概不了解,由於部隊嚴重缺乏通訊手段,一旦打起來很難協同。
徐國夫要求把戰鬥發起時間往後拖一下,以便了解敵情和戰場地形,與參戰的各個部隊為通協商一下,特別是,他想等三十九師的主力團二五五團回來,這樣打起來心裡才能有點底。
但東線指揮部堅決不同意:“敵情不過是一兩個營,可能已經逃跑了一部分,必須迅速抓住敵人,不能拖延!”
高家營反擊戰預定的攻擊時間是門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