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而狂妄自大的岡村寧次恨不得燒上十二把火。
當時的整個中國軍事形勢是:日軍剛剛完成“一號作戰”計劃,日軍占領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區。日軍雖然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它的兵力有限,沒有這麼多兵力鞏固這次戰役的戰果。相反,為保衛已經占領的城市和交通線,不得不派重兵保護。這就形成了點多面廣,兵力過於分散的局面。然而,新官上任的岡村寧次,不僅沒有看到這一危機。相反,他雄心勃勃,想要創造一個奇蹟,試圖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湘西雪峰戰役,使用75萬兵力在湘西殲滅中國軍隊的主力,爾後直搗重慶,企圖一戰定乾坤,徹底解決中國問題。再抽兵支援東南亞戰場,挽救日本行將滅亡的命運。
他的計劃方案制定後,興奮地告訴了派遣軍參謀長松井太六郎中將,他興致勃勃地說:“這一戰遲早要打,與其晚打不如早打,早打早解決,早安心。我是中國通,中國人打麻將,最後輸贏要看攤牌。湘西雪峰戰役就是同中國軍隊攤牌,同蔣介石這個狗屎將軍攤牌。”
松井知道岡村寧次的為人,他桀驁不馴,常常指鹿為馬,而且會暗中整人,給人穿小鞋,出於保烏紗帽,他不想得罪岡村寧次,所以,頻頻點頭,表示對他的想法十分贊同。岡村寧次見他不反對,便叫他和參謀們加班加點忙了半個月,擬訂了湘西雪峰戰役計劃。計劃準備從3月份開始實施,由第二十軍三個師團兵力,由寶慶向芷江進攻,用一個月時間占領涪陵,爾後攻占重慶。自3月下旬開始,桂林第十一軍三個師團由宜山攻占貴陽,再向安陽掃蕩。5月下旬,第十一軍、第二十軍向瀘州挺進,北上成都。兩個軍完成作戰任務後,即向川東、川西掃蕩。
為了讓東京大本營儘快批准湘西雪峰戰役計劃,岡村寧次派松井回東京,直接遞交戰役計劃。他覺得這樣不僅速度快,而且總部如有疑問,松井還可以當面作出解釋。
事與願違,幾天後,松井愁眉苦臉地返回南京,帶來了總部的指令,要岡村寧次放棄湘西雪峰戰役計劃,全力對付美軍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
指令如盆冷水,澆得他心裡透涼,他氣惱地把指令向地上一摔,還用力地踩上一腳,罵道:“靠總部這幫蠢豬,什麼事也辦不成,如果我是天皇,第一件事就是把這幫蠢豬打發回家帶孩子。”
總部根據美國政府的新近動向,認為美軍在解決東西亞的日軍後必然要派重兵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與中國軍隊合力解決日軍。因此,總部責成岡村寧次放棄湘西雪峰戰役,準備對付美軍的登陸。
但是,岡村寧次和日本當局的考慮不一樣,他認為因種種政治原因,美軍來華登陸的可能性極小。為了說服總部同意自己的湘西雪峰戰役計劃,他在南京召開了由各方面軍司令官參加的高級會議,鼓動他們支持自己的作戰計劃。但是,他又失敗了,會議持續了五天,卻毫無結果。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下村定說,日本已是四面楚歌,中蘇關係密切,蘇聯隨時都可能應中國要求出兵中國,為了避免蘇日矛盾,他不主張發動湘西雪峰戰役。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說,美軍第十四航空隊在芷江有150架飛機,控制著湘西、四川的制空權,如果日軍發動湘西雪峰戰役,必然遭到美軍空軍的打擊,而且傷亡數目不會小,他也不贊成岡村寧次的計劃。其他幾位司令官都表示聽上面的,上面叫幹啥就幹啥,實際上也不同意舉行湘西雪峰戰役,只是給岡村寧次一個面子。
高級會議沒有收穫,岡村寧次十分尷尬,但卻不死心。幾天後,岡村寧次和總部玩起了文字遊戲,他策劃了一個表面上看起來是執行總部對付美軍登陸的指令,暗地裡還是搞他的湘西雪峰戰役計劃。他在給總部的報告中說,為了對付美軍在中國登陸,要先搗毀美軍在湘西芷江的機場。這個機場在以後的作戰中,將會給日軍造成重大傷亡。在搗毀芷江機場過程中,駐湘西及四川的國民黨軍必然派主力增援。因此,長江以南的所有日軍都必須投入芷江作戰,以芷江為突破口,向縱深發展,一舉全殲重慶的主力。
湘西攤牌(2)
總部接到這份報告,也看出岡村寧次的芷江作戰計劃和他的湘西雪峰戰役計劃是換湯不換藥,所以,在批准電報中避而不談同意不同意,只是說:“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應準備擊退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的美軍主力,打亂他們的作戰企圖,確保大陸的主要地域,並要相機削弱重慶的軍力。”
岡村寧次認為總部同意了他的芷江作戰方案,決定按時發起戰役,立即對參戰的各師下 達了作戰任務。
岡村寧次的芷江作戰,涉及駐廣西、廣東、湖南、湖北的日軍都要投入戰鬥。一時間,公路、水路、空中頻繁運兵。日軍的這一行動被逐級上報到蔣介石那裡,引起了他的高度注意。後來,武漢特工又提供這方面的情報,蔣介石得出岡村寧次要舉行芷江作戰的結論。於是,蔣介石指定何應欽擔任湘西前線總司令,調來78個軍,近百萬兵力,其中有從緬甸空運來的衛立煌的美式裝備新六軍。
蔣介石明白岡村寧次發動芷江作戰,目的是以湘西為突破口,直接向四川攻擊,威脅國民黨首府的安全。所以,他特別重視這個戰役。多次參加作戰會議,討論研究作戰方案。
當時的整個中國軍事形勢是:日軍剛剛完成“一號作戰”計劃,日軍占領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的大部分地區。日軍雖然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它的兵力有限,沒有這麼多兵力鞏固這次戰役的戰果。相反,為保衛已經占領的城市和交通線,不得不派重兵保護。這就形成了點多面廣,兵力過於分散的局面。然而,新官上任的岡村寧次,不僅沒有看到這一危機。相反,他雄心勃勃,想要創造一個奇蹟,試圖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湘西雪峰戰役,使用75萬兵力在湘西殲滅中國軍隊的主力,爾後直搗重慶,企圖一戰定乾坤,徹底解決中國問題。再抽兵支援東南亞戰場,挽救日本行將滅亡的命運。
他的計劃方案制定後,興奮地告訴了派遣軍參謀長松井太六郎中將,他興致勃勃地說:“這一戰遲早要打,與其晚打不如早打,早打早解決,早安心。我是中國通,中國人打麻將,最後輸贏要看攤牌。湘西雪峰戰役就是同中國軍隊攤牌,同蔣介石這個狗屎將軍攤牌。”
松井知道岡村寧次的為人,他桀驁不馴,常常指鹿為馬,而且會暗中整人,給人穿小鞋,出於保烏紗帽,他不想得罪岡村寧次,所以,頻頻點頭,表示對他的想法十分贊同。岡村寧次見他不反對,便叫他和參謀們加班加點忙了半個月,擬訂了湘西雪峰戰役計劃。計劃準備從3月份開始實施,由第二十軍三個師團兵力,由寶慶向芷江進攻,用一個月時間占領涪陵,爾後攻占重慶。自3月下旬開始,桂林第十一軍三個師團由宜山攻占貴陽,再向安陽掃蕩。5月下旬,第十一軍、第二十軍向瀘州挺進,北上成都。兩個軍完成作戰任務後,即向川東、川西掃蕩。
為了讓東京大本營儘快批准湘西雪峰戰役計劃,岡村寧次派松井回東京,直接遞交戰役計劃。他覺得這樣不僅速度快,而且總部如有疑問,松井還可以當面作出解釋。
事與願違,幾天後,松井愁眉苦臉地返回南京,帶來了總部的指令,要岡村寧次放棄湘西雪峰戰役計劃,全力對付美軍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
指令如盆冷水,澆得他心裡透涼,他氣惱地把指令向地上一摔,還用力地踩上一腳,罵道:“靠總部這幫蠢豬,什麼事也辦不成,如果我是天皇,第一件事就是把這幫蠢豬打發回家帶孩子。”
總部根據美國政府的新近動向,認為美軍在解決東西亞的日軍後必然要派重兵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與中國軍隊合力解決日軍。因此,總部責成岡村寧次放棄湘西雪峰戰役,準備對付美軍的登陸。
但是,岡村寧次和日本當局的考慮不一樣,他認為因種種政治原因,美軍來華登陸的可能性極小。為了說服總部同意自己的湘西雪峰戰役計劃,他在南京召開了由各方面軍司令官參加的高級會議,鼓動他們支持自己的作戰計劃。但是,他又失敗了,會議持續了五天,卻毫無結果。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下村定說,日本已是四面楚歌,中蘇關係密切,蘇聯隨時都可能應中國要求出兵中國,為了避免蘇日矛盾,他不主張發動湘西雪峰戰役。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說,美軍第十四航空隊在芷江有150架飛機,控制著湘西、四川的制空權,如果日軍發動湘西雪峰戰役,必然遭到美軍空軍的打擊,而且傷亡數目不會小,他也不贊成岡村寧次的計劃。其他幾位司令官都表示聽上面的,上面叫幹啥就幹啥,實際上也不同意舉行湘西雪峰戰役,只是給岡村寧次一個面子。
高級會議沒有收穫,岡村寧次十分尷尬,但卻不死心。幾天後,岡村寧次和總部玩起了文字遊戲,他策劃了一個表面上看起來是執行總部對付美軍登陸的指令,暗地裡還是搞他的湘西雪峰戰役計劃。他在給總部的報告中說,為了對付美軍在中國登陸,要先搗毀美軍在湘西芷江的機場。這個機場在以後的作戰中,將會給日軍造成重大傷亡。在搗毀芷江機場過程中,駐湘西及四川的國民黨軍必然派主力增援。因此,長江以南的所有日軍都必須投入芷江作戰,以芷江為突破口,向縱深發展,一舉全殲重慶的主力。
湘西攤牌(2)
總部接到這份報告,也看出岡村寧次的芷江作戰計劃和他的湘西雪峰戰役計劃是換湯不換藥,所以,在批准電報中避而不談同意不同意,只是說:“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應準備擊退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的美軍主力,打亂他們的作戰企圖,確保大陸的主要地域,並要相機削弱重慶的軍力。”
岡村寧次認為總部同意了他的芷江作戰方案,決定按時發起戰役,立即對參戰的各師下 達了作戰任務。
岡村寧次的芷江作戰,涉及駐廣西、廣東、湖南、湖北的日軍都要投入戰鬥。一時間,公路、水路、空中頻繁運兵。日軍的這一行動被逐級上報到蔣介石那裡,引起了他的高度注意。後來,武漢特工又提供這方面的情報,蔣介石得出岡村寧次要舉行芷江作戰的結論。於是,蔣介石指定何應欽擔任湘西前線總司令,調來78個軍,近百萬兵力,其中有從緬甸空運來的衛立煌的美式裝備新六軍。
蔣介石明白岡村寧次發動芷江作戰,目的是以湘西為突破口,直接向四川攻擊,威脅國民黨首府的安全。所以,他特別重視這個戰役。多次參加作戰會議,討論研究作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