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件事情,則總是和德雷克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1960年,德雷克開始實施使用26米直徑的射電望遠鏡探索外星文明的計劃——他命名為“Ozma計劃”,這通常被認為是最早的SETI行動(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即“地外文明探索”)。當時他認為已經檢測到了外星文明的無線電信號,但後來發現其實只是軍方進行秘密軍事試驗發出的。

  在第二件事情上,薩根也不甘人後。他打算撰寫一部以SETI為主題的科幻小說《接觸》(Contact),他為這部小說準備了一份寫作計劃,1980年12月5日這天,分送9家出版社進行投標,結果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以預付200萬美元稿費的出價中標。為一部尚未動筆開寫的小說竟預付如此驚人的稿費,當時實屬空前之舉,消息傳來,在薩根的天文學家同行當中引起了“強烈的情緒”——就是嫉妒。其實這是因為薩根此時已經是享有世界性聲譽的天文學家,而且轟動一時的電視系列片《宇宙》又將他推上了文化名流的地位,所以出版社才會出價如此之高。

  小說《接觸》在簽約時就被預定在1984年搬上銀幕拍成電影。薩根此時已經從科學涉足文藝許久了,但在他心目中,最像樣的文藝,莫過於電影——據說這與他父親當過電影院檢票員有關(想必薩根小時候沾光看了不少電影),所以他對於電影《接觸》的籌拍十分投入。但是,在好萊塢製片人眼中,SETI這樣的玩意兒畢竟不是那麼吸引人的,和小說《接觸》的驚人身價不同,《接觸》的劇本到了好萊塢卻成了流浪兒——從一個製片人手上轉到另一個製片人手上,轉眼十幾年就過去了。直到1997年夏天,電影《接觸》(中譯名有時稱為《超時空接觸》)才終於舉行了首映式。影片由薩根編劇、澤米吉斯(R·Zemeckis)導演、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主演。

  《接觸》中的女主角愛博士,其實就是薩根自己的化身。她從小熱愛天文學,長大後全身心投入天文學研究,研究的項目正是SETI行動——用20世紀60、70年代非常時髦的射電望遠鏡接收並試圖解讀外星發來的無線電信號。和現實中的情形不同,《接觸》中的SETI行動取得了重大成果——她的研究小組真的接收到了外星發來的無線電信號!而且,對這些信號解讀的結果表明,這是完整的技術文件,指示地球人建造一艘光速飛船(實際上是時空旅行機器,乘上它可以到達織女星)。於是美國政府花費了300億美元將飛船造成,女主角愛博士爭取到了乘坐飛船前往織女星的任務,她童年的夢想眼看就要成真……

  但是,在全世界媒體眾目睽睽之下,飛船在發射的瞬間卻掉落下來,似乎它根本就沒有被發射上去。但是,在飛船里的女主角愛博士,卻已經經過了18小時的時間,到達了織女星並且又回來了。但是,她卻無法讓官員們相信她在飛船中的經歷,她甚至將面臨欺騙政府耗費300億美元的指控。但是,人們後來發現飛船中的記錄磁帶上,恰好有18個小時的噪音,所以仍然準備向愛博士繼續提供研究經費……。影片就是在不斷的“但是”的轉折中,展開著薩根編織的故事情節。

  《接觸》中所反映的SETI行動,至今仍在繼續進行。雖然德雷克的“Ozma計劃”沒有獲得預想的結果,但他的方案引起了其他天文學家的興趣。後來有鳳凰計劃(Project Phoenix),它有選擇地搜查200光年以內約1000個鄰近的類日恆星——當然是假定這些恆星周圍有可供生命生存的行星。到1999年中期,鳳凰計劃已觀測了它名單上一半的星體,但仍未檢測到地外文明信息。所以對SETI表示反對或懷疑的也大有人在,有很多科學家根本就不相信外星人的存在,在他們看來SETI當然是毫無意義的。鳳凰計劃現在的觀測,是使用設置在波多黎各的直徑305米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這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單個射電望遠鏡。

  薩根本人就如《接觸》中的愛博士那樣,堅信外星文明的存在,那個估算銀河系中高等文明數量的著名的“德雷克公式”,就是德雷克和薩根一起鼓搗出來的,薩根估算的結果是,銀河系中“先進技術文明”的數量在100萬的數量級。他還相當傾向於相信外星人曾經在古代來到過地球。特別是,薩根認定外星人會對地球人類友好,這一點他“簡直像宗教信仰一樣堅定不移”。《接觸》當然貫徹了他的這一信念。

  但是,影片《接觸》刪去了小說中的一個重要情節:愛博士後來發現,在圓周率π中隱藏著宇宙的秘密,當π值到小數點後某位數時,信息代碼就出現了。儘管薩根希望在電影中保留這一情節,但最後還是被割愛了。有人認為“刪除這一情節,是製片人犯下的最大錯誤”,因為這使得這部電影“失去了智力上的深度”,無法引出與電影《2001太空奧德賽》(2001: A Space Odyssey)相提並論的對話。

  影片《接觸》上映之後,當然也獲得了許多好評,上座率是科幻大片《獨立日》的五分之一,應該也算很不錯的成績了。然而不幸的是,薩根已經在半年前撒手人寰,他最終未能看到自己編劇的電影上映,恐怕難免抱恨終天。

  【-全書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