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傳真機的鈴聲再次響起,響了兩次。意思是讓她按動回車鍵。可是她實在沒有心思、心情和意願,稍微點動一下手指。只得等待。

  她正在想她自己的父……想西奧多·阿洛維,正在想約翰·斯鐸頓,正在想自己的母親。他們,都為了她自己一個人,做出了很多的犧牲,可是她自己本人呢,太投入於自己的個人事務之中,根本就沒有注意到,也沒有意識到。她多麼希望帕爾默能在自己的身邊。

  傳真機的鈴聲再次響起,可移動的托架,試圖啟動、似動未動,略有試探性的機動聲。她所編制的程序,表現得堅忍不拔、堅持不懈,因為其中很有一些創造性,如果計算機認為,在π裡面發現了什麼值得注意的情況,它會極力引起愛麗的注意。可是愛麗正在專心致志地忙於對自己的生活,重新加以審視,推翻所有已經建成的一切,重新建構一個新的神話。那時候,她母親就坐在樓上那間大臥室里,就在靠近窗戶的那張桌子上,望著窗外,她在字斟句酌地琢磨如何下筆,她的目光落在愛麗的身上,那時愛麗只有十五歲,別彆扭扭、充滿敵意、隨時隨地表現出不服與反抗。

  她的母親給了她另外一份禮物。由於這樣一封信,愛麗走南闖北上天入地,經歷了一個大循環,又回到了原處,讓她回到了若干年以前。這些年來,她的經驗教訓太多了,她學到了太多的東西。可是現在才知道,需要學習的東西,遠比已經學到的還要多得多。

  就在這張桌子上,滴答作響的傳真機,就成了一面鏡子,從中她看到一個女人,既不年輕也不年老,既不是母親也不是女兒。他們曾經按照自己的權利,沒有把事實的真相告訴她。她遠遠沒有那麼先進,不可能未卜先知地接收到這個秘而不宣的信號,更不用說予以解碼了。她一生的事業所極力追求的,就是與最為遙遠、最為生疏、最為奇異的陌生者取得聯繫,可是在自己個人生活中間,她幾乎難以與任何一個人溝通和聯繫。她曾經毫不留情言辭尖銳地揭露別人所編造的神話與謊言,然而自己卻生活在謊言編織的網絡核心之中,渾然不知。她一生中都在努力地研究這個宇宙,卻忽略了一個最為清楚的消息:像我們這樣的一些渺小的生物,之所以能夠承擔浩瀚無邊萬千變化的一切,唯有通過愛。

  百眼巨人的計算機如此忠於職守堅持不懈並且具有創造性,一定要與愛琳諾·阿洛維進行接觸和聯絡,幾乎是在傳達一種個人的迫切需要,要與他人分享這個發現。

  一種截然不同的演示、演算與顯示,依照最為嚴格的基於11的算術,以11為基底,進行11進位的演算,最後所寫出的結果,完全是0和1。把這些結果與從織女星接收到的內容相互比較,最多不過是一種最為簡單的消息,然而其統計學上的意義十分顯著。程序把數字重新編排了一下,組成一個正方形光柵,橫行豎排,數目相同,第一行,從左到右,整整一行不間斷的0。第二行,嚴格精確地在正中間,出現單獨一個1,左右兩側,都是0,一直延伸到最靠邊。隨後出現了更多的行,準確無誤地形成一道,由1構成的弧線。這個簡單的幾何圖形很快就構造出來,一行接著一行,自我深思,富有前景。完成這個圖形的最後一行出現了,除了正中間有單獨的一個1之外,其餘的全部都是0。隨後的一行,毫無例外地完全都是0,這構成了框架的一部分。

  深深地隱藏在超越數之內的,以變換的數目字的不同模式形成的圖形是一個完美無缺的圓形,它是在一片由空洞無物的零構成的空白場內,用基本單元數描繪出來的。

  這樣一個圓形,說明宇宙是按照一定的意圖構造出來的。無論你發現自己處於什麼樣的星系之中,你把這個圓周長度除以這個圓形的直徑,測量要達到足夠的精確度,就會發現一個奇蹟——其中隱含著另外一個圓形,在小數點之後,沿著幾千米長的數字長河,順流而下。必然會有更進一步、更為豐富的消息。

  無論你看起來什麼樣子,都沒有關係;無論你是由什麼材料構造而成,都沒有關係;無論你來自哪裡,都沒有關係。只要你生活在這個宇宙之內。稍微具有一點兒數學能力,早晚你總會發現這樣一個結果。因為它已然在那裡存在,而且存在於所有的物體之中。你沒有必要離開自己生活的星球,遠奔異域他鄉去尋找它。它就在宇宙的構造本身,它就在物質的本性之中,這正像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在作品的某個角落,總會有藝術家本人,寫得小小的,自己的簽名。縱觀人類、神靈與魔鬼,或者把他們歸結為代管事務的保管者和隧道的建造者,必然有一個大智慧可以追溯到宇宙之前。

  圓周已經封閉了。

  她已經找到了她一直在尋找的東西。科學家和他們的科幻小說。

  《接觸》作者:[美]卡爾·薩根

  (本書資料收集於網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作者附言

  毋庸諱言,我必然會受到我所認識的人的影響,不過,其中沒有任何一個角色是依照某個真實的人描寫的。儘管如此,在這本書里特別要感謝世界SETI社團和群體——來自我們這個小小的行星各地的科學家,組成了一支人數不多的隊伍,大家齊心協力一起工作,有時面臨著驚人的障礙,持續不斷地監聽來自天空的信號。特別要向SET的先驅者弗蘭克·錐克(Frank Drake ,1930~)致謝,還有菲利昔·毛瑞森(Philip Morrison )和已故的薩闊夫斯基(I·S·Shklovskii)。尋找地外智能的工作己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有兩項重要的計劃同時進行——8兆頻道META/哈佛大學的哨兵觀測計劃,是由以帕薩迪那為基地的美國行星研究學會(Pasadenabased Planetary Society )出資舉辦的,還有更為專門的規劃,是在美國國家宇航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主持下進行的。關於這本書,我最欣慰的希望就是,真正科學發現的快速步伐使它顯得十分陳腐,從而不得不把它廢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