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你這是在曲解和歪曲我所描述——”
“不要說了,阿洛維。不要冒犯我們起碼的理智,不要蔑視我們基本的常識。你沒有給我們提供任何一點點證據,你一直在這裡順嘴說出的那些離奇離譜的東西,就指望我們相信嗎?其實你對這一切都很明白。你是一個聰明的女人。你怎麼能憑著這樣的編造,擺脫人們的指責、譴責,甚至罪責呢?”
愛麗對於他的說法提出抗議。瓦纈潤也表示抗議;他說,這樣的質詢純粹是浪費時間。這個時刻,大機器正在進行靈敏精密的物理檢驗和測試。這樣就使得,愛麗所講述的故事的有效性可以得到檢測。凱茨同意物理證據是最重要的。但是,他爭辯說,阿洛維講述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暴露事實真相的機會,就是了解究竟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的一種手段。
“在天堂遇到了你的父親,以及諸如此類的敘述,阿洛維博士,之所以你這樣說,因為你是在猶太一基督教文明的環境中成長的。實際上,你們五個人中間,只有你一個人是在猶太一基督教文明的環境中成長的,而且只有你一個入遇到了自己的父親。你所講述的是不是太過於巧合了。是不是想像力發揮得還不到家?”
愛麗沒有想到事情糟糕到這種地步。愛麗感到一陣認識論上的恐慌——就像發現自己的車突然出現在並不是自己當初停車的位置上,或者,就像清晨起來,發現昨天晚上明明鎖牢靠的門,現在居然是敞開的。
“你認為這一切都是我們編造的嗎?”
“是這樣,我可以跟你講一件事,阿洛維博士。那時候我非常年輕,在庫克縣檢察廳公訴人辦公室工作。當考慮指控某個人的時候,問這樣三個問題。”他用手勢,伸出三個手指。“他有沒有機會?他有沒有手段?他有沒有動機?”
“要幹什麼?”
凱茨厭惡地盯著愛麗。
“可是我們的手錶顯示我們就是度過了一整天多的時間。”愛麗抗議說。
“我並不認為,我竟然會愚蠢到那種程度。”凱茨說,並且用他的手掌拍打著他自己的腦門兒。“你成功地推翻了我的論據。我還忘了哪,你不可能把你的手錶向前撥快二十四小時。”
“可是你這樣說,就意味著這是一個陰謀。你以為習喬木在撒謊?你以為埃達在說謊?你——”
“我認為,我們應當轉移到更為重要的方面。你知道,彼德,”——凱茨轉向瓦纈潤說——“我被你說服了,你是正確的。一份有關涉案實體材料評估報告初稿,明天一早就會送到這裡。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在這些……莫名其妙的故事上,浪費時間了。今天到此休會,明天一早復會。”
整個下午的會議期間,德·黑爾一言不發。德·黑爾對愛麗只是態度暖昧含義不清地微微一笑,愛麗不禁想起父親的笑容。兩者對比,思緒萬千。有的時候,坎的表情是在催促她、激勵她、懇求她。可是究竟出於什麼意圖,是不是讓她換個說法,還是別的什麼意思,愛麗無從知曉。
其實,德·黑爾記得愛麗曾經講述過的童年回憶,他知道愛麗對於父親的摯愛,以及父親故去給她帶來的深深悲痛。事情已經十分清楚了,德·黑爾開始估量,有沒有這種可能性,愛麗已經患上精神病。再擴大一些,即使假定愛麗已經患了精神病,德·黑爾也會對其他那幾個人進行類似的考慮,他們是不是也得了精神病。集體癔症。共同的妄想狂。五人相互感應性精神病。
凱茨說:“材料來了,都在這兒。”這份報告大約有一厘米厚。凱茨把材料往桌子上一攤,桌面上還散亂著幾支鉛筆。“阿洛維博士,你是不是想要瀏覽一下?這樣吧,我可以簡潔快速地概括出那麼幾點。行嗎?”
愛麗點頭默許。愛麗聽傳出的小道消息說,這份報告對於五個人的講述,非常有利。愛麗希望通過它,讓一切流言飛語就此銷聲匿跡。
“與班周和支撐結構相比,這個正十二面體顯然”——凱茨特意著重強調“顯然”這個詞兒——“曾經暴露於差別極大的不同環境中。它顯然經受過巨大的拉伸應力和壓縮應力的反覆作用。即使如此,這個多面體居然沒有摔成碎片,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蹟。還有,顯然,它曾經直接暴露於強烈輻射的環境——目前,其中仍然殘留有低層次感應輻射作用、宇宙射線的殘留蹤跡,等等。另外還有一個奇蹟,你們竟然能從如此嚴酷的輻射環境中逃生,存活下來。我既沒有添枝加葉,也沒有偷工減料。在各個側面的頂角上,沒有任何腐蝕或刮傷、碰傷的痕跡,可是你們卻說在隧道里一直不停地亂碰亂撞周圍的牆壁。在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條件下,總會有一些擦傷或灼傷,可是多面體上,連一點擦傷或灼傷的痕跡也找不到。”
“這樣,難道不就是證明了我們講述的情況嗎?密歇爾,你考慮考慮。拉伸應力和壓縮應力——潮汐般地反覆作用——如果你掉進一個經典的黑洞裡,恰恰就會遇到這種狀態。我們對於這種狀態的了解,至少已經有五十年了。可是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沒有感覺到這種反覆的應力作用,也許我們得到這個多面體的保護。黑洞的內部的確會發出高強度輻射,銀河系中心的環境也會產生高強度輻射,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伽馬射線輻射源。這些事情都不是我們編造的。我不明白,為什麼沒有擦痕,至少這要取決於材料本身的屬性,可是對於一種我們完全無知的材料,我們從來也沒有對它加以研究,怎能隨意做出判斷呢。至於與大氣層相互作用的傷痕,我想不應當有,因為我們從來也沒有宣布過曾經進入地球的大氣層。根據我個人的見解,我覺得,這些證據幾乎完全可以證實我們敘述的內容。難道還有什麼問題?”
“不要說了,阿洛維。不要冒犯我們起碼的理智,不要蔑視我們基本的常識。你沒有給我們提供任何一點點證據,你一直在這裡順嘴說出的那些離奇離譜的東西,就指望我們相信嗎?其實你對這一切都很明白。你是一個聰明的女人。你怎麼能憑著這樣的編造,擺脫人們的指責、譴責,甚至罪責呢?”
愛麗對於他的說法提出抗議。瓦纈潤也表示抗議;他說,這樣的質詢純粹是浪費時間。這個時刻,大機器正在進行靈敏精密的物理檢驗和測試。這樣就使得,愛麗所講述的故事的有效性可以得到檢測。凱茨同意物理證據是最重要的。但是,他爭辯說,阿洛維講述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暴露事實真相的機會,就是了解究竟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的一種手段。
“在天堂遇到了你的父親,以及諸如此類的敘述,阿洛維博士,之所以你這樣說,因為你是在猶太一基督教文明的環境中成長的。實際上,你們五個人中間,只有你一個人是在猶太一基督教文明的環境中成長的,而且只有你一個入遇到了自己的父親。你所講述的是不是太過於巧合了。是不是想像力發揮得還不到家?”
愛麗沒有想到事情糟糕到這種地步。愛麗感到一陣認識論上的恐慌——就像發現自己的車突然出現在並不是自己當初停車的位置上,或者,就像清晨起來,發現昨天晚上明明鎖牢靠的門,現在居然是敞開的。
“你認為這一切都是我們編造的嗎?”
“是這樣,我可以跟你講一件事,阿洛維博士。那時候我非常年輕,在庫克縣檢察廳公訴人辦公室工作。當考慮指控某個人的時候,問這樣三個問題。”他用手勢,伸出三個手指。“他有沒有機會?他有沒有手段?他有沒有動機?”
“要幹什麼?”
凱茨厭惡地盯著愛麗。
“可是我們的手錶顯示我們就是度過了一整天多的時間。”愛麗抗議說。
“我並不認為,我竟然會愚蠢到那種程度。”凱茨說,並且用他的手掌拍打著他自己的腦門兒。“你成功地推翻了我的論據。我還忘了哪,你不可能把你的手錶向前撥快二十四小時。”
“可是你這樣說,就意味著這是一個陰謀。你以為習喬木在撒謊?你以為埃達在說謊?你——”
“我認為,我們應當轉移到更為重要的方面。你知道,彼德,”——凱茨轉向瓦纈潤說——“我被你說服了,你是正確的。一份有關涉案實體材料評估報告初稿,明天一早就會送到這裡。我們就沒有必要再在這些……莫名其妙的故事上,浪費時間了。今天到此休會,明天一早復會。”
整個下午的會議期間,德·黑爾一言不發。德·黑爾對愛麗只是態度暖昧含義不清地微微一笑,愛麗不禁想起父親的笑容。兩者對比,思緒萬千。有的時候,坎的表情是在催促她、激勵她、懇求她。可是究竟出於什麼意圖,是不是讓她換個說法,還是別的什麼意思,愛麗無從知曉。
其實,德·黑爾記得愛麗曾經講述過的童年回憶,他知道愛麗對於父親的摯愛,以及父親故去給她帶來的深深悲痛。事情已經十分清楚了,德·黑爾開始估量,有沒有這種可能性,愛麗已經患上精神病。再擴大一些,即使假定愛麗已經患了精神病,德·黑爾也會對其他那幾個人進行類似的考慮,他們是不是也得了精神病。集體癔症。共同的妄想狂。五人相互感應性精神病。
凱茨說:“材料來了,都在這兒。”這份報告大約有一厘米厚。凱茨把材料往桌子上一攤,桌面上還散亂著幾支鉛筆。“阿洛維博士,你是不是想要瀏覽一下?這樣吧,我可以簡潔快速地概括出那麼幾點。行嗎?”
愛麗點頭默許。愛麗聽傳出的小道消息說,這份報告對於五個人的講述,非常有利。愛麗希望通過它,讓一切流言飛語就此銷聲匿跡。
“與班周和支撐結構相比,這個正十二面體顯然”——凱茨特意著重強調“顯然”這個詞兒——“曾經暴露於差別極大的不同環境中。它顯然經受過巨大的拉伸應力和壓縮應力的反覆作用。即使如此,這個多面體居然沒有摔成碎片,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蹟。還有,顯然,它曾經直接暴露於強烈輻射的環境——目前,其中仍然殘留有低層次感應輻射作用、宇宙射線的殘留蹤跡,等等。另外還有一個奇蹟,你們竟然能從如此嚴酷的輻射環境中逃生,存活下來。我既沒有添枝加葉,也沒有偷工減料。在各個側面的頂角上,沒有任何腐蝕或刮傷、碰傷的痕跡,可是你們卻說在隧道里一直不停地亂碰亂撞周圍的牆壁。在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的條件下,總會有一些擦傷或灼傷,可是多面體上,連一點擦傷或灼傷的痕跡也找不到。”
“這樣,難道不就是證明了我們講述的情況嗎?密歇爾,你考慮考慮。拉伸應力和壓縮應力——潮汐般地反覆作用——如果你掉進一個經典的黑洞裡,恰恰就會遇到這種狀態。我們對於這種狀態的了解,至少已經有五十年了。可是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沒有感覺到這種反覆的應力作用,也許我們得到這個多面體的保護。黑洞的內部的確會發出高強度輻射,銀河系中心的環境也會產生高強度輻射,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伽馬射線輻射源。這些事情都不是我們編造的。我不明白,為什麼沒有擦痕,至少這要取決於材料本身的屬性,可是對於一種我們完全無知的材料,我們從來也沒有對它加以研究,怎能隨意做出判斷呢。至於與大氣層相互作用的傷痕,我想不應當有,因為我們從來也沒有宣布過曾經進入地球的大氣層。根據我個人的見解,我覺得,這些證據幾乎完全可以證實我們敘述的內容。難道還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