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人生擁有著太多的眷戀,薛廷臣在耄耋之年,最最眷戀的就是他那可愛的家鄉——西侯度,是那些生息繁衍在黃土高坡的父老鄉親們。

  他的母親在世時曾經說過:“老天爺讓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是讓我們能儘自已的力量去幫助別人,有機會和力量去幫助別人是自己的福份。”這句話是她一生的人生信條,後來也成了薛廷臣自己一生的行為準則。

  母親一生樂善好施,名聞鄉里。繼承母親的遺願,是他對母親養育之恩的最好報答。他雖說是一個工薪階層,收入非常有限,生活的也極為平常,但他不會因此而不去履行他對母親的心的承諾。多少年來,他一直繼承母親把做好事作為自己的生活必須,盡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和事。正是因為如此,在離休之後,薛廷臣沒有隻考慮自己坐享清福、安度晚年,而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力所能及的報答那生他養他的家鄉和家鄉的父老鄉親。

  西侯度村的老年人,一生中大部分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從早到晚,在山坡和梯田裡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莊稼人。多數都是一輩子沒有出過遠門、也沒見過世面的人。薛廷臣覺得自己比他們強得多,經濟上比他們寬裕,閱歷上比他們見過世面,於是,他就根據自己的力量,為家鄉的老年人盡點力、辦點事。

  1991年,中瑤鄉政府給薛廷臣寄來了一封信,信中稱:中瑤鄉政府準備修電視差轉台,希望中瑤鄉所有在外工作的人員能根據自己的力量予以贊助。接到信以後,薛廷臣就想,我的家鄉有那麼多的歷史文化值得宣傳和發揚光大,修電視差轉台的確是一件大好事,能有機會為家鄉做點貢獻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於是,他給中瑤鄉政府匯去了500塊錢,雖然錢不多,但表達了他對家鄉的一點心意和貢獻。

  錢匯出去半年多了,卻沒有接到鄉政府的回信。薛廷臣估計是匯款中出了問題,便通過郵局進行了查詢。查詢的結果是,款已收到,收款人是劉紅業。薛廷臣知道劉紅業是中瑤鄉政府的幹部,在鄉政府當會計,也就放心了,再也沒有過問此事。

  1997年3月,薛廷臣回到老家以後,看到村裡的巷道還是過去那種下雨泥濘、天晴坎坷不平的狀況,他就覺得父老鄉親的行路很不方便,便拿出了500塊錢,給了村黨支部書記,讓他們把巷道好好整修一下,以方便父老鄉親的行走。

  1998年,薛廷臣又一次回了一趟老家。閒暇無事,他在巷道里轉悠,看到村裡的小學破爛不堪,門窗破損,沒有玻璃,他覺得很心寒,於是就走進了校園。到學校裡邊以後,他又看到那些年幼的孩子們坐在院子裡寫作業,凍得直哈手,他的心裡很難過。回到家裡以後,他取出了800塊錢,為村裡的小學買了些玻璃、門帘等,給學生買了些學習用具。

  2004年回老家以後,他去了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侯度遺址。當他看到文物保護員的經費十分緊缺,生活比較困難時,便拿出了200塊錢,作為他的經費和補貼。

  這一年過春節,村里人想唱戲,活躍一下大家的文化生活。為了村裡的家戲能唱好,為了全村人能快樂開心地過好春節,薛廷臣拿出了300塊錢,幫大家買一些化妝品和道具。

  2005年,西侯度村委會給薛廷臣寄來了一封信,說村里正籌備修西侯度至長旺的道路。他接到信後非常高興,認為這是村幹部們給父老鄉親辦的一件實事、是一件大好事,便立即匯去了他一個月的工資2002元。

  2008年,薛廷臣又一次回老家過冬。從風陵渡下車以後,路過長旺村,在他侄女薛變娥家住了一天。和他同村的薛德寬知道後,便到長旺來看望他。閒聊中薛德寬對薛廷臣說了一些村裡的情況。也扯到了他的工作上。薛德寬說,村里一共有三個信用社代辦點,他那個代辦點是村里辦得最好的一個,曾受到鄉信用社的多次表揚與嘉獎,由於他信用社辦的好,鄉信用社對他也很支持,信用社給了他在村里放貸的手續,全村只有他一個人有放貸的權利,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村民放些貸款。並講到他貸出去的款都能按規定及時收回,因此,他把西侯度村已經辦的達到信用村的標準了。薛廷臣聽了薛德寬的述說之後,覺得村里信用社代辦點能貸款,給村里臨時有困難的群眾帶來很大的方便,薛德寬可是為全村人辦了一件大好事,對他刮目相看,並對薛德寬的這種工作認真負責的精神也非常佩服。

  回到西侯度村以後,鄉鄰們在一起聊天的時間就多了。閒談中,薛德寬告訴薛廷臣:“四川汶川5、12地震的時候,我和趙世發兩個發起了為災區搞獻愛心的活動,全村共募捐了一千多塊錢,其中自悌媽一次就捐了二百塊錢,收到捐款後,我們就把錢送到了鎮政府。”聊到了村里老年人的時候,薛德寬說:“我和趙世發是咱村老年協會的成員,專管咱們村的老年工作,我們準備在“元旦”召集全村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開個座談會。”薛廷臣聽了以後不但很高興,也很感興趣,便問薛德寬道:“村里給了你們多少錢?”薛德寬說:“村里沒給錢,我搞信用社掙了點錢,這個錢由我掏。”薛廷臣又問道:“你準備拿出多少錢?”薛德寬說:“有三百塊錢就行了。”這個時候,薛廷臣對薛德寬的這種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熱心村裡的公益事業的精神更加佩服了,他想:德寬搞信社能掙多少錢?他能拿出來300塊錢的確很不容易。於是便產生了想和他一起為村里老年人做點好事的想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