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數萬騎兵解決西夏三千人馬是不需要費什麼力氣,幾乎沒有延緩吳玠部的進攻速度,最終他們比韓世忠部還要早一天,攻至中興府外圍。

  西夏的國土面積並不大,而且中興府在其國的東面方向,大宋軍隊無論是從南面還是東面進攻,所要行經地路程並不是很遠,吳玠部開始攻擊的地方距離中興府也才六七百里路程,騎兵的快速衝擊,幾天就可以抵達。

  吳玠所領的精銳騎兵從東面攻擊而來,這是西夏人根本沒有想到過的,他們新近集結的人馬,在吳玠所部大軍的急襲下,潰不成軍。吳玠部很快就攻到中興府城下。

  而韓世忠部在接到吳玠派人的傳報後,心神大震,再令麾下人馬,不惜代價快攻,爭取與吳玠部一道,在西夏的勤王之師未大量抵達之前,就將中興府攻破。

  西夏軍隊遭到從東面而來的我大宋軍隊的突襲,遭遇了慘重的損失,而韓世忠部也在吳玠部攻至中興府外圍大概半天后,對迎面阻擊的西夏軍隊展開了瘋狂了進攻。那些因為西夏人突襲而遭到了損失,失了面子的大宋將領,全都像打了雞血一樣,親自帶領人馬不顧一切地衝殺進來。

  可憐的西夏軍隊,他們繳獲的一些原本大宋軍隊中裝備的炸藥,還未來得及熟悉和派上用場,就再次成了大宋軍隊的戰利品。在中興府外圍激戰三天後,大宋軍隊在付出不小的代價後,終於將大部的西夏軍隊殲滅,完成了對中興府的圍城。

  只不過快速奔襲的吳玠部並未攜帶大量的攻城設備,而韓世忠部突前的人馬所攜帶的攻城設備,包括雲梯、沒良心炮數量都是有限。如果就這樣倉促對中興府這座堅城發動攻擊,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因此在與韓世忠部合軍後,吳玠並未馬上下達攻城的命令,而只是將中興府圍住。並每天派出人員,在城下大喊那些要李乾順及西夏上層投降的話,並將勸降信射入城內。

  這次我大宋軍隊兩路大軍急攻西夏所取得的戰果,與靖康元年時候金人南攻,快速推進到開封城下的情況差不多。可以說,現在西夏國內大部的軍事力量還沒同樣沒被摧毀,他們還有力量反撲,只不過快速攻擊的我大宋軍隊已經將他們的國都圍攻,這和靖康元所底發生的事一樣。

  吳玠所採取的方法也和當年金人類似,那就是不急於攻城,而是以攻心為上,準備與西夏人和談,逼迫他們簽訂城下之盟,並在逼迫的過程中繼續集結人馬,準備攻城器具。

  只要西夏人不願意開城請降,那大宋軍隊就會全面攻城。

  西夏人自然沒想到,幾年前發生在開封的事,現在臨到了他們的頭上。

  而這時候,他們四處徵召的勤王之師及援軍也都沒抵達。

  有一點西夏人不知道的是,現在我大宋軍隊已經攻入金國境內,正與金軍在激烈廝殺,他們渴盼的金國援軍,是永遠也不會抵達的。

  第二十二章 鑄造無限榮耀(大結局)

  在接到朝廷的命令後,燕雲一帶的最高指揮官,也是征戰金國的先鋒元帥岳飛,馬上指揮麾下的近十萬精騎,越過長城,進入金國境內。

  因為金人還在集結人馬,並未做好充分的應戰準備,因此岳飛的快速進攻收到了非常不錯的效果,集結在燕雲以北,距離長城一線大概六十七里的一萬餘女真騎兵及兩萬多僕從人馬,幾乎被岳飛的人馬全殲。這場戰役非常激烈,但戰況幾乎是一面倒的,人數占絕對優勢的大宋軍隊,在岳飛這員猛將的率領下,發揮出了超強的戰鬥力。他們只付出了不到五千人的傷亡代價,就將三萬餘金軍幾乎全殲。

  而在取得首戰的勝利後,岳飛指揮大軍,繼續北攻,直指上京。

  因為訊息的傳遞不方便,金國上層並沒很快接到我大宋軍隊已經攻入其國內的戰報,直到岳飛部發動第二次戰役,再殲約兩萬金軍後,大宋軍隊北攻的消息才傳回到上京。

  其實此時候金國上層就如何應對大宋軍隊討伐西夏,要不要救援的事在爭論,還沒最後達成定論。只不過皇帝吳乞買為了以防萬一,先一步集結軍隊而已。

  不過金國朝堂上,力主與西夏聯合,一道抗宋的觀點還是占了上風。

  在與大宋作戰遭到敗績後,金國上層就在努力修復與西夏的關係,兩國之間簽訂了秘密的同盟協議,要求如果一國遭到外敵的攻擊,另一國應該全力支援。

  因為有這份和議,西夏人在遭到大宋攻擊後,馬上想到了向金國求救。

  而金國上層因為唇亡齒寒的擔心,最終做出了傾全力南攻,與西夏一道抗擊大宋入侵的決定。

  只不過他們的行動還是慢了一步,在他們的軍隊還未集結完成的時候,駐守在燕雲一線的大宋精騎已經採取先發制人的方式。先一步展開進攻了。因為事先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鎮防南面的大金軍隊幾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大宋精騎如入無人之境般,幾天之內就推進了兩百餘里。金國上層人物自然大驚,趕緊做出緊急地動員,將集結的人馬盡數南遣,準備阻擋大宋軍隊的入侵。他們也和西夏人一樣。派出使團,準備前往幽州和開封,想指責大宋背信棄義,撕毀和約,入侵大金。

  但在他們派出的使團剛剛離開上京的時候,大宋朝廷送來的斥責信函及戰書已經送到了上京。

  大宋朝廷送來的斥責書信中痛陳了金國與西夏結成的對大宋聯盟。並在大宋反擊西夏的入侵時候,還想與西夏軍隊結成聯軍,東西夾攻我大宋軍隊。對此行徑,大宋朝廷忍無可忍,因此決定中止與金國之間簽署的和議,在以後的時間內,大宋將與金國入於戰爭狀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