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世輔自然也是用心傾聽,牢記王晨的教誨。

  也就在這次秋獵後的三天,李世輔就率他的特種分隊出發了,追趕已經先於他的人馬出發時間早一個月的吳玠大軍去了。

  這段時間,大宋朝堂上的爭鬥雖然已經平靜了許多,至少明面上的爭鬥不那麼激烈了,但暗地裡的爭鬥,卻是一直沒有停歇,特別是李綱和張浚這兩個宰相之間的明爭暗鬥。

  其實兩個人之間並沒根本性的衝突,張浚是年少氣盛,一直不滿李綱把持朝政,不容其他人在朝政上發表意見。而他自己,又是年輕得志,自以為各種功勞都蓋過了李綱,李綱不應該對他指手劃腳。而李綱則看不慣張浚的狂傲和咄咄逼人,一直對張浚不太感冒。

  兩人的爭鬥,也給了王晨以進一步冒出頭的機會。無論是李綱還是張浚,他們都想得到王晨的支持,以加強自己的影響力。這樣情況下,無論是李綱還是張浚提出的朝政意見,都會被地方駁斥,而王晨提出的東西,則很少遭到其他人,特別是李綱和張浚的反對。

  說實在的,李綱和張浚立下的戰功還真的難以區分高下,李綱讓世人記住的,也就第一次東京保衛戰時候,拼死抵擋住了金人的進攻,但在隨後率軍救援太原的戰鬥中,卻遭遇了大敗。而張浚主政川陝後做出的成就卻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特別是率軍擊敗了金人的入侵川陝計劃及隨後的東征。

  不過王晨卻樂見於李綱和張浚之間的爭鬥,畢竟他們兩人之間的爭鬥,還沒到公開化、撕破臉皮的程度,也不是你死我活之爭。他們兩人之間的爭鬥,也給了他進一步把持朝政的機會,可以說,這段時間以來,朝政大事基本都是以他的意見為主,特別是各項改革方案的施行。

  王晨知道,只要他好好利用李綱和張浚之間的爭鬥,他在朝堂上的話語權也是越來越大。

  但就在王晨覺得諸事都一帆風順的時候,一件事卻困擾到了他。

  這件事是發生在皇帝趙諶及他新娶的妃子折月茹上!

  第十六章 大宋的皇位叫誰來繼承

  趙諶過了年就是十七歲了,王晨在策劃讓其“親政”。

  其實趙諶親政不親政,對於朝堂上來說,改變的地方並不多。自趙諶當皇帝後,他也經常坐朝聽政,也在朝堂上發表意見,可以說並沒其他大臣真正攝政的時候。不過王晨期望趙諶在朝堂上有更多的主見,不要依著他或者哪個人行事,他可不希望輔佐一個扶不起的阿斗。

  身居高位,王晨已經有危機感起來,歷史上太多的權臣的下場都是不好,王晨期望在趙諶能自己真正處事後,來個激流勇退,找個地方享清福去。

  因此在趙諶大婚後,他就向小皇帝灌輸某一方面的理念,希望其能憑藉自己的能力治理國家。

  但趙諶好像並不吃他的這一套,表示希望王晨能一直伴在他身邊保護他,替他拿主意。

  趙諶表現出來的“阿斗”樣子讓王晨哭笑不得,最終只能每次都是灰溜溜地逃出趙諶的寢宮。

  這天,天氣很冷,王晨再次逃出趙諶所住之處後,卻被一名宮女攔住了。

  那名小宮女很緊張地跪在了地上,急急地說道:“涪王殿下,淑妃娘娘有請!”

  “淑妃娘娘?”王晨愣了一下,一副不明所以的樣子。

  不過隨即恍然大悟,跟著那名小宮女去見折月茹了。

  淑妃就是折月茹,趙諶新娶的妃子。依大宋的後宮制度,皇后並不是一個妃子嫁給皇帝前就確定,而是要等皇帝迎娶了妃子後再冊立,所以趙諶迎娶的第一個妃子折月茹,並不是大宋的皇后,只被冊封為淑妃。如果趙諶想立其為皇后,還要待以後冊封,而且有可能還要看有沒有子嗣。

  王晨想到的,就是這一點。以為折月茹想當皇后,所以才使人找他。

  “臣見過淑妃娘娘,”進了折月茹的所住宮殿後,王晨上前行了禮,“不知淑妃娘娘喚臣來,有什麼事要問詢?”

  “涪王殿下,免禮吧!”折月茹抬手示意。並馬上不動聲色地將身邊的宮人都屏退,“你們都下去吧!”

  待宮人們全都退下,殿內只剩下兩個人時候,折月茹這才站起身,走到王晨面前,小聲說道:“涪王殿下。妾身今日有一些不明之事,想請教殿下,還請殿下明示。”

  王晨也是不動聲色,神情平靜地回答:“娘娘有什麼事,請儘管吩咐臣吧!”

  “殿下,妾身想知道,陛下他是不是不喜歡我?”折月茹依然站在王晨身邊。問話的聲音很輕,“殿下與陛下關係甚好,有什麼事殿下都是知道,還請殿下告訴妾身這一點,好不好?”

  王晨看了看面前這個身高足以一米七,與趙諶的身高都差不多的漂亮、英武女子,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趙諶喜不喜歡折月茹,他其實並不很清楚。但從趙諶平時的言行來看,這位性格懦弱的小皇帝,應該是挺喜歡折月茹這類挺強勢的女人。只不過看今天折月茹說話時候滿是幽怨的神色,王晨對自己的一向認定起了懷疑。“娘娘,你為何這樣問?”

  折月茹臉上已經沒有了嫁人之間的那份英氣,而是滿臉的哀怨,他在定定地看了一會王晨後。咬著牙說道:“涪王殿下,如果妾身告訴你,妾身……妾身現在還是……還是處子之身,你相信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