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你認為那些人和後來的王朝埃及人,互相有關聯嗎?在《天空之蛇》中你認為,這些人必定傳承了一些前人的遺產。"
"那只是一個想法。從我們的調查中惟一能非常確定的便是,獅身人面像非常古老,當時埃及必定已經有高度開發的文明,能夠主導如此大規模的建築工程。但後來雨下得非常厲害,經過幾千年後,在同一個地方,突然又無中生有地冒出來一個制度完整、豐富的法老文化。我們現在能確定的就這麼多。至於古埃及所擁有的知識,是否與獅身人面像建造時的文化相同,這個我就不敢說了。"
"你想有沒有可能,"我開始臆測,"建造獅身人面像的那個文明的基地其實並不在這裡,或不是從這裡——埃及——發展出來的。那個文明的人故意將獅身人面像放在埃及,作為記號或駐外地點……"
"非常有可能。或許獅身人面像對那個文明而言,就好像阿布辛貝神殿(Abu Simbel,位於努比亞)對於王朝文明。"
"那個高度文明,因遭受不明原因的大災害而被消滅。當時,他們成熟的知識遺產卻傳承了下來……因為有獅身人面像,所以他們知道埃及,他們知道這個地方,知道這個國家,和這片土地有了關聯。也許在文明絕滅時,有人存活了下來,那些人來到了這裡……你覺得這種想法如何?"
"是一種可能性。再回到神話和傳說,其實世界有很多地方都有'經過一場浩劫後,只有少數人殘存'的故事,例如類似諾亞方舟的故事,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中均重複出現。要我來看,這中間最大的問題便在於傳承的過程:獅身人面像建造的時代以後,經過了好幾千年,王朝時代才開花結果。知識是如何從上一個時代傳達給下一個的?理論上來說,我們應該是碰到了死胡同了,對不對?知識理當要長期保存,從一代傳達給下一代不可,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我們也知道傳說也是經過多少世代,口口相傳,就這麼傳承了下來。事實上,口語的傳達,比書寫傳達更確實可信——因為語言,作為口中說的話,永遠都用的是最合乎那個時代的語句表現……經過了5000年,仍然能夠保持原來的形式。所以,知識是可以傳承的——例如利用秘密結社,或宗教的一個流派,並經保留,一直到它再度開花結果為止。重點在於,由於問題是如此的複雜而重要,我們不應該輕易打發掉任何的可能性,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愚蠢、瘋狂的可能性,也應該先小心仔細調查,再決定是否要否定它。"
附議
魏斯特在路瑟,是為了領導一群人研究埃及的聖地。第二天一大早,他和他的學生就去了亞斯文(Aswan)和阿布辛貝。桑莎和我則繼續往北行,逐漸接近基沙和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的神秘。下一站,我們要在基沙與考古天文學家波法爾見面,並將發現他的星座研究與地質學證據有驚人的互補作用,證明基沙的古老。
第48章 測量地球
請按照下列指示,小心作圖:
請在一張紙上,畫下兩條垂直平行線,相互間隔3英寸,每條線長7英寸。畫一條垂直平行線於前兩條線的正中央,長度與那兩條線相同。在圖畫紙的上方(也就是最遠離你的地方)寫下字母"S"(南方),在最下方寫下字母"N"(北方),並在兩邊適當的位置上,左邊加上"E"(東方)右邊則加上"W"(西方)。
你現在所看到的是埃及的幾何作圖方位。和現代地圖非常不同的是,古代地圖將南方畫在上面(現代人則固定將北方畫在上方)。懂得將南方放在上面描繪地圖的太古地圖作者們,似乎已經對地球的大小及形狀,有了非常科學的理解。
在完成這一張地圖前,讀者應該在三條平行線的中央線上,從下往南(上)1英寸的地方先畫下一個"點"的記號,然後以斜線將點的記號與兩邊的平行線下端加以連結;也就是說,從中線的下方,往西北、東北各畫上一條小斜線。
經過這番作圖後,我們完成了一個南北向的長方形,長7英寸、寬3英寸,並在下方有一個三角形。三角形代表的是尼羅河的三角洲地帶。三角形頂點的位置,則正好是北緯30度6分,東經31度14分,非常接近大金字塔的位置。
測地據點
18世紀末,拿破崙率領法軍入侵埃及以來,許多數學家和地理學家都認定大金字塔的功能之一為測地據點(測地學為正確測量地球的形狀及大小的學問)。對謎一般的金字塔感興趣的拿破崙,在遠征埃及時一口氣帶領了175名御用學者同行,其中包括從各個大學網羅而來通曉古代埃及學問的"灰鬍子"(greybeards),還有一些實際上立刻可以派上用場的數學家、地圖製作家和土地測量人員①。
這些隨行學者,在占領埃及以後,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便是製作一張詳細的埃及地圖。在作業過程中,他們發現,如第六部所述,大金字塔方位精確,四方分別面向正東、正西、正南、正北。結果,謎樣的大金字塔成為三角測量極便利的據點。以通過大金字塔頂點的子午線(也就是經線)為基準,學者們著手測量,而製成了近代第一張正確的埃及地圖。在地圖完成之際,學者對大金字塔的子午線,正好通過尼羅河三角洲地帶的中央,並將三角洲一切為二的事深感興趣。他們還發現,從大金字塔的頂點往西北及東北延伸出去的對角線(無限延伸可到達地中海地區),正好籠罩住三角洲全域。
"那只是一個想法。從我們的調查中惟一能非常確定的便是,獅身人面像非常古老,當時埃及必定已經有高度開發的文明,能夠主導如此大規模的建築工程。但後來雨下得非常厲害,經過幾千年後,在同一個地方,突然又無中生有地冒出來一個制度完整、豐富的法老文化。我們現在能確定的就這麼多。至於古埃及所擁有的知識,是否與獅身人面像建造時的文化相同,這個我就不敢說了。"
"你想有沒有可能,"我開始臆測,"建造獅身人面像的那個文明的基地其實並不在這裡,或不是從這裡——埃及——發展出來的。那個文明的人故意將獅身人面像放在埃及,作為記號或駐外地點……"
"非常有可能。或許獅身人面像對那個文明而言,就好像阿布辛貝神殿(Abu Simbel,位於努比亞)對於王朝文明。"
"那個高度文明,因遭受不明原因的大災害而被消滅。當時,他們成熟的知識遺產卻傳承了下來……因為有獅身人面像,所以他們知道埃及,他們知道這個地方,知道這個國家,和這片土地有了關聯。也許在文明絕滅時,有人存活了下來,那些人來到了這裡……你覺得這種想法如何?"
"是一種可能性。再回到神話和傳說,其實世界有很多地方都有'經過一場浩劫後,只有少數人殘存'的故事,例如類似諾亞方舟的故事,在世界各地的文明中均重複出現。要我來看,這中間最大的問題便在於傳承的過程:獅身人面像建造的時代以後,經過了好幾千年,王朝時代才開花結果。知識是如何從上一個時代傳達給下一個的?理論上來說,我們應該是碰到了死胡同了,對不對?知識理當要長期保存,從一代傳達給下一代不可,這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我們也知道傳說也是經過多少世代,口口相傳,就這麼傳承了下來。事實上,口語的傳達,比書寫傳達更確實可信——因為語言,作為口中說的話,永遠都用的是最合乎那個時代的語句表現……經過了5000年,仍然能夠保持原來的形式。所以,知識是可以傳承的——例如利用秘密結社,或宗教的一個流派,並經保留,一直到它再度開花結果為止。重點在於,由於問題是如此的複雜而重要,我們不應該輕易打發掉任何的可能性,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愚蠢、瘋狂的可能性,也應該先小心仔細調查,再決定是否要否定它。"
附議
魏斯特在路瑟,是為了領導一群人研究埃及的聖地。第二天一大早,他和他的學生就去了亞斯文(Aswan)和阿布辛貝。桑莎和我則繼續往北行,逐漸接近基沙和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的神秘。下一站,我們要在基沙與考古天文學家波法爾見面,並將發現他的星座研究與地質學證據有驚人的互補作用,證明基沙的古老。
第48章 測量地球
請按照下列指示,小心作圖:
請在一張紙上,畫下兩條垂直平行線,相互間隔3英寸,每條線長7英寸。畫一條垂直平行線於前兩條線的正中央,長度與那兩條線相同。在圖畫紙的上方(也就是最遠離你的地方)寫下字母"S"(南方),在最下方寫下字母"N"(北方),並在兩邊適當的位置上,左邊加上"E"(東方)右邊則加上"W"(西方)。
你現在所看到的是埃及的幾何作圖方位。和現代地圖非常不同的是,古代地圖將南方畫在上面(現代人則固定將北方畫在上方)。懂得將南方放在上面描繪地圖的太古地圖作者們,似乎已經對地球的大小及形狀,有了非常科學的理解。
在完成這一張地圖前,讀者應該在三條平行線的中央線上,從下往南(上)1英寸的地方先畫下一個"點"的記號,然後以斜線將點的記號與兩邊的平行線下端加以連結;也就是說,從中線的下方,往西北、東北各畫上一條小斜線。
經過這番作圖後,我們完成了一個南北向的長方形,長7英寸、寬3英寸,並在下方有一個三角形。三角形代表的是尼羅河的三角洲地帶。三角形頂點的位置,則正好是北緯30度6分,東經31度14分,非常接近大金字塔的位置。
測地據點
18世紀末,拿破崙率領法軍入侵埃及以來,許多數學家和地理學家都認定大金字塔的功能之一為測地據點(測地學為正確測量地球的形狀及大小的學問)。對謎一般的金字塔感興趣的拿破崙,在遠征埃及時一口氣帶領了175名御用學者同行,其中包括從各個大學網羅而來通曉古代埃及學問的"灰鬍子"(greybeards),還有一些實際上立刻可以派上用場的數學家、地圖製作家和土地測量人員①。
這些隨行學者,在占領埃及以後,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便是製作一張詳細的埃及地圖。在作業過程中,他們發現,如第六部所述,大金字塔方位精確,四方分別面向正東、正西、正南、正北。結果,謎樣的大金字塔成為三角測量極便利的據點。以通過大金字塔頂點的子午線(也就是經線)為基準,學者們著手測量,而製成了近代第一張正確的埃及地圖。在地圖完成之際,學者對大金字塔的子午線,正好通過尼羅河三角洲地帶的中央,並將三角洲一切為二的事深感興趣。他們還發現,從大金字塔的頂點往西北及東北延伸出去的對角線(無限延伸可到達地中海地區),正好籠罩住三角洲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