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當然,還有少量日軍參謀誇張地要求南雲中將派出一批轟炸機,尾隨中國空軍返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轟炸蘇州機場。但南雲中將卻立即否定了這種觀點。中國軍隊使用的,是陸地機場,那要多少轟炸機才能炸平呀。況且天上這批轟炸機還沒有處理,再派一批出去,若又被中國空軍跟蹤回來怎麼辦?
其餘的參謀們的意見基本分為了兩大派,一大派認為剩下的航空母艦應該立即移動,避免被再度攻擊。而第二派參謀則認為應該先冒險回收天上這批轟炸機。他們認為中國空軍已經偷襲得手,不會繼續在空中等待了。最終第二派占了上風,其中一個叫草鹿龍之的參謀出了個主意,讓兩艘載機量很少的小型護衛航空母艦先打開導航燈,引導日軍飛機降落。
“若中國飛機還沒有離開的話,他們必然選擇襲擊我軍護衛航空母艦,我軍就只好轉移了。否則,我們再打開燈光,用主戰航空母艦回收剩下的飛機。”,這位草鹿龍之參謀追隨南雲已久,知道他優柔寡斷的性格,就出了這個看起來兩全齊美的主意。
南雲中將並沒有直接著決定,而是讓艦隊留在原地,一面繼續搶救兩艘著火的航空母艦,一面期待中國空軍就此離開。半小時就這樣過去了。有些日本轟炸機已經耗盡燃油,掉進了大海中。而加賀號和蒼龍號的大火似乎也得到了控制。
南雲中將終於決定讓兩艘護衛航空母艦打開導航燈,開始回收飛機。
當那兩艘護衛航空母艦打開飛機導航燈後,高志航差一點命令機群發起了進攻。他也意識到還需要再次轟炸加賀號和蒼龍號,才能將其徹底擊沉。
但冷冷的夜風中,他清楚地想起了蔣介石對他下的目標,是要儘量多地癱瘓日軍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保證淞滬會戰的勝利。而不是一定要擊沉日軍航空母艦。那兩艘已經被燒過一遍的航空母艦即使被拖回日本,也無法參加這次淞滬會戰了。一種軍人的直覺,讓他選擇了進一步等待,確保擊傷剩下的日軍航空母艦。當他仔細觀察海面的燈光時,終於發現那導航燈光排的長度似乎短了一些,不像大型航空母艦。他不由得抹了一把冷汗,心中暗暗佩服日軍的狡猾。
很快,日軍那兩艘護衛航空母艦就已經滿載,無法再回收飛機。南雲中將皺著眉頭,只好讓赤城號和蒼龍號打開導航燈,進一步回收餘下的飛機。
在中國東海夜空下的這場心理較量中,中國軍人取勝了。高志航心中有整個淞滬會戰。南雲中將心中,卻只是在當前艦隊的安全,與120架飛機的價值之間取捨。若他把整個淞滬會戰放在取捨的天平上的話,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率領剩下的航空母艦離開。但吉田善吾那幾個耳光後,他很少再想整個淞滬會戰的局面。
吉田善吾那幾計耳光,讓南雲中將服從了命令,卻打掉了一個軍人應有的大局觀。
在黑暗的夜空中,看到那兩艘航空母艦打開的長長的導航燈排,高志航開心地笑了。他指揮中國空軍開始了第二次攻擊波。
沒有任何懸念。日本航空母艦赤城號和飛龍號再度陷入熊熊大火中。高志航一不做,二不休,還進一步去轟炸那另外兩艘護衛航空母艦。那兩艘護衛航空母艦都關閉了導航燈,然而我英勇的空軍隊員竟然朝著記憶中的日軍航空護衛母艦飛去,在接近的時候,用手槍將自己的飛機打著了火,駕駛著著火的飛機,在海面上幫助同伴尋找日軍戰艦。
這一役,日軍2艘護衛航空母艦被擊沉,4艘航空母艦被擊成重傷。天明後,我軍再度派飛機前來,擊沉了加賀號航空母艦和數艘驅逐艦。我軍還在日艦返航途中,用潛艇擊沉蒼龍號航空母艦。重傷的赤城號和飛龍號返回日本後,在船塢內分別修了7個月和11個月。
此時,在淞滬會戰的日軍,完全失去了空中保護傘。我軍調動各種飛機,輪番轟炸在杭州灣一字排開的日軍炮戰型軍艦。
日軍戰列艦非常耐炸,往往中了十數枚炸彈,卻不沉沒。由於魚雷成本高昂,我軍較少使用航空魚雷,而主要使用的是靠垂直下落速度穿過艦面的高爆炸彈。我軍飛機數目有限,大多數飛機不能掛載250公斤以上炸彈。因為以上種種原因,我軍只得放過了日軍的厚裝甲戰列艦,卻專門轟炸日軍艦隊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等容易擊沉的艦艇。我軍Ju87轟炸機投彈準確,是擊沉日軍巡洋艦和驅逐艦的主要功臣。
對於日軍的一些重型巡洋艦,我軍炸彈往往只能將其炸傷,而不能完全擊沉。但我軍潛艇部隊早就虎視眈眈,用魚雷對那些被炸得遍體鱗傷的戰艦進行致命一擊。有趣的是,日軍軍艦過於結實,我方航空炸彈經常將艦面徹底摧毀,將日軍海員困在了艦底。而我軍魚雷襲擊時,才將艦底炸開,讓日軍海員得以在軍艦沉沒前逃生。
日軍6艘戰列艦大多挨了數枚炸彈,帶著輕傷,狼狽逃回了日本。無形之中,這一場實際上是航空大戰的海戰,卻因為戰列艦倖免於難,讓世界軍事屆那些短視的,崇尚堅船利炮的軍事家們進一步相信戰列艦作為“不沉的海上堡壘”的神話,繼續忽略航空母艦和艦載航空兵的發展。
日軍那些炮戰型軍艦狼狽地溜走後,我空軍也基本上消耗完了儲備多時的彈藥和油料。陸地上,成為一場雙方都沒有海空優勢的純陸軍較量。中國的將軍們等的就是這一天。林伯虎終於再度露出其“邪惡戰神”的崢嶸,一掃這些日來,為了誘敵而步步退卻的頹勢,向日軍展開了各種機動靈活,如利刃穿心般的分割包圍式的進攻。而孫立人這員猛將,打起仗來,簡直是“鬼見愁”,將日軍不斷地向無處可退的海邊壓縮。
其餘的參謀們的意見基本分為了兩大派,一大派認為剩下的航空母艦應該立即移動,避免被再度攻擊。而第二派參謀則認為應該先冒險回收天上這批轟炸機。他們認為中國空軍已經偷襲得手,不會繼續在空中等待了。最終第二派占了上風,其中一個叫草鹿龍之的參謀出了個主意,讓兩艘載機量很少的小型護衛航空母艦先打開導航燈,引導日軍飛機降落。
“若中國飛機還沒有離開的話,他們必然選擇襲擊我軍護衛航空母艦,我軍就只好轉移了。否則,我們再打開燈光,用主戰航空母艦回收剩下的飛機。”,這位草鹿龍之參謀追隨南雲已久,知道他優柔寡斷的性格,就出了這個看起來兩全齊美的主意。
南雲中將並沒有直接著決定,而是讓艦隊留在原地,一面繼續搶救兩艘著火的航空母艦,一面期待中國空軍就此離開。半小時就這樣過去了。有些日本轟炸機已經耗盡燃油,掉進了大海中。而加賀號和蒼龍號的大火似乎也得到了控制。
南雲中將終於決定讓兩艘護衛航空母艦打開導航燈,開始回收飛機。
當那兩艘護衛航空母艦打開飛機導航燈後,高志航差一點命令機群發起了進攻。他也意識到還需要再次轟炸加賀號和蒼龍號,才能將其徹底擊沉。
但冷冷的夜風中,他清楚地想起了蔣介石對他下的目標,是要儘量多地癱瘓日軍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保證淞滬會戰的勝利。而不是一定要擊沉日軍航空母艦。那兩艘已經被燒過一遍的航空母艦即使被拖回日本,也無法參加這次淞滬會戰了。一種軍人的直覺,讓他選擇了進一步等待,確保擊傷剩下的日軍航空母艦。當他仔細觀察海面的燈光時,終於發現那導航燈光排的長度似乎短了一些,不像大型航空母艦。他不由得抹了一把冷汗,心中暗暗佩服日軍的狡猾。
很快,日軍那兩艘護衛航空母艦就已經滿載,無法再回收飛機。南雲中將皺著眉頭,只好讓赤城號和蒼龍號打開導航燈,進一步回收餘下的飛機。
在中國東海夜空下的這場心理較量中,中國軍人取勝了。高志航心中有整個淞滬會戰。南雲中將心中,卻只是在當前艦隊的安全,與120架飛機的價值之間取捨。若他把整個淞滬會戰放在取捨的天平上的話,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率領剩下的航空母艦離開。但吉田善吾那幾個耳光後,他很少再想整個淞滬會戰的局面。
吉田善吾那幾計耳光,讓南雲中將服從了命令,卻打掉了一個軍人應有的大局觀。
在黑暗的夜空中,看到那兩艘航空母艦打開的長長的導航燈排,高志航開心地笑了。他指揮中國空軍開始了第二次攻擊波。
沒有任何懸念。日本航空母艦赤城號和飛龍號再度陷入熊熊大火中。高志航一不做,二不休,還進一步去轟炸那另外兩艘護衛航空母艦。那兩艘護衛航空母艦都關閉了導航燈,然而我英勇的空軍隊員竟然朝著記憶中的日軍航空護衛母艦飛去,在接近的時候,用手槍將自己的飛機打著了火,駕駛著著火的飛機,在海面上幫助同伴尋找日軍戰艦。
這一役,日軍2艘護衛航空母艦被擊沉,4艘航空母艦被擊成重傷。天明後,我軍再度派飛機前來,擊沉了加賀號航空母艦和數艘驅逐艦。我軍還在日艦返航途中,用潛艇擊沉蒼龍號航空母艦。重傷的赤城號和飛龍號返回日本後,在船塢內分別修了7個月和11個月。
此時,在淞滬會戰的日軍,完全失去了空中保護傘。我軍調動各種飛機,輪番轟炸在杭州灣一字排開的日軍炮戰型軍艦。
日軍戰列艦非常耐炸,往往中了十數枚炸彈,卻不沉沒。由於魚雷成本高昂,我軍較少使用航空魚雷,而主要使用的是靠垂直下落速度穿過艦面的高爆炸彈。我軍飛機數目有限,大多數飛機不能掛載250公斤以上炸彈。因為以上種種原因,我軍只得放過了日軍的厚裝甲戰列艦,卻專門轟炸日軍艦隊的巡洋艦和驅逐艦等容易擊沉的艦艇。我軍Ju87轟炸機投彈準確,是擊沉日軍巡洋艦和驅逐艦的主要功臣。
對於日軍的一些重型巡洋艦,我軍炸彈往往只能將其炸傷,而不能完全擊沉。但我軍潛艇部隊早就虎視眈眈,用魚雷對那些被炸得遍體鱗傷的戰艦進行致命一擊。有趣的是,日軍軍艦過於結實,我方航空炸彈經常將艦面徹底摧毀,將日軍海員困在了艦底。而我軍魚雷襲擊時,才將艦底炸開,讓日軍海員得以在軍艦沉沒前逃生。
日軍6艘戰列艦大多挨了數枚炸彈,帶著輕傷,狼狽逃回了日本。無形之中,這一場實際上是航空大戰的海戰,卻因為戰列艦倖免於難,讓世界軍事屆那些短視的,崇尚堅船利炮的軍事家們進一步相信戰列艦作為“不沉的海上堡壘”的神話,繼續忽略航空母艦和艦載航空兵的發展。
日軍那些炮戰型軍艦狼狽地溜走後,我空軍也基本上消耗完了儲備多時的彈藥和油料。陸地上,成為一場雙方都沒有海空優勢的純陸軍較量。中國的將軍們等的就是這一天。林伯虎終於再度露出其“邪惡戰神”的崢嶸,一掃這些日來,為了誘敵而步步退卻的頹勢,向日軍展開了各種機動靈活,如利刃穿心般的分割包圍式的進攻。而孫立人這員猛將,打起仗來,簡直是“鬼見愁”,將日軍不斷地向無處可退的海邊壓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