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
在北方戰場上,卻是另外一番局面。劉伯承將軍一回到中國後,立即發現我軍華北和西北兩大戰區之間,留下了一道防禦縫隙,那就是在河北的張家口一帶,有一個防禦薄弱的地段。若日軍順此地段突破,向西可以橫向切入太行山脈,殺入我山西省內部。向東可以壓縮我華北守軍,將我軍趕往大海邊,受日軍海軍登陸的兩面夾擊。這種防禦弊端,卻是我軍的戰區防禦制度造成的。
劉伯承一邊迅速電告蔣介石和堯明,一邊卻推薦杜聿明將軍總指揮華北各軍,自己卻主動請纓,在幕後協調兩大戰區,共同作戰。這一舉措看起來有些狂妄,蔣介石有點不高興。但堯明卻認為國民黨正在打破軍隊地方化、占山為王的思維模式。劉伯承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介入戰區之間的協同作戰,很值得鼓勵。
蔣介石手下那些擅長派系鬥爭的軍官心懷嫉妒,打了一些小報告。蔣介石心中開始認定劉伯承是怕失去了華北,不好向國人交代,就要了一個西北-華北聯合總指揮的頭銜,好靠保住西北推搪責任。好在劉伯承在國際上已經取得了很高的聲望,蔣介石也只得勉強同意了他的請求。但杜聿明是蔣介石的愛將,自然也不願意拿出來頂華北失守之罪。他便私下通知杜聿明請病假。
杜聿明原是一位忠心愛國的將領,一方面感激蔣介石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卻認為這是恩師在考驗自己。他痛哭流涕地向蔣介石寫了一封萬言的《北上抗日決心書》,言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堅決請纓,情願為抗戰馬革裹屍。蔣介石接到這封信後,分外感動,將他派到北方,接替了張學良。
這時在綏遠的日軍已經被餓得成了人干,又沒有帶足冬衣,處在饑寒交迫中。兇狠的東條英機不允許士兵投降,他一開始命令斬殺戰馬充飢。後來竟然命令將凍死的士兵的屍體切割食用。
狡猾的東條英機還是察覺出了我軍的圍敵打援的動機。萬般無奈之下,他電告東京,不要再救援綏遠日軍,而要利用中國軍隊兩個戰區之間的縫隙,偷襲山西。就在他電報剛剛發出後不久,劉伯承將軍也覺得讓部隊在寒冬中圍困日軍,我軍後勤負擔太大,戰士們也出現了凍傷的現象。劉伯承派人勸降日軍無效後,決定向日軍發起總攻。
我軍派了秘密攝影隊,將攝影機藏在裝甲車內,記錄我軍對綏遠日軍的總攻。日軍早已彈盡糧絕,他們放上兩三槍後,就勉強支撐著餓得搖搖晃晃的身子,挺著刺刀,向我軍衝來。我軍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向天鳴槍警告,勸其投降。無奈日軍冥頑不化,依然不肯放下武器,我軍只好將其一一擊斃。至此,妄圖侵奪我山西省的關東軍全軍覆滅。遺憾的是,狡猾的東條英機竟然提前乘飛機逃跑了。
後來,影片在全國廣為傳播,激勵中國人民抗戰激情。這部影片還被用於為抗戰募捐,發動人民購買國庫券。影片中,彭德懷將軍威風凜凜,指揮千軍萬馬殲滅日寇的場面,讓人傾倒。曾經有某位戰地詩人,為此即興賦詩一首:“山高路滑溝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槍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我軍戰士在日軍陣地上,發現了大批凍餓而死的日軍士兵。這些士兵的屍體大多都只剩下了骨架,被其他日軍當做了糧食。實際上,任何一支軍隊在如此條件下,早就應該投降了。我軍將日軍這些毫無人道的行徑拍攝下來,用作了瓦解日本民心的“文明轟炸”的素材。(作者注,日軍確實有在東南亞島上,因為糧食不足,將戰俘殺害食用的野蠻行徑)。
寒冬似乎凍結了華北戰場,冰天雪地使得交戰雙方後勤運輸困難,部隊轉移緩慢。日本關東軍一直與我東北軍在熱河一帶僵持著。杜聿明上任後,趁冬季對軍隊做了一番調整,提升了一批英勇善戰的軍官,將一批打仗拖拉,推卸責任的油條軍官換了下來。他在軍中廣泛宣傳日軍在東北的各種暴行,以激起士兵的抗敵之心。同時,他又開始整頓軍紀,加強了部隊的訓練,並不斷將部隊調到前線,向日軍發動各種試探性作戰,磨練隊伍。
在海上,我軍潛艇部隊必須回援發生在上海的淞滬會戰,牽制日軍海軍,我軍只得放棄了封鎖日軍的北方航運。日軍卻並不知道我軍潛艇部隊已然離去,還在繞道朝鮮半島,運送部隊和軍用物資。
日軍在東北的集結雖然受氣候影響,較為緩慢,卻在源源不斷地進行著。只是因為嚴寒,部隊行動困難,才沒有發起進攻。我軍情報系統高度警覺,不斷監視著日軍的行動。估計一旦開春,道路解凍,日軍就將在北方發起大戰役。
根據劉伯承的建議,我軍開始在山東的沂蒙山區訓練地方武裝,囤積糧食,儲備軍火,以備將來中原失守後,進行游擊戰,牽制日軍。我軍還在大別山一帶作了同樣的儲備。
******
在地處熱帶的海南島上,堯明卻禁止德國軍隊發起主動進攻。這批德軍原來都是精英,派到中國戰場上,主要是為了補充中國軍隊的低級軍官、特種作戰人員和技術人員。當時為了防守海南島,不得已頂了上去。這樣的部隊技術含量高,戰力卻並不強,若用來與日軍打對等消耗的叢林戰,實在是太不划算了。
德軍於是在海南島的五指山一帶,放火燒荒,清除了熱帶的雜草雨林。並在山地上挖掘壕溝,建立陣地,在平地上建立碉堡,封鎖交通要道。作了將日軍長期封鎖在海南島的西南部的打算。我海南島地方政府配合軍事行動,發動民工,在島的東北部擴建機場,修建道路,建立海防陣地,準備將海南島建設成一個海空基地。我軍還按預定計劃,修建廣東省的北海市碼頭,準備將北海市建設成為海運中心加海軍基地。
在北方戰場上,卻是另外一番局面。劉伯承將軍一回到中國後,立即發現我軍華北和西北兩大戰區之間,留下了一道防禦縫隙,那就是在河北的張家口一帶,有一個防禦薄弱的地段。若日軍順此地段突破,向西可以橫向切入太行山脈,殺入我山西省內部。向東可以壓縮我華北守軍,將我軍趕往大海邊,受日軍海軍登陸的兩面夾擊。這種防禦弊端,卻是我軍的戰區防禦制度造成的。
劉伯承一邊迅速電告蔣介石和堯明,一邊卻推薦杜聿明將軍總指揮華北各軍,自己卻主動請纓,在幕後協調兩大戰區,共同作戰。這一舉措看起來有些狂妄,蔣介石有點不高興。但堯明卻認為國民黨正在打破軍隊地方化、占山為王的思維模式。劉伯承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介入戰區之間的協同作戰,很值得鼓勵。
蔣介石手下那些擅長派系鬥爭的軍官心懷嫉妒,打了一些小報告。蔣介石心中開始認定劉伯承是怕失去了華北,不好向國人交代,就要了一個西北-華北聯合總指揮的頭銜,好靠保住西北推搪責任。好在劉伯承在國際上已經取得了很高的聲望,蔣介石也只得勉強同意了他的請求。但杜聿明是蔣介石的愛將,自然也不願意拿出來頂華北失守之罪。他便私下通知杜聿明請病假。
杜聿明原是一位忠心愛國的將領,一方面感激蔣介石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卻認為這是恩師在考驗自己。他痛哭流涕地向蔣介石寫了一封萬言的《北上抗日決心書》,言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堅決請纓,情願為抗戰馬革裹屍。蔣介石接到這封信後,分外感動,將他派到北方,接替了張學良。
這時在綏遠的日軍已經被餓得成了人干,又沒有帶足冬衣,處在饑寒交迫中。兇狠的東條英機不允許士兵投降,他一開始命令斬殺戰馬充飢。後來竟然命令將凍死的士兵的屍體切割食用。
狡猾的東條英機還是察覺出了我軍的圍敵打援的動機。萬般無奈之下,他電告東京,不要再救援綏遠日軍,而要利用中國軍隊兩個戰區之間的縫隙,偷襲山西。就在他電報剛剛發出後不久,劉伯承將軍也覺得讓部隊在寒冬中圍困日軍,我軍後勤負擔太大,戰士們也出現了凍傷的現象。劉伯承派人勸降日軍無效後,決定向日軍發起總攻。
我軍派了秘密攝影隊,將攝影機藏在裝甲車內,記錄我軍對綏遠日軍的總攻。日軍早已彈盡糧絕,他們放上兩三槍後,就勉強支撐著餓得搖搖晃晃的身子,挺著刺刀,向我軍衝來。我軍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向天鳴槍警告,勸其投降。無奈日軍冥頑不化,依然不肯放下武器,我軍只好將其一一擊斃。至此,妄圖侵奪我山西省的關東軍全軍覆滅。遺憾的是,狡猾的東條英機竟然提前乘飛機逃跑了。
後來,影片在全國廣為傳播,激勵中國人民抗戰激情。這部影片還被用於為抗戰募捐,發動人民購買國庫券。影片中,彭德懷將軍威風凜凜,指揮千軍萬馬殲滅日寇的場面,讓人傾倒。曾經有某位戰地詩人,為此即興賦詩一首:“山高路滑溝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槍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我軍戰士在日軍陣地上,發現了大批凍餓而死的日軍士兵。這些士兵的屍體大多都只剩下了骨架,被其他日軍當做了糧食。實際上,任何一支軍隊在如此條件下,早就應該投降了。我軍將日軍這些毫無人道的行徑拍攝下來,用作了瓦解日本民心的“文明轟炸”的素材。(作者注,日軍確實有在東南亞島上,因為糧食不足,將戰俘殺害食用的野蠻行徑)。
寒冬似乎凍結了華北戰場,冰天雪地使得交戰雙方後勤運輸困難,部隊轉移緩慢。日本關東軍一直與我東北軍在熱河一帶僵持著。杜聿明上任後,趁冬季對軍隊做了一番調整,提升了一批英勇善戰的軍官,將一批打仗拖拉,推卸責任的油條軍官換了下來。他在軍中廣泛宣傳日軍在東北的各種暴行,以激起士兵的抗敵之心。同時,他又開始整頓軍紀,加強了部隊的訓練,並不斷將部隊調到前線,向日軍發動各種試探性作戰,磨練隊伍。
在海上,我軍潛艇部隊必須回援發生在上海的淞滬會戰,牽制日軍海軍,我軍只得放棄了封鎖日軍的北方航運。日軍卻並不知道我軍潛艇部隊已然離去,還在繞道朝鮮半島,運送部隊和軍用物資。
日軍在東北的集結雖然受氣候影響,較為緩慢,卻在源源不斷地進行著。只是因為嚴寒,部隊行動困難,才沒有發起進攻。我軍情報系統高度警覺,不斷監視著日軍的行動。估計一旦開春,道路解凍,日軍就將在北方發起大戰役。
根據劉伯承的建議,我軍開始在山東的沂蒙山區訓練地方武裝,囤積糧食,儲備軍火,以備將來中原失守後,進行游擊戰,牽制日軍。我軍還在大別山一帶作了同樣的儲備。
******
在地處熱帶的海南島上,堯明卻禁止德國軍隊發起主動進攻。這批德軍原來都是精英,派到中國戰場上,主要是為了補充中國軍隊的低級軍官、特種作戰人員和技術人員。當時為了防守海南島,不得已頂了上去。這樣的部隊技術含量高,戰力卻並不強,若用來與日軍打對等消耗的叢林戰,實在是太不划算了。
德軍於是在海南島的五指山一帶,放火燒荒,清除了熱帶的雜草雨林。並在山地上挖掘壕溝,建立陣地,在平地上建立碉堡,封鎖交通要道。作了將日軍長期封鎖在海南島的西南部的打算。我海南島地方政府配合軍事行動,發動民工,在島的東北部擴建機場,修建道路,建立海防陣地,準備將海南島建設成一個海空基地。我軍還按預定計劃,修建廣東省的北海市碼頭,準備將北海市建設成為海運中心加海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