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高志航率領殘存的3架飛機,在低空追逐著日軍轟炸機,將其驅離我掩蔽下的露天機場。日軍忙於轟炸我其他軍事設施,也沒有太在意。我軍正在追逐日軍艦載轟炸機群的那30架Bf109,聽到機場被襲擊的消息後,立即返航保衛機場,半小時後,終於將在我機場肆虐之日機一一擊落。而那40架誘敵的日軍艦載轟炸機又再度返回,此時敵我雙方油料都已經不足,但日軍並沒有想返航,而是不依不饒地要轟炸我機場。我空軍繼續頑強地擊落敵機。
此後,日軍又再度飛來最後一批約20架艦載轟炸機,以及30架日軍性能最好的96式單翼艦載戰鬥機。這批飛機是日軍艦載飛機的第3攻擊波,也是唯一的一批有艦載戰鬥機保護的混合機群,進行對我軍機場勢在必得的攻擊。
在激戰中,我軍Bf109終於彈藥用盡,不得已只能用飛機去撞擊敵機,除高志航技術高超,在與敵軍撞擊前一瞬間成功跳傘外,其他飛行員都壯烈犧牲了。這場空戰打得異常慘烈。敵軍最後還剩下了5架轟炸機和3架戰鬥機,當轟炸機炸彈用完後,也不離開,而是繼續掃射我消防人員和消防車,讓我軍不得迅速撲滅機場上的大火。約1.5小時後,用完所有彈藥和汽油的日軍,駕機撞向地面。這時我筧橋機場已經被火海吞沒。
我軍的返航飛機,只得往附近的蘇州機場降落。蘇州機場較小,我軍優先降落Bf109戰鬥機。而大部分Ju87轟炸機則只能遣往公路地帶迫降。幸好Ju87轟炸機速度低,對降落條件要求不高,大部分都安全著陸了。只是要重新開回機場,還得很費一番功夫。
蘇州機場規模不足,只能保證我Bf109戰鬥機出擊,驅趕從日軍台灣基地來犯的日軍轟炸機。至此,日軍達到了其空戰目的,雖然還不能在我軍上空建立空中優勢,卻也使得我軍一時無法轟炸日軍艦隊。
鑑於戰局的變化,以謹慎為主的林伯虎立即改變方針,決定不再誘敵,而是先保自身安全。他與德國參謀商議後,立即調德國潛艇在黃浦江和杭州灣布雷,減緩日軍艦隊登陸。同時,他命令孫立人率領陸軍部隊,攻擊龜縮在水泥工事後面的日軍。並期望在日軍艦隊登陸前,拿下上海市中心。
日軍上海指揮官谷壽夫開始囂張,他們竟然也在上海開了記者招待會,向英國法國等記者宣傳了其堅固的水泥工事,號稱這種工事有法國著名的馬其諾防線一般堅固。就在這時,一批專門對付日軍這種防禦工事的武器,悄悄運到了孫立人將軍的部隊中。
夜戰烈火陣
這一日,堯明與蔣介石一道在蔣介石的府中聊軍事事務,宋依華溫柔地給兩人各端上一杯茶來。堯明很認真地道了謝,宋依華也坦然受之。蔣介石卻覺得很多餘:“都是一家人嘛,何必要那麼客氣。”
堯明笑著解釋道:“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不同。對於別人做的任何好事情,不分親疏,都要立即道謝。但道完謝後,就不再相互拖欠了。中國文化講究‘大恩不言謝’,是要把恩惠記在心中,知恩圖報的。我喜歡恩怨快結快了,心中少點塊壘,好往前看。”
蔣介石卻搖搖頭,心想:“我手下那些人,不靠恩惠,怎麼指使他們?”。
兩人一邊喝茶,一邊卻說起了中國空軍最近對日本進行的“文明轟炸”。現代戰爭的交戰雙方,不僅在戰場上廝殺,還在戰場外進行各種心理較量。日本政府嚴格控制新聞、完全操控新聞媒體,隨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對國民大搞愚民政策和奴化政策。對這樣的政權,似乎很難實施心理戰。在原時空,美國杜魯門總統在決定將原子彈投到廣島和長崎時,曾經說道:“日本帝國能夠聽懂的唯一語言,就是我們的轟炸。”
但杜魯門在美國,因為往日本扔原子彈的事情,曾經受到了廣泛的批評,還影響了總統連任的競選。堯明主觀上不願意選擇無差別轟炸,客觀上也暫時不敢與日軍對打城市轟炸,只好選擇了投傳單的“文明轟炸”。然而日本帝國主義嚴格控制國民思想,對人民都進行了效忠天皇的洗腦。軍事參謀們紛紛反對,認為我方的宣傳轟炸風險大,耗資大,效果卻很有限。
堯明畢竟從二十一世紀穿越回來,卻知道破除這種控制國民思想的妙招,那就是揭穿日本政府的謊言,讓人民不再相信政府。為此,堯明讓被俘虜的日軍,用方言和俚語詳細地記錄了他們出生地周圍發生的故事,並將這些故事作為傳單的重要部分,讓人民相信這樣的傳單,絕不是中國人能炮製出來的。在傳單的最後部分,卻聲明這些俘虜還活著,只是不能言明身份,請收到傳單的人代為轉告,讓親人們放心。
日軍為了穩定軍心,從來不報導士兵被俘虜的事件。仿佛日軍士兵在前線,都是戰死的。通過這種宣傳,日本軍人都將在戰鬥中苟且偷生當成了恥辱。日軍還在戰報中,大大壓低傷亡數字。在原時空,美國轟炸日本東京,投下了大量的燃燒彈,燒毀了不少日本的木質房屋。戰後,美國方面公布的轟炸東京時日本平民的死亡數據大約在10萬左右,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也差不多。然而很多歷史學家懷疑這個數據嚴重偏低。美國方面轟炸得太過分了,壓低數據,情有可原。而當時的日本政府刻意壓低自己國民的傷亡數據,卻只是為了面子上好看一點。
此後,日軍又再度飛來最後一批約20架艦載轟炸機,以及30架日軍性能最好的96式單翼艦載戰鬥機。這批飛機是日軍艦載飛機的第3攻擊波,也是唯一的一批有艦載戰鬥機保護的混合機群,進行對我軍機場勢在必得的攻擊。
在激戰中,我軍Bf109終於彈藥用盡,不得已只能用飛機去撞擊敵機,除高志航技術高超,在與敵軍撞擊前一瞬間成功跳傘外,其他飛行員都壯烈犧牲了。這場空戰打得異常慘烈。敵軍最後還剩下了5架轟炸機和3架戰鬥機,當轟炸機炸彈用完後,也不離開,而是繼續掃射我消防人員和消防車,讓我軍不得迅速撲滅機場上的大火。約1.5小時後,用完所有彈藥和汽油的日軍,駕機撞向地面。這時我筧橋機場已經被火海吞沒。
我軍的返航飛機,只得往附近的蘇州機場降落。蘇州機場較小,我軍優先降落Bf109戰鬥機。而大部分Ju87轟炸機則只能遣往公路地帶迫降。幸好Ju87轟炸機速度低,對降落條件要求不高,大部分都安全著陸了。只是要重新開回機場,還得很費一番功夫。
蘇州機場規模不足,只能保證我Bf109戰鬥機出擊,驅趕從日軍台灣基地來犯的日軍轟炸機。至此,日軍達到了其空戰目的,雖然還不能在我軍上空建立空中優勢,卻也使得我軍一時無法轟炸日軍艦隊。
鑑於戰局的變化,以謹慎為主的林伯虎立即改變方針,決定不再誘敵,而是先保自身安全。他與德國參謀商議後,立即調德國潛艇在黃浦江和杭州灣布雷,減緩日軍艦隊登陸。同時,他命令孫立人率領陸軍部隊,攻擊龜縮在水泥工事後面的日軍。並期望在日軍艦隊登陸前,拿下上海市中心。
日軍上海指揮官谷壽夫開始囂張,他們竟然也在上海開了記者招待會,向英國法國等記者宣傳了其堅固的水泥工事,號稱這種工事有法國著名的馬其諾防線一般堅固。就在這時,一批專門對付日軍這種防禦工事的武器,悄悄運到了孫立人將軍的部隊中。
夜戰烈火陣
這一日,堯明與蔣介石一道在蔣介石的府中聊軍事事務,宋依華溫柔地給兩人各端上一杯茶來。堯明很認真地道了謝,宋依華也坦然受之。蔣介石卻覺得很多餘:“都是一家人嘛,何必要那麼客氣。”
堯明笑著解釋道:“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不同。對於別人做的任何好事情,不分親疏,都要立即道謝。但道完謝後,就不再相互拖欠了。中國文化講究‘大恩不言謝’,是要把恩惠記在心中,知恩圖報的。我喜歡恩怨快結快了,心中少點塊壘,好往前看。”
蔣介石卻搖搖頭,心想:“我手下那些人,不靠恩惠,怎麼指使他們?”。
兩人一邊喝茶,一邊卻說起了中國空軍最近對日本進行的“文明轟炸”。現代戰爭的交戰雙方,不僅在戰場上廝殺,還在戰場外進行各種心理較量。日本政府嚴格控制新聞、完全操控新聞媒體,隨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對國民大搞愚民政策和奴化政策。對這樣的政權,似乎很難實施心理戰。在原時空,美國杜魯門總統在決定將原子彈投到廣島和長崎時,曾經說道:“日本帝國能夠聽懂的唯一語言,就是我們的轟炸。”
但杜魯門在美國,因為往日本扔原子彈的事情,曾經受到了廣泛的批評,還影響了總統連任的競選。堯明主觀上不願意選擇無差別轟炸,客觀上也暫時不敢與日軍對打城市轟炸,只好選擇了投傳單的“文明轟炸”。然而日本帝國主義嚴格控制國民思想,對人民都進行了效忠天皇的洗腦。軍事參謀們紛紛反對,認為我方的宣傳轟炸風險大,耗資大,效果卻很有限。
堯明畢竟從二十一世紀穿越回來,卻知道破除這種控制國民思想的妙招,那就是揭穿日本政府的謊言,讓人民不再相信政府。為此,堯明讓被俘虜的日軍,用方言和俚語詳細地記錄了他們出生地周圍發生的故事,並將這些故事作為傳單的重要部分,讓人民相信這樣的傳單,絕不是中國人能炮製出來的。在傳單的最後部分,卻聲明這些俘虜還活著,只是不能言明身份,請收到傳單的人代為轉告,讓親人們放心。
日軍為了穩定軍心,從來不報導士兵被俘虜的事件。仿佛日軍士兵在前線,都是戰死的。通過這種宣傳,日本軍人都將在戰鬥中苟且偷生當成了恥辱。日軍還在戰報中,大大壓低傷亡數字。在原時空,美國轟炸日本東京,投下了大量的燃燒彈,燒毀了不少日本的木質房屋。戰後,美國方面公布的轟炸東京時日本平民的死亡數據大約在10萬左右,日本政府公布的數據也差不多。然而很多歷史學家懷疑這個數據嚴重偏低。美國方面轟炸得太過分了,壓低數據,情有可原。而當時的日本政府刻意壓低自己國民的傷亡數據,卻只是為了面子上好看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