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是信徒對神\\明的崇拜。

  沈非道:「商遇一直在稷山?」

  季昶說是。

  沈非笑了起來,笑得很開心:「該讓他出來了,當年因他之故多出的小插曲,倒是添了許多趣味。現在也該讓他重新登場,好好把戲唱完再謝幕了。沈情的那個恩師,叫什麼?」

  聖恭侯愣了一愣,道:「懷然說的,可是崖州曾經的鐵判官紀鐵連?」

  「不錯,就是他。」沈非道,「他前些年死了夫人,辭了官,聽聞現在回原籍雲州了?」

  聖恭侯點頭:「是,前些日子遞上來的消息里有說過,紀鐵連回原籍雲州,攢書去了,說是要寫什麼《洗冤集》。」

  「之前,崖州報上來那個懷疑武湖決堤一事是人為的摺子,可是他寫的?」

  「正是。」聖恭侯不悅道,「他在碰崖州水患的案子。」

  沈非點頭道:「倒是個人物。」

  聖恭侯道:「聽聞歸隱之後,還與他的門生講崖州水患的疑點。」

  沈非笑道:「好,那就讓沈情,到雲州給她的恩師,奔喪去吧。」

  沈情升五品寺正那天,風和日麗,她換了嶄新的官服,進宮當面謝了恩。

  小皇帝道:「朕之前承諾你的,現在還有效。你是朕一眼挑中的賢才,沈愛卿,朕希望你,知恩圖報,不忘初心。」

  「臣,謝主隆恩,定當報答。」

  「話說的不用太好聽。」小皇帝哼聲一笑,背著手走來,蹲下,歪頭看著沈情,低聲道,「沈寺正,我朝十八歲做五品寺正的,你是第一個,實話說,你就是功勞再大,這般迅速升遷也不合規矩,往後史書上添一筆,贊你是傳奇,說朕,可就不一定是好話了,平心而論,朕心裡是不太高興的。」

  沈情呼吸一滯,額上起了薄薄一層汗。

  「但朕知道自己為何要這麼做。」小皇帝湊到沈情耳邊,笑著說道,「沈寺正,朕要你,去查皇陵。」

  沈情猛然抬頭,滿臉震驚。

  小皇帝站起身來,抿嘴一笑,說道:「比起朕,你更應該報答的,是他。」

  沈情看向兩旁。

  小皇帝斜眼道:「不必顧慮他人,這裡都是自己人。」

  聽她這麼說,沈情抬頭問道:「臣不是很明白,陛下的話……何意?」

  小皇帝笑了起來。

  「你說呢,沈寺正?」

  「臣……不敢妄自揣測。」

  「朕要真相。」小皇帝臉冷了下來,陰聲道,「這天下,應有是非曲直,朕是皇帝,怎能一輩子被浮雲蔽眼?沈寺正,朕要你,做朕的明鏡,明是非,斷真假。」

  沈情微怔。

  小皇帝眼望著遠方,慢聲道:「朕想看的第一個真相,就從皇陵開始。朕要你告訴朕,皇陵里的人是誰,他為何會在那裡,在皇陵外活著的,又是誰。」

  沈情心差點嚇停,緩了緩,臉色蒼白道:「陛下指的是……」

  「你知道。」小皇帝指尖指著沈情,挑起一邊的眉,與小喬相似的眼看著沈情,用與小喬相似的神情對沈情說道,「沈寺正,你天天和他在一起,你該知道朕要的是什麼。朕要你,查個明白,聽懂了嗎?」

  沈情帶著一身冷汗回到大理寺,同僚們紛紛圍上來賀喜。

  沈情餘光見程啟在旁邊坐著,示意她過去,於是寒暄了幾句打發了同僚,過去給程啟叩首。

  「下官感謝少卿大人提攜指點。」

  「你不必跟我說這些虛的。」程啟微微笑了笑,又壓下眉,正了臉色,說道,「沈情,我有件事,想交給你去查辦。」

  「少卿大人請講。」

  程啟拿出一封信,說道:「我想讓你去一趟雲州。」

  沈情驚訝抬首:「雲州?」

  程啟把信推給沈情,說道:「這是昨天從雲州遞來的消息。平宣侯高修一直在找一個人,這個人也出現在他的名冊上,雖然上面標註的是尚未找到,但實際上,高修早在多年前就以掌握了他的行蹤,一直秘密圈禁在雲州稷山,用此人牽制沈非。」

  沈情訝然,低聲問道:「這個人可是曾經的引渡官……商遇?」

  程啟一愣。

  「你知道?」而後,他想了想,收起驚訝,點頭道,「也是,那個誰如今想起來了不少事,這些肯定跟你說過,你知道商遇也是意料之中的。」

  「少卿大人,想讓我去把他找回來?」

  「……雲州報上來了個案子。」程啟指頭敲著信,垂眼說道,「出了樁命案。」

  「命案?」

  「沈情,若我沒記錯的話,崖州神斷紀鐵連……是你的老師?」

  「恩師。」沈情笑道,「我十四歲拜他為師,跟著他斷了數十起兇案,他於我有恩。」

  程啟說:「你看信吧。」

  沈情展開信,愣在原地,睜著雙眼,聲音都抖了起來:「……怎麼會?」

  程啟道:「沈情,據紀鐵連的門生說,他生前一直在寫《洗冤集》,其中二卷收錄了不少疑案與未解決的舊案,其中談到十二年前崖州武湖決堤一事。此外,商遇最後出現的地點,是紀鐵連在雲州的住處。」

  沈情耳朵嗡嗡作響,血都涼了。

  「我師父……」她眼淚流了下來,「我師父他……」

  他一生斷案無數,深受百姓愛戴,是個溫柔又聰明的老頭,在沈情眼裡,紀鐵連無所不能,她以為這樣的人,會長命百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