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已至寅時,車駕待發,將要在天明之前護送皇后和皇子隱秘離開——天明之後,宮門開啟,全城舉哀,百官出迎,太皇太后梓宮歸來之際,巍峨莊嚴的皇家天闕又要變為修羅之地,這一場兵戎相見的終局,皇上將要親自了結。
此夜,對於皇帝將是何其漫長的一夜。
商妤知道,皇上徹夜都在御書房內,沒有來過昭陽宮。
到了這時刻,昀凰仍不動身,商妤不忍說破,她卻自己道出這句「他沒有來」——他沒有來見她,在她希望能陪伴在側的時刻,他卻沉默轉身,讓她遠遠迴避,避開他最不願與她共御的這一戰。
站在他和她對面的,是她的仇敵,也是他的父親。
夜盡晝至,天光之下圖窮匕首現,父和子走到終局。然而他與她,帝與後,這對至親至疏的夫妻,相契至深的盟友,在這一刻,隔開了千言萬語不可訴的鴻溝。
商妤嘆息,「皇上不來昭陽宮,皇后為何不去御書房?」
「他不想見我,我何必去擾他。」
「皇上或許只是……」商妤想說皇上只是太忙,卻說不出口,分明知道這是哄人的假話。昀凰這樣冰雪心肝的人,需得著這些話來哄麼。皇上的性情,他若想見,從京城到殷川,晝夜兼程定風冒雪也會來的;他若不想見,從御書房所在的集賢殿到昭陽宮,相隔不遠,卻如天涯。商妤嘗試去猜,皇上不來見皇后的原由,其中曲折幽微,越想越是黯然,抬眸間觸上昀凰的目光,令商妤覺得自己的心思盡被洞察。
昀凰微微揚起唇角,似是笑容,卻有苦澀,「有朝一日,他若恨我,也是理所當然的。」
商妤無言以對,輕輕嘆道,「無論如何,明日一了百了,什麼都揭過去了,皇上皇后還有百年恩愛,還有小皇子與未出生的皇嗣呢。」
昀凰的目光有一剎溫柔飄忽,旋而冷卻凝結。
「一了百了,上蒼豈有這樣仁慈,我自知種下的是惡因,有因便有果,日後有怎樣的果,我華昀凰一一領受便是。」
商妤一震。
明日之戰,勝負幾無懸念。
皇上已不動聲色的張開羅網,禁軍與諸衛已嚴陣以待,只等那隻末路困獸的最後反撲。對這死而不僵的困獸,殺,還是不殺,只怕還在煎熬著皇上。然而商妤深知,皇后絕不會妥協,不殺誠王必不罷休。
若不殺誠王,日後皇后何以震懾異己,立足北齊,何以告慰恪太妃的冤魂。
商妤深吸一口氣,「縱然有什麼惡果,也要統統報在始作俑者身上!當日他害得太妃……太妃娘娘那樣慘,令太妃與皇后骨肉分離,天人永隔,如今一切,正是他的報應!」
太妃,這兩個久已無人敢提起的字,令昀凰的臉色瞬時蒼白了。
昀凰默然低頭,望著妝檯上那隻胭脂匣,脂玉雕成,是舊日南秦宮中的樣式。
「阿妤,你認得這胭脂盒麼?」她目中滿是淒楚,不見素日的堅毅。
商妤定睛仔細瞧去,心頭一跳,喃喃道,「妾身記得。」
昔日長公主和親北上,鑾駕離開南秦,商妤陪侍在鸞車內,見一身深紅嫁衣的昀凰,靜如玉像般端坐著,始終沒有灑落一滴淚,只久久緊握著手中一隻胭脂盒。
想不到,這胭脂盒竟在此際又見。
昀凰指尖微顫,將胭脂盒的蓋子揭起,仿佛指端凝有一觸即散的塵埃,聲音里有了一絲輕顫,顫如風中蟬翼,「你可記得,棲梧宮中最後一夜,我也在等一個人來,一直等到催妝三遍,我才知道,那人不會來了……他不願來棲梧宮中送我,只肯在朝堂之上,正大光明的送我。」
商妤怎能忘記,那是她一生中所見過最美的嫁衣,穿在她所見過最美的女子身上,可身披嫁衣走出棲梧宮的長公主華昀凰,卻也帶著她所見過最悲傷的微笑,她的嫁衣長裾逶迤於地,經過的層層宮階似也印上了深紅不散的孤獨。
從棲梧桐宮到辛夷宮的路,曲廊迴環,宮磚綿延,走過不知多少次,只這一次昀凰寧願路再長一些。那一天,沒有人敢告訴母妃是什麼日子,告訴她了,她也不會明白。她一如既往清晨起來,由宮人侍候著梳妝,等著她的女兒每日來看她,陪她看一會兒花,彈一會兒琴,她便心滿意足。
那天宮人們給母妃穿的是重色繁繡的浮光錦,可一見著女兒身上的嫁衣,她便像孩童似的睜大了眼,拉著她的衣袖,鬧著也要穿。宮人哄說,公主穿的是嫁衣,穿上就不能脫下了。母妃怔住,喃喃重複嫁衣二字,問什麼是嫁衣。
她仿佛是想起了什麼,或許是當年自己也曾穿過的嫁衣。
她那樣痴痴的,望著,撫著嫁衣的一紋一繡,令昀凰徹夜也未落下的眼淚終於滾落。昀凰將嫁衣脫下,驚得左右宮人紛紛跪下攔阻。
「公主,嫁衣脫下再著,是大忌諱,萬萬不可!」
「有什麼可忌諱的。」
「這,這,這是要二嫁的不吉之兆啊。」
終究沒有人攔得住昀凰將嫁衣脫下披在了恪妃身上,恪妃歡喜的披著嫁衣,在殿內起舞,廣袖高揚,如鳳蝶翩躚。昀凰靜靜含笑望著母親,淚水卻將兩頰的紅妝洗去了。宮人唯恐公主妝容不整的出嫁,取了恪妃妝檯上的胭脂盒,要為公主補上紅妝。
母妃從宮人手中搶過胭脂盒,笑盈盈道,「我來給你染。」
此夜,對於皇帝將是何其漫長的一夜。
商妤知道,皇上徹夜都在御書房內,沒有來過昭陽宮。
到了這時刻,昀凰仍不動身,商妤不忍說破,她卻自己道出這句「他沒有來」——他沒有來見她,在她希望能陪伴在側的時刻,他卻沉默轉身,讓她遠遠迴避,避開他最不願與她共御的這一戰。
站在他和她對面的,是她的仇敵,也是他的父親。
夜盡晝至,天光之下圖窮匕首現,父和子走到終局。然而他與她,帝與後,這對至親至疏的夫妻,相契至深的盟友,在這一刻,隔開了千言萬語不可訴的鴻溝。
商妤嘆息,「皇上不來昭陽宮,皇后為何不去御書房?」
「他不想見我,我何必去擾他。」
「皇上或許只是……」商妤想說皇上只是太忙,卻說不出口,分明知道這是哄人的假話。昀凰這樣冰雪心肝的人,需得著這些話來哄麼。皇上的性情,他若想見,從京城到殷川,晝夜兼程定風冒雪也會來的;他若不想見,從御書房所在的集賢殿到昭陽宮,相隔不遠,卻如天涯。商妤嘗試去猜,皇上不來見皇后的原由,其中曲折幽微,越想越是黯然,抬眸間觸上昀凰的目光,令商妤覺得自己的心思盡被洞察。
昀凰微微揚起唇角,似是笑容,卻有苦澀,「有朝一日,他若恨我,也是理所當然的。」
商妤無言以對,輕輕嘆道,「無論如何,明日一了百了,什麼都揭過去了,皇上皇后還有百年恩愛,還有小皇子與未出生的皇嗣呢。」
昀凰的目光有一剎溫柔飄忽,旋而冷卻凝結。
「一了百了,上蒼豈有這樣仁慈,我自知種下的是惡因,有因便有果,日後有怎樣的果,我華昀凰一一領受便是。」
商妤一震。
明日之戰,勝負幾無懸念。
皇上已不動聲色的張開羅網,禁軍與諸衛已嚴陣以待,只等那隻末路困獸的最後反撲。對這死而不僵的困獸,殺,還是不殺,只怕還在煎熬著皇上。然而商妤深知,皇后絕不會妥協,不殺誠王必不罷休。
若不殺誠王,日後皇后何以震懾異己,立足北齊,何以告慰恪太妃的冤魂。
商妤深吸一口氣,「縱然有什麼惡果,也要統統報在始作俑者身上!當日他害得太妃……太妃娘娘那樣慘,令太妃與皇后骨肉分離,天人永隔,如今一切,正是他的報應!」
太妃,這兩個久已無人敢提起的字,令昀凰的臉色瞬時蒼白了。
昀凰默然低頭,望著妝檯上那隻胭脂匣,脂玉雕成,是舊日南秦宮中的樣式。
「阿妤,你認得這胭脂盒麼?」她目中滿是淒楚,不見素日的堅毅。
商妤定睛仔細瞧去,心頭一跳,喃喃道,「妾身記得。」
昔日長公主和親北上,鑾駕離開南秦,商妤陪侍在鸞車內,見一身深紅嫁衣的昀凰,靜如玉像般端坐著,始終沒有灑落一滴淚,只久久緊握著手中一隻胭脂盒。
想不到,這胭脂盒竟在此際又見。
昀凰指尖微顫,將胭脂盒的蓋子揭起,仿佛指端凝有一觸即散的塵埃,聲音里有了一絲輕顫,顫如風中蟬翼,「你可記得,棲梧宮中最後一夜,我也在等一個人來,一直等到催妝三遍,我才知道,那人不會來了……他不願來棲梧宮中送我,只肯在朝堂之上,正大光明的送我。」
商妤怎能忘記,那是她一生中所見過最美的嫁衣,穿在她所見過最美的女子身上,可身披嫁衣走出棲梧宮的長公主華昀凰,卻也帶著她所見過最悲傷的微笑,她的嫁衣長裾逶迤於地,經過的層層宮階似也印上了深紅不散的孤獨。
從棲梧桐宮到辛夷宮的路,曲廊迴環,宮磚綿延,走過不知多少次,只這一次昀凰寧願路再長一些。那一天,沒有人敢告訴母妃是什麼日子,告訴她了,她也不會明白。她一如既往清晨起來,由宮人侍候著梳妝,等著她的女兒每日來看她,陪她看一會兒花,彈一會兒琴,她便心滿意足。
那天宮人們給母妃穿的是重色繁繡的浮光錦,可一見著女兒身上的嫁衣,她便像孩童似的睜大了眼,拉著她的衣袖,鬧著也要穿。宮人哄說,公主穿的是嫁衣,穿上就不能脫下了。母妃怔住,喃喃重複嫁衣二字,問什麼是嫁衣。
她仿佛是想起了什麼,或許是當年自己也曾穿過的嫁衣。
她那樣痴痴的,望著,撫著嫁衣的一紋一繡,令昀凰徹夜也未落下的眼淚終於滾落。昀凰將嫁衣脫下,驚得左右宮人紛紛跪下攔阻。
「公主,嫁衣脫下再著,是大忌諱,萬萬不可!」
「有什麼可忌諱的。」
「這,這,這是要二嫁的不吉之兆啊。」
終究沒有人攔得住昀凰將嫁衣脫下披在了恪妃身上,恪妃歡喜的披著嫁衣,在殿內起舞,廣袖高揚,如鳳蝶翩躚。昀凰靜靜含笑望著母親,淚水卻將兩頰的紅妝洗去了。宮人唯恐公主妝容不整的出嫁,取了恪妃妝檯上的胭脂盒,要為公主補上紅妝。
母妃從宮人手中搶過胭脂盒,笑盈盈道,「我來給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