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長話短說,鄧大人何事相求啊?”

  鄧仲仁如此這般地一說,俞太監臉上露出了為難的表情。“這可就不好辦了!皇上這幾天龍體欠佳,早朝後便回宮休息去了。”

  “俞公公,請告訴皇上,老臣這兒有新中華府平虜大將軍的消息。皇上這幾年不是派人四處打探他的下落嗎?老臣的消息有助於龍體康復啊!”話音未落,一個沉甸甸的金元寶已塞到了太監手中。

  俞田保掂量著手中的元寶,滿臉堆笑。“鄧大人所言極是,皇上的確日夜惦記著那位平虜將軍。今兒晚膳之前,我一定讓大人見著皇上。”

  鄧仲仁被引入後宮時,永安帝正靠在龍榻上讀著他最愛看的《資治通鑑》。 “聽俞公公講,你有平虜將軍的消息?”皇上將書一擱,坐起身來。

  “正是。老臣得到準確情報,平虜將軍平安回到新中華府。”

  “太好了!朕一直想見見這位‘五萬大破三十萬’的蓋世英雄,朕馬上就下旨召平虜將軍入京!”

  “皇上明鑑。老臣當年在朝中與平虜將軍僅一面之交,他的確是位氣宇非凡的人物啊!”

  永安帝感嘆一聲,“朝廷內外大小官吏,個個都逃不過鄧中堂的火眼金睛,看來朕是少不了你啊!”他想了想。“朕決定將你連升三級,官復原職,望你記住昨日之教訓!”

  “臣謝主隆恩!”皇上拿起他的書,準備繼續閱讀。“老臣還有一事。”

  永安帝好奇地抬起了眼,他原以為鄧仲仁達到了復官目的即會滿意離去。“說吧!”

  “老臣聽說,平虜將軍出山後違抗先帝爺的聖旨,收編舊部,重練新軍。”

  “哦……”他皺起了眉頭,心中納悶:這老傢伙到底什麼意思?好話壞話都讓他說盡了。“那麼依鄧中堂之見,這位平虜將軍對朝廷是否忠誠?”

  鄧仲仁乾咳一聲,慢慢地說:“老臣覺得,平虜將軍對朝廷忠心不二。皇上您看,當年他統領全國兵馬,威震天下,若是陰險奸詐之輩,恐怕早已篡位奪權!王將軍重練新軍一定為形勢所迫,來不及起奏皇上。”

  見皇上點頭同意他的看法,鄧仲仁繼續道:“老臣以為,如果皇上能召平虜將軍與其新軍一起入京,近可助徐中堂平叛滅賊,遠可與郭大帥聯手拒俄啊!”

  “朕喜歡這個主意!”永安帝一拍手中的書,龍顏大悅。“鄧愛卿,你現在就幫朕擬旨,告訴平虜將軍魯王兵變,令他速率新軍赴京護駕!”

  “遵旨!”鄧仲仁深行一禮,心裡象喝了蜜汁一般。一山不容二虎,這個王萬勝當年為了幾個毛賊的性命與徐世忠成了冤家對頭,坐山觀虎鬥不算黨爭吧?

  徐世忠的大營設在杭州城外,武昌、長沙和巴蜀的官兵均已陸續趕到,共有二十萬之眾。徐大帥在中軍帳悠然自得地看著書,全然不理會帳外那嘈雜的人喊馬嘶聲。這時,衛兵入帳稟報:浙江巡撫汪大人求見。

  “徐大帥,您手握雄兵二十萬,面對區區十萬反賊為何遲遲不肯出兵?”汪巡撫一開口便質問道。

  徐世忠嘿嘿一笑。“汪大人,你身為文臣對統兵打仗不甚了解。”

  “請徐大帥點撥!”

  “大軍未發,糧草先行。可浙東一帶山嶺密布,道路崎嶇,不利於糧車通行。本帥計劃以騾驢馱載糧食,要找眾多騾驢自然需要時間!”

  “經徐大帥如此一說,下官明白了許多。祝大帥馬到成功,早日為皇上除奸滅賊!”汪大人滿意地走出軍帳。

  他剛一離開,兵部左侍郎便湊了上來。“大帥,小的也不明白您為何在此等待?如果我們現在就與魯王兵合一處,一起殺回南京城,即可功成名就啊!”

  “糊塗!”徐世忠小聲訓斥道。“黃侍郎,你別忘了,這二十萬兵馬可不是我們的人!要讓他們看出破綻,不是你我殺回南京城,而是你我的腦袋被提著回京城!”

  “大帥明鑑!那麼我們該如何對付這些官兵呢?”

  徐大帥皮笑肉不笑地哼了一聲。“山人自有妙計!不過,本帥雖有八成勝算,不握住另外那二成,我徐某決不動手!”

  “末將又糊塗了,那八成是什麼,那二成又是什麼?”

  徐世忠得意地瞥了黃侍郎一眼。本人就喜歡用你們這些忠心耿耿的糊塗蛋!“那八成是郭帥兵敗黑龍江!”

  “可大帥,俄羅斯人儘管彪悍勇猛,但人數不足一千,而郭大帥的御林軍有五萬之眾,再加上他們的火槍火炮,這無異於殺雞用牛刀啊!”

  徐大帥敲了敲黃侍郎的腦袋,笑道:“你得多動動腦子!本帥問你:黑龍江一帶最兇險的敵人是誰?”

  “除了俄羅斯人還有誰?”

  “錯,大錯特錯!”

  “請大帥明示。”黃侍郎恭敬地彎腰施禮。

  “黑龍江一帶天寒地凍,顆粒不收,這最危險的敵人是嚴寒與飢餓!郭帥帶去的人越多,敗得也就越慘!”

  “大帥高見!那麼這另外二成呢?”

  “笨蛋,那便是郭帥穩重行事,得勝回師!倘若如此,本帥將出兵剿滅魯王那個蠢蛋,回京領賞,來日再圖大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