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頁
起點中文網 www.qidian.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二百零九章 毀滅
更新時間2012-3-29 12:06:09 字數:2126
以冰火島和復活島為中心的聚居地巳初具規模,世界各地的人類陸續遷移到此居住。海上住所打破了人類居住常識,很多人對這海上的建築都存有疑慮。三個陸地避難所,是花了大力氣修建起來的,雖說免強只能有個溫飽,住了幾十年也有了感情,誰也捨不得毀掉捨棄。搬來搬去的,心裡很不踏實,很多人不想離開陸地上的家。在陸地人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頻繁的搬遷,來到冰火島後心情都很沉重,對未來的恐懼抵消了喬適新居的喜悅。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有可能的話,誰也不想離開踏實的陸地。隨著宇宙大小黑洞的吞吞噬行為加劇,地球越來越不穩定。居住在這星球上的生物,都不知道一覺睡醒後,第二天會是什麼樣子,可能在睡夢中就煙消雲散了也說不定。
太平洋上的住所的分布,與華夏的八卦圖有異曲同工之處。住所都是全封閉的,裡面空氣清新,一點也不覺得悶。10多年過去了,冰火島和復活島終於連接在了一起。住所分段建設,每段長100公里,寬10公里,中間是可以拉伸和壓縮的連接裝置。建築材料取自地球各處由海底人重新合成,這個大型避難所建成後,李誠覺得地球上有用的材料也空了。
2063年,海上住所巳建成,而地球也變得像塊被稀釋的蛋糕一樣,高山被夷為平地,海水滲入地底,造成全球火山爆發,空氣中充斥著有毒氣體,各種植被慢慢枯萎死亡,沒有被轉移到冰火島復活島的動物都巳銷聲匿跡。
地球太小了,在宇宙劇烈的動盪中,地殼像蛋殼一樣變得異常的脆弱,冰火島和復活島像兩塊巨大的磁鐵一樣,慢慢吸引靠近,復活島向著冰火島方向移動,將住所之間的緩衝地帶擠壓得比鉛塊還要密實。兩島之間的住所位置是經過精密計算的,兩島的不斷擠壓使得所有房子連成了一個整休,緩衝地帶像粘合劑一樣,使得原本鬆散的住所變得更加牢固又不至於破碎。台灣島在地殼變化中轉了個大彎,向冰火島與復活島中間地帶移動,最後三個島成了一個品字型。
太陽在加速向太陽系中的黑洞靠近,那團火球離我們巳越來越遠,冰火島上司空見慣的日升日落漸漸成了回憶。地球慢慢變得冰冷,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石球。和我們共存了幾十億年的月球沒像以前那樣再次遠離地球,在關健時刻沒有捨棄我們獨自逃生,一直圍繞著地球轉動,只是那引發許多聯想的月光變得越來越淡,再到後來完全沉寂。我們所能看到的日月星辰失去了兩個,冰火島上的人們感到很是孤獨。
太陽在加速逃逸,地球和月亮其實也在跟隨,只不過速度遠遠跟不上太陽而巳。地球,太陽,太陽系黑洞,銀河系黑洞,仙女座星系黑洞,宇宙中這片區域的大小天體像被一根線牽著,朝著最終目的地—室女座超級黑洞前進。
冰火島和復活島上紅光大漲,兩島代替了太陽給予人們熱量和光芒,冰火島上包括附近海域中的生物處於保護之中。普通民眾對這種星球超級賽跑沒什麼感覺,只有那些負責觀測天體變化的科學家,每天都緊張的喘不過氣來。很多星球在牽引拉扯中分崩離析成了碎片,再又聚集在一起加速向著不知是福還是禍的目標前進。
我們並不孤獨,很多星球伴隨著地球一起前行。科學家們觀測度很多毫不起眼的星球在炸開之前有人造物體飛離,但又被強大的引力吸引著和那些碎片一起繼續向前,照此下去他們擺脫不了被分解的命運。這些人造天體有些還和地球同行了一段時間,看到這石球上這片藍色海域上的異像,還曾試圖降落,但是被那團紅光阻隔在外,我們只是被保護的對像,對這些智慧生命的請求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著著這大群的人造天體加速向前,消逝在我們視線之內。
地球在加速前進,普通人也感受到了自己所踏的這片土地的變化。地球慢慢在縮小,就像一陀麵團,時而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捏緊,時而又被各種方向的力量拉伸成各種形狀。我們都不希望自巳的家園像那些天體一樣裂成碎塊,但希望與現實總是相反。地球在縮到最小狀態後,又被拉伸,反覆多次後,終於承受不起巨大的擠壓和張力,破裂成了兩半。裂成兩半的地球又被捏成圓球,再次被擠壓拉伸,再次分裂。最後,我們居住的地球只有了冰火島復活島台灣島之間的方寸之地,其它部分巳煙消雲散,像水滴一樣融入越來越多的星球碎片之中。
比鋼筋水泥建成的家毀於地震颶風不同,整個星球破成碎片帶給人的震憾只能用世界末日來形容。海底人的感受比陸地人還要強烈,他們億萬年來都生活在地底,眼著著熟悉的家園被擠成燒餅再被粉碎,那種絕望的心情很讓人發瘋。
現在人類所住的這片海域不知還能不能稱為“地球”,這片海域中的海水並沒有滲入地底,也沒有被揮發或者逃散在宇宙中,而是被吸附海底人的住所旁,起著緩衝的作用。而海底人的住所下面成了一片虛空。僅有一片土地也消失了。現在這奇異的三角性天體更像一艘超級宇宙飛船,李誠把它命名為“冰火方舟”。
第二百零九章 毀滅
更新時間2012-3-29 12:06:09 字數:2126
以冰火島和復活島為中心的聚居地巳初具規模,世界各地的人類陸續遷移到此居住。海上住所打破了人類居住常識,很多人對這海上的建築都存有疑慮。三個陸地避難所,是花了大力氣修建起來的,雖說免強只能有個溫飽,住了幾十年也有了感情,誰也捨不得毀掉捨棄。搬來搬去的,心裡很不踏實,很多人不想離開陸地上的家。在陸地人的歷史上還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頻繁的搬遷,來到冰火島後心情都很沉重,對未來的恐懼抵消了喬適新居的喜悅。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有可能的話,誰也不想離開踏實的陸地。隨著宇宙大小黑洞的吞吞噬行為加劇,地球越來越不穩定。居住在這星球上的生物,都不知道一覺睡醒後,第二天會是什麼樣子,可能在睡夢中就煙消雲散了也說不定。
太平洋上的住所的分布,與華夏的八卦圖有異曲同工之處。住所都是全封閉的,裡面空氣清新,一點也不覺得悶。10多年過去了,冰火島和復活島終於連接在了一起。住所分段建設,每段長100公里,寬10公里,中間是可以拉伸和壓縮的連接裝置。建築材料取自地球各處由海底人重新合成,這個大型避難所建成後,李誠覺得地球上有用的材料也空了。
2063年,海上住所巳建成,而地球也變得像塊被稀釋的蛋糕一樣,高山被夷為平地,海水滲入地底,造成全球火山爆發,空氣中充斥著有毒氣體,各種植被慢慢枯萎死亡,沒有被轉移到冰火島復活島的動物都巳銷聲匿跡。
地球太小了,在宇宙劇烈的動盪中,地殼像蛋殼一樣變得異常的脆弱,冰火島和復活島像兩塊巨大的磁鐵一樣,慢慢吸引靠近,復活島向著冰火島方向移動,將住所之間的緩衝地帶擠壓得比鉛塊還要密實。兩島之間的住所位置是經過精密計算的,兩島的不斷擠壓使得所有房子連成了一個整休,緩衝地帶像粘合劑一樣,使得原本鬆散的住所變得更加牢固又不至於破碎。台灣島在地殼變化中轉了個大彎,向冰火島與復活島中間地帶移動,最後三個島成了一個品字型。
太陽在加速向太陽系中的黑洞靠近,那團火球離我們巳越來越遠,冰火島上司空見慣的日升日落漸漸成了回憶。地球慢慢變得冰冷,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石球。和我們共存了幾十億年的月球沒像以前那樣再次遠離地球,在關健時刻沒有捨棄我們獨自逃生,一直圍繞著地球轉動,只是那引發許多聯想的月光變得越來越淡,再到後來完全沉寂。我們所能看到的日月星辰失去了兩個,冰火島上的人們感到很是孤獨。
太陽在加速逃逸,地球和月亮其實也在跟隨,只不過速度遠遠跟不上太陽而巳。地球,太陽,太陽系黑洞,銀河系黑洞,仙女座星系黑洞,宇宙中這片區域的大小天體像被一根線牽著,朝著最終目的地—室女座超級黑洞前進。
冰火島和復活島上紅光大漲,兩島代替了太陽給予人們熱量和光芒,冰火島上包括附近海域中的生物處於保護之中。普通民眾對這種星球超級賽跑沒什麼感覺,只有那些負責觀測天體變化的科學家,每天都緊張的喘不過氣來。很多星球在牽引拉扯中分崩離析成了碎片,再又聚集在一起加速向著不知是福還是禍的目標前進。
我們並不孤獨,很多星球伴隨著地球一起前行。科學家們觀測度很多毫不起眼的星球在炸開之前有人造物體飛離,但又被強大的引力吸引著和那些碎片一起繼續向前,照此下去他們擺脫不了被分解的命運。這些人造天體有些還和地球同行了一段時間,看到這石球上這片藍色海域上的異像,還曾試圖降落,但是被那團紅光阻隔在外,我們只是被保護的對像,對這些智慧生命的請求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地著著這大群的人造天體加速向前,消逝在我們視線之內。
地球在加速前進,普通人也感受到了自己所踏的這片土地的變化。地球慢慢在縮小,就像一陀麵團,時而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捏緊,時而又被各種方向的力量拉伸成各種形狀。我們都不希望自巳的家園像那些天體一樣裂成碎塊,但希望與現實總是相反。地球在縮到最小狀態後,又被拉伸,反覆多次後,終於承受不起巨大的擠壓和張力,破裂成了兩半。裂成兩半的地球又被捏成圓球,再次被擠壓拉伸,再次分裂。最後,我們居住的地球只有了冰火島復活島台灣島之間的方寸之地,其它部分巳煙消雲散,像水滴一樣融入越來越多的星球碎片之中。
比鋼筋水泥建成的家毀於地震颶風不同,整個星球破成碎片帶給人的震憾只能用世界末日來形容。海底人的感受比陸地人還要強烈,他們億萬年來都生活在地底,眼著著熟悉的家園被擠成燒餅再被粉碎,那種絕望的心情很讓人發瘋。
現在人類所住的這片海域不知還能不能稱為“地球”,這片海域中的海水並沒有滲入地底,也沒有被揮發或者逃散在宇宙中,而是被吸附海底人的住所旁,起著緩衝的作用。而海底人的住所下面成了一片虛空。僅有一片土地也消失了。現在這奇異的三角性天體更像一艘超級宇宙飛船,李誠把它命名為“冰火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