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無傷大雅的小事情,爺怎麼說,她怎麼做就是了。

  完顏福晉一一應下。

  「茶水也不宜飲多了,尤其是早晚這兩個時候,早上可用豆漿代替,晚上可用枸杞水代替,都有益於身體健康。」

  「爺說的是,下次就讓人換了。」

  這次是來不及了,爺要是在家裡等到喝著豆漿,那肯定會誤了今日的大朝會。

  胤禎走的時候,還裝了滿滿一荷包的點心,在皇阿瑪手底下辦差,必須得多留個心眼才行,皇阿瑪很少會留下他用膳,等候的時間也琢磨不定,提前做個準備,也免得到時候餓肚子。

  起床的時候是半夜,從府里出發的時候天還黑著呢,到了紫禁城,抬頭都可見天上依稀的星星。

  可真是夠早的了,要不是注意養生,光是按照前邊這些年的!的熬法,他是絕對活不到八十歲的。

  胤禎按照排位,正好是站在十哥後頭,左邊就是九哥,九哥的前邊八哥,四哥不光是在他的前一排,而且還隔了好幾個人呢。

  胤禎表情里難免帶出了幾分苦悶,尤其是大朝會還沒開始,八哥和十哥扭過頭來,與他和九哥閒聊。

  也不能說是閒聊,中間摻雜了不少的正經事兒,比如今日大朝會上要議的事兒,他們兄弟三人已經商量好了,唯獨胤禎這兩天都沒有跟他們碰過頭,一個陣營裡邊的人,立場自然要一致。

  「今兒起的有些早了,腦子混沌,昏昏沉沉的,實在有些難受,這些事下次再說吧。」

  下次,哪兒還有下次,今日大朝會上要討論的事兒,有幾件能夠等到下次。

  八貝勒定定的瞧著十四,看上去是挺混沌的,也不知道是演技太好了,還是這事兒就這麼湊巧。

  不管十四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從這幾天來看,怕是要跟他脫離開了,也算是有那麼幾分機靈,態度明確,沒有含含糊糊的,也沒想著從他這邊挖牆腳。

  既然還有這麼幾分機靈勁兒在,他倒是也願意放十四一馬,如果十四要爭,最頭疼的人肯定不是他,應該是四哥才對,對他來說,這也不全然是件壞事情。

  九爺都已經瞪眼睛了,他是性情中人,若不是在大殿之上,腳可能都已經踢出去了,現在他只能動嘴動眼,唯獨手腳不能動。

  九爺尋十四的麻煩,十爺自然不會在一旁看著,他們兄弟二人向來都是勁兒往一處使的。

  八貝勒很是淡定地制止住九弟和十弟:「無妨,既然十四弟不想聽,那就算了。」

  轉過身來的時候,八貝勒的眼睛越過五哥和七哥,看向四哥,對方好似壓根就沒有注意到他們這邊發生的事兒,正站在原地閉目養神,瞧上去穩重的很。

  相信再過不久,向來穩重的四哥,應當也維持不住這淡定模樣了。

  第100章 一更

  不同於八貝勒和直郡王當年分裂的時候,鬧得那叫一個沸沸揚揚,八貝勒挖牆腳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兒。

  有的人覺得,這是能力和人品的體現,所以那麼多人才棄了直郡王而選擇八貝勒,也有的人覺得,八貝勒此為小人之舉。

  到了八貝勒和十四貝子這兒,兩邊就分開的悄無聲息了,十四是一個人離開八爺黨的,連一個小嘍囉都沒帶走。

  一般人離開,要麼是自立門戶,要麼就是轉投他人,後續總會有人關注的,但到了十四這兒,畫風就清奇多了。

  既沒有自立門戶招兵買馬,也沒有轉頭到旁人那裡,對八爺這邊的人,也並沒有什麼惡意,沒有使絆子,也沒有惡語相向。

  跟往常比起來,十四最大的改變是有人情味兒了。

  隔三差五就要去一次永和宮,去給德妃請安,時不時的還從宮外捎帶一些小玩意兒進去。

  除了去給德妃請安外,十四去宮裡邊兒還會找機會探望弘春和弘明兩個孩子。

  上書房時間安排有多緊張,眾人都是知道的,十四過去找兩個孩子,只能是傍晚過去,陪這兩個孩子用一頓晚膳,再匆匆忙忙趕回府。

  十四貝子府裡邊的消息也不難打聽,人家壓根兒沒想要瞞著外人,大張旗鼓的在前院專門收拾出來了兩個院子,讓還未滿六周歲的三子和幼子,都搬了進去。

  就連兩個孩子平日裡讀書的地方,都放在了離十四書房不遠的房間。

  五個女兒,竟也被單獨遷出來了,不再跟著各自的額娘住,而是各自都有各自的院子,這些院子都分在了一處,是後院跟前院離得最近的那一塊地方。

  十四還請了好幾位女先生進府,有教人讀書識字的,有教人彈琴畫畫的,還有教人下棋品詩的,至於拳法和騎射,這樣的女先生就不太好找了。

  胤禎乾脆自己上了,五個女兒和兩個兒子一塊教,反正都是自家孩子,年歲也不大,用不著避諱那麼多。

  在外人眼裡,十四比以往有人情味的地方遠不止於此,最值得眾人研究的,是十四向雍親王的示好。

  眾所周!周知,這二人雖然是嫡親的兄弟倆,但關係一直都不怎麼樣,尤其是近來這幾年,已經差不多算是敵對了。

  十四貝子近來可謂是讓眾人大跌眼鏡,下了朝之後跟雍親王有說有笑,甚至還數度去雍親王府做客。

  這兩個人的關係,雖然不如當年直郡王和廢太子來得惡劣,但也很少有處得這麼和諧的時候,以往說不了幾句話,就必然會置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