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史學研究] 《172個被誤讀的史事真相》作者:張港【完結】

  在浩瀚的歷史海洋里,究竟有多少被粉飾的史事?究竟有多少被隱藏的真相?本書精選了人們對歷史的172個傳統誤解,多是人們習見習聞的歷史問題,特別是那些被歷史學家疏漏的問題。涵蓋了詩詞、成語、語言、文獻、地理、姓名、自然等九大部分,沒有繁瑣、艱深的語言,篇幅短小,深入淺出,考據嚴謹。為你擦去歷史厚重的粉妝,讓你在輕鬆閱讀中看到歷史的本來面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正確運用相關文史知識。

  第1節:負荊請罪的廉頗是個年輕人

  史事

  負荊請罪的廉頗是個年輕人

  廉頗負荊請罪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凡有負荊請罪的圖畫,畫面的廉頗必是鬚髮皆白的老頭子。中學語文課本教師用書中還說,這是一個"勇於承認錯誤的老將軍";小學課本的插圖也將廉頗畫得白鬍子老長。然而,考之歷史,這個時候的廉頗應該是一個青年人。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頗攻取齊國陽晉,被趙王拜為上卿。這是廉頗事跡的最早記載。趙王與秦王澠池會是在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負荊請罪的事發生在這之後不久。

  這個時候廉頗的年紀尚不可能知道,但從打敗齊國,拜為上卿這事來看,肯定不是十歲八歲的小孩子,應該是有些戰鬥經歷的人。依《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從趙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到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後,廉頗因與樂乘的矛盾,憤而離開趙國投奔魏國,"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趙以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廉頗離開趙國後,由於趙奢指揮得當,趙國在對秦戰爭中一連打了幾個勝仗,這個時候趙王是不可能想到起用廉頗的。至趙悼襄王五年(公元前240年)時,趙被秦攻下龍、孤、慶都,第二年秦又攻趙上黨。"趙王思復得廉頗",應該是悼襄王五年(公元前240年)之後的事。趙悼襄王思用廉頗,派人到魏國看看廉將軍還能不能領兵打仗。這時的廉頗尚能夠"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可見,這時的廉頗將軍並不是很老。若不是有人說壞話,趙王還是願意讓他回國作戰的,因為廉頗並不是老得不中用了。如果這個時候廉頗真的是已經年紀很大,已經八九十歲了,趙悼襄王是絕不可能動勸他回國的念頭。廉頗的仇人郭開聽說趙王欲起用廉頗,"多與使者金,令毀之"。可見,不但趙王認為廉頗可用,他的仇人也感到廉頗是個威脅。使者說他"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使者雖然想使壞廉頗,但也不直說他老得不行,不便從年紀上做文章,只能從排泄不好入手。這說明即使是在這個時候廉頗依然是有能力的,也並不是很老。廉頗回國未成,但還是有人拿他當人才的,"楚聞廉頗在魏,陰使人迎之。廉頗一為楚將,無功,曰:'我思用趙人。'廉頗卒死於壽春"。這時的廉頗真的年紀很大了,楚國是不會"陰使人迎之",並任他"為楚將"的。

  廉頗入楚後活了多少年,也不清楚,但"廉頗卒死於壽春","卒"是最後的意思,這肯定他並不是入楚就去世的。

  現在我們算一下,從趙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廉頗負荊請罪,到趙悼襄王五年(公元前240年)趙王思用廉頗,已經過了39年,廉頗"居魏久之",以後又到楚國,最後死在楚國。這怎麼的也得有幾年時間。假如廉頗負荊請罪時就是老將,就算是60歲,那麼他任楚將時已經將近百歲。

  古人的壽命與健康是遠遠不及今人的。楚國不惜得罪魏國,挖來一個百歲老人做武將,這只能是神話。但《史記》並不是神話,它是歷史,只能歷史地看。假如,廉頗為楚將時是70歲,那麼40多年前負荊請罪時的他,不到30歲。30歲不到的大將軍,應該算是年輕的了。

  藺相如不曾為相

  京劇中有一個著名的傳統劇目《將相和》,這裡的"將"就是廉頗,這裡的"相"自然就是藺相如了,於是,許多人就以為歷史上藺相如的官職就是宰相。其實,藺相如從來就沒有做過相。

  戰國時代,趙國最高的官職稱為"相邦",西漢司馬遷寫《史記》時,因為避漢高祖劉邦的名諱,改"邦"為"國",從此"相邦"稱為"相國",簡稱為"相"。《荀子·王霸》中說,相國是"百官之長"。在當時,相是整個官僚機構的首腦,是國王的輔弼,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藺相如原來是趙國宦者令繆賢的舍人,出身低微。趙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他因完璧歸趙,被趙王拜為上大夫。澠池會上,藺相如力挫強秦,為趙國保住了尊嚴,趙惠文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這是《史記》對藺相如的最後記載,可能不久他就病故了。從藺相如嶄露頭角到"病篤",這期間並沒有過為相的記載,只知道他位在上卿,與趙奢、廉頗同列。

  那麼,藺相如活動於趙國政治舞台這一段時間裡,趙國的相是誰呢?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載"平原君相趙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復位"。可見,趙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趙勝才是趙國的相。平原君為趙相在藺相如當了上大夫之前,卒於孝成王十四年(公元前252年)[一說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在藺相如病篤之後。平原君"三去相,三復位"的"三"應該是實數。在趙勝"三去相"的時間內,又是誰做趙國的相呢?

  《史記·趙世家》記,趙惠文王"十四年,相國樂毅將趙、秦、韓、魏、燕攻齊,取靈丘"。《樂毅列傳》也說"以相國印授樂毅"。《史記·趙世家》又記,趙惠文王十八年(公元前281年)"魏冉來相趙"。又說"齊安平君田單將趙師而攻燕中陽,拔之。又攻韓注人,拔之。二年,惠文后卒。田單為相"。樂毅、魏冉、田單這三人全是"外國人",授之相印都是一種臨時的政治手段,他們為趙相的時間都很短,實權仍在平原君趙勝的手中。以上所述證明,藺相如活動的時代內,平原君是趙國的相。即使在平原君"三去相"的時間內,為相的也不是藺相如。

  有趣的是,廉頗倒是當過相的。《史記·趙世家》載,趙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以尉文封相國廉頗為信平君"。《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也說"趙以尉文封廉頗為信平君,為假相國"。假,意為代理,暫時的。廉頗做的是代理之相,這時平原君剛死不久,由廉頗暫理國政。

  真看廉頗非英雄

  廉頗,廉大將軍,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無比高大的,然而,那是文學,是舞台,也就是說,高大的英雄廉頗,只是個藝術形象,而歷史上那個真實的廉頗與人們心目中的形象是相差很遠的。廉頗的原始事跡幾乎全出自《史記》,特別是專門為他設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要想了解真正的廉頗,我們應該認真地研究這些原始的東西,而不應該受到文藝作品的影響。

  大將軍廉頗攻齊、魏、燕等弱小國家,可謂是戰績赫赫,但是面對主要敵人秦國,就不是這樣了。《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趙王又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於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結果是趙奢"大破秦軍",打了勝仗。同樣是"道遠險狹",在趙奢看來是勝利的條件,而在廉頗看來卻是不能出兵的理由。在秦軍面前,畏懼不前的廉頗與趙奢的對比是多麼鮮明啊!

  司馬遷既然是專門為廉頗作傳,就不可能掩其戰績而不書的,然而,記廉頗的對秦作戰僅僅一次,就是秦趙長平之戰的第一階段。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與趙兵相距長平,時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趙使廉頗將攻秦"(《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看得出來,趙國是在"趙奢已死,而藺相如病篤",無人可以出征的情況下,不得已才讓廉頗出戰的。司馬遷說的話很實在。結果如何?戰鬥一開始,"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障四尉。七月,趙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因首戰失利"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廉頗的堅壁不出,並非像有人說的那樣是英明之舉,而是不得已而為之。長平之戰,雙方前後參戰總人數當以百萬計,曠日持久地磨蹭下去,誰都承受不了。如果廉頗能在遠道而來的秦軍立足未穩部署不定時給以重創,長平之戰應該不會是這個結局。可是,由於廉頗初戰失利,既而是消極防禦,使得秦軍有了重新調整部署的時間:一、調白起擔任主帥;二、秦王親自到前線督戰;三、"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至此,趙國敗局已定,就是誰也無力回天。堅壁不出,並不是趙國的戰略初衷,因此"趙王既怒廉頗軍多失亡,軍數敗,又反堅壁不敢戰,而又聞秦反間之言",撤了廉頗的主帥職務。趙王的怨怒是有根據的,被撤主要是廉頗本人戰績不佳,秦國的反間計只是起了催化劑的作用,根本原因還是廉頗違背了趙國的作戰意圖,作戰失利。

  第4節:真看廉頗非英雄(2)

  長平之戰,傷了趙國的筋骨,後人皆大罵趙括,其實,敗勢先已由廉頗鑄成了,縱是孫子吳起他們來了,也無可奈何。

  由此看來,廉頗只能欺負小國,在對強秦的作戰中就不行了:第一次是害怕,連出兵都不敢;第二次是失敗,並無英雄的樣子。

  的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開篇就說,廉頗"以勇氣聞於諸侯",但那時是秦國著力南下,主力在巴蜀荊楚,趙國與周圍國家相比尚屬強大,廉頗假借著虎威,尚可打一些勝仗。但在秦人來攻時,他與趙奢、李牧、藺相如等敢打敢碰的人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語了。然而,趙奢、李牧、藺相如都沒有廉頗名氣大,這是因為廉頗還有一個負荊請罪的故事。

  由於負過荊請過罪,仿佛廉頗是個襟懷坦蕩、勇於改過的君子。可是,他這個人有了錯誤就改,改了卻再犯。長平戰後,趙王曾再次起用廉頗,"以尉文封廉頗為信平君,為假相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這是比以前更重用了。趙悼襄王立,因燕人樂乘伐燕有功,"使樂乘代廉頗。廉頗怒,攻樂乘,樂乘走。廉頗遂奔魏之大梁"(《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因為別人比自己功高了官大了,廉頗就犯了老毛病,把人家樂乘攆跑了還不算,竟然棄強秦壓城的國家於不顧,為了個人怨憤,再一次耍小孩子脾氣,跑到別的國家去了。可能是魏國也看明白了廉頗這個人,"廉頗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不但沒有重用,而且不信任他。後來他從魏國又跳槽到了楚國。在楚國,他也沒得到重用,這時,他說出了"我思用趙人",可惜,為時晚矣。最後,廉頗老先生一個人默默無聞地客死在異國他鄉。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共記廉頗、趙奢、李牧、藺相如四個人,以攻戰取勝論,趙奢、李牧、藺相如三人皆在廉頗之上,司馬遷以廉頗為記敘之首,並非是因他功勳最著,而是因為廉頗居趙為官時間最久,以他為主線便於敘述趙史,以補《史記·趙世家》之簡約。

  作為藝術形象的廉頗,可以保留其光輝,但是對於歷史的廉頗,必須要實話實說。

  第5節:蔡桓公諱疾忌醫了嗎

  蔡桓公諱疾忌醫了嗎

  中學課本中有篇《扁鵲見蔡桓公》,因為這篇短文,蔡桓公這個人成為諱疾忌醫的典型,嘲弄聲一片,譴責聲一片。而拋開成見,來看原文,我們發現,蔡桓公並不是諱疾忌醫的人,這是一樁冤案。

  文章很短,我們不妨再讀它一下。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蚤從事焉。

  文章開頭,"扁鵲見蔡桓公",這時的蔡桓公身體一點不適的感覺也沒有。扁鵲來見蔡桓公,也沒說是來瞧病的。桓侯說"寡人無疾",是實話實說。可扁鵲的眼睛比現在的CT還厲害,站了一會兒,就突然冒出一句"君有疾在腠理"。並沒有說明依據,僅憑名醫的身份就診斷出人家有病,錯在扁鵲--要是您,身體沒有任何不適,路上遇到個名醫,作出如此診斷,您也是接受不了的。桓侯"不悅"是正常的,在情理之中。

  "居十日",扁鵲又說桓公有病;"居十日",又說桓公有病。桓公當然不悅,但也只是在扁鵲離開後表現出不悅,並沒有當著扁鵲的面表現出來,給了神醫面子。

  又"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這時的蔡桓公身體還是沒有不良反應,但扁鵲一而再,再而三說蔡桓公有病,這令蔡桓公不解,但是蔡桓公還是派人問了醫生--這是怎麼一回事?醫生扁鵲見死不救,扭頭便跑,也有點不對,只是到了桓侯"故使人問之",才說出病因及治療方案。

  "居五日",這已經是扁鵲說桓公有病的第三十五天了,這時的桓公才感到身體疼痛。而桓公一感覺到自己"體痛",就"使人索扁鵲",根本沒有忌醫。

  桓公不幸,得了怪病,將要死了才有體徵。更不幸的是死後讓人笑了幾千年。

  《扁鵲見蔡桓公》出自《韓非子·喻老》,寓言而已。"喻老",意思是用比喻來說明老子的觀點。作者敘述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本意是說明老子"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這一觀點。"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蚤從事焉。"這些話是說給醫生(治國者)聽的。而蔡桓公是患者,不是醫生,不是韓非子要說明的主體。韓非子的本意是告誡醫生,這段文字是說扁鵲的失誤,並不是患者有錯。而這段說明主題的話,課本卻沒有選入,刪除了。

  更冤的是,蔡桓公是春秋時人,而扁鵲應該是他之後的戰國人,扁鵲見蔡桓公等於關公戰秦瓊。

  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事情還是這些事,可是,蔡桓公變臉了,成了齊桓侯。蔡桓公、蔡桓侯、齊桓侯,到底是誰的事兒也弄不清楚了,最後屎盆子全扣到蔡桓公身上了。

  第6節:"坑殺"就是活埋嗎(1)

  "坑殺"就是活埋嗎

  《史記》記載,戰國末期的秦趙長平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大戰,戰爭的結果是趙國失敗,四十萬降卒被秦軍"坑殺"。從多種古籍對這事的記載看,這不應該是虛構的,應該是歷史的真實事件。有人認為"四十萬"系"十四萬"之誤,但學界多取四十萬之說。這次"坑殺"一直被理解為:活埋。因為這樣,長平之戰就更血腥了。但是細究此事,活埋之說,卻極不合理。

  "坑殺"趙卒四十萬實在是了不得的大事,許多古籍對這事有記載,敘述大同小異。《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白起之後,又出現一次大的"坑殺",那就是項羽"坑殺"秦軍降卒。

  《史記·項羽本紀》:"章邯使人見項羽,欲約。項羽召軍吏謀曰:'糧少,欲聽其約。'軍吏皆曰:'善。'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虛上。已盟,章邯見項羽而流涕,為言趙高。項羽乃立章邯為雍王,置楚軍中。使長史欣為上將軍,將秦軍為前行。到新安。諸侯吏卒異時故繇使屯戍過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無狀,及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諸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項羽乃召黥布、蒲將軍計曰:'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於是楚軍夜擊阬秦卒二十餘萬人新安城南。"

  又是坑殺,又是二十萬人。

  戰爭中,只要條件允許,不管是哪一方的死者,都是要埋葬人的,除去道德因素之外,主要是為了防止瘟病。而活埋則又是一回事。以活埋的方式處死人,歷代皆有。抗日戰爭期間,日本鬼子也常用活埋的方式殺害中國抗日軍民。活埋多數並不是挖個大坑將人埋進去完事,而是將人埋入土中,卻把頭露在外面。不論是冷兵器時代還是現代,活埋都是最麻煩的處死方式,但是活埋卻最有震懾作用,對人的心理打擊最大。於是歷史上活埋不斷。

  活埋是一種威懾手段,一般是要給敵方看的,處理時也多不隱蔽。而長平之戰"坑殺"後,"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趙軍基本被殺光,其威懾作用與一般的殺頭沒有兩樣。如果效果一樣,大戰後疲憊不堪的秦軍就沒有必要活埋趙人了。

  第7節:"坑殺"就是活埋嗎(2)

  越是武器簡陋的時代,軍人與平民的區別越小,武裝與非武裝的區別越小。在只有冷兵器的時代,樹枝、石塊與刀劍的差距,遠遠不是樹枝、石塊與機關槍的差距,四十萬人知道自己即將被活埋,知道必死,動上拳腳,操起石頭、樹枝,沒個十萬八萬人是難以抵擋的。再說了,將四十萬個大活人埋了,光土方就不得了,況且是置之死地的四十萬戰士,不加綁縛是很難埋的,而要綁上四十萬人,談何容易?埋人家時,就得放下武器,操起杴鎬,一杴一杴往下填,埋了這個,上來了那個,四十萬人鬧了起來,可是了不得的事。大將軍白起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傻事?項羽三更半夜地挖坑埋人,豈不更傻?

  周作人在《苦竹雜記》中說"掘了很大很大的坑,把二十萬以至四十萬人都推下去,再蓋上土,這也不大像吧。正如《鏡花緣》的林之洋常說的'坑死俺也'"。

  "坑殺"的"坑",《史記》作"阬"。《說文》有"阬"無"坑",解釋:"阬,門也。從阜,亢聲。"徐鉉說:"今俗作坑,非是。"可見,先有"阬",後有"坑",本不是一個字。《玉篇》:"阬,陷也。""阬"《辭源》有解釋:"坑陷,殺害。《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之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阬之。"可見,"坑殺"有的時候是活埋,有的時候是"害死"。

  從幾次大規模的"坑殺"看,長平之戰是"挾詐而盡阬殺之",項羽是"夜擊"。"詐坑殺秦降卒","挾詐"就是使用騙術,採用不光彩的軍事手段。

  長平之戰"坑殺"的正解應該是用欺騙的手段殺害。

  白起說:"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這被殺的四十萬人中,應該包括大量的上黨百姓。

  因為是用了損招,"坑殺"對軍事家白起心理壓力極大,白起臨死說:"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如果只是一般的殺降,白起是不會心中有愧的,他是愧在"詐"上。

  白起坑人用的是什麼"詐",沒有記載,估計也就是放出謊言,乘人不備,殺進趙軍降兵營中。

  可是,後人常說長平趙軍被活埋了四十萬,這樣說圖的多是刺激。

  第8節:"指鹿為馬"別有用心

  "指鹿為馬"別有用心

  "指鹿為馬"這個成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從這段記述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趙高指鹿為馬的目的是試探群臣的態度的。但是,這試探群臣只是指鹿為馬的一個目的,還不是主要目的。趙高的指鹿為馬別有用心,那就是,調秦二世離開宮殿,進而殺之,政變奪權。

  《史記·李斯列傳》中說"李斯已死,二世拜趙高為中丞相,事無大小輒決於高。高自知權重,乃獻鹿,謂之馬。二世問左右:'此乃鹿也?'左右皆曰'馬也'。二世驚,自以為惑,乃召太卜,令卦之"。從這段記述可以看出,趙高是想把二世的頭腦弄迷糊了,讓他"自以為惑",從而鑽入趙高等人事先設好的陷阱。

  《史記·李斯列傳》接下來說,占卦的人對二世說:"你現在出現了連馬和鹿都分辨不清的毛病,是因為祭祀的時候沒有好好齋戒。"這樣,二世就上了當,離開了皇宮,進入上林苑重新齋戒。上林苑本來就是"國家公園",二世這個人是禁不住誘惑的,沒有好好地齋戒,他每日遊玩射獵。一天,有個行人被二世誤射而死。其實,這個人是"趙高教其女婿咸陽令閻樂劾不知何人賊殺人移上林"的。趙高馬上說:"皇帝無緣無故殺了一個沒有罪過的人,上天會生氣的,一定會有災難降臨,應該躲得再遠一些。"二世聽信了趙高的話,就被騙到離咸陽更遠的望夷宮去"躲災"了。望夷宮遠離了二世的衛士,全是趙高布置的人馬。到瞭望夷宮,"留三日,趙高詐詔衛士,令士皆素服持兵內鄉,入告二世曰:'山東群盜兵大至!'二世上觀而見之,恐懼,高即因劫令自殺。引璽而佩之,左右百官莫從;上殿,殿欲壞者三。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秦二世胡亥就這樣糊裡糊塗地死了,趙高等人就這樣發動了政變。

  指鹿為馬事在"八月己亥",據《史記·秦楚之際月表》記:"八月,趙高殺二世",看來,從指鹿為馬到趙高殺胡亥發動政變,是發生在一個月之內的連續事件。可見,趙高指鹿為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把二世引誘出宮,然後殺掉,為發動政變做準備。

  從《史記·李斯列傳》所記來看,趙高想要群臣都順從他的目的並沒有真正達到,順著他指鹿為馬的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大多數人在趙高政變的時候"莫從;上殿,殿欲壞者三"。因為這樣,使得趙高殺二世取而代之的目的不能得逞,只好"召始皇弟,授之璽"。看得出,趙高是個很有心計的陰謀家,他知道直接在咸陽發動政變是不行的,才利用二世胡亥既迷信又貪圖享樂的弱點,將二世騙出宮,在自己布置好的地方,將其弄死,發動政變。也看得出,趙高政變的急不可待。群臣"莫從",這是他預料到的,但是他不能等待,還是要政變。可是,趙高的政變也是短命的,沒有幾天,這小子就讓子嬰"夷其三族"。

  第9節:泰山五大夫松本是一棵樹

  泰山五大夫松本是一棵樹

  泰山中路雲步橋上有個著名的景點--五大夫松。五大夫松,其實原來本是一棵樹,可是,因後人誤解,以為是五棵松樹。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中途突遇急風暴雨,於是慌忙躲到大樹下避雨。因念此樹護駕有功,始皇帝就封之為"五大夫"。《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這件事是這樣說的,"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供秦始皇避雨的只能是一棵樹,不可能是五棵樹,所以受封的只是一棵樹。因遮雨有功而受封的是什麼樹,《史記》並沒有說,後來的《漢官儀》說是松樹。所封的爵位是"五大夫"。"五大夫"本是秦代官爵中的九品,也就是最低的官爵。秦爵分為二十級,公士、上造、簪裊、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這是民爵,算不上是官爵,從五大夫開始往上的才是官爵。本是一棵樹,功勞也就是遮遮雨,得了個五大夫的爵位,已經不錯了。後來人一聽有"大夫"二字,以為是挺大的官,結果出了錯誤。

  早在唐代就已經弄不明白"五大夫松"是怎麼回事了。宰相陸贄有"不羨五株封"之句,已經將"五大夫松"當成是五株受封為大夫的松樹了。這樣一來,為始皇遮風避雨的大樹也就成了五株松樹。

  秦時"五大夫"就已不存在了。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欽差丁皂保奉敕補栽上了五棵,現在只剩下兩棵了。但"五大夫"的封號卻因襲不變。後來這些松樹附近建立了一座五松亭,這"五松亭"之名,就是來自誤解。

  第10節:漂母是做什麼的

  漂母是做什麼的

  《史記·淮陰侯列傳》:

  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這就是著名的"乞食漂母"。如果不是韓信的這個故事,漂母是不會為後人所知的。

  人們不禁要問,漂母是幹什麼的?

  回答這個問題真的不是很容易。有一本書叫《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其中的《知恩圖報,韓信"一飯千金"》就說:"有很多洗衣服的老婆婆(那時,這些老太太的通用稱呼叫漂母)在河邊做工。"

  可是,河邊有"諸母漂",這說明人很多;有一個漂母為了韓信"竟漂數十日",說明漂母的工作是專業性的,並不是一般的在家裡洗衣服。從這些可以看出,漂是一種行業。而中國古代洗衣服並不是一種固定的行業,家裡隨時有髒衣服隨時就洗了,不會找專人洗衣服的。

  《莊子·逍遙遊》中說:

  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為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不過數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

  這段話說的是,有一個宋國人,善於製造不讓手龜裂的藥,他家世世代代干漂絲絮工作。有個人聽說了,願意出百金收買他的藥方。於是,他集合全家人來商量說:"我家世世代代以漂絲絮為業,所得不過數金;現今賣出這個藥方,立刻可得百金,我看還是賣了吧。"這位客人得了這個藥方,去遊說吳王。這時,越國正有困難,吳王就派他為將,率兵在冬天跟越國水戰。因為有了不讓手龜裂的藥,吳軍大敗越國。

  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戰國時代已經有了以漂絲絮為職業的家族;這個宋人世世代代幹這種工作,可見,漂絲業到莊子時代已經有一段歷史了;漂絲業是個苦行當,經常要弄得手龜裂,漂絲業還是個窮行當,掙不到多少錢;因為漂絲的人很多,至少已經有人考慮研究、製作讓漂絲人的手不龜裂的藥物了。

  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韓信在未發跡之前"乞食漂母"的漂母,就是以此為生的。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要反覆捶打,以搗碎蠶衣,以便進行下一步工序。第11節:秦朝之後,是否有個楚朝

  秦朝之後,是否有個楚朝

  中國歷史朝代是這樣排序的:夏、商、周、秦、漢、三國、兩晉……這是我們從小就背熟了的。其實,秦之後,漢之前,應該是有一個"楚朝"的,只是人們一直沒有承認它的存在。

  我們看一下秦滅亡到漢高祖劉邦當上皇帝的大致過程: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秦制,十月為歲首),陳勝、吳廣領導的反秦農民起義戰爭。進占陳縣(今河南淮陽),起義軍迅速發展到數萬人。陳勝在陳地稱王,國號"張楚"。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三月至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項羽、劉邦繼承陳勝、吳廣未竟的事業,團結反秦力量,繼續推翻秦王朝統治的戰爭。九月,項梁、項羽起兵反秦,劉邦起兵,英布、秦嘉、陳嬰、酈商等及魏、趙、齊等地的原六國舊貴族先後起兵。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春,義軍將領召平,以陳勝名義封項梁為"張楚"農民政權上柱國。三月,項梁、項羽率軍渡江北上。

  秦將章邯擊滅陳勝、吳廣農民起義軍後,劉邦率部歸附項梁。

  項梁得知陳勝敗亡,擁立死於秦國的原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仍稱楚懷王。項梁自稱武信君,掌握軍政大權。

  項梁戰死,楚懷王徙盱台都彭城,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以沛公為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救趙。令沛公西略地入關。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冬十一月,楚懷王命項羽為上將軍。十二月,項羽為諸侯上將軍。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趙高逼殺二世,立子嬰為秦王。

  九月,子嬰殺趙高,據守嶢關(今陝西藍田東南)。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十月,秦王子嬰出降。劉邦進占咸陽,秦亡。

  到這裡,秦朝就結束了,公元前206年就是西漢的開始了,幾乎所有的書都是這麼說的,然而,這裡有許多問題。

  事實上,劉邦進關攻占咸陽滅秦時,他並不是漢高祖,只是楚懷王手下的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是項羽的部下,《史記》寫到這時候一律稱他為"沛公"。之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據有梁、楚等地的九郡,都城設在彭城。這時,項羽才立沛公劉邦為漢王。

  直到公元前202年項羽自刎,諸侯及將相才共請尊漢王為皇帝,漢王劉邦才即皇帝位於氾水之陽。

  也就是說,生活在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的當時人,是不可能知道以後建立的朝代會是漢朝,他們也不會承認自己是漢朝人的。秦朝已經不存在了,當時的人自然也不會稱自己是秦朝人,那麼,他們應該說自己是什麼人?楚人。

  公元前206年是西漢的開始,只是我們後人的認識。可以說,其實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這段時間是"空白",並不是漢朝。

  後人認為這段時間是漢朝,是受了司馬遷《史記》的影響,《史記》中,自劉邦被封漢王后,就開始以漢高祖紀年。

  可是,細讀《史記》我們不難發現,司馬遷這樣寫是極其無奈的,是迫不得已的,他在《史記》中時時想說秦漢之間有一個"楚",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楚朝",但是,他不敢明說,又閃爍其詞,欲說還休。

  原因不說自明,司馬遷的時代,從劉邦稱漢王開始,已經定位為漢朝,若是誰敢有異說,那是絕對死罪。司馬遷死了,《史記》也就死了,就留不下來了,司馬遷為了《史記》只好委屈,用了曲筆在《史記》中暗示楚朝的存在。司馬遷雖然不是楚人,但是《史記》充滿了對楚人的"憐愛",所以,寫陳勝、項梁、項羽與秦作戰,可謂痛快淋漓,看著解恨;而劉邦的入關作戰卻平平淡淡。

  《史記》中時時想說秦漢之間有一個"楚",有許多證明。

  一、為劉邦的敵人項羽寫了《項羽本紀》,而且序列在《高祖本紀》之前。這是說,劉邦是皇帝,項羽也是皇帝,而且資格比漢高祖老--當過西楚霸王,是劉邦的頭兒,劉邦的漢王本來就是項羽封的。

  二、為陳勝寫了《陳涉世家》。《陳涉世家》最後寫:"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秦是楚人滅的,是從陳勝開始的,陳勝建立張楚政權,復立楚國之社稷,是楚朝的首創者。陳勝、吳廣起義時說過:"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這個"死國"的"國",應該是楚國。"高祖時為陳涉置守冢三十家碭,至今血食。"這說明,當時的漢王朝是承認陳勝的。

  三、司馬遷雖然表面上說秦之後是漢,但他卻設了個《秦楚之際月表》。《秦楚之際月表》是從陳涉起兵開始寫的,止於項羽故將鍾離昩被斬。這段時間,照漢紀元說法應該是"秦漢之際",可太史公卻叫"秦楚之際",這是明言:自陳勝起,到項羽武裝結束,這段時間是"楚"。

  從司馬遷的閃爍其詞中可以理出這樣的脈絡:第一,楚經歷陳勝、楚懷王、項羽三個時代。第二,這三個時代雖然不是通常的帝王血統接替,但恢復了戰國時的楚國舊制,是一個基本統一中國的王朝。第三,楚從公元前209年陳勝起義開始,止於公元前202年,歷時8年,其中,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206年與秦並存。

  因為漢得了天下,不肯承認歷史上實實在在存在過楚的事實,司馬遷也沒有辦法。後人皆以漢為正統,不肯承認有楚存在,於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楚王朝被湮沒了。

  雖然現在歷史年表上沒有必要再出現一個楚朝,但是我們應該知道它確確實實曾經存在過。 第12節:"西楚霸王"等於"西楚伯王"(1)

  "西楚霸王"等於"西楚伯王"

  現代人對項羽最多的稱謂是"西楚霸王",因為一個"霸"字,項羽在人們心目中有了強橫、霸氣的形象。其實,"西楚霸王"的"霸"與我們現在理解的"霸",意思並不一樣。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西楚霸王"在《項羽本紀》中就出現過這麼一次,此後不再出現"霸王",而是稱項羽為"項王"。項羽最後在東城被圍,自己說:"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最後,太史公稱讚說:"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

  有意思的是《漢書·陳勝項籍傳》中,雖然幾乎是同樣的語言,卻沒有用"西楚霸王",《漢書·陳勝項籍傳》:"羽自立為西楚伯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然羽非有尺寸,乘勢拔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兵滅秦,分裂天下而威海內,封立王侯,政繇羽出,號為'伯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霸"變成了"伯"。

  朱東潤《史記考索·〈史記〉紀表書世家傳說例》說:"項羽自為西楚霸王,霸者,'伯'之借字。伯,長也,猶言諸王之長也。羽既為諸侯長矣,故《本紀贊》曰:'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

  可見,"西楚霸王"實為"西楚伯王",意思就是諸侯之長。

  《左傳·成公二年》:"五伯之霸也,勤而撫之,以役王命。"疏:"鄭玄云:天子衰,諸侯興,故曰霸。霸,把也,言把持王者之政教,故其字或作伯或作霸也。"

  第13節:"西楚霸王"等於"西楚伯王"(2)

  《荀子·成相》:"世之禍,惡賢士,子胥見殺百里徙。穆公任之,強配五伯,六卿施。"曹聰孫《古書覺誤讀字字典》認為:"五伯即五霸。"

  從情理說,"霸王"是項羽自封的,如果真的是取意強橫、霸道,那也太"牛"了,那等於是自己宣稱與諸侯為敵,項羽即使內心有這種想法,也不會公開亮出旗號的。

  《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對劉邦說:"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有背義帝之約,而以親愛王,諸侯不平。諸侯之見項王遷逐義帝置江南,亦皆歸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強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霸天下"與"臣諸侯"是同義語。"霸天下","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這兩個"霸"都不是貶義,都有"領導"的意思,也就是"伯"。

  《史記·秦楚之際月表》:"西楚主伯,項籍始,為天下主命,立十八王。""西楚主伯,項籍始",可以理解為諸侯中為首的是"西楚",並不是項羽這個人。可能是因為這個,《項羽本紀》中只提了一次"西楚霸王",以後皆稱項羽為"項王"。

  第14節:項羽根本不能過江東

  項羽根本不能過江東

  項羽寧死不肯過江東,一直被看成是英雄壯舉。

  《史記·項羽本紀》寫到項羽不肯過江時,傾注了無比激情,成為《史記》最精彩的片段。《項羽本紀》是這樣寫的: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

  這段流傳千古的文字,讓多少人為之心潮澎湃,多少人扼腕唏噓。項羽不肯過江一事,自然也成為幾千年來人們議論評說的熱點。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是歌頌項羽寧死不肯過江東的英雄氣概的,這也是大多數人,對項羽不肯過江的態度。

  杜牧的《題烏江亭》一詩道:"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這是認為,項羽應該渡江,以圖東山再起。

  今人《厚黑學》的作者李宗吾說:"當其敗北之時,如果渡過烏江,捲土重來,尚不知鹿死誰手。而項羽向天長嘆:'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我而王,我何面見之?縱不言,籍獨無愧於心?'英雄一世卻沒能戰勝自己的自尊心!放棄了一線生機。"李宗吾的意思是,項羽臉皮太薄,太愛面子,不夠"厚黑"。

  總而言之,人們認為,項羽是有條件渡江的,只是受不了委屈。

  然而,如果我們分析一下當時楚漢形勢,就會發現,即使是項羽渡過長江,也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他並不是礙於面子,而是沒有可能性,過江與不過江結果差不多。

  自從固陵戰敗後,項羽就連連敗退,一路退到垓下,垓下突圍又逃往東南,一直逃至烏江邊。由此可見,他早有退守江東之意,並且是一路逃奔。

  到了江邊,"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這時項羽本來是"欲東渡"的,他跑到江邊也就是這個意思,這是原來的計劃。可嘆的是,迎接項羽的只是一舟一槳一亭長,給項羽的只是渡江的條件,並沒有"足王"的蹤影,若是一支大軍,估計他還是要過江的。這烏江亭長,本意是救項羽,可是,項羽一見孤零零的一個小亭長,反倒失去了信心。

  考察當時的形勢,項羽即使是過了江,即使是手中尚有一些部隊,過江後也沒有好結果的,因為江東早已不是他起兵時的江東了,這時的江東已經是劉邦的地盤了。

  朱東潤《史記考索·讀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書後》講到項羽敗亡時說:"其間堂邑侯陳嬰已定豫章、浙江都浙自立為王,羽雖渡江,天下事已無可為者,此則時勢所趨,不特愧見江東父老已也。"

  《史記·東越列傳》記載:"及諸侯畔秦,無諸、搖率越歸鄱陽令吳芮,所謂鄱君者也,從諸侯滅秦。當是之時,項籍主命,弗王,以故不附楚。漢擊項籍,無諸、搖率越人佐漢。漢五年,復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孝惠三年,舉高帝時越功,曰閩君搖功多,其民便附,乃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這已經清清楚楚說出了,楚漢戰爭一開始的時候,東越人已經占有今湖南、江西、福建,以及浙江南部、湖北東南,並且"不附楚";劉邦攻打項羽的時候,東越人是站在劉邦一方的。江南廣大地區已經不是當年項羽起兵時的局面,已經成為劉家天下。項羽手下已經沒有多少軍隊,要在江南重新打下一塊地盤已經是十分困難的事了。這些他項羽自然瞭然於心。

  然而,一息尚存,還要掙扎,於是,項羽還有渡江一搏的想法。可是,看到了亭長,心又涼了。亭長說的"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明顯是安慰項王的假話。這對項羽反而是一種不良刺激。

  項羽見渡江是死,不渡江也是死,還不如死得"丈夫"一些、慷慨一些,於是說出了無顏面見江東父老等話語。

  第15節:漢高祖寫得一手好詩(1)

  漢高祖寫得一手好詩

  唐朝有個叫章碣的人,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叫《焚書坑》,詩曰:"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就是因為這"劉項原來不讀書",成了不讀書才能幹大事,或是讀書人幹不成大事的有力論據。

  劉邦與項羽到底讀沒讀過書,到底是讀了多少書,他們的文化程度如何,所學專業是什麼,這些全得專門考證,但是有一點,這兩個人的詩全寫得不錯。項羽的《垓下歌》是婦孺皆知的,這咱先不說它,這裡單說一說漢高祖劉邦的詩。目前能確認的,劉邦的詩也就是兩首,一首是著名的《大風歌》,這是大家很熟悉的了;還有一首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那就是他的《鴻鵠歌》。

  漢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劉邦攻打黥布,黥布敗走,劉邦對手下人說:"你們哥們兒幾個去追吧。到了俺老家了,我得回家看看。"就回了老家沛。這老劉家的老三,大夥是全知道的,當年是個小亭長。可是現在我劉老三回來了!我高祖還鄉了。排場自然是要講了,吃、喝、玩、樂。喝得高興時,高祖就在酒桌上即興唱起來了,歌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現在能看到的就只是這麼三句。我國的古詩極少有三句的,從《詩經》起詩就講究雙數,就這首出了單。多數人對這詩沒有懷疑,喝多了點,就忘了是單是雙了,這也可能。但是,我總是覺得,"安得猛士兮"前面,還應該有個什麼兮什麼。因為看這詩寫得這麼好,不像是醉得不行了,不至於亂來。是不是當時用的竹簡丟了一根--這只是猜測,沒有證據。

  光只這三句,就已經足夠好了。唱得來勁時,高祖"令兒皆和習之。高祖乃起舞,慷慨傷懷,泣數行下"(《史記·高祖本紀》)。你看,作詞、作曲、演唱、舞蹈全是一個人。特投入,都哭了。那個意氣風發,那個躊躇滿志、囊括四海、笑傲群雄的襟懷表現得淋漓盡致。正是因為這樣,這首詩才流傳到了現在。

  劉邦的另一首詩《鴻鵠歌》就與這首完全不同了。

  皇帝坐穩當了,就得考慮繼承的問題了。按當時的規矩,劉邦與大老婆呂雉生的兒子劉盈(後為漢惠帝),才是正牌的太子。劉邦這個人,以前苦時打時殺時,與呂雉關係是挺好的,可是現在老婆多了,就和戚夫人好上了,冷落了老呂婆子。他想要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是對還是錯,咱也別管人家的事了,只是聽聽熱鬧。劉邦暗中工作也沒少做,可是人家老呂婆子也不是省油的燈,人家是名正言順的第一夫人嘛。呂雉就找到了張良,讓張良主持公道。張良是啥人物?無論什麼事到了他那兒,第一他不能壞了規矩一定得堅持原則,第二他要辦的事一定得辦穩妥,不能影響安定團結大局。

  張良並沒有說什麼,只是為呂后的兒子找了四個老頭兒。這四個老頭兒正是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和夏黃公。這四位是頂尖的世外高人,人稱"四皓",即四顆明星。張良就讓四個老頭兒當太子的老師。一天,劉邦看見了太子和四個老頭在一塊兒,當時就心涼了。他是知道這四位老頭兒的底細的。

  第16節:漢高祖寫得一手好詩(2)

  劉邦急忙召來戚夫人,暗指著四個老頭兒說:"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曰:"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翮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歌數闋,戚夫人噓唏流涕,上起去,罷酒。(《史記·留侯世家》)

  漢高祖劉邦的詩與話,翻譯過來就是:完了,完了,這回可是全完了,有這四個老頭在幫呂后的兒子,咱們是完了。心愛的戚夫人呵,看來咱們兩個的寶貝兒子是當不上太子了。而且,看得明明白白,人家呂老婆子將來就是心肝你的主子呀!人一沒招時就唱歌,就跳舞。咱們啥也別說了,你呢?跳個舞,要跳老家楚地的,我呢,唱個歌。"天鵝呀,大雁呀,一飛就是幾千里。羽毛豐滿了呀,人家是隨便飛來隨便起。隨便飛呀,隨便起。真沒有招來,也沒處說理。我老劉雖有弓來又有繳,可也是用不上哇。心肝呀,心肝,這可不是我老劉不管你。"

  老劉唱完後,戚夫人抽抽泣泣哭得滿臉是淚。想一想,說啥也沒用了,只得上床睡去。酒菜也弄得杯盤狼藉。果然,劉邦一死,得寵的戚夫人一門全讓呂后給收拾了,劉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砍了手腳,挖眼熏耳,扔到茅房裡,稱為"人彘"。

  寫這首詩時,劉邦的處境與項羽的霸王別姬差不多,都是在陷於絕境的無可奈何之時。可是人家劉邦一沒有提當年勇,二沒有將責任推給老天爺,還是實話實說了,沒辦法就是沒辦法,直來直去。這詩正與劉邦的性格相合。詩中用了比喻的方法,將呂氏比作羽翼豐滿的鴻鵠,承認呂氏的強大,並坦率地表達了自己無可奈何的心情,也是一首好詩。

  第17節:銅雀台怎能鎖二喬

  銅雀台怎能鎖二喬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首《赤壁》是杜牧在黃州刺史任上寫的。黃州就是東漢末年赤壁大戰的戰場。"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這可能是杜牧在當地看到了出土的古代兵器,睹物思古,有感而發。王堯衢在《古唐詩合解》中說"杜牧精於兵法",精於兵法的杜牧,看到了古戰場的遺物自然要有許多對赤壁大戰這樣大規模戰爭的感慨。"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是說,赤壁大戰的勝負,東風起了決定的作用,如果沒有東風這樣的天時,戰爭的勝利者就不是周瑜了,東吳可能就不存在了。

  可是作為詩人的杜牧,並沒有直接說出戰爭的結果,而是假設出"銅雀春深鎖二喬"。大喬是孫策夫人,小喬是周瑜夫人,雖然只是兩個女子,但這兩個女子卻是江東政權的象徵,她們若是真的當了曹操的俘虜,那對孫吳是極大的恥辱,說明東吳孫氏政權也就不存在了。杜牧用豐富的想像,以曲筆寫戰爭,不說戰爭指揮者如何,卻寫了二位夫人;不說戰場赤壁,卻寫到遠在中原的銅雀台。真是富有想像的好詩。

  讀這首《赤壁》詩的時候,必須告訴大家一個事實:赤壁大戰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所謂曹操銅雀台卻是在赤壁大戰後的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才建的。赤壁大戰時並沒有銅雀台,即使周瑜敗了,即使"二喬"被俘了,也不會有"銅雀春深鎖二喬"的結果發生。

  以《赤壁》為題,這是一首典型的詠史詩,可是,精於兵法的杜牧,身處古戰場撫摸著古代遺物的詩人,卻弄顛倒了歷史順序,這是為什麼?

  這就是詩與事的區別,文學與歷史的區別。杜牧並不是不懂歷史,也不是想故意歪曲歷史,他要寫的是詩,要抒的是情,所以不宜對歷史細節考慮過多,也不必拘泥於史實,重要的是便於抒情。有感於史又不受歷史真實的束縛,這就是文學的特徵。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不能不注意到歷史,應該知道,赤壁大戰、建銅雀台的先後,但是又不能因為史實而影響我們與詩的情感對話。

  文史不分家,讀詩時要讀史,詩史時也要讀詩。我們看書要有兩隻眼睛。不能將《三國演義》當成《三國志》,不能把《康熙王朝》當成真的大清康熙,更不能視種種的"戲說"為歷史的真實過程。

  順便說一下,"二喬"本來應當是"二橋"。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說得明白:"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後來,橋姓改成喬姓,根本就沒姓過喬的大橋、小橋也跟著被改為大喬、小喬。這是後人硬給人家改的姓。

  第18節:馬謖病死獄中

  馬謖病死獄中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家喻戶曉,然而,這只不過是《三國演義》中的一家之言,真的看歷史,並不完全是那麼回事兒。

  《三國志·諸葛亮傳》確實說了諸葛亮"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王平傳》也說:"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林、李盛。"

  可是,《馬謖傳》卻是說:"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物故"是死亡的委婉說法。可見,馬謖是被判了死刑,死刑沒有執行,馬謖自己就在獄中"物故",沒等諸葛亮揮淚去斬,就自己死去了。《諸葛亮傳》、《王平傳》中所說"戮"、"誅"馬謖等,應理解為判其死罪的意思。

  《馬謖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說的又是:"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值得注意的是,馬謖是寫信給諸葛亮,並不是當面對諸葛亮說話,可見,馬謖下獄後沒有見到諸葛亮,諸葛亮也沒有到監獄看馬謖。如果兩人能夠見面,就沒有必要寫信了,那樣的話,口頭之言也就不一定流傳下來了,京劇《失空斬》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那生動場面也不大可能有了。

  有意思的是,《向朗傳》說:"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這說明,街亭敗後,馬謖並未主動向諸葛亮請罪,而是畏罪潛逃,向朗知情不報,犯了包庇罪,被諸葛亮免去官職。

  從《向朗傳》可以看出,馬謖打了敗仗後,害怕懲罰逃走了,並不是小說《三國演義》說的那樣,"自縛跪於帳前"。應該是讓人家給捉回來的。

  需要說明的是,《三國志》作者陳壽的父親也因馬謖受了牽連,受了髡刑。《晉書·陳壽傳》說"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

  第19節:周處不可能從師"二陸"

  周處不可能從師"二陸"

  周處是西晉有名的大將,他為人強直,後來戰死在與氐人的作戰中。周處文武雙全,還著有《默語》、《吳書》、《風土記》,其中《風土記》傳至今日。他的名聲還不止於這些,更主要的是他有一段殺虎斬蛟、浪子回頭、改過自新的故事。故事中,他為了悔過自新而入吳找名士陸機、陸雲兄弟從師求學,最後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這件事,許多人以為是真實的,例如《辭源》周處條,就是這樣說的。其實這是不可能存在的事兒。

  周處求學的事,最早見於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自新》。《世說新語》被認為是魏晉小說的代表,書中所寫的人多是歷史上的真人,但是又多採用傳說,時加演義,著重細節,其文學價值較高,史料價值不大。像周處殺虎斬蛟的情節,顯然是小說,不是史實。周處向"二陸"求學也不可信,可是為什麼大家卻一直信以為真?問題出在《晉書》上。

  唐朝房玄齡作《晉書》時,幾乎原封不動地將《世說新語》中的這段記敘搬進了《晉書·周處傳》。因為《晉書》是正史,故後人對其不抱懷疑,引用時不加考辨。清人勞格在《晉書校勘記》中,對周處從師的事早已經提出疑問,並指出這是"小說妄傳,非事實也"。我們只要算一下周處、陸機與陸雲的年紀,便可知事情的真假。

  對周處的生卒年,歷來說法不一,但時間差距並不大。一般認為,周處生於236年。周處的卒年一說是297年,一說是299年。《辭海》、《中國歷代名人辭典》認為,周處生於236年,逝於297年,這是認同較多的說法。至於周處的"老師"陸機、陸雲生卒年是清楚的,哥哥陸機生於261年,弟弟陸雲生於262年。

  比較一下歲數,學生周處的年紀要比老師大出20多歲。而周處從師又是年輕時的事,假定那時候周處是20歲,則二位"先生"剛剛出生;即使學生已經40歲了,"二陸"也不到20歲,可是40歲的周處已經當上了"東觀左丞""無難督"這樣的大官,已經成才,用不著向小娃娃學習了。

  周處拜陸機、陸云為師的故事,可以當做勉勵青少年發憤圖強的材料,但是不可以當成信史、當成真實。

  第20節:馬叫變驢叫

  馬叫變驢叫

  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傷逝》記載了兩個學驢叫的故事,廣為人知的一個是:

  王仲宣(王粲)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游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

  還有一個不大知名的:

  孫子荊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喪時,名士無不至者。子荊後來,臨屍慟哭,賓客莫不垂涕。哭畢,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驢鳴,今我為卿作。"體似真聲,賓客皆笑。孫舉頭曰:"使君輩存,令此人死!"

  唐人牛僧孺《玄怪錄》中記:有個叫杜子春的浪蕩公子,得了一個不留名老人三百萬巨款,可這人整天吃喝玩樂,一兩年工夫,錢花個精光,杜子春"衣服車馬,易貴從賤,去馬而驢,去驢而徒"。因為錢花光了,馬換成了驢。

  漢代,有個叫諸葛令恢的跟姓王的丞相爭姓氏前後排序。王丞相說:"何不言葛、王,而言王、葛?"諸葛令恢說:"譬言驢馬,不言馬驢,驢寧勝馬耶?"

  兩個故事,已經說明了驢的"社會地位"。動物其實並不只是動物,幾乎每一種動物都代表著一種性格、一種品位。虎代表威猛,綿羊代表溫順,狼代表殘忍,而驢則是蠢驢、犟驢、黔之驢,沒好形象。

  王仲宣就是"建安七子"中最富才華的王粲,王粲不幸英年早逝。建安文壇領袖曹丕(後來當上魏文帝)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在墓前,曹丕說道:"老王平日就愛聽驢叫,讓我們各學一回驢叫,送送他吧!"曹丕啊啊一叫,文學家們也跟著啊啊一頓驢叫。這事聽著挺好玩,但也覺得不可思議。驢算什麼東西,大文學家王粲為什麼單好聽這聲?

  王粲這人長得不好看,身體也不好。從他留下的作品看,充滿了哀怨與悲涼。大文學評論家鍾嶸說王粲的作品:"其源出於李陵。發愀愴之詞,文秀而質羸。"王粲與劉伶等那幾個能鬧能耍能喝酒的人並不一樣,朝廷的活也幹得好好的,是個老實人,他這樣性格的人,不應該喜歡聽驢叫。

  這事咱先不說,咱說孫楚的驢叫。孫楚的驢叫,《世說新語》跟《晉書》說的基本一樣。

  《晉書·列傳第十二》說: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王濟(字武子)死了,"及其將葬,時賢無不畢至。孫楚雅敬濟,而後來,哭之甚悲,賓客莫不垂涕。哭畢,向靈床曰:'卿常好我作驢鳴,我為卿作之。'體似聲真,賓客皆笑。楚顧曰:'諸君不死,而令王濟死乎!'"

  讀到這裡有了疑問。《晉書·列傳第十二》在這之前說:"濟字武子。少有逸才,風姿英爽,氣蓋一時,好弓馬,勇力絕人。""時洛京地甚貴,濟買地為馬埒(音liè,跑馬場),編錢滿之,時人謂為'金溝'。""濟善解馬性,嘗乘一馬,著連干鄣泥(連干,馬飾物。鄣泥,墊在馬鞍下的馬韉,垂於馬背兩旁以擋塵土),前有水,終不肯渡。濟云:'此必是惜鄣泥。'使人解去,便渡。故杜預謂濟有馬癖。"

  前面一而再,再而三地說王濟喜歡馬,從來沒有說過王濟喜歡驢,應該是王濟愛聽馬叫才對,可是寫到王濟死後,卻突然出來了喜歡聽驢叫。真是莫名其妙。

  二十四史中,《晉書》應該屬於下乘。《晉書》雖為正史,卻喜歡採用小說、筆記里的奇聞軼事,一些荒誕不經之談也加以收錄。另外,書中有記事前後矛盾和疏漏的地方很多。史學家劉知幾認為,《晉書》之大量採錄《世說新語》乃是"稗官之體",不得稱為史傳。

  問題出在《晉書》上。

  孫楚為王濟而驢鳴的事,顯然是《晉書》採用了《世說新語》中的故事,捏合到王濟的事跡中,也不分馬驢,將酷愛馬的王濟寫成了愛聽驢叫。

  劉義慶的《世說新語》算是小說,有的是編的,有的是道聽途說。劉義慶雖然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親侄兒,但是官當得不好,不追求政績,喜歡放蕩不羈的日子。《世說新語》中專揀一些落拓、放蕩的奇怪事寫,並未考慮事情真偽、有無。孫楚為王濟學驢叫即是一例。

  第21節:李白酒量並不大

  李白酒量並不大

  通常的印象,仿佛古代的詩人都挺能喝酒,特別是李白,他的《將進酒》中說"將進酒,杯莫停",杜甫也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斗詩百篇"。可見李白是很愛喝酒的,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夠喝很多酒,是不是一喝就是"一斗"呢?

  這得先從"斗"說起。

  現在已經沒人用鬥了,我們曾經見過的斗,一般是稱量糧食的工具。一斗大約是50斤糧食。誰要是喝一斗酒,酒量自然是大得驚人。古時候量酒用的也是斗,但是跟現代稱糧食的斗並不是一回事。

  《公羊傳》:"熊蹯不熟,公怒,以斗擊而殺之。"這斗就是喝酒的杯子,能夠順手拿起來投人,體積一定是有限的。《史記·項羽本紀》中,劉邦從鴻門宴上逃走時,讓張良送給項羽白璧一雙,送給范增玉斗一雙,這玉斗也是酒器,張良可以隨身帶著,體積也不是很大。

  還有另一種稱為斗的酒器,北斗七星,排列出來的形狀就是這種斗的樣子,這種斗有長長的柄,實際是盛酒的勺子。

  《詩經·大雅·行葦》有"酌以大斗,以祈黃考"。朱熹註:"大斗,柄長三尺。"古代的三尺,也就是現在的二尺多一些。大斗如此,小斗一定還要小。從出土的青銅斗看,也就是現在家裡飯勺大小,一斗的容量也就是現在常用的一個玻璃杯。《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問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淳于髡答:"臣一斗亦醉,一石亦醉。""一斗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少,不算什麼;"一石亦醉",這是說喝得很多。

  古代酒的度數很低,喝上一斗酒是很容易的事,也就跟現在的一杯啤酒差不多。《水滸》中的武松,在景陽岡上喝了十八碗,是懸了點,但這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並不為過。如果換成現在的白酒,那可就懸了,沒有可信性了,成了"廣州雪花大如席"式的誇張,成了敗筆。

  只有李白喝酒的記錄,沒有發現李白連氣喝上幾斗酒的記錄,估計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杜甫《飲中八仙歌》說:"汝陽三斗始朝天","張旭三杯草聖傳","焦遂五斗方卓然",只有"李白一斗詩百篇"。比較起來,人家是三斗始迷糊,五斗"方卓然",可老李只一斗就"長安市上酒家眠"了。論酒量,李白顯然不如那幾位。

  杜甫說他"一斗詩百篇",實際意思是,李白只要喝上一斗酒,就能夠寫出許多詩來。只喝那麼一杯啤酒,就上了詩情,顯然是酒精起了作用,這正說明了他酒量並不大。

  從李白的詩作來看,他喝酒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求醉,更不追求喝進肚裡多少,而是借酒抒情,借酒發泄。

  劉墉非宰相,更非羅鍋

  《宰相劉羅鍋》等電視劇開播之後,劉墉、"劉羅鍋"名氣大增。因為電視劇的誤導,人們以為,劉墉就是一個宰相,也是個羅鍋。其實,根本沒這碼事,劉墉這人不是宰相,更不是羅鍋。

  宰相,是封建社會最大的官,是皇帝的助手,地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宰相的設立大約始於東周,以後的朝代都有宰相。但是到了明朝初年,因宰相胡惟庸權力過大,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一怒之下,朱元璋殺了胡惟庸,從此不再設宰相,將宰相的權力收歸皇帝。

  清入關前就不設宰相,入關後清承明制,也不再設宰相。一直到清滅亡,清政府都沒有設過宰相。清朝不設宰相,而以內閣大學士代行宰相之職。內閣由三殿三閣組成,位置從高到低的排列是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體仁閣、文淵閣、東閣,每個殿閣設一個大學士為最高長官。後來,大學士漸漸失去了實權,也不起什麼作用。雍正朝時,又設了軍機處,總攬軍國大計,內閣大學士從此變成了純粹的榮譽稱號、真正的擺設。

  既然清朝連宰相都沒有,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劉墉當宰相的事了。劉墉官至東閣大學士,在內閣中是最小的,從來沒有實權。這人政績也並不明顯,突出的是書法,尤其是小楷,他的書法,用墨厚重,貌豐骨勁,別具一格。

  古代科舉,不光有筆試,還有一樣就是目測。凡身有殘疾、相貌惡劣的,全不錄取,為的是維護官員的形象。傳說中的鐘馗,雖然才學極高,但因相貌不佳,而未能進科舉。如果劉墉真的是個羅鍋,不但進不了內閣,就是科舉這關都過不了,早就給刷下來了。傳說中捉鬼的鐘馗,就是因為相貌丑了點,考試時被刷了下來。雖然是傳說,但也從側面反映出,科舉考試中,相貌也是一條。只是相貌丑了點就被刷了,羅鍋自然更不行了。

  劉墉名"羅鍋"出自傳說。說的是,一天上樓,皇上看著劉墉弓身爬樓梯的樣子很可笑,就出了個謎:"後輩(背)更比前輩(背)高。"這難不住劉墉,他隨口就說"羅鍋"。皇上大笑,說:"你就是羅鍋!"劉墉馬上說:"謝主隆恩!"因為皇上的金口玉言,從此劉墉不羅鍋也得稱羅鍋了。

  第22節:清代台灣水師怎麼到黑龍江的(1)

  清代台灣水師怎麼到黑龍江的

  金庸的《鹿鼎記》中寫到一個林興珠,這個林興珠是實有其人的。

  17世紀中葉,沙俄哥薩克軍隊乘中國內部戰爭,無暇顧及邊防,侵入我國黑龍江北岸達斡爾族居住的地區,野蠻地屠殺當地人民,並修築了雅克薩、尼布楚二城,作為進一步侵略的據點。平定吳三桂和台灣鄭氏政權後,清政府於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派都統彭春與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水陸大軍進取雅克薩,發動了著名的雅克薩之戰。這次對沙俄作戰的主力中有一支讓哥薩克聞風喪膽的藤牌兵,這支部隊就是林興珠率領的以高山族為主的台灣水兵。

  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政府就決定調福建藤牌兵500人,由台灣人佐都督何佑率領前往雅克薩。《平定羅剎方略卷三》記載:"康熙二十五年二月甲午,命發藤牌兵及炮具(俱)到黑龍江軍前。""止率所部二千人攻取雅克薩城,並量選候補官員,及現在八旗漢軍內福建藤牌兵四百人,令侯林興珠率往。"

  清軍進抵雅克薩城下,水陸並營夾立。清軍統帥彭春向龜守城內的沙俄軍隊發出最後通牒,可俄軍置之不理。五月二十四日,一股俄軍乘筏從黑龍江上游順流而下,企圖進入雅克薩城增援。林興珠率領的水軍藤牌兵,裸身入水,將藤牌頂在頭上,持扁刀向敵人發起攻擊。哥薩克見了,驚駭不已,不知這是什麼軍隊,高呼:"大帽韃子來了!"有藤牌遮蔽頭部,俄軍的槍彈雖然厲害,卻不能射入。敵人射擊時,藤牌兵就用藤牌護在頭上,敵人射擊的間隙,藤牌兵就沖向敵人的筏子。結果增援的俄軍不但沒能解救城裡的哥薩克,反而自己被殺傷大半,只得潰逃。而林興珠的部下一個人都沒有損失。這是一次漂亮的水上殲滅戰,林興珠所部水軍為收復雅克薩立下了赫赫戰功。

  林興珠,福建永春人,順治初年,隨叔父響應鄭成功,聚眾數千抗清,後跟隨鄭成功一起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台灣。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夏,林興珠率部投清。清廷以林興珠有功升至福寧總兵,後因平定吳三桂有功,授建義將軍,封建義侯。

  雅克薩之戰林興珠所率的藤牌兵,在當時是一支特種兵。雖然內地也有過藤牌這種兵器,也有過藤牌戰法,但是在戰爭中從來沒有起過主導作用。寶島台灣處於熱帶、亞熱帶交接處,島上遍地生長著野藤,世世代代生活在台灣島上的高山族,就利用島上資源製作出了特有的兵器。這種藤牌有幾個優點:一是輕便,較之其他材質的盾牌更便於攜帶;二是入水不濕,既可防刀箭,也可以當渡水工具;三是堅韌,刀槍不入,當時的子彈穿過藤牌後,已經沒有傷人的力量了。台灣土著居民高山人還創造出特殊的戰法。進攻時,人人頂著藤牌,就等於是有了一道可以前進的移動長城;當敵人來攻時,他們就將藤牌朝外,圍成一個圓圈,讓敵人射擊,當敵人子彈或箭用盡時,便呼嘯出擊。哥薩克騎兵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東西,更不知道應該怎麼對付,他們還以為那藤牌是水兵的帽子,大呼"今敗於帽子兵"。

  第23節:清代台灣水師怎麼到黑龍江的(2)

  鄭成功等人收復台灣後,從福建省去的漢族人向高山族人學習了藤牌的使用。雅克薩之戰時,林興珠已經是70多歲的老將,他手下的年輕水兵已經不是真正的福建人了,他們應該是出生於台灣的福建人之後。

  水軍藤牌兵的組成,有一部分是祖籍大陸的台灣人,但藤牌兵教練、下級軍官和主力士兵多是諳熟藤牌的高山族人。

  雅克薩戰後,這批水兵移駐齊齊哈爾,成為齊齊哈爾水師營的主力,也是齊齊哈爾城最早的移民之一。魏毓蘭《龍城舊聞》中說:"水師營兵,皆調自福建。今道署附近之土著,其先世皆福建人。若莆田林姓、同安陳姓,在福建本巨族,徙塞上仍大姓也。雅克薩之役,建義侯林興珠平羅剎,為閩人立功塞外之祖。故當日水師之權勢,雖不得比於滿洲,以視屯、站漢人,殊為優越。"從《龍城舊聞》看,因為這些水兵在抵禦沙俄時立了大功,所以得到清政府的特殊待遇,在齊齊哈爾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清朝時台灣屬於福建省,故曰"皆調自福建",當時,人們習慣以原籍稱,所以稱莆田、同安,其實,這些人多是出生於台灣的。那些世世代代生於台灣的高山族人,也跟從漢族習慣取用了漢族姓氏,因長期居住在北方,台灣高山族的風俗也隨了內地北方風俗。

  西清《黑龍江外紀》載,當時齊齊哈爾設有水師營總管一員,其下有四品、六品官各兩員,水手268名,有大型戰船10隻,二號戰船15隻,江船5隻,每年在城西南15里的船套子嫩江邊舉行為期10天的水操。水師官兵一部分住在城內,一部分在城東南屯墾,現在有個名為"水師營"的地方,就是當年的水兵屯墾處。

  現在齊齊哈爾的林、陳、黃、詹等姓老戶中,許多就是台灣水兵的後裔。這些台灣水兵的後代依然在北國鶴城繁衍生息,而他們的另一支脈則在遙遠的台灣島上,祖國統一之時,尋親問祖,共敘這段史事,當是別有趣味的事。

  第24節:為什麼稱火炮為"神威無敵大將軍"

  為什麼稱火炮為"神威無敵大將軍"

  黑龍江省博物館歷史文物展廳內有一門大銅炮,炮身有滿漢兩種文字:"神威無敵大將軍"、"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康熙十五年"即1676年。從西清《黑龍江外紀》中可以得知,這是當年雅克薩戰爭中用過的銅炮,是17世紀我國各族軍民抗擊沙俄侵略的證物。

  "神威無敵大將軍"是鑄造的銅炮,炮口外徑275毫米,內徑110毫米,炮筒前細後粗,最粗處外徑345毫米,全長2480毫米,重達一噸。炮身中部有雙耳,炮尾呈球形。可裝藥2千克,鐵彈重2?7千克。炮膛內還有一枚實心炮彈,炮彈直徑90毫米,重2700克。為國家一級文物。1975年,在齊齊哈爾建華機械廠的廢鐵堆中,發現了這門大炮。

  稱大炮為"將軍",始於朱元璋。

  至遲在808年,含硝、硫、炭三種成分的火藥已經在中國製成。火藥發明以後,至公元10世紀,中國人已經開始用火藥來製造兵器。明萬曆年間,歐洲火炮開始傳入中國。

  1335年,起義剛三年的朱元璋得到了幾十支火龍炮,"勢若飛龍,洞穿層革",威力很大。朱元璋看後十分高興,覺得如果軍隊裝備上這樣的火器,則"取天下如反掌"。於是,下令如果戰鬥中大炮有效果,就封這些炮為大將軍。從此,火炮就有了正式的封號。

  大清康熙年間,國庫充實,鑄炮數量大增,種類繁多,皇帝也經常賜給炮"將軍"的封號,比如制勝將軍炮、威遠將軍炮、神威無敵大將軍炮、神威將軍炮、武成永固大將軍炮、神功將軍炮等等,每年秋天,朝廷還派大臣到盧溝橋祭祀大炮。八旗軍出征,要在前一天推大炮到軍帳前,陳列犧牲供物獻酒於炮,領軍主帥還要親自向大炮三次揖拜。戰鬥獲勝,則為大炮披紅,以鼓吹迎之,然後上奏請賞給"將軍"封號;如果戰敗,大炮也要受到懲罰,少的打棍子一百或八十,多的要打八百至一千。

  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設立了"炮兵部隊"--火器營。

  《黑龍江外紀》記:"齊齊哈爾、墨爾根、黑龍江皆有炮。曰神威無敵大將軍,齊齊哈爾、黑龍江各四位。""然則今日庫貯炮具,皆平定羅剎故物也。""其雅克薩城所獲羅剎炮三位,烏寧克爾、珠爾亨等處獲羅剎炮二位,並殘毀。子母炮一百九十五位,行營炮四位,皆齊齊哈爾庫貯,永遠不動。"

  1682年,遠征羅剎(俄羅斯)的紅夷大炮抵達墨爾根(今黑龍江省嫩江縣城),1684年調駐齊齊哈爾,在齊齊哈爾設置了火器營,設參領一人,協領三人,佐領、驍騎校各16員。1685年,200門大炮從齊齊哈爾運到雅克薩前線,參加反擊戰爭。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4月清廷命都統彭春、副都統郎坦、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率領水陸軍3000餘人由黑龍江城(今愛琿)出發,5月22日進圍雅克薩。24日,清軍用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和紅夷大炮等火炮從三面轟擊,殺傷城內100多人,摧毀所有城堡和塔樓。第二天早晨,清軍又在城下三面積柴,聲言要火攻。托爾布津招架不住,乞求投降,率600餘人撤往尼布楚。被沙俄侵略軍竊踞長達20年之久的雅克薩重返祖國。

  俄軍撤回尼布楚後,又拼湊兵力,同年八月再竄進雅克薩,在舊址上築起城堡,四處燒掠我邊民,無惡不作。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6月,清軍2000餘人和福建藤牌兵400人再次進抵雅克薩城下,用神威無敵大將軍等火炮日夜向城內猛轟。鏖戰四晝夜,800俄軍只剩下百餘人,托爾布津被擊斃。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夏,俄軍殘部退回尼布楚。

  兩次雅克薩戰爭結束後,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在齊齊哈爾為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建設了炮庫,雅克薩戰爭後運回的四門大炮安放在庫內。

  第25節:到底是誰燒了圓明園

  到底是誰燒了圓明園

  前些年,有個相聲段子。

  老師問:"圓明園是誰燒的?"

  學生答:"不是我燒的。反正不是我燒的。"

  老師向家長反映了這事兒,學生的娘說:"肯定不是俺家孩子燒的。這事可不能往俺們身上賴。"

  學生的爹說:"燒就燒了。多大個事兒!不行俺們賠!"

  這段相聲說明,一、"圓明園是誰燒的"是學校老師經常要向學生提出的問題。二、許多人真不知道圓明園是誰燒的。

  圓明園是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搶掠並燒毀的。英法聯軍於1860年10月6日攻抵北京德勝門、安定門等處,僧格林沁和瑞麟部士兵紛紛退至圓明園一帶,英法聯軍遂追至圓明園。守園的官兵寡不敵眾敗走。法軍首先展開搶劫行動,英軍司令格蘭特遂批准英軍入園。聯軍士兵大肆劫掠園中的珍寶和陳設物。根據英國官員事後估算,被掠走的文物珍寶(金銀、寶石、綢緞和古玩陳設等)價值達600萬英鎊之多,因不識其價值或因搬運不便而被毀壞的珍本圖書、佛塔、瓷器、家具等價值與此相仿。法國作家雨果曾經寫道:"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搶劫,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原來'勝利'就是進行一場洗劫的兩個征服者平分贓物,一個把口袋裝滿,一個把箱子裝滿,然後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一段經歷……這兩個強盜,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咬文嚼字》於2007年1月16日向社會公布2006年十大語文差錯。文史知識常見的錯誤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肆意踐踏中國主權,其時圓明園已是廢園。

  著名大作家的《千年一嘆》竟然也寫出了:"何況在時間上,敦煌藏經洞發現前的八十天,八國聯軍侵占北京,火燒圓明園,中華文明剛剛蒙受過奇恥大辱。"可見,"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這一錯誤認識之"深入人心"。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是1900年的事,而1860年圓明園就被英法聯軍燒了,差了40年。

  第31節:蔣介石與"中正式"步槍

  蔣介石與"中正式"步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淘汰和多餘的各式槍械大多被賣到了中國,加上國內各派系控制下的軍工廠自產武器,使得當時國內使用的槍械龐雜,口徑互不相同。中國當局多次試圖統一步槍口徑,幾經周折,卻沒能成功。

  1934年12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兵器制式化會議,決定將德國M1924 7?92毫米毛瑟步騎槍定為制式步槍。該槍在德國也只有少量生產,在當時為最新型的步槍。

  1934年,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向毛瑟兵工廠訂購了一萬支M1924步騎槍裝備稅警總團,兵工署技術司向毛瑟廠索取該槍的全套圖紙,以及料表、檢驗樣板一套,交給位於河南省的鞏縣兵工廠籌備仿製M1924步騎槍。可是由於毛瑟廠提供的圖紙及檢驗樣板有誤,於是兵工署技術司委派曾就學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鞏縣兵工廠廠長毛毅可,向德國有關部門正式商洽購買M1924步騎槍及檢驗樣板、圖紙。經過一番周折,到1935年7月,鞏縣兵工廠終於開始試生產。因1935年是民國二十四年,此槍定名為"二四式"步槍。

  "二四式"步槍籌備、試生產過程中,受到蔣介石的重視,1933年、1934年先後兩次偕夫人宋美齡到鞏縣兵工廠視察,並對"二四式"提出改進意見。蔣介石認為毛瑟槍的槍長是根據歐洲人身體設計的,而中國士兵比歐洲士兵身高矮一些,建議將槍托略微縮短、刺刀加長。為表示對其尊重,1935年8月,將新槍定名為"中正式"步騎槍,槍匣上的印記也改為"中正式"三字。"中正式"槍身短了,便於攜帶,使用方便,但刺刀加長了,在拼刺刀時還是不吃虧。蔣介石的建議符合步兵緊湊化、輕型化的發展趨勢,也符合中國國情,使"中正式"成為中國士兵喜愛的步槍。

  由於蔣介石對"中正式"的鐘愛,生產"中正式"的主要生產廠鞏縣兵工廠,也從原來的舊式工廠變為較為現代化的大規模兵工廠。

  1935年10月10日,"中正式"步騎槍正式批量生產,從而開始了其長達14年的生產歷程。"九一八"後,國民政府的兵工政策開始調整,逐漸形成了主要針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而發展國防兵器工業的基本思路,將"中正式"步騎槍定為制式步槍並開始大量生產。"中正式"的生產,在中國兵器工業史上具有里程碑作用。1943年後,第21廠、第41廠等生產"中正式"步騎槍的工廠,都採用同樣的圖紙、同樣的檢測標準,生產完全相同的步槍。

  "中正式"步騎槍,口徑7?90毫米,全長1110毫米,全重4公斤,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刺刀全長約575毫米。

  "中正式"步騎槍採用7?92毫米×57毫米尖頭彈,殺傷力極大,並可與當時廣泛使用的機槍如捷克ZB26、"二四式"馬克沁的子彈通用。與圓頭彈相比,尖頭彈彈頭質量較輕,初速較高,加之彈頭呈流線型,空氣阻力小,彈道特性好,不易受橫風影響,從而使得"中正式"的射程和精度都遠在漢陽造和"元年式"之上。7?92毫米×57毫米尖頭彈的有效射程超過600米,比日本"三八式"步槍使用的6?5毫米×50毫米友坂步槍彈威力大。後來日本"九九式"步槍改用了7?7毫米×54毫米槍彈,但在彈道性能和殺傷力上仍與7?92毫米×57毫米尖頭彈有相當差距。而且"中正式"彈頭打到人的軀幹部位不死也是重傷,而日本的"三八式"、"九九式"步槍都是貫穿傷。

  "中正式"的另一個優點是,內部機件、構造均大體相同,包括槍機在內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銼即可互換,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中正式"的缺點是拉動槍機較費力,加之,在持續射擊時,槍匣與槍機因受熱膨脹而緊貼在一起,槍機更難拉動;射擊精度、射程都不如日式。

  日本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仍在生產全槍長為1275毫米的"三八式"友坂步槍。"中正式"步騎槍比"三八式"步槍短很多,為在白刃格鬥時與"三八式"步槍相抗衡,其刺刀全長約575毫米,僅刀身部分就長達428毫米。不過,"中正式"上刺刀後的全槍總長仍短於"三八式"步槍加裝刺刀的長度。

  據不完全統計,1928年至1949年間,國民政府統治區的兵工廠共生產各式步槍181萬餘支,其中"中正式"占三分之一以上。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重武器缺乏,士兵訓練不足,但是輕武器"中正式"步槍並不比日本步槍差。可以說"中正式"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國內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雖有大量的美械及接收、繳獲的日本槍械,但"中正式"仍是主要的步槍。直至國民黨撤到台灣,全面換裝美式步槍,"中正式"才退出了作戰序列。

  槍只是武器。抗戰中,八路軍、新四軍也使用"中正式"。解放戰爭中,許多解放軍戰士使用的是繳獲的"中正式"。

  "中正式"最後一次上戰場,是韓戰。中國人民志願軍依然有不少戰士使用繳獲的"中正式"。韓戰後期,志願軍開始換裝俄式裝備,殘留的"中正式"退居二線,用於裝備民兵。

  現在,"中正式"已經成為收藏品。

  第32節:抗日戰爭第一槍是在哪裡打響的(1)

  抗日戰爭第一槍是在哪裡打響的

  1931年"九一八"後,國民黨政府下令不許抵抗,雖然如此,中國人民和愛國的中國軍隊並沒有放棄抵抗,發生在1931年11月4日的齊齊哈爾江橋抗戰,就是中國軍隊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第一次有組織的反擊。

  由於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九一八"後,駐在東北的中國軍隊並沒有能夠對日軍組織有效的還擊,以致讓日寇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一路占據了遼寧、吉林兩省。1931年10月日軍自南而上逼近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當時,黑龍江省的東北軍主力及省主席萬福麟全在關內,齊齊哈爾城內僅有一個衛隊團,省城周圍也僅有四五個省防旅。省城內人心惶惶,投降派和特務活動猖獗。在這樣不利的形勢下,張學良和萬福麟電請南京政府,任命當時在黑河的馬占山將軍到齊齊哈爾代理黑龍江省主席主持省務。

  10月13日,駐在白城一帶的漢奸張海鵬部三個團在日軍飛機配合下,向齊齊哈爾以南的泰來嫩江哈爾葛鐵路橋進犯,江橋抗戰從此拉開了序幕。這時,馬占山尚未到省城,省督軍署參謀長謝珂挺身而出,暫理省城事務,指揮衛隊團對漢奸張海鵬部以迎頭還擊。16日,斃敵總指揮徐景隆,擊退漢奸的進犯部隊。

  我軍首戰告捷,日寇利用漢奸進犯齊齊哈爾的陰謀破產,全省抗日氣氛為之一振。

  19日,馬占山將軍到達省城齊齊哈爾。馬占山一到省城,日本人就使用了一貫的誘降伎倆,對馬占山作出許多許諾,可是馬將軍不為所動,旗幟鮮明地表示要抗戰到底。馬占山在就職典禮上說"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擾亂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剷除之,以盡我保衛地方之責",激勵將士準備抵抗日軍,表示"吾奉命為一省主席,守土有責,不能為降將軍"。接著到江橋前線布置防務。至此,黑龍江省的抗戰形成了新局面。

  在利用漢奸的武力進攻和政治誘降失敗後,日寇只得直接對我江橋抗日軍隊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11月4日晨,1300多名日軍在七架飛機掩護下對我江橋陣地發起攻擊。馬占山當即下令還擊,日軍的進攻很快被打了下去。我軍士氣大振,乘勝反擊。

  5日和6日,日軍發動的進攻也全被打退。11月7日,進攻的日軍增至8000人,加上漢奸共1?5萬人,有重炮30門,飛機20多架,坦克多輛。戰鬥極為激烈,雙方傷亡均在500人以上。在敵軍重炮和飛機的轟擊下,我軍陣地難以堅守,馬將軍下令部隊自江橋退守到齊齊哈爾南郊的三間房陣地。

  第33節:抗日戰爭第一槍是在哪裡打響的(2)

  7日,馬占山通電全國,宣告抗戰決心,電稱"占山守土有責,一息尚存,決不敢使尺寸之土,淪於異族"。

  在東北大部分國土淪喪,國民黨將領的一片恐日聲中,黑龍江省區區數千地方守備部隊以簡陋的武器阻擊不可一世的強大的日軍於江橋,使投降論調受到打擊,使全國的抗日熱情出現了高潮。當時,齊齊哈爾江橋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焦點,馬占山將軍也被稱為"抗日英雄"。全國掀起了"援馬運動",上海、哈爾濱等大城市的青年人組織"援馬團"、"義勇軍",支援馬占山為首的黑龍江省抗日軍民。上海的電影公司還拍攝出以馬占山為題材的電影,上海菸草公司推出了"馬占山牌"香菸。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黑龍江省軍民的抗日熱情空前高漲,齊齊哈爾周圍的一些地方守備部隊也陸續加入了戰鬥。

  我黑龍江省軍隊的頑強抗擊,讓號稱無敵天下的日本軍隊丟盡了面子。

  11月12日日軍大本營將專門用於寒地作戰的精銳部隊多門師團調至齊齊哈爾前線,日軍兵力達到了兩萬多,含步、騎、炮、坦克、空軍等多種兵種。16日、18日兩天,雙方展開了決戰,戰鬥達到了白熱化。多門師團團長的弟弟被我黑龍江省軍隊擊斃,多門師團團長本人也險些被俘,多名聯隊長級敵酋斃命,也有敵機被我黑龍江省軍隊擊落。由於裝備簡陋,國民黨政府不派出援軍,我黑龍江省軍隊損失極大。為保存抗日力量,馬占山部隊只好撤出戰鬥,向海倫方向轉移。11月19日省城齊齊哈爾淪落敵手,江橋戰役結束。

  "九一八"之後,日本侵略軍占領遼、吉兩省幾乎是兵不血刃;齊齊哈爾江橋一役,是中國軍隊在抗日戰爭中對日軍的第一次有組織、有規模又有效果的抗擊,可以說,1931年的齊齊哈爾江橋抗戰,是抗日戰爭的第一槍。

  江橋之戰,日軍投入精銳達3萬人,而我方先後加入戰鬥的不過是1?3萬人的地方部隊,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江橋抗戰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江橋抗戰在軍事上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是,以馬占山、謝珂為首的黑龍江省軍民,能不顧蔣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不畏強大的日本侵略軍,以陣地戰方式與強敵相戰,並給敵人以巨大殺傷。這一抗戰之舉,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士氣。這一抗戰之舉對投降派是一次有力的打擊,對以後國民黨的全面抗戰起了推動作用。

  江橋抗戰後,馬占山部改編為東北抗日義勇軍,一部分繼續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有的後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聯軍,一直戰鬥到抗戰勝利;另一部分進入蘇聯,輾轉回國後,在陝西、內蒙古一帶繼續抗戰。全國全面抗戰時期,馬占山率部在陝北組織抗戰,馬將軍與八路軍為鄰,曾得到共產黨的幫助和教育。解放戰爭中,馬占山對傅作義將軍做了許多工作,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

  馬占山、謝珂等將領,領導黑龍江省軍民的齊齊哈爾江橋抗戰,打響了抗日戰爭的第一槍,為中國抗日戰爭史翻開了光輝的第一頁,這是我們應該牢記的。

  第34節:抗戰殉國第一將是誰(1)

  抗戰殉國第一將是誰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有近百位將軍為國捐軀,通常人們認為,1937年"七七"盧溝橋戰爭中犧牲的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是抗日戰爭中最早殉國的將軍。然而,早在他們之前黑龍江省的江橋抗戰中,就有一位將軍為祖國獻出了生命,他的名字叫韓家麟。

  韓家麟,號述彭,以號行,多稱他為韓述彭。韓家麟祖籍山東省,韓家逃荒到吉林省梨樹縣小城子鎮河山鄉河山村。韓家到東北後,很快富裕起來,成為當地大戶。韓家麟1898年出生,幼年喪母,先就讀於私塾,後入高級小學讀書。讀完高小那年,一個騎兵團剿匪路過河山村。為了能讓家中出個當官的,韓家麟祖父請求讓16歲的韓家麟跟著隊伍當兵。騎兵連連長馬占山見韓家麟相貌端正,樣子精明,就收下了他。

  16歲的韓家麟給馬占山當馬弁,因為機靈能幹,很得馬占山喜愛,馬占山收韓家麟為義子,並送他到瀋陽東北軍官養成所學習。因韓家麟學業優秀,學成後回部隊更得器重,先當文書,1923年,被提升為少校副官。1927年,任中校副官長,成為馬占山的得力助手。1930年,考入瀋陽東北高等軍官研究班深造。

  1931年"九一八"時,正在瀋陽東北高等軍官研究班學習的韓家麟,堅決拒絕充當日本侵略者的幫凶,混在逃難人群中,冒死逃入關內,輾轉找到黑龍江省省主席、五十三軍軍長萬福麟。萬福麟欲留韓家麟在五十三軍任上校副官長,韓家麟卻堅持要回東北敵占區參加抗日戰鬥。當時萬福麟主席與黑龍江省已經失去聯繫,急於了解省內情況,就派韓家麟攜密信回東北。1931年10月下旬,受張學良、萬福麟委派,韓家麟化裝啟程經歷重重風險,回到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

  日軍兵不血刃一路占領遼寧、吉林後,向北逼近黑龍江省城齊齊哈爾。1931年10月13日,駐在白城一帶的漢奸張海鵬部三個團在日軍配合下,向齊齊哈爾南面的泰來嫩江哈爾葛鐵路橋進犯。省督軍署參謀長謝珂率部抗擊,擊退漢奸張海鵬部。江橋抗戰從此拉開了序幕。19日,馬占山將軍率一團兵力由黑河到達齊齊哈爾,黑龍江省的抗戰形成了新局面。11月4日晨,日軍第二師團步、炮兵1300多人,在飛機掩護下對我江橋陣地直接發起大規模攻擊。馬占山當即下令還擊,聲震中外的江橋抗戰正式展開。

  我軍在齊齊哈爾江橋一帶與日本軍隊作戰的生死關頭,韓家麟帶回萬福麟密信。正是用人之際,馬占山見受過正規軍事教育的韓家麟回來助戰,非常高興,當即委之少將參議兼黑龍江省政府機要秘書,參與謀劃江橋作戰方略。在韓家麟等人的協助下,馬占山指揮黑龍江省軍隊給日本精銳部隊多門師團以重創。

  第35節:抗戰殉國第一將是誰(2)

  江橋抗戰失利後,韓家麟隨馬占山部隊退守海倫。馬占山又派韓家麟化裝潛行去北平向張學良、萬福麟匯報黑龍江省軍事情況,然後攜指令回省。日本進逼,海倫危急時,韓家麟安排馬占山等將領家屬秘密轉移到天津。1932年2月,他接任義勇軍參謀長職務,成為馬占山的得力助手。1932年4月初,韓家麟介紹共產黨員李繼淵到馬占山部隊,李繼淵被任命為少校(後提中校)秘書,馬占山部隊在海倫以東的羅圈甸子被日軍重重包圍,李繼淵隨衛軍營營長及全體戰士一起英勇奮戰,最後全部壯烈犧牲。李繼淵犧牲時年僅25歲。

  在日軍松木師團強敵壓迫下,馬占山抗日部隊節節失利。1932年7月,部隊轉戰小興安嶺一帶深山老林,行至慶城縣(今慶安縣)東山張河白鹼子山口時,突然日軍伏兵四起,馬占山部隊被千餘日軍包圍。抵抗至第三天,士兵犧牲過半,馬占山受傷,彈藥消耗殆盡。7月22日,抗日部隊分兩路突圍,馬占山與軍長邰斌山、參謀處長容聿群以及隨從衛隊42人向東突圍,奔深山;韓家麟、連長於俊海帶官兵百餘人、馬50多匹向北突圍,吸引敵軍掩護馬占山。敵軍見向北突圍的人數較多,以為必是馬占山之所在,即以重兵尾追不舍。

  戰至28日,韓家麟的手下僅剩二十幾人,疲憊已極,行至海倫縣羅圈甸子南一個叫七八道林子的地方,見敵人追兵已遠,恰有一民房,飢勞過度的戰士便在民房中倒頭睡下。7月29日清晨,屋裡人還在酣睡,突然槍聲大作,日軍已將這所小房團團包圍,敵人對屋內喊話,意思是:你們這幾個人已經無路可逃了,趕快投降。韓家麟當即組織還擊,明知決無生路也誓死不降。日寇見已入絕境的中國人竟然拒不投降,惱羞成怒,頃刻之間,機槍齊發。韓家麟等二十幾人壯烈犧牲,其中有少校參謀佟玉衡、少校副官劉景芳、少校連長於俊海。

  韓家麟將軍身中數彈,臉部被子彈打得血肉模糊。因他身著將軍服裝,嘴上留著鬍鬚,身材酷似馬占山,身上還帶著馬占山的名片和一枚馬占山的印章,敵人又在戰場搜到馬占山的玉質鑲金菸具一套,誤以為這人就是馬占山。關東軍司令本庄得知馬占山已被擊斃的消息,興奮異常,立即向東京陸軍省和天皇報功請賞。於是,日本開動宣傳機器,大肆宣揚馬占山已被擊斃,通電各地報捷請功。日寇殘忍地將韓家麟首級割下,懸於海倫城頭"示眾",後送至日本首都東京,並在東京舉辦展覽會慶祝"擊斃"馬占山的"勝利"。我國多家報紙也報導了馬占山犧牲的消息。因韓家麟等人的掩護,馬占山部突出重圍,進入小興安嶺深山老林。馬占山收集餘部不到百人,潛入大青山,以草根樹皮充飢,歷盡千辛萬苦,在密林中輾轉了五十多天,脫離險境,到達龍門縣。不久,馬占山抗日的大旗重新出現,日本人為之大吃一驚。

  雖然日本人明知戰死的不是馬占山,但還是不肯放棄宣傳,依然在報上吹噓"戰果",說"馬匪軍已被消滅"、"馬占山已被皇軍擊斃"。日本靖國神社"游就館"的玻璃展櫃裡擺放出馬占山的印章、錢包、菸具、馬大洋、照片,還有"馬占山"的血衣。

  第36節:馬占山"上將"之謎(1)

  馬占山"上將"之謎

  馬占山當過上將,但是,你要真查起來,任何國民黨軍隊的上將名錄上都沒有馬占山這個人。這是怎麼回事?

  國民黨軍軍銜屬於美國式,不設元帥、大將,上將分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上將、中將加上將銜。雖然名目繁多,但上將畢竟是上將,還是有史可查的。特級上將就是蔣介石1人,一級上將先後授予17人,東北軍系統,萬福麟、于學忠得過二級上將,何柱國得過上將。怎麼查也沒有馬占山的名。

  馬占山是鬍子出身,到蘇聯後才學會寫一個"馬"字,但他作戰勇敢,因此官運亨通。1913年馬占山只是吳俊升騎兵第二旅第三團少校連長,1927年就升任騎兵第二軍軍長,得到奉軍中將之銜。

  1928年12月,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東北軍縮編,改軍為旅。馬占山成為黑龍江省步三旅旅長,但軍銜還是中將。

  江橋抗戰期間,馬占山被任命為黑龍江省代主席、黑龍江省軍事總指揮。江橋抗戰,在全國造成極大影響,馬占山將軍一時成為英雄。

  1931年11月12日,江橋抗戰正酣,也正在這時,國民黨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許多人沖蔣介石發難,會開得亂七八糟,但對江橋抗戰卻給予了肯定。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17日發布決議:黑龍江省代理主席兼邊防副司令官馬占山守土盡職,功在國家,實任為黑龍江省主席,兼東北邊防軍駐江省副司令官,以陸軍上將待遇。20日所作的《對日問題專門委員會報告》中說:"中國黑龍江省政府主席馬占山對於日本軍隊進攻之正當防衛,不獨為保障中國國家之領土,尤為保障國際正義與世界和平之存在,亦即維持國聯盟約非戰公約,及一切國際公約之存在而犧牲。"

  這些是對馬占山愛國抗日義舉的肯定與表彰,同時也是有人借馬占山說事兒,對蔣介石表示不滿。馬占山的上將一事,成了一塊投向蔣介石的石頭。雖然馬占山對蔣介石沒招沒惹,但從此蔣介石對馬占山有了芥蒂。

  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只是說了"以陸軍上將待遇",並沒有舉行儀式正式授銜。馬占山遠在黑龍江省日軍包圍的戰場,也不可能舉行正式授銜儀式。如果局勢穩定,正式授銜是可能的。可是沒有多久,馬占山就投降了。對於降將,自然不可能再補授上將了。

  沒過多久,馬占山重新抗日,再次成為英雄。事情繼續下去,馬占山的上將應該是沒問題的。可是,事情發生了變化。

  第37節:馬占山"上將"之謎(2)

  1935年初,軍政部長何應欽以"陸軍官階過濫"為由,呈請國民黨中央,提出減少上將員額,得到了國民黨中政會通過。3月30日公布了《特級上將授任條例》、《上將任官施行條例》,一批原上將銜改任中將,如薛岳、熊斌、孫連仲、石敬亭、鹿鍾麟、張之江等均改任中將。這時的馬占山自然也不可能再授上將了。

  全面抗戰期間,馬占山是國民黨東北挺進軍司令,名頭雖不小,但實際沒有多少人馬,更不算正規軍,已沒有當上將的資本了。解放戰爭期間,馬占山被任命為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官也不小,但由於處處受蔣介石歧視,他稱病隱居北平,沒有到任,軍銜也無從談起。

  說馬占山不是上將吧,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有過公開正式決議,後來由上將改為中將的名單也沒有他。說馬占山是上將吧,沒有正式授銜,後來也沒人拿他當上將對待;上將改中將名單中沒有馬占山,也有不承認他曾當過上將的意思。馬占山的上將,就這麼一直懸著,糊塗著。

  馬占山降日時,被任為偽滿洲國的軍政部長。屁股還沒坐穩的偽滿洲國,為了攏住馬占山這個將才,著急慌忙地正經八百地授了馬占山上將軍銜。可是,沒過幾天,馬占山反出齊齊哈爾,二次抗日,偽滿洲國灰溜溜地宣布"褫奪"馬占山的上將軍銜。

  第38節:"七七事變"發生在7月8日

  "七七事變"發生在7月8日

  "七七事變"是中國現代史上極為重大的事件,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1937年7月7日,是全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的日子。可是許多人並不知道,1937年7月7日只是全面抗日戰爭的紀念日,其實,戰鬥的第一槍是7月8日早晨打響的。

  1937年7月,日本軍閥認為全面侵略中國的時機已經成熟,決定在盧溝橋挑起全面進攻中國的大規模戰爭。經過一系列的準備、試探,7月7日晚日軍牟田口聯隊藉口一名士兵在演習中失蹤,提出到宛平城內查找的無理要求,當即被我方拒絕。日軍在8日早晨向我宛平城發動攻擊。於是,日本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戰爭開始了,中國人民的全面抗日戰爭也宣布開始了。

  當時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北平市市長的秦德純在《七七盧溝橋事變經過》中記:"七七之夜,約在十一時四十分鐘,我接冀察政務委員會外交委員會主任委員魏宗瀚及負責對日交涉的林耕宇專員電話……夜晚二點,外交委員會又來電話……八日拂曉約五點,日軍已在宛平城之東面、東南面及東北面展開包圍態勢,先要求他的外交人員進城,繼又要求武官進城,均經我吉團長與王冷齋專員(行政督察專員)拒絕。日方武力威脅之伎倆已窮,即開始向城內炮轟,並掩護其步兵前進。"

  柳風寫的紀實文學《血祭太陽旗》一書中,這樣寫道:

  凌晨4時許,一木少佐從現地打電話報告說,中國軍隊再次射擊,牟田口即在電話里下達了口頭的戰鬥命令,其時為8日4時23分。

  今井武官就此情況立刻給東京的陸軍參謀部拍電報報告。

  其實,在這過程中,原先聲稱去向不明,指定與中方有關的那名"丟失"的士兵,已經平安地歸隊了。

  5時30分,日軍對駐守於宛平城和附近龍王廟的中國部隊29軍進行了炮擊,中國守軍傷亡一百八十多人。

  中國駐守盧溝橋地區部隊馮治安37師之219團,在團長吉星文上校、三營長金振中少校指揮下,奮起反擊,擊退了日軍的猖狂進攻。

  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七七"事變發生了,它導致了日軍的全面侵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大規模展開。

  依此說法,戰鬥發生在8日的早晨5時。

  《抗日戰爭國民黨陣亡將領錄》紀念趙登禹烈士的文章《軍人戰死沙場原是本分》一文說:"七月八日凌晨,日軍步兵一營,附山炮四門及機關槍一挺,由豐臺向盧溝橋前進。秦德純得知後,立即向守軍命令道:'保衛領土是軍人的天職,對外戰爭是軍人的榮譽,務即曉諭全團官兵,犧牲奮鬥,堅守陣地,即以宛平城與盧溝橋為吾軍墳墓,一尺一寸國土,不可輕易讓人。'駐守盧溝橋的我守軍接到命令後,迅速進入陣地。到五時,日軍已完成對宛平的三面(東北、東、東南)包圍,日軍始而炮擊宛平城,繼而又向我盧溝鐵橋(鐵路橋)猛攻。吉星文團長指揮所部官兵當即還擊,手榴彈、大刀一齊上,打得敵人丟盔棄甲,所謂'皇軍威嚴',掃地殆盡,橋頭陣地被我軍奪回。"

  1995年6月24日《老年報》的《打響"七七"抗戰第一槍的勇士》一文,引述親自參加盧溝橋抗戰的當時二一九團排長李文成老人的回憶:"所謂'七七'事變,其實7日那天並未交火,日軍炮打盧溝橋的準確時間應該是7月8日。7日夜裡,我在橋上帶崗,晚十點整,下崗沒多大會兒正準備睡覺,日軍聲稱走失了一個士兵,要到橋這邊來,說是要搜。二一九團堅決地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大家都不睡了,警惕地看著日軍會有什麼動靜。果然不出所料,大約到8日凌晨二時,日軍動手了,突然炮轟盧溝橋。吉星文團長立即下令還擊,盧溝橋事變就這樣開始了。"

  親自參加戰鬥的李文成老人,也認為事變是發生在8日凌晨,只是時辰上記憶略有不同。

  把7月8日的戰鬥稱為"七七事變",有兩個原因:一、當時戰事緊張,面對著重大的事變,人們顧不上細節,沒有人去摳字眼;二、過去一般人有把早晨看成為一天開始的習慣,不是以零點為一天的開始,凡是天亮之前發生的事就都算是前一天的。

  當然了,我們沒有必要將"七七事變"再改為"七八事變",只是想通過這些辨析,可以把歷史理得更加清晰,對歷史認識得更深刻。

  第39節:平型關大捷不等於平型關戰役(1)

  平型關大捷不等於平型關戰役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大敗日寇,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平型關也隨之名聲大振。然而,時至今日,有許多人還是沒有搞清楚平型關戰役與平型關大捷之間的關係,經常將平型關戰役與平型關大捷混為一談。

  "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者意圖以強大兵力迅速占領太原及整個山西省。1937年9月11日,日軍最精銳的第五師團進至河北蔚縣,其一部西向山西廣靈、靈丘進犯。廣靈、靈丘一線的湯恩伯部十七軍及七十三師與敵軍鏖戰8個日夜後,撤至平型關一線。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在長城一線布防禦敵。以楊愛源為右路總司令,接替湯恩伯指揮;傅作義為左路司令,七十一師集結繁峙,七十二師集結代縣,作為預備隊。新編第二師至繁峙沙河待命,第十五軍至凌雲口一帶策應。平型關一線布防完成。

  這時紅軍剛剛改編為第八路軍,歸入第二戰區序列,也在向山西前線開進。林彪、聶榮臻所部一一五師於9月14日抵達平型關南大營鎮待命。周恩來、朱德、彭德懷多次與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副司令長官黃紹竑、第十四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會談,確定八路軍不進行正面陣地防禦,主要在敵軍側後進行游擊戰,擊破敵後方交通線和兵站據點。

  9月22日,日軍二十一旅團在戰軍配合下向平型關陣地進攻,被我七十三師擊退。23日,日軍再次向平型關、團城口進攻,二十一聯隊企圖繞過平型關。我軍七十三師、八十四師、獨立第八旅,與敵展開血戰。

  23日,閻錫山令傅作義部投入戰鬥與楊愛源聯合指揮作戰,金憲章新編第二師、郭宗汾七十一師、傅作義三十五軍,向前線開進,令八路軍一一五師自陣地右翼向北攻擊平型關敵軍側背。此時,一一五師已經進至平型關東的冉莊、東長城村一線。由於我軍力量增強,25日,我軍將進占團城口將日軍二十一旅團主力包圍。

  就在我軍準備圍殲敵二十一旅團主力的同時,八路軍一一五師一個團及騎兵營向靈丘方向前進牽制敵人,24日夜,一一五師三個團冒雨在平型關東北山區設伏。以兩個團截擊和分割行進中的敵人,以一個團斷敵退路,以一個獨立團和騎兵營阻擊敵人增援部隊,以一個團為預備隊。

  25日晨,敵二十一旅團一部及輜重車隊,沿靈丘至平型關公路向前線西進。7時許,全部進入我八路軍一一五師伏擊地域,我軍全線突然開火,經過約6個小時的浴血奮戰,至13時許戰鬥結束,計殲敵千餘人,繳獲步槍千餘支,機槍二十餘挺,擊毀汽車百餘輛、馬車兩百餘輛。取得首戰大捷,這就是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平型關一一五師伏擊成功,切斷了日軍的交通線,有力地支援了平型關正面的反攻。

  第40節:平型關大捷不等於平型關戰役(2)

  平型關戰鬥結束後,八路軍一一五師參戰部隊立即向平型關正面的東跑池日軍逼近,並在當日黃昏搶占了東跑池周圍的高地,將日軍包圍在東跑池一帶的盆地。但是國民黨軍隊卻沒有按照計劃出擊。國民黨軍隊的怠戰,使該地的日軍未能被殲,平型關戰鬥的戰果未能得到擴大。

  八路軍平型關伏擊成功的同時,傅作義、楊愛源等部,加緊收縮圍攻團城口敵軍二十一旅團主力。日軍第五師團長坂垣急令四十二聯隊、二十一聯隊向平型關增援。

  27日至29日,雙方在平型關展開激烈的爭奪戰,相持不下,死傷累累。敵關東軍十五混成旅、第二混成旅、十川支隊,馳援平型關二十一旅團。由於日軍增援部隊陸續到達,我軍茹越口、鐵角嶺陣地失守,平型關正面陣地腹背受敵。9月30日夜,前線各部隊奉命撤離。平型關戰役結束。

  平型關之戰歷時一個月(從9月3日制訂作戰計劃到10月2日全線撤退),戰場綿延數百里,我方投入兵力10多萬人,達11個軍,歷經大小戰鬥數十次。日本軍方卻顯然縮小了死傷人數,只在資料上記載,日軍死傷8562人。

  平型關戰役是忻口會戰的前期階段,平型關戰役也是"七七"之後,中國軍隊對日本侵略者最頑強的抗擊,幾乎將有"鋼軍"之稱的日軍二十一旅團全殲。雖然因敵增援解圍,平型關戰役最後沒有取得勝利,但是卻給氣焰極為囂張的日軍以巨大的打擊,讓他們看到速戰滅亡中國是不可能的。這也是第二次國共合作後,八路軍與國民黨軍隊的第一次配合作戰。

  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一一五師雖然沒有進入正面戰場,但是首戰就取得了勝利,切斷了敵人的交通線,有力支持了正面戰場。

  平型關大捷,從軍事上說應該稱為平型關戰鬥。戰場實際上就是在由靈丘通往平型關方向的小寨、老爺廟和關溝一帶和一條叫喬溝的深溝里,距離平型關口大概還有0?5公里。為了表述方便稱平型關大捷。

  從戰役角度看,平型關戰鬥是配合平型關主戰場的側後伏擊戰,是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的第一個大勝利。殲滅的是日軍二十一旅團的一個輜重部隊1000餘人,並不是整個的二十一旅團,更不是坂垣師團。由於八路軍對日本軍隊的戰法、戰鬥能力並沒有感性認識,此戰也損失上千經過長征的老戰士及寶貴的彈藥。

  平型關戰鬥的意義,主要是在政治上的。八路軍首戰告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友軍樹立了榜樣,使全國人民看到了抗日戰爭的希望,對八路軍抗戰的重要作用有了認識。這次戰鬥,也使八路軍認識到了日本軍隊的特點,取得了對日作戰的經驗與教訓。從此,八路軍堅定了游擊戰為主要戰法的思想。

  平型關戰役是八路軍與多派系國民黨軍隊的第一次協同作戰,這次合作的成功,為以後的國共合作共同抗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41節:地雷戰中的科學家(1)

  地雷戰中的科學家

  《地雷戰》是中國人最熟悉的電影,電影表現了抗日戰爭時期,我國軍民在華北地區極為艱苦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獨特的戰法。地雷戰打得鬼子聞風喪膽,在地雷戰中,人民抗日武裝發展壯大起來。

  有人不禁要問,當時的中國北方莊稼漢對地雷知之甚少,而八路軍中也極其缺少地雷製造的專業人員,他們怎麼能夠將地雷製造得如此精妙,運用得如此神奇?

  鮮為人知的是,華北地雷戰中,有一批科學技術人員。這些科技人員為地雷戰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甚至是生命,其事跡與前方戰士同樣可歌可泣。

  冀中抗日根據地,地處大平原,沒有山脈、湖泊,被日軍重點駐兵的三條重要鐵路包圍著,又靠近日寇統治中心北平、天津、保定、石家莊,成為開展游擊戰最為艱難的地區。1938年春,抗日戰爭處於艱難時期,八路軍急需槍枝彈藥,在這種條件下,抗日軍民被逼出了地雷戰這個適合冀中平原的戰法。

  可是,問題又來了,一沒有人會造地雷,二缺少造地雷的器材、原料。這個時候,冀中軍分區司令員呂正操想到了科學家,他找來了冀中軍區二分區參謀長的張珍。

  張珍原名張學淵,曾在輔仁大學化學系當過教師,他認識不少北平、天津的愛國技術專家。張珍接受軍區司令員呂正操的命令,秘密潛回北平,找到他的輔仁大學同學孫魯,動員他和自己一起尋找、動員科學家到抗日根據地工作。孫魯回到天津老家,在英租界找到熊大縝(熊大正)。孫魯向熊大縝介紹冀中情況,熊大縝找到導師葉企孫。

  說到地雷戰中的科學家,首先得說一說葉企孫。

  葉企孫,名鴻眷,字企孫。1898年生於上海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是前清舉人,國學造詣很深,對西方現代科學也頗有研究。葉企孫,1907年入敬業學校,1913年入清華學校,1918年在清華學校畢業後赴美國學習,1920年6月獲芝加哥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23年6月獲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通曉英語、法語、德語。考察過歐洲高等教育和科研。

  葉企孫先生是中國物理學事業的鋪路人。著名科學家華羅庚、吳有訓、熊慶來、周培源、王淦昌、錢三強、錢偉長、李政道、楊振寧、趙九章、彭桓武、王大珩、陳芳允、鄧稼先、朱光亞、黃祖洽、周光召、唐孝威等,都曾受過葉企孫老師的培養。

  第42節:地雷戰中的科學家(2)

  而1977年的葉企孫教授之死,竟然也與冀中地雷戰有關。

  呂正操司令員派張珍到北平時,葉企孫先生正在天津養病。熊大縝是葉企孫最看好的門生,也是他的助教。這時,葉企孫正準備讓熊大縝去德國深造,熊大縝也正準備完婚後遠行歐洲。

  熊大縝聽說八路軍準備開展地雷戰的事,興奮異常,覺得這是科學工作者為抗日戰爭直接出力的好機會,決心放棄出國機會、推遲婚期,到冀中抗日炮火中去。

  熊大縝雖然決心已定,但是還得聽老師的意見。他向葉企孫老師講出冀中根據地要開展地雷戰,急需科技工作者,但沒有說出自己的決心。葉企孫老師聽說抗日需要製造地雷的專家,又從學生的話語中聽出熊大縝的想法,毫不猶豫地說:"國難當頭,國事為重。"支持熊大縝到戰鬥前線去。

  雖然說得輕鬆,但話說出後,葉企孫心中沉重異常。自己的得力助手,剛剛25歲的熊大縝,是自己這麼多年才發現的一個好苗子,這個熊大縝如果深造,將來在學術上的成就不可限量,對國家的貢獻難以預測。可是,抗日戰爭如火如荼,這個時候,什麼都不能說了。不但讓學生上前線,葉企孫還暗暗下決心有一天自己也去抗日戰爭第一線的決心。

  在葉企孫的鼓勵、幫助下,熊大縝決心到冀中抗日根據地去。熊大縝的行動帶動了一大批北平愛國熱血青年學子,好多人跟熊大縝一起去了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冀中根據地。請記住這些名字:

  清華大學化學系學生汪德熙

  清華大學機械系實驗員胡達佛

  清華大學物理系實驗員閻裕昌(門本忠)

  清華大學生物系實驗員張瑞清

  清華大學地學系學生李廣信(李琳)

  清華大學經濟系學生祝懿德

  清華大學物理系學生葛庭燧

  清華大學物理系職員何國華

  燕京大學物理系學生張方(李度)

  北平大學電機系畢業生劉維

  清華大學化學系研究生林風

  燕京大學物理系畢業生李猛(朱南華)

  熊大縝通過北平地下黨關係進入冀中軍區根據地後,立刻受到冀中軍區呂正操司令員的賞識重用。不久之後,他被提升為冀中軍區供給部部長,著手籌建技術研究社,以開展烈性炸藥、地雷和雷管以及無線電研製工作。

  呂正操將軍的回憶錄中寫道:"熊大縝任職後通過關係和各種渠道,購買了幾十部電台的原材料。將十二個炸藥筒埋在鐵軌下,在幾百米外接上引爆器埋伏下來等待。一會兒,敵人先從沿鐵路一側的公路上開過一輛巡邏車探路,又從鐵路上開過一輛壓道車清道,然後才是滿裝軍火的列車開過來。隨著轟的一聲巨響,火車頭便飛上了天。接著是車上的軍火接二連三的大爆炸,火光沖天,震耳欲聾。這次行動之後,他們又多次出動,炸火車,炸橋樑,炸碉堡,炸得敵人驚恐不安,交通線經常遭到破壞。"

  第43節:地雷戰中的科學家(3)

  技術研究社研究有了成果。

  在熊大縝、汪德熙的領導下,冀中根據地的炸藥廠也不斷壯大,到後來竟建成了一座擁有2000多工人,能製造大批量地雷、手榴彈、復裝子彈、擲彈筒彈,能修理各種槍械的大型兵工廠。

  熊大縝、汪德熙多次受到呂正操司令的嘉獎。1938年底,在唐縣北大悲村,聶榮臻司令員接見了熊大縝。對技研社和炸藥廠大加讚賞,並囑咐要盡力擴大規模,爭取更多的知識分子到根據地參加工作。在一次反"掃蕩"中,賀龍司令員帶一支8000人的部隊援助冀中。賀龍看到熊大縝的業績很感興趣,帶了他的總供給部長親自到技研社參觀學習。

  美國派觀察組到冀中考察,看到熊大縝後驚嘆地說:"你們真有本事呀!和美國的火箭一樣呵!"呂正操回憶說:"他們在外國報紙上發表文章,說他們美國的技術中國的晉察冀都有了。晉察冀這樣搞,其他兄弟部隊打電報要求支援。"

  後來,汪德熙因工作需要離開根據地到昆明去,張方全面負責炸藥廠的工作。張方把研製炸藥的經驗寫成書面材料,散發到各抗日根據地。朱德總司令所在的晉冀魯豫根據地也辦起了子彈廠,但是造出來的火藥不好用,子彈廠生產不出子彈。朱總司令親自下令請張方到晉冀魯豫根據地傳授技術。張方到後一個月,子彈就可以源源不斷供應了。張方原本只懂物理實驗方法,對化學是門外漢,全靠汪德熙臨走時留下的一大本英文《火藥學》,自學成了火藥專家。一次試驗中,張方右手的三個指頭都被炸斷了。當時根據地生活艱苦,普通戰士每月一元津貼,朱總最高也只是每月五元,而張方每月十二元。朱老總說:"張方為了炸藥殘疾了,得特殊照顧。"

  八路軍搞到一批氯酸鉀,著手試製炸藥,但是用的是傳統的翻曬方式,在屋頂上乾燥,曾出現過連人帶屋頂都炸飛的事故。在當時的條件下,防止炸藥自爆成了難題。熊大縝多次潛回到天津,請教老師葉企孫。葉企孫聽說熊大縝領導的技術研究社面臨一些實際困難時,不顧身體不好,非要親自到冀中根據地了解情況,由於弟子們的再三勸阻才沒有成行。葉企孫對根據地造地雷的事放心不下,他馬上讓自己的實驗員閻裕昌前往冀中。閻裕昌化名門本忠秘密進入冀中抗日根據地。

  門本忠本是清華大學的一個勤雜工,葉企孫見他對科學有特殊興趣,又聰明能幹,破格提他為實驗員,做自己的助手。由於多年的教學實驗,門本忠對炸藥有豐富的知識。門本忠一到根據地,就解決了炸藥自爆問題,還設計出根據地特定條件下可以生產的電雷管電路。

  這時,葉企孫先生又派學生從天津衝破日軍封鎖線運來電錶、白金絲等必要物資。汪德熙、林風、張瑞清、熊大縝、葛庭燧等人,也經常裝扮成傳教士冒著生命危險穿越日本封鎖線,進入北平、天津,為冀中軍區購買雷管、無線電元器件等緊缺軍用物資。葉企孫設法籌集款項購買急需的軍用物資運往冀中,為當地抗日事業解了燃眉之急。

  第44節:地雷戰中的科學家(4)

  熊大縝等人還與開灤礦務公司副經理王崇植聯繫,弄到了大批製造炸藥所需的化學原料、銅殼和鉑絲以及控制電雷管的電動起爆器。又通過王崇植弄到無線電器材,請到技術人員,在天津英租界清華同學會內裝配無線電台,然後設法運入冀中。化學系畢業生林風在天津租界一家工廠內偷偷製造黃色炸藥(TNT),偽裝成條狀肥皂秘密運入冀中。

  有了地雷,冀中軍民如虎添翼。地道戰、地雷戰、伏擊戰等神奇的戰法,打得日本軍日夜不寧、心驚膽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阜平縣五丈灣村民兵李勇爆炸組,利用地雷先後炸死炸傷日偽軍362人,炸毀汽車25輛。天井關之戰,一種專炸坦克的地雷把日軍第八聯隊的裝甲車炸毀,日軍報紙寫"八路軍有反坦克地雷",從此,不敢大搖大擺進入冀中了。日軍的《華北駐屯軍肅正作戰指要》中用了相當的篇幅指導日軍應付地雷戰。美國著名記者哈里遜·福爾曼,起初對中國的抗日戰爭持悲觀態度,當他看了冀中的地雷戰後說:"圍困日本人的一個常用方法,便是在據點附近安放成百上千個地雷。""一個人有相當大的勇氣,才能面對敵人可怕的現代化武器想出這些'微不足道'的抵抗方法。"

  可是,就在冀中地雷戰開展得有聲有色時,大禍降臨到科學家們的頭上了。

  當時是國共合作,共同抗日。1938年秋,國民政府河北省主席鹿鍾麟下令要呂正操讓出冀中,向冀東發展。這樣的要求呂正操當然不能接受,國共兩支抗日武裝面臨的是摩擦甚至火拼。熊大縝表示應該求同存異,一致對敵,避免摩擦。這引起了一些政治嗅覺靈敏者的嚴重關注。加上他多次化裝到敵占區採購軍火,更引起一些人的懷疑。

  1939年1月,鹿鍾麟派一個考察團到冀中。有個叫方平的團員到供給部。熊大縝見方平是讀書人,使試著用英語與之交談。方平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雙方一下子交流順暢起來,他們越聊越投機。供給部政委王文波在一旁聽不懂,又氣又惱,將這事當成特務嫌疑上報。

  1939年春天,共產黨在各個根據地都成立了鋤奸部,發起了一個旨在清洗漢奸、特務的鋤奸運動,冀中軍區也成立了鋤奸部。鋤奸部不能不幹活,不能沒成績,於是就瞄準了知識分子成堆的供給部,技研社是重點,熊大縝是頭子。

  於是,軍區鋤奸部工作人員輕而易舉地、乾淨利落地一網打盡,抓捕了熊大縝、門本忠、張方、李廣信、劉維、李猛、胡達佛等技研社全部技術員。接著又把供給部、炸藥廠、印刷所、衛生部、醫院、電台、銀行、學校、報社、商店、教會等機關中平津來的所有知識分子通通抓了起來,總共有100多人。鋤奸部搞出了一起轟動一時的大特務漢奸案。

  第45節:地雷戰中的科學家(5)

  這些"壞蛋"是二分區參謀長張珍從城裡弄來的,張珍成為"引狼入室"的罪魁禍首,受審次數最多。

  受刑最重的自然是"首惡"熊大縝。解放後,在北京市安全局檔案室所存的熊大縝檔案材料就有32卷,僅口供就有81頁。主要罪名是"國民黨特務",主要罪證則是一封密信。密信是從天津送到冀中軍區供給部的一批偽裝成肥皂的TNT炸藥夾帶的。內容是:"你派來的人我們已經見了,你們需要的東西,已送了幾批。急需的物資,最好在秋收之前,由河運較方便。"信尾署名是:"天津黨政軍聯合辦事處",鋤奸部認為這是國民黨在天津的特務機關。白紙黑字,鐵證如山。而後來的調查證明,事實上它卻是一個國共合作的統戰組織。當時是國共合作,即使是真的與國民黨聯繫也是正當的,這個組織幫助八路軍,為抗日根據地運送炸藥。這樣一封密信卻被當成了罪證!

  當過東北軍將領的呂正操司令員也在鋤奸人員的懷疑之中,司令員明知被抓的是一群滿腔熱血、捨身為國的愛國者,卻無力營救。

  冀中抗日根據地一下子抓了這麼多知識分子,遠在延安的黨中央震驚了,黨中央派彭真和許建國等人到冀中覆審。覆審最後的結論是:逼供不足為憑,鋤奸擴大化應予糾正。除熊大縝尚需進一步審查外,其餘人員全部釋放。

  1939年夏天,日軍對冀中根據地發起了更為瘋狂的大"掃蕩",軍區主力轉移。審訊時被拷打受傷的熊大縝無法跟上隊伍。鋤奸部一名負責押解犯人的戰士喝道:"快走,磨蹭什麼?想逃跑啊?"

  自尊自愛的熊大縝說:"別那麼凶,好不好!"

  鋤奸部戰士說:"對你這種漢奸特務,還用得著客氣!"

  熊大縝說:"我是冀中軍區供給部部長,你手裡的槍和子彈就是我造的。我怎麼是漢奸特務?"

  兩個人吵了起來。戰士說:"就是漢奸特務!走,再不走,斃了你!"

  一生堅持真理的熊大縝不肯,他就站住了。那個戰士真的拉開槍栓,推上子彈,槍口黑洞洞地對上了供給部部長熊大縝的腦袋,勾上了扳機。

  就在這一剎那,熊大縝說話了,他說:"造一粒子彈不容易,留著打鬼子吧!你要真的想弄死我,就用石頭!"

  這個人,真的放下了槍,真的舉起了石頭。

  年僅26歲的清華才子熊大縝,造出無數讓鬼子聞風喪膽的地雷的熊大縝,死在石頭之下--最有價值的腦袋也沒有硬過石頭。

  葉企孫老師最好的學生死了,幾十年後,餘下的學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造出了、氫彈、人造衛星。

  爆破專家門本忠也死了,死得也很慘,但他很願意這樣的死,因為沒有熊大縝那樣的遺恨。

  第46節:地雷戰中的科學家(6)

  患有嚴重肺結核的門本忠,穿農民的褂子,頭上包著白手巾,一村一村地走,手把手地將拿鋤頭的莊稼漢們教成會造雷、會玩雷的地雷高手。在冀中根據地,大人孩子沒有不認識地雷大王門本忠的。

  1942年5月8日,河北省安平縣武莫村突然被鬼子包圍。鬼子將全村老百姓用刺刀圈在一起,逼問誰是八路軍,誰是造地雷的門本忠。百姓將門本忠護在身後,就是一言不發。

  鬼子拉出一個砍了頭,又要拉一個。門本忠從人群中沖了出來,說:"我是門本忠!不許再殺人!"

  鬼子恨死了門本忠,用鐵絲穿過他的鎖骨,拖著在大街上轉。科學家門本忠高喊口號,痛罵不絕。日寇用刀割他的舌頭,最後又用小刀一刀一刀削下門本忠的肉。

  壯士門本忠犧牲時46歲,留下艱難度日的老少六口。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給這些為民族解放戰鬥、犧牲的科技工作者獻上鮮花;講述地雷戰的故事時,也應該講一講這些已經被遺忘的不拿槍的戰士。

  存活下來的冀中根據地科學家,後來成為祖國科學事業的棟樑。

  熊大縝屈死時,他的導師葉企孫正在昆明西南聯大,他知道的只是熊大縝被捕,便多方營救,還為此事專程到過重慶八路軍辦事處。他哪裡曉得,學生熊大縝早已是石下冤鬼。解放後,葉企孫頂著被株連的危險繼續多方呼籲,一直要求為熊大縝平反。雖然沒有結果,但也並沒有引雷劈身。

  一聲驚雷,"文化大革命"來了。先是呂正操受到審查,因為熊大縝是呂正操賞識的人,熊大縝特務案又被重新提出。"革命者"用了這樣的推理:因為熊大縝是特務,而熊大縝是葉企孫的學生,所以葉企孫也是特務。因為熊大縝是特務,而葉企孫是熊大縝的導師,那麼,葉企孫必是特務頭子。

  1967年6月,葉企孫被北大學生揪斗、關押、抄家。恨不得把一切獻給科學、獻給黨、獻給祖國的葉企孫成了特務,風聲、雨聲、雷電聲,聲聲入耳,他精神崩潰了。這個中國物理學最優秀的導師,身形枯槁,面色憔悴,吟著誰也聽不明白的歌,躑躅在首都街頭。遇到熟悉的學生便說:"有錢嗎?給我幾個!"

  1968年,葉企孫被正式逮捕下獄。關了一年多後,被放回北大,"敵我矛盾,人民內部處理"。葉企孫繼續是特務,但也可以是人民。1977年1月13日,颯颯的風,冷冷的家,孤零零的葉企孫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生活,他熱愛的中國,他熱愛的學生。

  葉企孫一生未婚,視學生為子女。1986年,清華學生聯名寫信要求為葉企孫平反。1987年,葉企孫死後10年得到平反。1992年,海內外127位知名學者聯名向清華大學呼籲為葉企孫建立銅像,1995年在清華大學校園,一代名師葉企孫的銅像立了起來,清華大學又有了葉企孫。

  第47節: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戰--申地房子戰鬥(1)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戰--申地房子戰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在東京灣"密蘇里"號上舉行了日本正式投降簽字儀式,但是有部分日本軍人並沒有停止作戰,所以1945年8月15日,只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標誌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底哪一天停止的,仍然是有爭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次大規模戰鬥發生在黑龍江省虎林縣的虎頭要塞,虎頭要塞一直到1945年8月26日才被蘇軍攻克。而黑龍江省的東寧要塞被攻克時間則遲至1945年8月28日。對虎頭、東寧兩個要塞的戰鬥,已經有過許多報導,並認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鬥終點。其實,戰鬥並沒有就此結束,1945年9月25日在齊齊哈爾南一個叫申地房子的小村子,蘇聯紅軍與日本軍隊又發生了一次戰鬥,這次戰鬥,可以說是目前所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次戰鬥。

  昂昂溪火車站後面有一片樹林,樹林中矗立著一座紀念碑。這片樹林就是蘇聯紅軍烈士陵園,這碑就是為申地房子戰鬥犧牲的蘇聯紅軍而樹立的。昂昂溪蘇聯紅軍烈士陵園是中國安葬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紅軍最多的陵園。

  昂昂溪南嫩江西岸有個村莊叫蒙古三家子屯,當時屬景星縣頭站區(現屬內蒙古自治區札賚特旗)。日本宣布投降後,一天,幾個日本兵闖進了三家子屯,他們聲稱沒有飯吃了,要用兩支步槍和三百發子彈換些錢。村民給了他們錢後,日本兵卻只交出了槍,說什麼也不給子彈。於是,雙方發生了衝突。衝突中,幾個日本兵被打死,兩個日本兵逃走了。這兩個日本兵正好遇上了從王爺廟(內蒙古烏蘭浩特)來的近四百個沒有完全解除武裝的鬼子兵。於是,日本鬼子對三家子屯和隔江相望的申地房子,開始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兩個村子共有160多人被殺,三家子屯僅有三人存命,申地房子僅存二人。

  三家子屯的倖存者陶永富老人說:那天是陰曆八月十九日下午3點多鐘,鬼子害怕開槍暴露目標,從頭到尾殺了83人,就開了一槍,剩下的全是用刀。

  與三家子屯隔嫩江相對的是申地房子(現屬黑龍江省泰來縣,又稱申家窯)。前幾天,也有日本兵到這個屯子要吃的東西,老百姓沒有給,並拒絕他們進村。鬼子記下了仇,血洗三家子屯後,他們就過了江,對申地房子也開始了大屠殺。麻榮春是申地房子屠殺的倖存者,他說,農曆八月十九日的晚上,聽說三家子屯讓日本鬼子血洗了,他們全村人準備天一亮就跑。沒想到,後半夜,忽然聽屯子亂了起來,從窗戶一看,外面全是日本兵。

  據事件親歷者86歲的王郁文老人回憶,當時王郁文的父親去申家窯請醫生,可是一去不返。已經聽說日本人洗了申家窯,王郁文去申家窯找父親,途中遇見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身上已經中了數刀。申家窯一點兒聲音也沒有,雞也不叫,狗也不叫。王郁文進屯一看,到處是死人,一座大房子裡,死人堆得有一米多高。王老先生回憶,他父親遇難的時間是農曆八月十九日,當時正在收割高粱。

  第48節: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戰--申地房子戰鬥(2)

  三家子屯倖免於難的陶永富帶著傷去鄰屯找人救助。這時天已經亮了,遠遠看見有一隊鐵甲車開過來,他認出了這是蘇聯紅軍,就摘下帽子搖晃。紅軍將他扶上車,給他包紮,並問了屯子的情況。原來,這股日軍是拒不繳械的死硬分子,這些紅軍正是追剿他們的,聽到了一聲槍響就向這個方向追來了。陶永富為紅軍領路到了嫩江邊,這時日本強盜已經血洗了申地房子,蘇聯紅軍從望遠鏡里能看到這些鬼子,有的正抽菸,有的在擦刀,有的在休息。蘇聯紅軍官兵立即用無線電與上級聯繫,請求支援渡江設備,同時向日軍開炮轟擊。

  中午,四輛卡車運送的一連蘇聯紅軍官兵,從西邊朱家坎(今龍江縣城)方向開來。紅軍開始渡江向嫩江對岸發起進攻。一陣炮擊後,有約30名日軍偽裝投降。放鬆了戒備的蘇軍坦克開路,步兵跟著前進。行進至申地房子屯前大道時,忽然,大隊日本鬼子忽的一下子從一道小土壕後面躥了出來。原來,這些日本兵的子彈已經不多了,又害怕槍聲暴露目標,他們是想等紅軍靠近了用刺刀展開白刃戰。日本兵嗷嗷怪叫著,端著刺刀沖了上來,蘇聯紅軍猝不及防,重武器用不上,只能與日本兵肉搏。許多紅軍用的是衝鋒鎗,沒有上刺刀,只能用槍托拼殺,有的就跟日本兵滾在一起。戰鬥十分慘烈。

  不久大興、富拉爾基、昂昂溪的紅軍援軍趕到,將日本兵團團包圍,才將這批日本兵消滅。此戰,殲敵300多人,戰鬥中有二十幾個日本兵衝出了包圍圈,向東逃走,後來在泰康被消滅。

  據陶永富、麻榮春、王郁文的回憶,申地房子戰鬥的時間應該是農曆八月二十日,也就是公曆的9月25日,這時距日本宣布投降已經一個多月,距9月2日日本投降簽字也已經有20多天了,比蘇軍攻克東寧要塞的8月28日晚了將近一個月。

  這次戰鬥,符·伊·茂林結濱、伊·斯尼卡諾夫、格·亞·耶先果夫、布·格斯克倆諾夫在內的少尉級以上軍官13名,上士以下士兵111名,共124名蘇聯紅軍英勇犧牲,血染中國大地。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獻出生命的一批反法西斯戰士。

  為了紀念這次戰鬥,紀念這些為世界和平獻出生命的蘇聯紅軍戰士,1949年8月15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機關、蘇聯僑民、人民團體代表及昂昂溪各界群眾5000多人對這些犧牲的蘇聯紅軍舉行公祭,省政府主席於毅夫、市委書記丁秀等11人主祭。

  蘇聯紅軍與日本軍人的申地房子戰鬥,從戰鬥形式看,是由蘇軍的追擊、日軍潰逃演變成的日軍伏擊蘇軍攻擊戰。從規模上看,雙方死傷共達500人,在整個遠東戰役中,日軍損失約67?7萬人,其中死亡8?3萬人,投降59?4萬人;蘇軍傷亡3?2萬人,且多為非戰鬥傷亡,這次蘇軍一次損失124人,日軍損失300多人,已經達到戰鬥規模,而且是規模不小的戰鬥。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是從江橋抗戰開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次戰鬥也應該認定發生在齊齊哈爾。更為巧合的是,申地房子戰鬥距離江橋戰役主戰場大興不過十幾公里。

  第49節:謝文東向攝影機投降

  謝文東向攝影機投降

  看過《林海雪原》的人都記得,其中有個謝文東謝司令。這謝文東可是個大人物,也是個極為複雜的人。他本是黑龍江省依蘭縣的大地主,日本侵占東北後,也侵犯了地主的利益,謝文東參加了依蘭人民反抗日寇的土龍山暴動,被推舉為領袖,舉起了抗日的旗幟。後來他率部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他的隊伍兵多糧足,成為東北抗聯的重要力量。謝文東當過抗聯第八軍的軍長,成了聲名赫赫的抗日英雄。後來,他卻投降了日本人,成了一個大漢奸。日本人投降,他又拉起一支幾千人的隊伍,當了土匪。蘇聯紅軍進軍東北時,蘇軍有一個連駐在謝部附近。謝看中了蘇軍的先進武器裝備,就令人將這些愛喝酒的蘇聯人灌得酩酊大醉,然後將這一百多名紅軍全扒光衣服活埋了。謝文東又接受蔣介石的委任,當上東北自衛軍司令,與共產黨為敵。至此,謝文東成為東北人民的敵人。

  為了剿滅謝文東匪幫,解放軍在林海雪原展開了艱苦的戰鬥。曾在南泥灣開荒而聲名赫赫的三五九旅是剿滅謝文東的主力。經過幾場惡戰,謝匪主力被殲,只剩下謝文東及少數匪首逃入深山老林。為了宣傳解放軍剿匪的戰鬥過程,當時任東北電影製片廠(後來的長春電影製片廠)副廠長的徐肖冰同志,跟隨三五九旅剿匪部隊進入深山老林,準備製作一部名為《活捉謝文東》的紀錄片。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攝影機竟然成了活捉謝文東的武器。

  那是1946年的冬天,牡丹江一帶正是冰封雪裹,氣溫零下三十多攝氏度。徐肖冰同志扛著機器,跟著一個剿匪排艱難地行走在林海中搜索。中午,排長命令休息吃飯,大家就在一個避風的坡下生火,徐肖冰也把已經凍得不能轉動的攝影機湊到火跟前。忽然,放哨的戰士跑來報告,說在前面發現了幾個人的腳印。在這樣的天氣,老百姓是絕不可能到山裡來的,這腳印一定是土匪留下的。排長命令分散搜索。大約過了二十分鐘,看到有一個小廟,有幾個衣衫襤褸的人,其中一個胖子正跪在地上喃喃地祈禱。戰士喝令他們舉手繳械,可是這幾個人不但不聽,還向我戰士開槍射擊。經過一陣槍戰,兩個土匪被擊倒,剩下一個胖子,以一棵大樹為依託繼續頑抗。戰士們分幾路包抄過去。徐肖冰也冒著飛射的槍彈,沖了上去。

  徐肖冰將攝影機架好對準那個土匪,並打開機器。這個大胖子正靠著樹射擊,猛地看見一隻大口徑的"武器"已經瞄準了他。嚇得他一哆嗦,槍就掉到雪裡了。這個大胖子衝著攝影機不由自主地舉起了雙手。戰士們上去將這人捆了個結實。一看,這人正是大土匪謝文東。

  謝文東雖然是久經沙場的人了,可是從來沒有見過攝影機這種"先進武器",當時真的是嚇破了膽。因為他是對著鏡頭投降的,這一場面也正好被攝入了鏡頭。

  第50節:去台灣前,蔣介石只當了幾個月"總統"

  去台灣前,蔣介石只當了幾個月"總統"

  現在許多影視作品,不管什麼時間,都稱蔣介石為"蔣總統",這可不對,因為蔣介石離開大陸前就當過幾個月"總統"。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國開始出現了"總統",但當時的名稱不是"總統",而是"非常大總統"、"大總統"、"代理大總統"、"攝行大總統",你方唱罷我登場,走馬燈一樣讓人眼花繚亂。這裡咱也不管了。咱單說說蔣介石這位"總統"。

  袁世凱死後,軍閥割據,南方各省逐漸脫離北洋政府。1925年孫中山不幸在北京逝世。為了統一全中國,中國國民黨於1925年7月1日在廣州成立了國民政府,國民政府採取委員制,以汪精衛為主席。1926年11月,國民政府北遷武漢,史稱"武漢國民政府"。

  1927年4月,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採取委員制,蔣介石、胡漢民、張靜江、吳稚暉等12人為政府委員,胡漢民為政府主席,蔣介石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

  1928年2月3日至7日,中國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在南京召開,通過了改組國民政府等議案,會議推譚延闓為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為軍事委員會主席兼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同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公布《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國民政府總攬中華民國之治權,政府設主席1人,委員10至12人,國民政府主席兼任陸海空軍總司令。蔣介石成為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海空軍總司令。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國民政府於1938年遷都重慶,是為重慶國民政府。抗日戰爭結束後,重慶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1946年10月11日,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蔣介石被表面的勝利沖昏頭腦,於1946年11月15日下令召開由國民黨一黨包辦的"國民大會"。中國共產黨堅決反對這次大會。12月25日"國民大會"閉幕,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開"行憲國大",選舉總統、副總統,4月19日,國民大會正式舉行總統選舉。蔣介石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總統。

  這時候,解放軍節節勝利,國統區民主運動高漲,反蔣呼聲日高。1948年12月24日,白崇禧通電提出要求蔣介石下野,緊接著,李宗仁等又提出要蔣介石下野,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四省相繼通電響應。內外交困的蔣介石人人喊打。蔣介石無計可施,只得於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總統。當日,蔣介石乘飛機到杭州,次日到溪口。

  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占領南京,11月,李宗仁因不堪當蔣介石的傀儡,也從南寧飛往香港,接著從香港"赴美就醫"。蔣介石於1949年12月10日到了台灣。

  1924年1月,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建立陸軍軍官學校,訓練革命軍隊,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軍校校長兼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以後,許多黃埔生稱蔣介石為"校長"。

  1932年3月6日,行政院院長汪精衛在洛陽主持召開了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推舉蔣介石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軍事參謀部參謀長,直到抗日戰爭結束。這段時間多稱"蔣委員長"。

  1938年3月以後,蔣介石一直任國民黨總裁,故又稱他"總裁"。

  蔣介石的"總統"、"校長"、"委員長"、"總裁",時間不同,對象身份不同,使用時不可亂來。

  第51節:"靚女",古已有之

  詩詞

  "靚女",古已有之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詩經·邶風·靜女》

  這個"靜女",許多人解釋為嫻靜的少女、安詳的姑娘,這是誤解。

  詩中的話是一個小伙子的口吻,從詩中看,"靜女"是很愛這小伙子的,對小伙子又是送禮物,又是約會的。可是,她明明跟人家約好了在"城隅"相見,到了時候她自己卻躲了起來,讓人家"愛而不見",弄得小伙子"搔首踟躕",她卻在一邊兒角落裡偷偷地笑。這麼一看,這個姑娘哪有一點安靜的樣子,純粹是個愛玩愛鬧的瘋丫頭。這"靜女"解釋為安靜的少女、幽靜的姑娘,是不合詩意的,是不妥當的。

  中國古代的那些約束婦女的"規矩",是隨著歷史一步一步形成的,並不是一開始就很"完備"的。先是周代的"周禮",這主要是約束貴族的,對下層人不大管用,後來是漢代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再往後是南宋朱熹的理學。到了南宋中國封建社會的倫理才算是真正完善,所以不可以用朱熹以後的封建理學來解釋整個的中國古代社會。產生《詩經》的時代,各種讓女孩子安靜的禮俗還沒有形成,當時的社會也不見得需要女孩子安靜,女孩子自己也用不著像後來的閨中之女那樣以"靜"為美約束自己。

  《靜女》本是一首充滿了天然的活潑的極富動感的愛情詩,如果突然冒出來了一個安安靜靜的"靜女",詩味就大減了。

  解釋《詩經》的著作可謂是汗牛充棟,最有影響、最權威的就是宋代朱熹的《詩集傳》。朱熹的《詩集傳》以比較科學的態度對前人的注釋進行了批判性的總結,但是同時,他也時時不忘通過解釋《詩經》,闡發自己的理學思想。朱熹在解說這首詩時就說"靜者,閒雅之意"。今天許多人對"靜女"的解釋就是源自這裡的。

  "靜女"的正確解釋應該是"靚女","靚"通"靜",讀jìng,意為美好。《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引用賈誼《鳥賦》:"澹乎若深淵之靜",可是,到了《漢書·賈誼傳》這句話就變成了"澹虛舟乎若深淵之靚","靜"成了"靚",可見,這兩個字在古代是相通的。《漢書·揚雄傳》:"稍暗暗而靚深",顏師古注"靚,即靜字"。《說文句讀》:"靚者,靜字之假借。"《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既然是有"琴瑟在御",應該是載歌載舞,怎麼可以"靜"?這個"靜"也就是"靚",美好的意思。

  "靜女其姝"中"靜"、"姝"是同義詞。"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翻譯過來就是:一個美麗的女孩約我在城外相見。若譯成:一個安靜的女孩約我在城外相見,那多沒意思。應該恢復歷史的真面目,應該將"靜女"解釋為"靚女",美貌的女子。

  現在人很講究"靚",以為"靚"是個很時尚的新詞,其實在《詩經》的時代,就已經有"靚"了,就已經講"靚"了。

  第52節:《詩經》中的"小說"(1)

  《詩經》中的"小說"

  《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是《詩經》最傑出的一首,這首詩產生在今陝西南部。

  兩千年來對這首詩已有許多解說,也有許多人翻譯。可惜的是,這麼多年,它讓文人放了太多的添加劑,使原本自然、淳樸的民歌,失去了天然本色,現在,很少有人能看出它的天真、清新的本質了。

  詩歌善於抒情,小說便於敘事,有的題材適用於詩歌,有的題材適用於小說,各得其所,各見其長。《詩經》的時代,當然還沒有小說,但是若是將《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當成小說來讀,就更能體會到這首詩的天然的活氣、原始的魅力。

  《詩經·鄭風·女曰雞鳴》的第一節是:"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這兒的"雞鳴"和"昧旦"是古代的兩個時段,雞鳴相當於現在的1點至3點;昧旦在雞鳴後,相當於3點至5點。"子"是第二人稱"您"。"興"是起來的意思。"弋"是射的意思。這節詩本來是小兩口兒床上親熱的談話。變成小說就是,女人說:"才是雞鳴時,天還早哩,咱倆再躺一會兒。"男的說:"不對吧,該是昧旦了。得起來了,趁天還沒亮,我得去射鳧射雁。"

  女人說:"你瞎說!沒到昧旦,才是雞鳴。"男的說:"你才瞎說,是昧旦了。""那咱打賭!你看看外邊,看看星星,看是誰對。"

  小兩口兒從熱被窩出來,揭開窗簾一看,哇!外面星光燦爛。"你輸,你輸,你輸了!"女的說,"咱們倆還能躺一會兒。別起來,再躺一會兒!"

  於是兩個人就安心躺下了,男的就對女人講用繩箭射鳧和雁的故事,女的就聽男人講用繩箭射鳧和雁的故事。

  第53節:《詩經》中的"小說"(2)

  第一節到這兒就完了,接著是第二節:"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第三節:"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知子之好之,雜佩以報之。"這第二節和第三節是兩個人從鳧和雁,接著往下說,說的是:

  "記不得啦?咱倆結婚那天。人家都說咱倆是天生的一對,我和你喝了酒,我還說了,和你白頭到老不分手。就那天,琴瑟特別的好聽,我覺著自己特別好看。你說,是不是呀?"(這應該是女的說的。)

  "記得咱們剛認識的時候不?我送你的玉佩?其實呀,那天,我是早就知道你非得打那兒走,就在那裡等著你的。你這個人啊,就是愛美,就是喜歡玉佩。我於是就弄來了玉佩,讓你高興。就這麼的,你就和我好上了。"(這應該是男的說的。)

  "你壞!你壞!你壞!"她捶她的男人,捏他的鼻子,給他"吃酸棗"。

  "啊呀!糟了!不好,你看天,都大亮了。鳧和雁都飛走了。"

  《詩經》是古老的,但是,情感永遠不會老。看,這是多麼純正的感情呀,這是多麼實在的生活呀!《詩經·鄭風·女曰雞鳴》這首詩就是人民群眾對自己普通日子的真實記錄。

  《詩經》是文藝還在童年時的作品,其中的《國風》,大部分是敘事之作,這些作品真實地記錄了當時人們的生活。那時候,還沒有儒教,沒有理學,人們的思想沒有受到後來的種種桎梏的束縛。《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是沒有受污染的、純粹的、綠色的,它是詩,也是讓人讀後心醉的"小說"。

  第54節:"雞鳴"不一定是雞叫

  "雞鳴"不一定是雞叫

  《詩經·鄭風·女曰雞鳴》有:"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有人解釋這裡的"雞鳴"為"雞叫";有的不加解釋,那意思是這個"雞鳴"就是一般的雞叫,用不著再解釋。這是不對的。"女曰雞鳴",如果真的是雞叫,人已經聽得到了,就用不著"子興視夜"爬起來撩窗簾看星星了。這個"雞鳴"並不是真的雞叫。

  《孔雀東南飛》中有:"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也不是真的雞叫,而是古代計時法中的一個時段。

  《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朱熹《詩集傳》:"昧,晦;旦,明也。昧旦,天欲旦、晦明未辨之際也。"《傳疏》:"昧旦後於雞鳴時。"昧旦又叫昧爽,是天將亮的時間。而平旦、平明是天亮的時間。古代,日出時叫做旦早朝晨,日入時叫做夕暮昏晚。所以古書上常見朝夕、旦暮、晨昏、昏旦並舉的例子。太陽正中時叫日中,將近日中的時間叫做隅中,太陽西斜叫做昃。日入以後是黃昏,黃昏以後是人定。《孔雀東南飛》:"晻晻黃昏後,寂寂人定初。"人定以後是夜半。雞鳴和昧旦是夜半以後先後相繼的兩個時段。

  地支計時名稱十二時辰名稱相當現在時間

  子時夜半23時至1時

  丑時雞鳴1時至3時

  寅時平旦3時至5時

  卯時日出5時至7時

  辰時早食7時至9時

  巳時隅中、日禺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日跌、日央13時至15時

  申時晡時、日晡、夕食15時至17時

  酉時日入、日落、日沉、傍晚17時至19時

  戌時黃昏、名日夕、日暮、日晚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定昏21時至23時

  西周時就已使用十二時辰制了。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早食、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慷慨激昂的請戰書--《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詩經·秦風·無衣》

  《詩經·秦風·無衣》是《詩經》中的精品,對它的研究、注釋、翻譯有許多,但是誤解也多。《秦風》本來就是秦地的民歌,可是有人硬是要說它是某某人為某某事所作。還有人對這首詩作了曲解和不合情理的翻譯。比如,"與子同袍"就是"和你合用一件戰袍",這樣的解釋真是滑稽。怎麼樣才能"和你合用一件戰袍"?一、你伸一個袖子我伸一個袖子--這樣怎麼打仗?怎麼行軍?二、你穿一陣子我穿一陣子,一個有衣穿時,另一個就得光著,這樣也不能打仗。要想理解古代詩歌,就得首先理解古代的政治、軍事、經濟等等,絕不能憑我們現在人的想法去推測古人。

  產生《秦風》的秦地,即現在的陝西中部、甘肅東部,秦人在商周時代與戎狄雜處,以養馬聞名,以尚武著稱。當時的秦人部落實行的是兵制,有點兒像是民兵制,平民成年男子平時耕种放牧,戰時上戰場就是戰士,武器與軍裝由自己準備。這種兵制在北方的少數民族中一直在延續著,木蘭的"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就是在自己置備裝備。在當時,成年的秦人男子,是自己有戰袍、戈矛的,只要發生戰事,拿起來就可以上戰場了。

  《詩經·秦風·無衣》共有三節,後兩節實際只是第一節的同義復唱。這首詩表面只是一個人的獨白,實際是一個人在回答另外的人。

  "豈曰無衣?"之前,一定是有人說了:"你有軍裝嗎?"回答:"誰說我沒有軍裝,我有同你一樣的戰袍。要出兵打仗了,我已經準備好了武器。"話外之音,說是:我也要參軍上戰場。

  既然是有軍裝也有武器,又有上戰場的要求,那為什麼還不能上戰場呢?答案只有一個:年齡不夠。這是一個年齡不夠的小傢伙,早就羨慕上了那些當兵打仗的父兄。他自己準備好了武器和軍裝,就等著有戰事上前方。可是人家說了:"小傢伙,你還小哩,有軍裝嗎?有武器嗎?"於是,才引出了這小傢伙的一席話。

  小傢伙的這些話,只是平常的答話,可是寫在紙上,便是一份言辭慷慨、情緒激昂的請戰書,於是被秦人記錄了下來,改寫成了鼓舞鬥志的歌。這份"請戰書"表現的渴望戰鬥的熱情,正好與當時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現在的話說是有廣泛的社會意義,這是它得以流傳的原因之一。詩的語言質樸無華,但情緒是發自內心的,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這是其流傳千古的另一原因。

  第55節:《山鬼》說背景(1)

  《山鬼》說背景

  《九歌》是楚人祭祀的古曲,在屈原之前就已經存在,屈原依原曲填了新詞。《山鬼》是屈原的《九歌》十一首詩中的最攝人魂魄的一首。《山鬼》,寫的是一個美麗而幽怨的女神,這個女神出自一個美麗淒婉的楚國傳說。也就是說,《山鬼》這首詩,實際上是對一個傳說人物的具體描寫。

  郭沫若、馬茂元等人考證詩中的"采三秀兮於山間","於山"就是巫山,這山鬼就是巫山女神。(許多現在詩選將"於"簡化成"於",不妥。)《宋玉集》、《洛神賦》、《山海經》都涉及了巫山女神的故事,可見,這是流傳得極為久遠的民間傳說。

  楚王最疼愛的小女兒,名叫瑤姬。瑤姬是個輕盈、美麗的姑娘。在楚王的呵護之下,瑤姬和同伴們,整天嬉戲於清秀明麗的楚山、楚水之間。這時候,她愛上了一個瀟灑翩然的公子。兩個人幸福地在山間追逐野鹿和雉雞,到湖裡採摘蓮藕,用帶絲繩的箭射鳧和大雁。兩個人的婚期已經定下了,他們就等待著那幸福的一刻。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少女瑤姬不幸死了。死後,她被封為巫山之神。待嫁而亡的姑娘,割捨不下美好的人間,割捨不下心中的公子。她就變成靈芝,讓採食了靈芝的人,也都變得婀娜多姿;她採摘山間的薜荔和女蘿裝飾自己,她整日騎著赤豹和文狸在山中遊走穿行,她時時眼望著山下,希望能透過雲霧看到曾經屬於過自己的那個公子。可是,她已經不再是有形有肉的人了,人們誰也沒有能力看見她的身體。早晨山麓飄忽的紅雲,那就是她;黃昏谷中蒙蒙的細雨,那就是她。她日日望著山下的人間,可是這些,人們並不知道。

  曾經說好不分手,每當到了兩個人約會的時間,山鬼就用辛夷和桂枝裝飾好車子,讓赤豹拉著,車後跟隨著文狸,自己身上又是石蘭又是杜衡,希望公子眼前出現的是一個美好的自己。可是,公子是永遠也不會來赴約的,雖然這樣,她卻怨自己來得晚了,沒有一點對公子的怨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切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可這個女神依然相信自己的公子還是原來的那個公子。

  不知過了多少年,後世的一個楚王,到山中遊獵,山中須臾變化的雲雨讓他驚異不已。一個大白天,楚王睡著了,他做了個夢:一個美麗的女神,對楚王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夢醒後,楚王說出了這個奇怪的夢。博學的大臣想起了瑤姬的事,說:這是苦命瑤姬那個女娃,她在想念人間,她一個人遊蕩在山裡,一定苦得不行。從此,楚人為女神立了個廟並時時祭祀她,讓她依然能感受些許人世的溫熱。

  第56節:《山鬼》說背景(2)

  屈原《山鬼》這首詩,實際就是祭祀巫山女神時楚人所唱出的祭歌。巍峨巫山讓長江巨斧一樣劈割為兩段,造出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又於岩壁上點綴了扭曲的松柏、哀鳴的啼猿。山峰奇險鬼神唏噓,風光秀麗鳥獸駐足。巫山之雨,招手即來;巫山之雲,揮之即去。這樣的水,這樣的石,這樣的風,是發育神奇與暢想的最好土壤。

  楚人之俗敬鬼,以鬼為神,他們歌頌的鬼,又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人。雖然為鬼,卻總是"即含睇兮又宜笑",雖然遠離了人間卻"思公子兮徒離憂",雖然誰也看不到這個山鬼,可是她仍然要採集石蘭、杜衡、桂枝,使自己在別人眼中更加美麗。有一個人可以真愛,那樣的人生是美麗的,身已經無形,仍然扳岩抱石,從雲隙守望那個人的影子,這是美的極致。為一個人所愛,那樣的人生是美麗的。公子坐於楚宮鼓著桐琴,竟有一個人在遙遠的地方等待,這個公子也得到了極致的幸福。

  這個美麗多情的巫山之鬼,這山鬼之歌,實際就是楚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真美真愛真正人生的求索。當時,山鬼的故事一定還有許多神奇美好的內容,可惜因為年代久遠,我們不可能知其全貌了。

  女神的故事感動了一代又一代渴望幸福的人,屈原之後,宋玉的《高唐賦》、曹植的《洛神賦》、郭沫若的《鳳凰涅槃》都有瑤姬的影子。毛主席《水調歌頭·游泳》中的"巫山雲雨"、"神女應無恙"就包括著對女神的遙想。

  第57節:"遼東鶴"是遼東人

  "遼東鶴"是遼東人

  "遼東鶴"又作"遼鶴"、"遼城鶴",是古代詩詞中很常見的詞。

  有人以為"遼東鶴"就是從遼東那地方飛來的鶴,這實在是對"遼東鶴"的誤解。

  其實"遼東鶴"是一個典故,並不是說鶴產自遼東。

  陶潛《搜神後記》記:"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遂高上沖天。"原來,鶴不是遼東的,是遼東人變成了鶴。

  此後,文人稱丹頂鶴為遼東鶴,以"遼東鶴"抒發物是人非,思念故土之情。

  著名的有周邦彥《點絳唇·遼鶴歸來》:"遼鶴歸來,故鄉多少傷心地。寸書不寄,魚浪空千里。憑仗桃根,說與淒涼意。愁無際。舊時衣袂,猶有東門淚。"還有劉克莊的《沁園春》:"遼鶴重來,不見繁華,只見凋殘。甚都無人誦,何郎詩句,也無人報,書記平安。"張孝祥的《浣溪沙》:"我是臨川舊史君。而今欲作嶺南人。重來遼鶴事猶新。去路政長仍酷暑,主公交契更情親。橫秋閣上晚風勻。"杜甫的《卜居》:"歸羨遼東鶴,吟同楚執珪。"歐陽修《採桑子》:"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金代詩人王若虛《還家》:"傷心何啻遼東鶴,不但人非物亦非。"王維《送張道士歸山》:"當作遼城鶴,仙歌使爾聞。"李賀《嘲雪》:"久別遼城鶴,毛衣已應故。"羅隱《期徐道者不至》:"遼鶴虛空語,冥鴻未易親。"

  丁令威的故事,又演化成遼城鶴化、遼東白鶴、遼東歸鶴、遼東化鶴、遼東老鶴、遼鶴歸來、遼鶴重來、遼天孤鶴、遼天歸鶴、遼陽鶴返等成語。

  自然界的丹頂鶴是候鳥,一年南南北北過著"流浪"生活,但它還是有家的,出生的地方就是它的家。現在,齊齊哈爾扎龍自古是丹頂鶴生兒育女的地方,這裡是它當然的家。冬天食物短缺,丹頂鶴就到江蘇鹽城一帶越冬,春天漸次北飛,遼寧盤錦濕地是它們的路經地之一,但畢竟是一走一過,鶴的家並不是那裡。

  怎麼"風吹草低見牛羊"

  北朝民歌《敕勒歌》,是我國古代民歌的最傑出代表。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歌中"風吹草低見牛羊"是詩眼,是最可愛的地方,是百讀不厭之處。多數人認為,這句詩是寫草原上的草長得很茂盛,高得都遮掩了牛羊。其實,這是缺乏生活經歷造成的誤解。

  草原上的牧草,是不會高得能夠淹沒牛羊的。正常情況下,草原上沒有這樣高的草。人騎在馬上或走在草原上,並不能看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現象。我國北方草原的草,一種是"五花草",這是以禾本科、豆科植物為主的雜草;另一種是"羊草",這是以"小葉樟"為主的禾本科植物。所有的這些草都不可能長到淹沒牛羊的高度。如果草真的長到了這麼高的話,馬也就跑不起來了,牛羊也要經常丟失。大家注意一下電視、電影的畫面,就知道草原的草是什麼樣子了。高得超過牛羊的草,絕不是好牧草,那樣高的草長得多了,草原也就不再是草原了。能高過牛羊的草,是那些蒿草、灰菜等牛羊不吃的惡草,說實在的,牧民最怕的正是這類東西。

  草原之草本身並不能高得淹沒牛羊,可是,詩中為什麼還要這樣寫呢?我們為什麼還覺得它美呢?

  我們再看一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與城市不同,在草原上,只要抬抬頭,看到的就是藍天白雲,可是若真得到"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感覺,也是不容易的。因為"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天是完整的半球狀的,而通常人的眼睛前視的視角只能是前方的一百多度。通過詩本身,我們可以推測,詩人作詩的時候,應該是躺在草地上休息的。躺草地上,仰視天空,就很容易有"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感覺了。也正是因為作者是躺在草地上的,他的位置很低,角度很小,才見到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牲畜在草中時隱時現的現象。

  牛羊自由自在地散布在草地上吃草,悠閒的牧人躺在草叢中仰視蒼穹,品味著草原的寧靜與單純,當他照顧自己的牛羊時,發現它們在風吹動的草中一隱一現。這真是一幅恬靜美麗的圖。

  第58節:"更上一層樓",詩人在幾層

  "更上一層樓",詩人在幾層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據考證,這首詩是王之渙趕考時路經山西蒲州(現在山西永濟市)鸛雀樓時寫下的,年輕的詩人意氣風發、躊躇滿志,正是想干一番事業、施展自己才華的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寫出這樣的詩,完全是內心真實感受的流露。

  讀了這首詩後,許多人以為寫詩的時候,詩人的上面還有一層樓可以"更上"。其實不然。

  據宋人沈括的《夢溪筆談》記載:"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許多人認為,作者寫詩的時候是在樓的第二層,真的是這樣嗎?這還得從詩本身所給的信息來看。"欲"是所想,並非所為,"更"是要做,並非現實。一個"欲"字,告訴我們,作者登樓的目的是"欲窮千里目",要的是看得更遠。可是如果說詩人明明知道這樓共有三層,卻只登到二層就停下來寫詩了,這就不合邏輯了。既然是"欲窮千里目",又是有樓可上,那就乾脆直接"上一層樓"好了,就用不著"欲"了。所以說,作者不是在第二層寫下了這首詩(或者說是構思了詩,產生了寫作欲望),而應該是上到了樓的最高處第三層。為了看得更遠,王之渙一口氣上到了最高的地方,可是,到了這裡依然覺得還是不夠高,這時他才有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想法。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說的是:要是能再有一層樓那該多好啊!

  "白日依山盡"這是現實,"欲窮千里目"這是理想。目之所見已經很遠,但是詩人卻並沒有滿足,覺得自己的目力還沒有用到極致,還應該到更高的位置才能發揮。詩言志,其實"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意思是說,如果能有更廣闊的空間讓自己的才能得以發揮,那該有多好呀!

  第59節:"黃鶴樓"怎麼"黃"的(1)

  "黃鶴樓"怎麼"黃"的

  崔顥的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在湖北武漢市蛇山,相傳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黃鶴樓歷盡滄桑,屢毀屢建,已有30餘次。現在的黃鶴樓,是1985年建成的,早已不是崔顥看到的原樣了。

  樓不在高,有仙就行。黃鶴樓的得名最有傳奇色彩,特別是這個"黃"字。

  世界上鶴有許多種,但是絕沒有一種黃鶴。

  可怎麼就出來了黃鶴樓?

  傳說一:有個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開了一個酒店。有一個道士,是酒家的回頭客,但是光喝酒不吃菜,只用隨身的水果下酒,還不埋單。店主人想這人窮,就不收酒錢了。這道士也不推辭,也無愧疚,照樣喝酒。有一天,道士酒罷,用橘子皮在牆上畫了一隻鶴。橘子皮畫出來的,自然是黃色的了。道士道:"酒客至拍手,鶴即下飛舞。"就乘上黃鶴飛得沒影了,從此一去不復返。從此,這家酒店生意興隆,為此人們建了一座樓,取名"黃鶴樓"。

  傳說二:三國時,有一個叫費禕的人,在這座樓得道成仙,駕鶴西去。後來,他又騎鶴返回,在這座樓停留,於是,這樓就被取名黃鶴樓。又有一說,那個道士就是呂洞賓。

  傳說三:黃鶴仙人叫子安,是周末時人,周簡王的後代,也是乘鶴飛翔。

  唐代崔顥寫"昔人已乘黃鶴去",這"昔人"肯定是傳說中的仙人,但不知是哪位。反正是傳說,是誰都行。

  其實,黃鶴樓跟黃鶴並沒有關係。南朝梁人蕭子顯撰《南齊書》有:"夏口城據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上也。"《元和郡縣誌》記載: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東吳大將黃蓋,為守軍瞭望方便,在黃鵠磯上建了一座樓。清康熙年修撰的《武昌府志》也說:"夏口城,在城西黃鵠山,孫權所築,其城依山負險,周二三里。"《元和郡縣誌》記載的是"黃鶴樓",估計原來是叫"黃鵠樓"後來訛傳為"黃鶴樓"。

  鵠就是大雁,大雁與神仙沒什麼聯繫,轉成鶴事情就多了。

  如果沒有傳說,風景只是磚木土石,有了傳說,再加上美好的詩,平地起高樓,旅遊業就開始了。

  離離原上草,"原"字探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對這首家喻戶曉的詩,從來沒有人解釋"離離原上草"的"原"字,即使解釋,也是"原野"。然而,探索這個"原"字的內涵後,我們會發現,它絕不是可有可無的。

  這首詩是白居易少年時代的作品。

  宋人尤袤《全唐詩話》記載:白居易16歲時從江南到長安,帶了詩文作品謁見大名人顧況。顧況看了"白居易"這仨字,逗他,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但當他翻看小白居易的詩作,讀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不禁連聲讚賞說:"有才如此,居亦何難!"

  這件事又見《唐摭言》卷七:"白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謁顧況。況謔之曰:'長安米貴,居大不易。'及讀至《賦得古原草送別》詩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況嘆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老夫前言戲之耳。'"

  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這種做法起源於"應制詩",後來廣泛用於科舉"試帖詩"。此詩為作者準備科舉考試而擬題的習作,所以也加了"賦得"二字。

  "離離原上草",唐人張固《幽閒鼓吹》等書又作"咸陽原上草"。

  這個"原",並不是通常認為的平原,而是"塬"的另一寫法。塬是西北黃土高原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桌狀高地,四邊陡,頂上平。

  第60節:"黃鶴樓"怎麼"黃"的(2)

  毛澤東《沁園春·雪》"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以象的體形比喻原,是非常恰當的。塬頂平,四邊陡峭,轉動角柔和,正好像大象的樣子。毛澤東這精彩的比喻,也是對原的形象描述,正是因為毛澤東生活、戰鬥在陝北高原,日日與"原"相伴,才作出了這樣恰如其分的比喻。

  咸陽原處於渭河之北,九山之南,從周武王封其十五弟畢公高於此起,曾稱"畢原"。周平王東遷後,這裡又成為秦襄公的封地,歷經周秦漢唐,是中國文明古老的搖籃之一,是名副其實的"古原"。

  咸陽原還是著名的秦直道的起點。秦始皇為人類留下兩個巨大工程,一是長城,二是秦直道。長城是守衛,秦直道是進攻。有了直道秦軍可以迅速從咸陽開進到長城腳下。從秦到唐,秦直道上演出了無數威武、雄壯的武戲。

  李白的《憶秦娥》"咸陽古道音塵絕",就是對秦直道悠遠歷史的感慨。

  認可了"離離原上草"的"原"是黃土高原上的一種特殊地貌,我們應該對這首詩重新認識。

  一、白居易的這首詩,雖然是"賦得"詩,是"高考模擬作文",但是,從一個"原"字可以看出,詩人是看到了什麼就寫了什麼,並沒有虛構。這首詩是源於生活,是寫實的,是真實的生活記錄。

  二、詩中所寫的"草",不是通常所見的草,而是塬上之草。在黃土高原,塬有相對好一些的耕作條件,但是,畢竟是黃土高原,塬上土層薄,墒情差,這裡的草,是不會茂盛的。塬上的草應該有頑強的生命力。從南方來的白居易,看到這種草,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三、從"原"聯繫到"古道"--秦直道,再聯繫到"荒城",將草置於秦始皇時代悠遠、古老、宏大的背景之中,這首詩的意境就更加深沉了。

  第61節:"臨行密密縫"解密

  "臨行密密縫"解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

  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遊子吟》,是最為通俗的、最為人稱道的古詩之一。

  許多人解釋這首詩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時認為:這是一位生活貧困、辛勤勞動的母親,親手用針線為將要遠行的兒子縫補衣服。怕兒子遠行時間長了,衣服穿破了,所以母親縫衣的針腳特別的密實。其實,並不是這樣,這樣的解釋只是從字面上看來的,並不是詩的真義。

  我們注意一下這"臨行"二字。既然是慈母,為什麼要在兒子臨行時才想起縫衣服呢?兒子將要遠行了,當娘的為什麼不早早就給他準備好了呢?如果是說"臨行密密縫"是為了讓衣服結實,那這種行為又與"意恐遲遲歸"有什麼聯繫呢?

  其實,這"臨行密密縫"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使衣服結實,"臨行密密縫"是古代的一種風俗。當時不論是窮人還是富人,臨要遠行時,母親或妻子都要密密地縫衣服。"縫"與"逢"同音,希望的是早日相逢,主要目的是圖個吉利。

  "臨行密密縫"這一行為要表達的就是"意恐遲遲歸",盼望早相逢。將"臨行密密縫"與"意恐遲遲歸"解釋為古代的送行習俗,這句詩與"意恐遲遲歸"的聯繫才密切。

  《憶江南》,白居易最憶是什麼

  白居易的《憶江南》詞共是三首: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這三首《憶江南》詞,為我們展示出美麗的水鄉江南勝境,成為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作。但是,如果僅僅只是讀到作者描繪了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是對江南的美好回憶,喚起人們對祖國河山和美好事物的無限熱愛,這是不到位的,我們不僅要看到這是寫景的佳作,更應該看到這三首《憶江南》中深一層的內涵。想一想他到底在憶什麼。

  白居易於長慶二年(公元822年)至長慶四年(公元824年)為杭州刺史,寶曆元年(公元825年)為蘇州刺史,但只幾個月就因眼疾回到洛陽。也就是說白居易在江南待的時間最長的就是杭州。這三首詞是白居易67歲時的回憶之作。白居易的杭州為官,最為自豪的是他的政績,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治水。一個當上了官的讀書人,能夠將自己的所學造福於民,這是白居易人生的最好的落實,回憶這些,是作者最大的慰藉。三首《憶江南》中,字面雖然寫的是景,但是處處隱約透出作者對為政江南,特別是在杭州時的得意與自豪。

  正如詞中所說的,三首《憶江南》是有"最憶"與"其次"的,是有順序的。

  第一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排在"最憶是杭州"之前,雖不說是"最憶",但是位置已經是列在最先了。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這是說自己時時惦記著江南。這裡的"江花"之"江",我們不應該老實地理解為河流或是長江、錢塘江。紅勝火的花應該是荷花,流動的江水中是無花的;綠如藍的水,不應該是流動的江水,而應該是湖水。這首詞寫的其實是西湖。

  將西湖之憶放在最先,時時掛念,除了西湖之美,主要原因應該是,回首當年帶著杭州人民對西湖的治理。白居易對西湖的感情,在他的詩中經常有所流露。在杭州時,他曾帶領百姓修築湖堤,蓄水灌田千餘頃;並疏浚城中水井,以利飲用。至今西湖還為我們留下了不少關於他的傳說。如果僅留戀的是紅勝火的花、綠如藍的水,那樣就成了閒夢的江南,那就是遊客的江南了。白居易的江南,留有他的播種,留有他的心血,這樣的江南之憶,實是收穫果實一樣的品味。

  第二首說的是"最憶是杭州",卻放到了第二位,排在了西湖之後。"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其實這算不上寫景,實際是寫人,是寫自己,是寫自己工作後的業餘生活。公務之餘行走於山寺路上,毫無負擔地賞月;案牘之暇屈肱側臥,心境平和地看潮,這是身體的休息,更是心理的放鬆。這種緊張之後的解放,閒極無聊的散人是不可享受到的;這種工作之餘的坦然,是刮地三尺的貪官絕不會有的。這些追憶中,流露著安寧、閒適與坦然。這實在是對杭州之任的自我欣賞。

  第一首寫的是江南人司空見慣的荷花、綠水,第二首寫的是公餘的愜意,只有第三首"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寫的是蘇州,寫了酒,寫了歌舞,寫到了真的文人騷客的江南。但是,三首之中,也就這首最是"其次",最少有人稱道。究其原因,就是只有娛樂,少了前面兩首的那種真情。白居易任職蘇州,只有幾個月,就因眼疾而離開,他想在蘇州繼續杭州事業的想法沒能實現。他離蘇州時,郡中士民涕泣相送,這是對他杭州政績與人品的褒揚,同時也為他不能為蘇州百姓做主痛心。

  白樂天二十多歲就中了進士,從此游泳宦海,几上幾下,幾經波折。唯杭州之任最少羈絆,最有作為。一心治國平天下的他,能夠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回憶起來,收穫的自然是甜甜的慰藉與溫馨。而當官不為民做主的貪官、昏官,即使心如鐵石,也難免有負罪的恐懼,他們是不會有這樣的平和而美麗的回憶的,寫寫山水花月已經不錯了,斷不可能寫出白居易一樣的江南深情。

  第62節:春夜為何喜雨

  春夜為何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是自小耳熟能詳的杜甫的《春夜喜雨》。

  杜甫的《春夜喜雨》喜在哪裡?喜在"好雨"。"好雨"好在哪裡?好在"知時節",好在"潤物細無聲",好在能讓"花重錦官城"。讀到這裡,只是讀出了詩的表面,只達到了閱讀的第一個層次。只有再提出一些問題,再深入一些,才能讀到詩的本質、詩的真意,才能對詩有高層次的理解。

  "好雨"好在"知時節",這"時節"與詩人有什麼關係?作為文人,只要寫詩,只是讚美雨之"好",那是完全不用管它是否應了時節的,只要雨好就行,清明、穀雨、驚蟄、芒種是可以不必關心的,是可以不必強調的。關注時節本來應該是種田人的事,可是杜甫在這首詩里首先關注的卻也是時節。

  "潤物細無聲",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可"潤"的,有些東西"潤"了好,有些東西"潤"了卻是不好,衣服、殘破的茅屋,讓雨潤濕了並不好。看得出來,作者說"好雨知時節"、"潤物細無聲",是喜在"當春乃發生"的雨會給農民帶來好的收成。詩人關心的不是有雨可賞,而是想到了農民的耕種。

  因為心中有了人民大眾,所以他推窗去看,看到的並不是院子和門前的花樹,而是遠處的"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於是作者想像了,"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花重錦官城"這是全城之喜,並非是個人之獨樂。因為詩人的喜與大眾的喜是一致的,是以天下之樂而樂,所以才有了《春夜喜雨》之喜。

  《春夜喜雨》作於杜甫躲避戰亂,流寓成都,這是國家最為動盪,詩人個人生活最為艱難的時期,可是,縱觀這一時期杜甫的作品,卻是最有人民性的,他是時時將自己的疾苦與天下人的疾苦聯繫在一起的。《春夜喜雨》也是這樣,雖然這首詩並沒有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那樣直呼,但在詩中隱約透著作者的人民性。這樣的喜,並不是簡單地為雨而喜,並不是自我之喜,詩中的雨與"應是綠肥紅瘦"之雨,不可同日而語。

  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作品的人民性是最重要的特徵,只有讀出了《春夜喜雨》中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才是讀到了詩的深層。

  第63節:公孫大娘是老大娘嗎

  公孫大娘是老大娘嗎

  杜甫有一篇著名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序。這位公孫大娘是唐代最傑出的舞蹈家,她的出身、年齡都不見記載。有的人根據"大娘",認為公孫大娘是個老大娘、老太太。

  杜甫的詩開頭一句是:"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這是說杜甫小時候看到過公孫大娘舞劍。這時候的公孫大娘,是個"佳人",又能舞劍器動四方,不像是老年婦女,但杜甫仍稱她"大娘"。杜甫56歲那年,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還是稱她大娘。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序中說:"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書法家張旭,一般認為生於658年,卒於742年,比杜甫(712-770)大50多歲。杜甫年譜記:717年,玄宗開元五載,杜甫6歲,嘗至郾城,觀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這時尚稱得上佳人的公孫大娘估計也就是20多歲,而張旭已經年近花甲。可是張旭也稱"公孫大娘"。

  詩序中有:"余公孫大娘弟子也。"這齣自公孫大娘弟子之口,學生弟子也稱老師為"大娘"。

  學生稱她大娘,6歲的杜甫稱她大娘,年近花甲的張旭也稱她大娘,這個"大娘"就不應該是老年婦女那個大娘了。

  現在的"娘",北方地區多是指母親。古代的"娘",可以泛指所有女性,也可以是母親,許多女孩子的名中有個"娘"字。

  蕭遙天《中國人名的研究》中"唐人稱呼喜標榜排行"一節說:"唐代的婦女也以行第稱呼,丁六娘歌十索,杜甫觀公孫大娘舞劍。"可見,公孫大娘的"大娘"是排行。"公孫大娘"其實就是公孫家排行第一的大女兒,並不是老年婦女。如果她是排行第二,那就得叫公孫二娘了,排在第三,就是公孫三娘。當然了,"大女兒"最終是要長成"老大娘"的,但那是另一回事兒。

  唐代愛以排行稱呼人。李白稱李十二,劉禹錫稱劉二十八。詩歌中留下許多排行人名,僅從詩名就可以見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杜甫《贈衛八處士》,韋應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員外》,等等。

  這裡要說明一下,雖然古代不講計劃生育,但生出十個八個的也不容易,裴十八、夏十二、邱二十二,是叔伯兄弟一起排行,並不一定是親生兄弟。

  古代作品中經常出現"蕭娘",蕭娘並不一定是姓蕭,而是貴族婦女的代稱,許多詩中指女情人、歌伎。古代詩歌中又常見"謝娘",謝娘也不一定姓謝,而是美女、歌伎的代稱。南朝的蕭氏、東晉的謝氏,都是當時的權貴門閥,這些人家的婦女生活優裕、打扮入時、舉止優雅,成為當時人追隨的偶像,經常被寫入詩文,後來漸漸改變了意思。

  第64節:新解"只是近黃昏"(1)

  新解"只是近黃昏"

  老年人最愛提到的是李商隱的七絕《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我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老年朋友引用這首詩時,一般只是引用"夕陽無限好",很少有人將後面的"只是近黃昏"連用上。"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是個完整的句子,只有完整句子才能表達完整的意思。

  人們解釋"只是",認為就是現在"但是"的意思,並且將"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解釋成雖然夕陽無限好,可是卻接近黃昏了。說"只是近黃昏"表現的是一種無奈。這樣的解釋,僅是注意到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沒有從詩的整體考慮。如果考察整首詩和"只是"的用法,就會發現這樣的解釋違背了作者的原意。

  "向晚意不適",這是說心情不好。但是作者一沒有喝悶酒,二沒有找人發泄,而是採取積極的態度--"驅車登古原",到野外走走。因為"向晚意不適",所以才"驅車登古原",這是因果關係。詩人到樂遊原,目的是明確的,就是為了要看一看黃昏時的太陽,讓夕陽解除"意不適"。他所要尋找的恰恰就是黃昏這個特殊時間裡的太陽,讓夕陽解除"意不適",並不是想要尋找無奈,尋找苦惱,而是解除煩惱與無奈。尋找無奈,並不是作者的本意。樂遊原是當時文人們常去的地方,也是作者經常去的地方,現在他來到這個地方就是為了看黃昏的夕陽,是有計劃在先的,就是要通過看夕陽,驅走心中的感傷。"近黃昏"是"夕陽無限好"的必要條件,如果不是在黃昏,也就沒有作者眼中的無限好的夕陽了,正是因為"近黃昏",才具有了"夕陽無限好"。作者沒有理由對產生"夕陽無限好"的"近黃昏"表示無奈,表示惋惜,如果他那樣做,就等於是白到樂遊原了。

  第65節:新解"只是近黃昏"(2)

  人們誤解"只是近黃昏"的根本原因,是將詩中的"只是",等同於現在的"只是",以為這裡的"只是"就是表示轉折的"但是",這是用現代的語義解釋古代的詩句。

  其實,古代的"只",還可以表示因果、條件關係。例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裡的"只",解釋為"就是",是表示因果關係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應該解釋為:就是因為身在此山中,所以不識廬山真面目。"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應該解釋為:男兒有淚不輕彈,就是因為未到傷心處。這個"只"也是表示原因的。

  從李商隱自己的詩作中,我們也能找出不少"只"表示原因的例子。《西南行卻寄相送者》:"百里陰雲覆雪泥,行人只在雪雲西。""行人只在雪雲西",意思是:行人正是因為在雪雲西。無題詩《鳳尾香羅薄幾重》中的"斑騅只系垂楊岸,何處西南待好風"。"斑騅只系垂楊岸",就是:斑騅正好系在垂楊岸。

  如果,將"只是"解釋為轉折關係,那可就壞了:"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作者一路都是積極向上的情緒,可是到"只是近黃昏"這兒,卻轉了調子,先是積極又是消極,整首詩就出現了矛盾。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合理的、正確的解釋應該是:夕陽無限好,正是因為近黃昏。

  這樣,整首詩才有了一個連貫的思想,一條順通的脈絡,中心也就明確了,作者的本意也顯現出來了。"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翻譯過來是:因為在傍晚的時候心情不好,所以驅車到樂遊原上看夕陽,讓夕陽解除心中的不適。夕陽多麼美好啊!夕陽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它正在黃昏這個時候--黃昏有什麼不好!

  這首詩寫於何時不詳,李商隱的一生活了四十多年,按理說不應該有歲月遲暮之感。他的另一首《樂遊原》:"萬樹鳴蟬隔斷虹,樂遊原上有西風。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陽更向東。"就全無消極遲暮之感。縱觀李商隱的一生,他一直是個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正好是他積極生活態度的寫照。

  第66節:《惠崇春江晚景》-蘇軾拿畫家開涮

  《惠崇春江晚景》--蘇軾拿畫家開涮

  蘇東坡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有人說這是一首哲理詩,有人說這是春景圖,這樣說並不錯,這些確實是蘇軾寫作的目的。但是,這首《惠崇春江晚景》還是蘇軾的調侃、逗趣戲作,我們不能不看到這一點。

  惠崇和尚是北宋的大畫家,他擅長的是江南春景,尤其是水禽小景,其《溪山春曉圖》、《沙汀煙樹圖》、《秋浦雙鴛圖》讓人嘆為觀止,被稱為宋人圖畫的絕品。惠崇和尚的《春江晚景》又稱《春江曉景》,畫面有竹,有桃花,有鴨子戲水,但蔞蒿、蘆芽,絕不是畫的主題,只不過是背景而已,至於,河豚已是畫面之外了。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從畫中的鴨子看出了春水的溫暖,畫得好,評得也好。這是規規矩矩地說畫,說得合情入理,以鴨說水,以鴨說春,這正中惠崇的筆意。說得惠崇心中美滋滋的。可這不應該是詩眼,詩才寫了兩行,還沒評論到關鍵處,人家惠崇正等著下文。惠崇想的是一定有更高的評價美辭將要出來。沒有想到的是,這老蘇筆頭子一轉,說到了"蔞蒿滿地蘆芽短",說到了畫最不重要的枝梢末節。這讓和尚摸不著頭腦了。這倒也行,詩有抑有揚,一般的詩到了這句也多是這樣,抑過之後定有崇山峻岭,最後一句,定是出人意料的好評語。惠崇和尚正等著聽好戲。可這姓蘇的忽地來了個"正是河豚欲上時",結句了。

  "正是河豚欲上時"完全是蘇軾自己的想像,完全與畫面無關。人家畫的竹、桃花、戲水之鴨,最用筆墨的是鴨子。這些他說完後,眼睛卻盯上了不起眼的蔞蒿和蘆芽,又由蔞蒿和蘆芽聯想到了吃,吃河豚。拼死吃河豚,河豚可是個怪玩意兒,味道極美,但是吃了卻能毒死人。據說,蔞蒿、蘆芽這兩種東西與河豚同煮,毒性就小了,就可以吃了。不沾葷腥的惠崇自然是一丁點兒吃河豚的意思也沒有的,人家畫的就是美水美景,可蘇東坡這個饞嘴巴子,卻自顧自地從人家的畫裡想出了吃,吃吃別的也行,偏偏是吃要人性命的河豚,這不是成心氣死人嗎?要是先生您寫了"風吹草低見牛羊",找個高人評評,那位評出了涮羊肉,您能不生氣嗎?

  其實讀這詩時,讀者就已經能覺出"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一節,"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另是一節,說的不是一回事。只"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兩行詩,就已經將畫的最好處評完,剩下的就是開涮了。

  對朋友的遊戲之作,戲謔得高,糟蹋得好,又於看似不經意中留下了"春江水暖鴨先知",說來說去,還是高。高人就是高人。

  有人說,蘇軾與惠崇是同時代的人;有人說,蘇軾與惠崇不是同時代的人。這事說不清楚。即使蘇軾沒有見過惠崇,也是拿人家的畫開涮了。

  第67節:是"有女如芸"

  成語

  是"有女如芸"

  《詩經·鄭風·出其東門》,詩的第一節是:"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東門,有女如雲"歷來都解釋為:在東門那地兒,有許多女人。認為"如雲"即眾多的意思。可是,我們想一想,女人眾多,就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女人,詩中的主人公總不至於認為各種各樣的女人全都是美麗的吧?也有的人說:走出了城東門,看到了美女多得像彩雲。這也不好解釋,為什麼詩中的主人公一出城,美女就全都集合了呢?

  其實,這"有女如雲"的"雲",是一種植物,而不是天上的雲彩。從整首詩來看,第一節是"有女如雲",第二節相對著的是"有女如荼"。第二節其實是第一節的同義反覆,意思是一樣的,語氣是一致的,結構也應該是對稱的。可如果一個是天上的雲,一個是植物,那就不好對稱了。

  從用語習慣看,《詩經》中"有女如……"、"有女……"的句子很多,如《野有死麇》的"有女懷春",《有女同車》的"有女同車"、"有女同行"中的"有女"應當解釋為:有一個女子。"有女如荼"應該解釋為"有一個女子像荼一樣",而不可能是有許多女子全都"如荼"。如此,到了"有女如雲"就成了"有許多女子",這也講不通。

  1922年,在古都洛陽發現了漢代石經,共有幾十塊。著名的金石學家羅振玉將這些發現寫入《漢熹平石經殘字集錄》一書。其中有魯詩《詩經·鄭風·出其東門》殘字"雖則如芸"。既然"雖則如雲"是"雖則如芸",就可以推測出來,"有女如雲"也應該是"有女如芸"。可惜,今日的注釋家,沒有注意到這一信息,依然在朱熹等人解釋《詩經》的圈子裡打轉。

  芸是一種草本植物,《禮記·月令》"仲冬之月……芸始生",鄭玄注"芸,香草也"。

  將"雲"看成"芸","有女如芸"就成了:有一個女子像芸草一樣。"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就可以譯成:走出東門,遇到一個女子美麗如香芸,即使是這樣美麗的姑娘,也不如我的心上人。這樣一來,語意通順了,結構整齊了,也合乎事理了。

  第68節:"惟楚有材"的"惟"

  "惟楚有材"的"惟"

  位於湖南長沙的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書院,書院大門一邊寫的是"惟楚有材",一邊寫的是"於斯為盛"。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湖南人說著,充滿自豪,可是,有些外地人聽了卻多少有一點兒不舒服。原因是將"惟楚有材"這幾個字理解成:只有楚地有人才。"惟楚有材",只有你楚地有人才,我們這地兒就不行!是有點牛氣。問題出在"惟"上,將"惟"理解成"惟有"、"只有"。其實,這個"惟"並不是"惟有"、"只有"的意思。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記了這麼件事:

  春秋時,楚國有個叫聲子的人,因國內有亂,投奔鄭國。一次,他回到楚國,楚國令尹子木問他晉國國情。子木問:"晉城大夫與楚孰賢?"聲子說:"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聲子說的意思是:晉國卿一級幹部水平不行,可是他們的大夫一級,全是可以做卿的人才。這就如同晉國上等的木材、皮革一樣,全是從楚國弄去的,這些人才本是楚國的。雖然楚國有好的材質,但是,全給人家晉國用了。

  聲子說的是"雖楚有材",並不是"惟楚有材","雖"是表示轉折的,意思是"雖然","材"指的是木材、皮革。聲子是以木材、皮革比喻人才,想要表達的是:楚國的人才全到了晉國,自己卻沒有好好利用。後來,聲子的話變成了成語"楚材晉用",意思成了引進人才,利用外地、國外人才。

  嶽麓書院的"惟楚有材",是聲子說的"雖楚有材"的引用,但是,"雖"改成了"惟",物直接換成了人。"雖"改成"惟",不再是轉折語氣了,但這個"惟"也並不是"惟有"、"只有",而是語氣詞,沒有實在意義,只是為了與"於斯為盛"對稱成四個字,形式上整齊。

  "惟楚有材"就是:楚地有人才。並不是只有楚地有人才。

  "新婚宴爾"本是離婚之作

  我有個第二次結婚的朋友,這人很愛開玩笑,他說:"我這才叫新婚,上一次那叫舊婚。"說的是玩笑,但是,覺得有點道理。

  咱們現在說的"新婚宴爾",是形容結婚時的快樂樣子。這個成語出自《詩經·邶風·谷風》的"宴爾新昏,如兄如弟","昏"通"婚"。

  全詩共六個小節,前兩節是: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黽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

  其中的"黽勉"意思是努力。"葑"、"菲"、"荼"、"薺"都是植物。這兩節詩譯成現代漢語就是:"本來生活如春風和煦好天氣,可你卻偏弄出陰和雨。日子過得齊心合力,你卻使性發脾氣。葑莖菲葉本是美食,因根須不美你就嫌棄。我的心志一直沒有改,原想生死與你在一起。心中不平啊,不願意離去。你連送都不送,就把我扔進娘家大門裡。我心如荼苦啊,你卻美得像吃了甘薺。看你婚禮上高興的那個樣子,和那新老婆親得像兄弟。"

  《谷風》這首民歌說的是,一個一心一意和丈夫過日子的婦人,只因色衰而被丈夫休回娘家的事。詩中抒發的是這個婦人離婚後心中的不平,及對前夫和新妻在婚禮上尋歡作樂的反感。

  這裡的"宴爾新昏",本是被休棄的婦人對前夫在再婚婚禮上的得意樣子的不滿。這裡的"新昏",就是"新婚",是相對於原配婚姻而言的,並不是指第一次結婚。"宴爾"本是形容在宴席上歡樂的樣子。"宴爾新昏"後來轉寫成"宴爾新婚"、"新婚宴爾"、"燕爾新婚"、"新婚燕爾",意思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用於形容新婚(第一次結婚)時的歡樂樣子。

  第69節:"學富五車"本指寫書

  "學富五車"本指寫書

  現在,成語"學富五車"是形容人的學問大、讀書多,"五車"就是說人有五車書。其實,原來這個成語並不是這個意思。

  咱們先看看五車書到底是多少書?

  "學富五車"出自《莊子·天下篇》,《莊子》成書在戰國時期,得先說說戰國時候的車。《墨子·魯問》中,墨子說,自己造的車,質量極好,可以"任五十石之重"。這話是極力說自己的車子造得好,超出一般,從墨子的自豪感可以看出,日常的車是載不了五十石(石又寫成擔)的。1957年和1960年在安徽省壽縣分別出土了可以合為一組的帶銘文的戰國青銅器,叫《鄂君啟節》。"啟節"就是符節,是當時的關防通行證。《鄂君啟節》記載了當時水運過關的規定,其中有"如擔徒,屯二十擔以當一車",這話的意思是:如果用人挑擔,二十擔按一車計算。從這話可以推測出,一車的載重是二十擔。楊寬《戰國史》"度量衡制的頒布和校驗"一節中說,一石120斤,一斤合252?9克。

  一擔120斤,一車20擔,就是2400斤;5車100擔,就是12000斤,依楊寬教授的算法,也就合現在的重量6000公斤多一些。如果是現在,誰要是有6000公斤的書,那可算是不少了。

  可是我們應該注意到,那個時候書並不是用紙制的,而是竹子、木頭做的簡。這一來可就不一樣了。《漢書·刑法志》中記,秦始皇"晝斷獄,夜理書,自程決事,日縣石之一"。意思是,秦始皇白天審理案件,夜晚看書,自己規定處理公文的數量是一石(擔)。也就是說,秦始皇一個晚上的閱讀量是一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