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現在是已經太遲了!1943年已經一事無成的溜走了。今後是否還能形成一個僵局,那就要看1944年西方盟軍的入侵結果來斷定了。但是首先要結帳的卻還是東線的南翼!希特勒希望在2月底,由於俄軍實力的衰弱和泥濘季節的來臨,將會阻止敵軍攻勢,現在至少已經證明是落空了。
固然的確是如此,感謝德國部隊所發揚的英勇精神,敵軍的收穫也是得來不易,其代價為巨大的犧牲。其步兵單位的素質顯然已經直線下降,因為他們把所有收復地區中的壯丁都一律強迫徵召入伍。但是明顯的事實卻是他們仍有充分的生力軍可供調用。儘管由於損失慘重之故,其坦克或機械化軍的坦克數量也已經減少,但比起德方的裝甲師卻還多了幾倍。在德軍方面,儘管從後方單位中去搜尋人力,但仍不足以補充缺額。我們在B梯次單位和補給縱隊中早已錄用了大批當地誌願人員——主要為烏克蘭人和高加索人——他們都能絕對忠於職守,都願意為德軍戰死,而不願意再受共產黨的統治(儘管納粹黨的黨局在占領區中所推行的政策是那樣的惡劣)。
3月初,泥濘季節終於來到了。不過最初對於我方都是比對於俄軍更為不利。上文早已說過,由於它們的履帶較寬,所以俄國坦克在雪地和泥濘中是具有較大的機動性。而且同時,敵方也已經有了大量的美國卡車。它們具有越野性能,而我們的卡車卻限制在少數幾條堅固的道路上,所以敵人坦克和機械化軍中的步兵單位也可以迅速運動。所以我方的機動部隊必須經過遙遠的距離和延誤相當的時間,這樣自然也就不是一個較機動敵人的對手。
除非等到泥濘已經暫時使敵方攻勢停頓,否則本集團軍群就仍有維持一個強大北翼之必要,而且不久以後,戰鬥又還是可能會繼續進行。
當然,敵人同時也繼續攻擊A集團軍群(第6集團軍)和我們自己的第8集團軍。這一個翼仍然是向東突出著,所以經常有被敵軍擊碎的可能性。這樣也就會使俄軍有了收複比薩拉比亞和進入羅馬尼亞以及巴爾幹其他各國的機會:這也正是羅斯福所急於想奉送給“喬大叔”(Uncle Joe)的禮物。
儘管如此,德軍還仍然能夠在這一翼上作彈性的撤退,當第6集團軍的正面大形縮短之後該集團軍中即可以節省出來相當的兵力。它仍然可能在布格河或聶斯特河下游構成一道適當的防線,使敵人無法越雷池一步。
早在2月22日,我們即注意到了面對著第8集團軍南翼的敵人,已有準備新攻勢的模樣,集團軍群即要求該集團軍應有作閃避行動的自由。因為左翼方面更需要兵力,所以我們也就無法增援這一方面。但是第8集團軍能否採取此種彈性戰術,則當然又要看其南面的第6集團軍是否能夠合作而定。所以這也是我們要事先獲得陸軍總部同意的理由。
毫不足怪的,希特勒是不會同意的。相反的,當第6集團軍的綿長防線上發生了新挫敗時,本集團軍群還被迫將更多的兵力(第3和第24兩個裝甲師)用來發動攻擊以支援他們。
不過從作戰的觀點看來,若沿著黑海岸向A集團軍群進攻,則遠不如在北翼方面那樣易於獲得決定性的成功。假使敵軍集中最大量的兵力在這一方面,那麼也許在泥濘季節開始之前,他們就早已能夠突破第4裝甲集團軍的正面,他們首先可以占領從利沃夫通過齊美林卡(Zhmerinka)進入烏克蘭南部的鐵路線。這也是德軍整個南翼的主要補給線。接著若繼續向南前進,則敵人也就可以達到南翼的深入側面和後方上。
很明顯,敵人一定會利用南面集團軍群北翼和中央集團軍群南翼之間的空洞,集結另外一支強大的突擊兵力。其任務為繞道本集團軍群的左翼,或如柴茲勒爾將軍所說的,直趨利沃夫。2月底,俄軍白俄羅斯方面軍的總部在該地區中出現,對於這種意圖更是一個明確的指標。當本集團軍群的左翼受到了這樣的迂迴之後,則我們必然被迫向南退卻。反之俄軍通過利沃夫,即可以自由的進入格里西亞或波蘭本土。這一類的發展是必須不惜任何代價來加以阻止。
當在齊爾卡賽附近解救那兩個軍的戰鬥已經結束,和第1裝甲集團軍與第8集團軍在這個地區中重建接觸之後,集團軍群總部即已命令將其兵力徹底的調往左翼方面。在第1裝甲集團軍和第8集團軍的地區中,抽出了第3裝甲軍的軍部和第1、第11和第16三個裝甲師。接著就還可能有第17裝甲師和炮兵師,跟在後面一同前往在第4集團軍群後方的普羅斯庫羅夫附近集結地區。從第4裝甲集團軍中也調來了第7裝甲師、元首衛隊師和一個重坦克營(第305)。這些單位集中在塔爾羅普附近,由第48裝甲軍指揮。第3裝甲軍的任務是要阻止敵軍在普羅斯庫羅夫以北正面的突破,第48裝甲軍則應阻止敵人取道塔爾羅普對西翼的包圍。陸軍總部所允許給予的3個步兵師(第68、第357和第359)也應開入第4裝甲集團軍的地區中。這些師的調動自然是需要時間的。尤其是道路和運輸工具的情況也不容許任何迅速運動。結果他們在3月中旬以前不能達到其指定的目的地。
在那個月的月初時,集團軍群同時也命其集團軍地區向左翼方面進展。其目的是為了要使第4裝甲集團軍能夠照顧在塔爾羅普和杜布羅之間現在已獲有特殊重要性的地區。這個集團軍把其現有的正面,那是以希皮托夫卡為終點的,移交給第1裝甲集團軍,並接管從塔爾羅普以東到杜布羅為止的地區。不過在此時能用的兵力就只有第48裝甲軍,那是正在忙於在塔爾羅普附近從事於集中的工作;第13軍,正在杜布羅附近作戰;而在柯威爾還有一部分警察單位。第1裝甲集團軍又把烏曼以北的地區交給第8集團軍接管。根據陸軍總部的命令,在該集團軍右翼方面的各軍又移交給第6集團軍接管。
固然的確是如此,感謝德國部隊所發揚的英勇精神,敵軍的收穫也是得來不易,其代價為巨大的犧牲。其步兵單位的素質顯然已經直線下降,因為他們把所有收復地區中的壯丁都一律強迫徵召入伍。但是明顯的事實卻是他們仍有充分的生力軍可供調用。儘管由於損失慘重之故,其坦克或機械化軍的坦克數量也已經減少,但比起德方的裝甲師卻還多了幾倍。在德軍方面,儘管從後方單位中去搜尋人力,但仍不足以補充缺額。我們在B梯次單位和補給縱隊中早已錄用了大批當地誌願人員——主要為烏克蘭人和高加索人——他們都能絕對忠於職守,都願意為德軍戰死,而不願意再受共產黨的統治(儘管納粹黨的黨局在占領區中所推行的政策是那樣的惡劣)。
3月初,泥濘季節終於來到了。不過最初對於我方都是比對於俄軍更為不利。上文早已說過,由於它們的履帶較寬,所以俄國坦克在雪地和泥濘中是具有較大的機動性。而且同時,敵方也已經有了大量的美國卡車。它們具有越野性能,而我們的卡車卻限制在少數幾條堅固的道路上,所以敵人坦克和機械化軍中的步兵單位也可以迅速運動。所以我方的機動部隊必須經過遙遠的距離和延誤相當的時間,這樣自然也就不是一個較機動敵人的對手。
除非等到泥濘已經暫時使敵方攻勢停頓,否則本集團軍群就仍有維持一個強大北翼之必要,而且不久以後,戰鬥又還是可能會繼續進行。
當然,敵人同時也繼續攻擊A集團軍群(第6集團軍)和我們自己的第8集團軍。這一個翼仍然是向東突出著,所以經常有被敵軍擊碎的可能性。這樣也就會使俄軍有了收複比薩拉比亞和進入羅馬尼亞以及巴爾幹其他各國的機會:這也正是羅斯福所急於想奉送給“喬大叔”(Uncle Joe)的禮物。
儘管如此,德軍還仍然能夠在這一翼上作彈性的撤退,當第6集團軍的正面大形縮短之後該集團軍中即可以節省出來相當的兵力。它仍然可能在布格河或聶斯特河下游構成一道適當的防線,使敵人無法越雷池一步。
早在2月22日,我們即注意到了面對著第8集團軍南翼的敵人,已有準備新攻勢的模樣,集團軍群即要求該集團軍應有作閃避行動的自由。因為左翼方面更需要兵力,所以我們也就無法增援這一方面。但是第8集團軍能否採取此種彈性戰術,則當然又要看其南面的第6集團軍是否能夠合作而定。所以這也是我們要事先獲得陸軍總部同意的理由。
毫不足怪的,希特勒是不會同意的。相反的,當第6集團軍的綿長防線上發生了新挫敗時,本集團軍群還被迫將更多的兵力(第3和第24兩個裝甲師)用來發動攻擊以支援他們。
不過從作戰的觀點看來,若沿著黑海岸向A集團軍群進攻,則遠不如在北翼方面那樣易於獲得決定性的成功。假使敵軍集中最大量的兵力在這一方面,那麼也許在泥濘季節開始之前,他們就早已能夠突破第4裝甲集團軍的正面,他們首先可以占領從利沃夫通過齊美林卡(Zhmerinka)進入烏克蘭南部的鐵路線。這也是德軍整個南翼的主要補給線。接著若繼續向南前進,則敵人也就可以達到南翼的深入側面和後方上。
很明顯,敵人一定會利用南面集團軍群北翼和中央集團軍群南翼之間的空洞,集結另外一支強大的突擊兵力。其任務為繞道本集團軍群的左翼,或如柴茲勒爾將軍所說的,直趨利沃夫。2月底,俄軍白俄羅斯方面軍的總部在該地區中出現,對於這種意圖更是一個明確的指標。當本集團軍群的左翼受到了這樣的迂迴之後,則我們必然被迫向南退卻。反之俄軍通過利沃夫,即可以自由的進入格里西亞或波蘭本土。這一類的發展是必須不惜任何代價來加以阻止。
當在齊爾卡賽附近解救那兩個軍的戰鬥已經結束,和第1裝甲集團軍與第8集團軍在這個地區中重建接觸之後,集團軍群總部即已命令將其兵力徹底的調往左翼方面。在第1裝甲集團軍和第8集團軍的地區中,抽出了第3裝甲軍的軍部和第1、第11和第16三個裝甲師。接著就還可能有第17裝甲師和炮兵師,跟在後面一同前往在第4集團軍群後方的普羅斯庫羅夫附近集結地區。從第4裝甲集團軍中也調來了第7裝甲師、元首衛隊師和一個重坦克營(第305)。這些單位集中在塔爾羅普附近,由第48裝甲軍指揮。第3裝甲軍的任務是要阻止敵軍在普羅斯庫羅夫以北正面的突破,第48裝甲軍則應阻止敵人取道塔爾羅普對西翼的包圍。陸軍總部所允許給予的3個步兵師(第68、第357和第359)也應開入第4裝甲集團軍的地區中。這些師的調動自然是需要時間的。尤其是道路和運輸工具的情況也不容許任何迅速運動。結果他們在3月中旬以前不能達到其指定的目的地。
在那個月的月初時,集團軍群同時也命其集團軍地區向左翼方面進展。其目的是為了要使第4裝甲集團軍能夠照顧在塔爾羅普和杜布羅之間現在已獲有特殊重要性的地區。這個集團軍把其現有的正面,那是以希皮托夫卡為終點的,移交給第1裝甲集團軍,並接管從塔爾羅普以東到杜布羅為止的地區。不過在此時能用的兵力就只有第48裝甲軍,那是正在忙於在塔爾羅普附近從事於集中的工作;第13軍,正在杜布羅附近作戰;而在柯威爾還有一部分警察單位。第1裝甲集團軍又把烏曼以北的地區交給第8集團軍接管。根據陸軍總部的命令,在該集團軍右翼方面的各軍又移交給第6集團軍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