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世襲罔替?“楊士琦也傻眼了,“這如何使得?我楊家受不起這麼大的恩典啊!”

  莊虎臣哈哈一笑道“,現在是君主立憲國,封爵也不封地,這個郡王也不能裂土南面稱孤,不過是虛名罷了,子孫世襲罔替也就是拿份錢糧罷了!”

  楊士琦聲音顫抖道“,請皇上收回成命,我楊士琦雖有微勞,卻是以陰謀行事,若受此封,則世人詬病皇上任用奸佞!”

  莊虎臣笑道:“哥哥啊,哥哥,我的好哥哥!你替我想的太多了,我要是一點擔待都沒有,還配當這個皇上?不封你的話,你看看那些功臣哪個敢受封的?你走的這些日子,我也想明白了,哪朝哪代沒有見不到人的東西?我已經命人把所以關於這些事情的檔案都封存了!按照周禮,王爵為君主,你是郡王,不受朝議和輿論的非議,任何非議皆屬非法!杏城兄,封你一個郡王也有這層意思在裡面,哥哥你把心放在肚子裡吧!”

  楊士琦楞了片刻道:“志衡,收拾東西!”

  楊志衡疑惑道:“爹,你要幹什麼?”

  “回北京!鬼才願意呆在這個鳥不生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顧小五哈哈大笑道:“現在回去,正好趕上喝王天縱和馬纓花的喜酒!不瞞哥哥,我也封了侯爵,這得回安徽老家好好的風光風光!”

  楊士琦騰的一下站起來,長長的舒了口氣道:“富貴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五爺,等喝完了王天縱的喜酒,咱們哥倆一起回安徽,流水席擺它個三百桌,好好的顯擺顯擺!”

  容齡掩嘴一笑道:“你們這些男人啊,就是虛榮的很!”

  楊士琦意氣風發的道:“走,回國!男人活一生就活個面子,咱就徹底的虛榮一回!子衡啊,這回看看你大伯家的幾個兄弟,誰還敢瞧不起你!”

  滿院子人哈哈大笑,楊士琦到了現在,還沒忘記和親哥哥楊士驤的攀比!

  作者話:終於完本了,也算給大家一個交代。

  不少書友都勸我寫到一戰,可是我真覺得沒有必要,我的書通篇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只要中國人自己不禍害自己人,我們就是不可戰勝的民族!

  稍後,我會寫個完本感言,這會比較長,不想放在這裡,否則讀者會花冤枉錢!但是希望讀者都能看看,就算是我最後的請求了!

  另外,希望讀者給我的新書《國家榮譽》支持一下,簡介的下面有直通車,能投票的投票,沒有票的點擊、收藏都感激不盡!

  完本感言

  歷時一年半,這本書終於完本了,談不上完美,但是總算是對書友和自己有了個交代。

  從頭到尾追過這本書的朋友都知道,前面的半年,我寫的很快,後來就越來越慢,幾乎是半太監狀態。紛卿是業餘寫手,碼字純屬娛樂,可是卻感覺越碼越沉重,在我日更一萬多字,每天不輟的時候,我也從來沒有上過分類月票榜的榜單。

  熟悉起點的人都知道,分類前六才有獎金,我所希望的只是榜單的末尾罷了,錢是拿不到的,只是對自己的一個肯定,但是連續三個月,都是第十六,死活沖不到榜單的尾巴。也確實有些失落,但是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我是個很情緒化的寫手,經常會為於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憤怒,這是毛病,可我不想改。

  一個人如果對任何事情都麻木不仁,那活著也就是個行屍走肉罷了。

  這本書曾經引起過爭議,一是對李鴻章的評價問題,他到底是不是漢奸?或者說他到底是不是先賢。

  我個人的看法,李鴻章有過,甲午之戰,李鴻章就有很大的過失,最大的就在於他任用私人,明明知道丁汝昌不稱職卻還是要用,明明知道劉步蟾爭權奪利想擠走琅威利,卻不制止。當然丁汝昌、劉步蟾在最後的關頭,還是表現出了軍人的血性,但是功是功,過是過,這是兩碼事,不能因人廢事也不能因事廢人。

  辛丑條約是個禍國殃民的條約,這個條約貽害中國四十多年,抗戰的時候,為什麼日本人可以想在什麼地方開戰就從什麼地方開戰,和這個條約有莫大的關係,因為日本人可以在天津到北京隨意駐兵。

  但是簽訂辛丑條約,李鴻章卻是為國立下大功的,當時的情況中國面臨極大的瓜分威脅。如果中國被作為戰敗國處理那將會是無比沉痛的後果,當時世界通行的處理戰敗國的方式就是瓜分。

  庚子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荒謬的一幕,大清的正規軍和十幾萬義和團去攻打幾個沒有什麼防禦能力的使館、教堂,居然打不下來!使館只有一百多水兵,能拿槍的人全部算上,只有四百人。就一門炮還是兩百年前的古董,這是法國人從琉璃廠買來的文物,義大利人湊了點黑火藥,居然就讓清軍打了一個多月都打不破。

  試想一下,如果現在有一個國家,包圍了在它首都的所有外國大使館,派遣軍隊進攻,那後果是什麼?有人說了,義和團是出於對洋人的憤怒,才去攻打教堂殺洋人的。

  憤怒嗎?肯定是有的,洋人確實可恨,很多洋人也確實該殺!可是為什麼,在1900年5月31號之前就不恨洋人,不殺洋人呢?在這一天之前,十幾萬中國教民死在義和團的刀下,而只死了一個洋人卜克思?而到了1900年5月31號之後,就對洋人大開殺戒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