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7 、雙子星湮滅飛船的速度又向光速逼近了萬分之一,現在,飛船上的一天
已經等於船外的一年,換句話說,飛船每一天都能輕鬆地跨越一光年的距離。路
遇的恆星不再是稀罕物,每隔幾天,幾十天,就會有一顆恆星在飛船的近距離內
掠過。
三個人常常饒有興趣地觀察窗外的奇景,當然是通過電腦屏幕的校正。有時
他們遇見了一隻剛從星雲中誕生的原始恆星,它以紅色的光芒燒烤著圍繞它的星
雲;有時他們會遇見一對互相旋轉的雙子星,因為離得太近,在引力的作用下,
其中一隻氣態星球變成梨形,梨形的尖嘴對著白矮星伴星,恆星的氣態物質正通
過這個尖嘴被伴星吞食;有時他們遇見紅色的餅狀星雲,它是一顆暗弱的恆星拋
撒出來的,旋轉的星雲中已能看出幾隻行星的輪廓。最常見到的是旋渦狀的星雲,
隨著飛船的迅速逼近,淡薄的星雲逐漸拉開,變成一顆顆發著強光的星體。
這種視野是地球人不可能具有的,正像那些從未坐過飛機的土著人不可能從
上面俯視雲層。坐在近光速飛船上,宇宙的變化被濃縮了,可以說他們已具有了
上帝的目光。
算來地球上的時間已過去1200年了,他們所有的熟人都早已作古。1200年來
地球科技又有了什麼發展?他們是不是又向太空派遣了更先進的光速飛船?這些
問題無法得到答案,只能供他們進行遐想。
20天前,他們在前方的星空里發現了一對雙子星。這對雙子星個頭很小,只
有幾百公里,發光也比較微弱,所以地球上的星圖中從沒有標出過它們。
但電腦圖林先生的計算說明,這是密度極大、相距很近的一對中子星,它們
周圍的重力場是已知星體中最強的。圖林先生提示說,這種重力場極強的雙子星
是進行重力加速的最好場所,如果能在那兒加速,飛船的速度又將提高萬分之一。
這個速度與光速是那樣貼近,以至於飛船上的一天可以變成船外的1 千萬年。所
以,他們可以說已經進入與天地同壽的境界,在一二十年內完成環繞宇宙的航行,
同時,目睹宇宙飛速地走向死亡。
他們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從發現這對無名雙子星的那天起,小東、小星和電腦圖林先生就開始了緊張
的計算。前邊既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陷阱,弄不好飛船會被強重力場的潮汐作
用撕碎,乘員也會死於中子星的強幅射。他們詳細計算了飛船切入的角度和距離,
計算了飛船重水的屏蔽效果和屏蔽角度。時間過得太快了,每過一天,飛船就向
雙子星靠近一光年。有時他們甚至祈盼飛船的速度減慢一些。
周涵宇在這些事上沒辦法幫忙,他畢竟沒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70多年來他
也曾如飢如渴地學習太空飛行知識,但充其量只能做一個內行的旁觀者。在距無
名雙子星還有一天路程時,他們的計算終於得出了結果。
雙子星在電腦屏幕上迅速增大,快速旋轉著,既有自轉也有公轉,每當其中
一個星體的轉軸指向飛船,便有強X 光幅射從飛船上掃過。雙子星已經變成月亮
大小,謝曉東啟動了飛船上的備用動力,調整著飛船姿態,飛船極其迅速地插入
它們之間,沿著其中一個星體轉了半個圈,被離心力沿著拋物線方向甩出去。
這個過程延續了兩個小時,但在飛船上只是幾秒鐘。在這幾秒鐘里,三個人
都失去了重力,隨著飛船在作自由飄浮。等飛船重新恢復直線飛行時,曉東和小
星互相擁抱著大聲吹呼起來:“成功了!爺爺,我們成功了!”
經過這次加速,飛船上的時間已接近了靜止,所以,幾乎在眨眼之間,飛船
已飛離雙子星10光年。他們靜下心,從屏幕上觀察雙子星的運動。
與他們的預測一樣,在飛船飛離之後,雙子星的公轉速度明顯減慢了。因為
近光速飛船具有極大的質量,在這次加速中,飛船從中子星重力場竊走了巨大的
能量,導致了中子星轉速的明顯降低。於是,兩顆中子星沿著兩條螺線互相靠近。
這個過程拖了幾十年的時間,但在飛船上僅僅是一剎那。剎那之後,兩顆中子星
相撞,激起一場駭人的爆炸,這兒剎時間成了宇宙中最亮的地方。白光以不可阻
擋之勢向四周擴散,也從後邊兇猛地追趕著夸父號飛船。
按照愛因斯坦相對論所揭示的奇特規律,對於近光速飛行的飛船來說,這波
強光風暴仍是以光速向它逼近,在60光年後追上了夸父號。儘管由於極端的紅移
效應,強光變成不可見光,但它的能量仍是實實在在的。夸父號的太陽帆被徹底
吹毀了,好在飛船本身沒有受傷。
三名乘員緊張地看著屏幕,通過電腦的校正,紅移光線在屏幕上恢復了原狀,
於是他們看到了鋪天而來的強光的洪流,把飛船整個沐浴在白光之中。白光撕裂
了光帆,又裹著光帆飛速向前飛去。
很快,強光洪流掠過飛船,消失在飛船前方。
8 、彌留雙子星湮滅之後,周涵宇也進入了慢性死亡。這次他不是心臟病發
作,他沒有得任何病症,只是,他的生命力已經燃燒淨盡了。他不再進食,不再
離開床鋪,身軀迅速消瘦,只有思維還很清晰,一雙眼睛像是冬夜的火爐,似乎
已經等於船外的一年,換句話說,飛船每一天都能輕鬆地跨越一光年的距離。路
遇的恆星不再是稀罕物,每隔幾天,幾十天,就會有一顆恆星在飛船的近距離內
掠過。
三個人常常饒有興趣地觀察窗外的奇景,當然是通過電腦屏幕的校正。有時
他們遇見了一隻剛從星雲中誕生的原始恆星,它以紅色的光芒燒烤著圍繞它的星
雲;有時他們會遇見一對互相旋轉的雙子星,因為離得太近,在引力的作用下,
其中一隻氣態星球變成梨形,梨形的尖嘴對著白矮星伴星,恆星的氣態物質正通
過這個尖嘴被伴星吞食;有時他們遇見紅色的餅狀星雲,它是一顆暗弱的恆星拋
撒出來的,旋轉的星雲中已能看出幾隻行星的輪廓。最常見到的是旋渦狀的星雲,
隨著飛船的迅速逼近,淡薄的星雲逐漸拉開,變成一顆顆發著強光的星體。
這種視野是地球人不可能具有的,正像那些從未坐過飛機的土著人不可能從
上面俯視雲層。坐在近光速飛船上,宇宙的變化被濃縮了,可以說他們已具有了
上帝的目光。
算來地球上的時間已過去1200年了,他們所有的熟人都早已作古。1200年來
地球科技又有了什麼發展?他們是不是又向太空派遣了更先進的光速飛船?這些
問題無法得到答案,只能供他們進行遐想。
20天前,他們在前方的星空里發現了一對雙子星。這對雙子星個頭很小,只
有幾百公里,發光也比較微弱,所以地球上的星圖中從沒有標出過它們。
但電腦圖林先生的計算說明,這是密度極大、相距很近的一對中子星,它們
周圍的重力場是已知星體中最強的。圖林先生提示說,這種重力場極強的雙子星
是進行重力加速的最好場所,如果能在那兒加速,飛船的速度又將提高萬分之一。
這個速度與光速是那樣貼近,以至於飛船上的一天可以變成船外的1 千萬年。所
以,他們可以說已經進入與天地同壽的境界,在一二十年內完成環繞宇宙的航行,
同時,目睹宇宙飛速地走向死亡。
他們當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
從發現這對無名雙子星的那天起,小東、小星和電腦圖林先生就開始了緊張
的計算。前邊既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陷阱,弄不好飛船會被強重力場的潮汐作
用撕碎,乘員也會死於中子星的強幅射。他們詳細計算了飛船切入的角度和距離,
計算了飛船重水的屏蔽效果和屏蔽角度。時間過得太快了,每過一天,飛船就向
雙子星靠近一光年。有時他們甚至祈盼飛船的速度減慢一些。
周涵宇在這些事上沒辦法幫忙,他畢竟沒受過系統的高等教育,70多年來他
也曾如飢如渴地學習太空飛行知識,但充其量只能做一個內行的旁觀者。在距無
名雙子星還有一天路程時,他們的計算終於得出了結果。
雙子星在電腦屏幕上迅速增大,快速旋轉著,既有自轉也有公轉,每當其中
一個星體的轉軸指向飛船,便有強X 光幅射從飛船上掃過。雙子星已經變成月亮
大小,謝曉東啟動了飛船上的備用動力,調整著飛船姿態,飛船極其迅速地插入
它們之間,沿著其中一個星體轉了半個圈,被離心力沿著拋物線方向甩出去。
這個過程延續了兩個小時,但在飛船上只是幾秒鐘。在這幾秒鐘里,三個人
都失去了重力,隨著飛船在作自由飄浮。等飛船重新恢復直線飛行時,曉東和小
星互相擁抱著大聲吹呼起來:“成功了!爺爺,我們成功了!”
經過這次加速,飛船上的時間已接近了靜止,所以,幾乎在眨眼之間,飛船
已飛離雙子星10光年。他們靜下心,從屏幕上觀察雙子星的運動。
與他們的預測一樣,在飛船飛離之後,雙子星的公轉速度明顯減慢了。因為
近光速飛船具有極大的質量,在這次加速中,飛船從中子星重力場竊走了巨大的
能量,導致了中子星轉速的明顯降低。於是,兩顆中子星沿著兩條螺線互相靠近。
這個過程拖了幾十年的時間,但在飛船上僅僅是一剎那。剎那之後,兩顆中子星
相撞,激起一場駭人的爆炸,這兒剎時間成了宇宙中最亮的地方。白光以不可阻
擋之勢向四周擴散,也從後邊兇猛地追趕著夸父號飛船。
按照愛因斯坦相對論所揭示的奇特規律,對於近光速飛行的飛船來說,這波
強光風暴仍是以光速向它逼近,在60光年後追上了夸父號。儘管由於極端的紅移
效應,強光變成不可見光,但它的能量仍是實實在在的。夸父號的太陽帆被徹底
吹毀了,好在飛船本身沒有受傷。
三名乘員緊張地看著屏幕,通過電腦的校正,紅移光線在屏幕上恢復了原狀,
於是他們看到了鋪天而來的強光的洪流,把飛船整個沐浴在白光之中。白光撕裂
了光帆,又裹著光帆飛速向前飛去。
很快,強光洪流掠過飛船,消失在飛船前方。
8 、彌留雙子星湮滅之後,周涵宇也進入了慢性死亡。這次他不是心臟病發
作,他沒有得任何病症,只是,他的生命力已經燃燒淨盡了。他不再進食,不再
離開床鋪,身軀迅速消瘦,只有思維還很清晰,一雙眼睛像是冬夜的火爐,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