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依靠著眾多大工程的刺激,接下來的10年裡中國經濟增速不降反增,2000年時中國的實體經濟總量已經占到了全世界的60%,而gdp也接近一半,就連很多外國人也開始習慣於以“中國人”和“外國人”這兩個名詞將世界上的幾十億人口一分為二……

  這十年裡計劃生育政策的效果進一步顯現,2000年時中國人口才首次突破18億大關,算上海外華人也不滿20億。而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中國的育齡夫婦越來越不願要孩子,老齡化的跡象初步顯現,再加上如今吃飯已經不再是問題,因此開始有人提出建議廢止計劃生育政策,但是由於計劃生育政策是全國計生委上百萬人的飯碗所在,這個提議遭到了很多的批評。好在這時已經脫離一線多年、安心從事科學研究的胡衛東出來力挺,才避免了中國在成為發達國家之前就進入老齡化社會,這也是胡衛東最後一次在政治上發揮他的影響力。

  這個時空的蘇聯因為前面有中國支持、後面有美國支持,所以經濟上一直問題不大,但民族矛盾的日積月累還是最終導致了它的分裂。而因為三個北歐加盟共和國的存在與蘇聯國內非俄羅斯族人口比例遠比歷史上蘇聯解體時多得多(注2)。這個時空的蘇聯分裂得更加徹底,世界上也因此一下子多出了二十幾個國家……

  此時的蘇聯對於巨無霸一樣的中國來說已經沒有太大的油水,只是乘機收回了當初讓給蘇聯的那5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反而是美國等西方國家撈了不少經濟上好處。但即使如此。中國還是於2014年完全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雖然此時中國的人均gdp仍比美國低了30%左右。但由於人口增加到了20億以上(加上海外的華人華僑則不下24億),中國那龐大的經濟總量已經占到了全世界的2/3以上,而實體經濟總量更是達到了全世界的70%以上。工業總產值更是接近80%,這實在是令西方人絕望的一組數據。

  而且因為中國仍然保留有相當比例的計劃經濟成分,所以只要中國政府願意,隨時可以毀掉世界經濟,而自己卻不會傷筋動骨。事實上,即使中國政府不這麼做,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西方國家依然在不知不覺間去工業化、淪為了中國的資源供應國,而那些沒資源的昔日列強,則只能靠旅遊業來苟延殘喘,如果連旅遊業資源都沒有,那就只能淪為所謂的“不發展國家”了……

  而在軍事上,雖然熱愛和平的中國人並沒有窮兵黷武,但是中**隊的武器裝備水平依然具備了領先於西方一個時代的巨大優勢,而士氣方面由於平常救災時不可避免的艱苦與危險給予了一定程度的磨礪,也比如今全都夾著尾巴做人而沒法得到實戰鍛鍊的西方各**隊強得多。

  尖端科技方面,最重要的莫過於釷裂變反應堆的研製成功,雖然可控核聚變還是遙遙無期,但是有了核燃料儲量更大、而且核廢料產生不多的釷裂變反應堆,中國至少在一百多年(考慮到了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里不必擔心能源問題。而載人飛船登陸火星的成功,則標誌著中國人真正地開始“走向星辰大海”……

  而中國的很多國民、特別是那些海外的華僑更是普遍地又將昔日“天朝上國”的做派拿了出來,恨得很多外國人、特別是如今只能在回憶中尋找榮耀的西方人牙痒痒的,卻又無可奈何。事實上,隨著中國雷射和粒子束反導武器的日益成熟,就算西方再出一個小鬍子,敢發瘋拿核武器跟中國同歸於盡,也已經不可能做到了,而當中國人開始向太空移民、西方人卻還是只能留在地面上抱怨的時候,就更是沒了希望……

  當中國啟動“金星降溫計劃”為日後的大量移民太空做準備的時候,胡衛東已經很老了,他回首新中國的艱難歷程,心中感慨萬千,“站在西方人的立場上,當年的‘中國威脅論’確實很有預見性,但說到底還得怪資本逐利而行、不顧國家的天性啊!自己將產業轉移、去工業化了,又能怪得了誰呢?”

  (全書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