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頁
更重要的是,由於一直以來本土都很安全,因此美國本土的經濟和工業都是自由發展,因此一切都是為了經濟上的便利性來考慮,布局十分地集中,因此中國的那50多枚核飛彈就算只有一半命中目標(實際上肯定不止這個比例,因為現在還沒哪個國家擁有攔截彈道飛彈的能力。),也能摧毀美國所有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從而殺死美國超過1/5的人口並摧毀其超過2/3的工業,這基本上已經是亡國的節奏了。
而新中國自建國以來,經濟和工業布局上一直將國防安全的因素放在了相當高的優先級上,因此超過七成的工業都分布在人口30萬以下的小城市和城鎮,至於人口就更不用說了,由於人口基數太大了,如今的中國還遠未實現城市化,大中城市的人口只占總數的15%,遭到核攻擊時所受的損失比美國要小得多。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美國一直實行的是相對鬆散的聯邦制,也沒有一個組織力和凝聚力超強的政黨,這在國內平穩的時期問題還不算大,但如果遭到了全面性的核打擊,美國國內的交通和通訊完全癱瘓的情況下,必將很難將全國的人財物力重新組織起來,這一點看看美國救災時的拙劣表現就可見一斑了,以核戰爭的恐怖破壞力,甚至導致美國由此四分五裂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中國則由組織深入基層的赤色黨作為核心,肯定能夠更快地重建國內的秩序,這一點看中國救災時的高效率就能明白。並且當年鬧革命時敵後根據地常會與中央失去聯繫、提前積累了很多有用的經驗,在核戰爭中也說不定能夠起到奇效。
第八百三十四章 網絡時代
不管怎樣,美國統治階級這次慫了,以後就更加硬不起來了,而中國政府則早就承諾過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因此有些聰明人已經意識到,籠罩在世界人民頭上的核陰雲已經散掉了一半,而“和平與發展”也將漸漸取代“戰爭與革命”成為新的世界潮流……
之後的10年裡中國政府將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到經濟建設上來,再加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進作用,中國經濟繼續高速穩定增長,而這又導致人民幣不斷升值(雖然在中國政府的嚴控下速度不算很快),在數據上進一步拉開了跟美國之間的差距。
1980年中國的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2000億美元大關,比美國的5100億美元多了1.4倍,同時由於這個時空中國經濟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小,因此西方難以利用自己控制的定價權剝削中國,同時科技上與西方之間的差距也遠沒有歷史上那麼大,因此經濟的質量明顯要好得多,所以即使是比較所謂的gdp,美國也已經排到了中國之下,而中國的平均物價還比美國要低不少,因此除了中國自己一直堅持還是發展中國家,世界各國都將中國視為了超級大國,而且還是比美蘇更加強大的超級巨無霸……
不過,中國政府堅持稱自己還是發展中國家也不是全無道理。雖然經濟總量在各方面都已經雄踞世界第一,但1980年時中國的總人口已經增加到了14億以上,被這麼多的人頭一分,中國的人均工業總產值也才剛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而已、而人均gdp和國民收入更是尚處於中下游。
但即使如此,也沒有哪個國家敢跟中國正面對抗,畢竟總量實在太大了,就像大象雖然不吃肉,但是獅子碰上也只能退避三舍一樣。而且與歷史上中國工業總產值超過美國1倍時的情況不同,如今的中國科技水平與西方的差距要小得多。
由於國家有錢了、對尖端科技的投資大大增加,很多一度被西方反超的領域又重新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而一直特別重視的核技術、航天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則繼續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同時由於一批國內企業巨頭的崛起與國內科教事業的發展,中國的民用科技與基礎研究跟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也開始迅速縮小。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1970年代裡,中國終於成功地研製出了具有推廣價值的個人電腦。理論問題早就提前解決了的網際網路也很快隨之出現。令中國的老百姓比歷史上提前30年享受到了信息化的成果。
而令西方鬱悶的是。由於漢字程序語言的日益成熟,他們想要在軟體方面趕超中國變得難比登天,因為西方人想要學好漢語遠比中國人學好英語難得多。所以中國可以較容易地山寨、或者直接竊取西方的軟體技術,而西方人要這麼做卻很難很難,而由於中國一開始就取得了較大的領先優勢,他們又不得不向中國學習,在這種情況下,西方計算機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技術,都始終與中國存在著10年以上的差距……
但是西方人有錢、也想享受資訊時代的便捷和豐富多彩的娛樂,因此很自然地選擇了直接從中國大量進口計算機和電腦軟體。前者由於巨大的技術差距,想要自己開發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幾乎沒有可能;而對於後者,由於語言問題,他們就連盜版都很難搞出來,呃,嚴格來說也不是絕對不行,但是中文出色而又精通計算機軟體的西方人才太過難得,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因此盜版的人工成本高得嚇人,加之中國商品並不追求暴利,導致盜版根本無利可圖。就這樣,本時空計算機的市場、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長期被中國控制,而令西方幾百年裡積累下來的財富重新流回中國……
而新中國自建國以來,經濟和工業布局上一直將國防安全的因素放在了相當高的優先級上,因此超過七成的工業都分布在人口30萬以下的小城市和城鎮,至於人口就更不用說了,由於人口基數太大了,如今的中國還遠未實現城市化,大中城市的人口只占總數的15%,遭到核攻擊時所受的損失比美國要小得多。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美國一直實行的是相對鬆散的聯邦制,也沒有一個組織力和凝聚力超強的政黨,這在國內平穩的時期問題還不算大,但如果遭到了全面性的核打擊,美國國內的交通和通訊完全癱瘓的情況下,必將很難將全國的人財物力重新組織起來,這一點看看美國救災時的拙劣表現就可見一斑了,以核戰爭的恐怖破壞力,甚至導致美國由此四分五裂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中國則由組織深入基層的赤色黨作為核心,肯定能夠更快地重建國內的秩序,這一點看中國救災時的高效率就能明白。並且當年鬧革命時敵後根據地常會與中央失去聯繫、提前積累了很多有用的經驗,在核戰爭中也說不定能夠起到奇效。
第八百三十四章 網絡時代
不管怎樣,美國統治階級這次慫了,以後就更加硬不起來了,而中國政府則早就承諾過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因此有些聰明人已經意識到,籠罩在世界人民頭上的核陰雲已經散掉了一半,而“和平與發展”也將漸漸取代“戰爭與革命”成為新的世界潮流……
之後的10年裡中國政府將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到經濟建設上來,再加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進作用,中國經濟繼續高速穩定增長,而這又導致人民幣不斷升值(雖然在中國政府的嚴控下速度不算很快),在數據上進一步拉開了跟美國之間的差距。
1980年中國的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2000億美元大關,比美國的5100億美元多了1.4倍,同時由於這個時空中國經濟對國際貿易依賴較小,因此西方難以利用自己控制的定價權剝削中國,同時科技上與西方之間的差距也遠沒有歷史上那麼大,因此經濟的質量明顯要好得多,所以即使是比較所謂的gdp,美國也已經排到了中國之下,而中國的平均物價還比美國要低不少,因此除了中國自己一直堅持還是發展中國家,世界各國都將中國視為了超級大國,而且還是比美蘇更加強大的超級巨無霸……
不過,中國政府堅持稱自己還是發展中國家也不是全無道理。雖然經濟總量在各方面都已經雄踞世界第一,但1980年時中國的總人口已經增加到了14億以上,被這麼多的人頭一分,中國的人均工業總產值也才剛剛超過世界平均水平而已、而人均gdp和國民收入更是尚處於中下游。
但即使如此,也沒有哪個國家敢跟中國正面對抗,畢竟總量實在太大了,就像大象雖然不吃肉,但是獅子碰上也只能退避三舍一樣。而且與歷史上中國工業總產值超過美國1倍時的情況不同,如今的中國科技水平與西方的差距要小得多。
由於國家有錢了、對尖端科技的投資大大增加,很多一度被西方反超的領域又重新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而一直特別重視的核技術、航天技術與計算機技術則繼續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同時由於一批國內企業巨頭的崛起與國內科教事業的發展,中國的民用科技與基礎研究跟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也開始迅速縮小。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1970年代裡,中國終於成功地研製出了具有推廣價值的個人電腦。理論問題早就提前解決了的網際網路也很快隨之出現。令中國的老百姓比歷史上提前30年享受到了信息化的成果。
而令西方鬱悶的是。由於漢字程序語言的日益成熟,他們想要在軟體方面趕超中國變得難比登天,因為西方人想要學好漢語遠比中國人學好英語難得多。所以中國可以較容易地山寨、或者直接竊取西方的軟體技術,而西方人要這麼做卻很難很難,而由於中國一開始就取得了較大的領先優勢,他們又不得不向中國學習,在這種情況下,西方計算機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技術,都始終與中國存在著10年以上的差距……
但是西方人有錢、也想享受資訊時代的便捷和豐富多彩的娛樂,因此很自然地選擇了直接從中國大量進口計算機和電腦軟體。前者由於巨大的技術差距,想要自己開發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幾乎沒有可能;而對於後者,由於語言問題,他們就連盜版都很難搞出來,呃,嚴格來說也不是絕對不行,但是中文出色而又精通計算機軟體的西方人才太過難得,正所謂“物以稀為貴”,因此盜版的人工成本高得嚇人,加之中國商品並不追求暴利,導致盜版根本無利可圖。就這樣,本時空計算機的市場、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都長期被中國控制,而令西方幾百年裡積累下來的財富重新流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