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頁
為化干戈為玉帛,更為了避免同室操戈。朝廷將暫不與紫巾軍和各諸侯勢力為敵,同時也希望紫巾軍和各地諸侯顧念大局,迷途知返,不要再跟朝廷自相殘殺了,當此倭寇未除之際,叛賊逍遙時刻,大夏子民應團結一心,共同抗倭,朝廷願和諸侯聯兵合戰,抵抗倭寇。
此布告一出,夏朝上下舉國歡騰,百姓們紛紛拍手稱讚,紫巾軍內部也是一片聯兵抗倭的聲音,大家從布告中感受到了朝廷的誠意,希望紫巾軍和鎮國公能夠暫停內戰,接受詔安,屆時跟戰衛軍一起抵抗倭寇和夏遠桀的偽軍,受此影響,前線的六個集團軍暫停了攻擊。
俗話說有人歡喜有人憂,就在外界一片歡騰的等待朝廷和鎮國公聯兵倭寇時,贏天的軍帳和卻是一片沉默,此時贏天身邊的主帥全都率兵出站了,只剩下侯俊垚守在贏天跟前聽差,看完手中的詔安布告後,侯俊垚將它遞給了鎮國公,沉吟片刻,一臉鬱郁悶的說道:
「想不到朝廷竟能想出如此辦法,帝君以朝廷的名義向天下發布詔安告示,更是拿夏遠桀和倭寇來做文章,當初內戰初起之際,凌俠及其所在的部隊的確發布過夏遠桀和倭寇勾結的傳單,後期更是把傳單發到了第五兵團和第十兵團的營地內,此事鬧得可謂是人盡皆知。
其實凌俠當時這麼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離間紫巾軍內部的關係,可如今朝廷卻利用這一手來挾制咱們,國公之前故意把戰衛軍和夏遠桀及倭寇套在一起,現在朝廷同樣玩這招,帝君偷換概念,將紫巾軍和夏遠桀跟倭寇綁在一起,表面上是在詔安,其實是逼咱們退兵。」
「詔安?呵呵……朝廷這所謂的詔安,其實就是指咱們。」贏天將手中的詔安布告拿在手中看了看,隨後他揮手扔到了桌面上,揉了揉有些脹痛額頭,贏天輕笑道:「你以為這主意是朝廷里那些大臣們想出來的?實話給你說吧,這肯定是凌俠那廝出的主意。
不得不說,凌俠這一手玩的十分精妙,被他這麼一搞,老夫還真有些為難,若是繼續攻打戰衛軍陣地吧,道義上有些站不住,畢竟朝廷已經公開表示要調兵剿倭。這個時候打他們,那豈不成了咱們不想讓朝廷剿殺倭寇了?
可若是現在不打戰衛軍,一旦朝廷真的派兵東上抗倭,那咱們就更沒有藉口動手了。到時候朝廷就算把兵馬全部撤掉,咱們也不能打了,眼下是打也不成,不打也不成,唉……本是老夫對付戰衛軍的手段,沒想到凌俠竟然把這個皮球給踢回來了,該如何是好呢?」
第619章 海淮戰役 十二
就在朝廷公布詔安告示的第二天,贏天控制的聯軍總部也發布了一條布告,其內容為贏天深受先帝託孤之皇恩,曾於先帝榻前允諾輔佐夏遠桀,但夏遠桀看似忠義實則奸詐,他假借先帝之名義逼迫武嵐疆捲入內戰,贏天因受命於先帝皇恩,這才參與了夏遠桀主導的內戰。
如今真相已明,眾將幡然醒悟,紫巾軍萬千將士決意脫離夏遠桀掌控,不再為叛國之人所支配,鑑於當前局勢複雜,各方勢力晦暗難明,倭寇餘孽尚未清除乾淨,夏遠桀仍在擁兵自重,值此國難當頭之際,須以收復山河為主,詔安整軍之事應暫且拖後。
依紫巾軍將士意願,所有前線參戰之紫巾軍將暫時納入聯軍總部序列,由鎮國公贏天統一指揮作戰,朝廷戰衛軍雖是正牌,但聯軍總部也是主力。剿倭不分番號,殺敵即使勇士。朝廷雖是正統,武嵐疆亦也不俗,鎮國公願與朝廷比試高低,雙方以殺敵驅倭一較高下。
此刻蚌源疆尚余倭寇兩個兵團,名望疆夏遠桀亦有兩個兵團,戰衛軍和聯軍總部各取其一,若戰衛軍率先攻陷目標,鎮國公及其麾下將士願被朝廷詔安收編。倘若聯軍總部這邊率先攻陷敵人,則表示戰衛軍無力領導紫巾軍,屆時鎮國公及其麾下兵馬將不接受朝廷詔安。
贏天的布告發出去後,頓時在百姓間引起了巨大反響,國內百姓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朝廷乃是正統,贏天及其麾下兵馬既是夏朝人,就應當接受朝廷的詔安和整編。而另一派則覺得應該以實力為尊,若戰衛軍之實力比不上鎮國公的兵馬,那朝廷有什麼資格詔安紫巾軍?
……
就在外界因為鎮國公的布告而辯論不休時,朝廷卻鬆了口氣,金霄殿內,秋落北一臉喜悅的分析著局勢,詔安只是藉口,逼鎮國公退兵才是目的,贏天為了拒絕朝廷的詔安,提出跟朝廷比試高低,這也就表明贏天準備撤兵了,只要贏天撤回淮河省的兵馬,朝廷就贏了。
……
贏天軍帳內,候俊垚一臉焦急的看著贏天,問他是否真的打算撤兵?聽到這個話,贏天冷冷一笑:「朝廷詔安是假,逼老夫撤兵是真,我若是把前線兵馬撤回來,朝廷就會繼續做文章,一步一步蠶食老夫的兵力,如此顯而易見的道理,老夫豈能看不透,撤兵?嘿嘿……」
……
凌俠正站在城牆上觀察遠處的敵情,這時候,阮莫軒和潘覆天滿臉微笑的走了過來,他們也都看到了贏天的布告,見凌俠還是跟之前似的緊張,二人忍不住打趣道:「駙馬,贏天都準備跟戰衛軍比試剿倭了,你怎麼還盯著前面不放呢?莫不是你捨不得贏乾坤離去?」
聞言後,凌俠轉身看向二人,注視了片刻,他轉過身子繼續觀察對面,口中淡淡說道:「我對那場所謂的剿倭比試並不關心,我關心的是對面的部隊何時撤兵?贏天的布告是出來了,可你們發現沒有,贏天派遣在咱們對面的三路兵馬卻一個都沒有後撤,這裡有問題。」
此布告一出,夏朝上下舉國歡騰,百姓們紛紛拍手稱讚,紫巾軍內部也是一片聯兵抗倭的聲音,大家從布告中感受到了朝廷的誠意,希望紫巾軍和鎮國公能夠暫停內戰,接受詔安,屆時跟戰衛軍一起抵抗倭寇和夏遠桀的偽軍,受此影響,前線的六個集團軍暫停了攻擊。
俗話說有人歡喜有人憂,就在外界一片歡騰的等待朝廷和鎮國公聯兵倭寇時,贏天的軍帳和卻是一片沉默,此時贏天身邊的主帥全都率兵出站了,只剩下侯俊垚守在贏天跟前聽差,看完手中的詔安布告後,侯俊垚將它遞給了鎮國公,沉吟片刻,一臉鬱郁悶的說道:
「想不到朝廷竟能想出如此辦法,帝君以朝廷的名義向天下發布詔安告示,更是拿夏遠桀和倭寇來做文章,當初內戰初起之際,凌俠及其所在的部隊的確發布過夏遠桀和倭寇勾結的傳單,後期更是把傳單發到了第五兵團和第十兵團的營地內,此事鬧得可謂是人盡皆知。
其實凌俠當時這麼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離間紫巾軍內部的關係,可如今朝廷卻利用這一手來挾制咱們,國公之前故意把戰衛軍和夏遠桀及倭寇套在一起,現在朝廷同樣玩這招,帝君偷換概念,將紫巾軍和夏遠桀跟倭寇綁在一起,表面上是在詔安,其實是逼咱們退兵。」
「詔安?呵呵……朝廷這所謂的詔安,其實就是指咱們。」贏天將手中的詔安布告拿在手中看了看,隨後他揮手扔到了桌面上,揉了揉有些脹痛額頭,贏天輕笑道:「你以為這主意是朝廷里那些大臣們想出來的?實話給你說吧,這肯定是凌俠那廝出的主意。
不得不說,凌俠這一手玩的十分精妙,被他這麼一搞,老夫還真有些為難,若是繼續攻打戰衛軍陣地吧,道義上有些站不住,畢竟朝廷已經公開表示要調兵剿倭。這個時候打他們,那豈不成了咱們不想讓朝廷剿殺倭寇了?
可若是現在不打戰衛軍,一旦朝廷真的派兵東上抗倭,那咱們就更沒有藉口動手了。到時候朝廷就算把兵馬全部撤掉,咱們也不能打了,眼下是打也不成,不打也不成,唉……本是老夫對付戰衛軍的手段,沒想到凌俠竟然把這個皮球給踢回來了,該如何是好呢?」
第619章 海淮戰役 十二
就在朝廷公布詔安告示的第二天,贏天控制的聯軍總部也發布了一條布告,其內容為贏天深受先帝託孤之皇恩,曾於先帝榻前允諾輔佐夏遠桀,但夏遠桀看似忠義實則奸詐,他假借先帝之名義逼迫武嵐疆捲入內戰,贏天因受命於先帝皇恩,這才參與了夏遠桀主導的內戰。
如今真相已明,眾將幡然醒悟,紫巾軍萬千將士決意脫離夏遠桀掌控,不再為叛國之人所支配,鑑於當前局勢複雜,各方勢力晦暗難明,倭寇餘孽尚未清除乾淨,夏遠桀仍在擁兵自重,值此國難當頭之際,須以收復山河為主,詔安整軍之事應暫且拖後。
依紫巾軍將士意願,所有前線參戰之紫巾軍將暫時納入聯軍總部序列,由鎮國公贏天統一指揮作戰,朝廷戰衛軍雖是正牌,但聯軍總部也是主力。剿倭不分番號,殺敵即使勇士。朝廷雖是正統,武嵐疆亦也不俗,鎮國公願與朝廷比試高低,雙方以殺敵驅倭一較高下。
此刻蚌源疆尚余倭寇兩個兵團,名望疆夏遠桀亦有兩個兵團,戰衛軍和聯軍總部各取其一,若戰衛軍率先攻陷目標,鎮國公及其麾下將士願被朝廷詔安收編。倘若聯軍總部這邊率先攻陷敵人,則表示戰衛軍無力領導紫巾軍,屆時鎮國公及其麾下兵馬將不接受朝廷詔安。
贏天的布告發出去後,頓時在百姓間引起了巨大反響,國內百姓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朝廷乃是正統,贏天及其麾下兵馬既是夏朝人,就應當接受朝廷的詔安和整編。而另一派則覺得應該以實力為尊,若戰衛軍之實力比不上鎮國公的兵馬,那朝廷有什麼資格詔安紫巾軍?
……
就在外界因為鎮國公的布告而辯論不休時,朝廷卻鬆了口氣,金霄殿內,秋落北一臉喜悅的分析著局勢,詔安只是藉口,逼鎮國公退兵才是目的,贏天為了拒絕朝廷的詔安,提出跟朝廷比試高低,這也就表明贏天準備撤兵了,只要贏天撤回淮河省的兵馬,朝廷就贏了。
……
贏天軍帳內,候俊垚一臉焦急的看著贏天,問他是否真的打算撤兵?聽到這個話,贏天冷冷一笑:「朝廷詔安是假,逼老夫撤兵是真,我若是把前線兵馬撤回來,朝廷就會繼續做文章,一步一步蠶食老夫的兵力,如此顯而易見的道理,老夫豈能看不透,撤兵?嘿嘿……」
……
凌俠正站在城牆上觀察遠處的敵情,這時候,阮莫軒和潘覆天滿臉微笑的走了過來,他們也都看到了贏天的布告,見凌俠還是跟之前似的緊張,二人忍不住打趣道:「駙馬,贏天都準備跟戰衛軍比試剿倭了,你怎麼還盯著前面不放呢?莫不是你捨不得贏乾坤離去?」
聞言後,凌俠轉身看向二人,注視了片刻,他轉過身子繼續觀察對面,口中淡淡說道:「我對那場所謂的剿倭比試並不關心,我關心的是對面的部隊何時撤兵?贏天的布告是出來了,可你們發現沒有,贏天派遣在咱們對面的三路兵馬卻一個都沒有後撤,這裡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