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幼常你這麼激動做什麼,這裡可是大漢的帝都,能放發生什麼事呢,放輕鬆,放輕鬆啦。”姜維提著酒罈,滿嘴噴著酒味,笑眯眯的說道。

  馬謖搖了搖頭,笑嘆道:“你呀你,真是的。”

  “來來來,到我的帳中去,咱們好好喝幾杯。”

  在南門外,為了今夜的值守,姜維特意設置了一處臨時辦公的軍帳,他當下拉著馬謖就往那邊去。

  “我可不想跟著你一塊受罰。”馬謖當然拒絕。

  “別那麼掃興嘛,宴里的好酒沒咱們的份,自己犒勞一下有什麼大不了的,沒事,走。”

  馬謖拗不過姜維的拉扯,便吩咐所率的幾百名部下先就地休息一會,自己則不情願的被姜維拉進了帳中。

  沒被列入參邀的名單,馬謖心裡邊自然也有點不爽,當著部下還表現得一本正經,這時一入帳中就放了開,跟著姜維就痛飲起來。

  “好酒,真是好酒啊,伯約,你我很久沒這樣一起暢飲了,真懷念以前並肩而作,一起喝酒吃肉的光景呀。”馬謖滿飲一杯,感懷起了舊事。

  這時,本是酒醉三分的姜維,神情忽然變得鄭重起來,他放下了杯中之酒,直視著馬謖,冷冷道:“幼常,這些舊事,以後再回憶不遲。實不相瞞,剛才拉你來喝酒,實是故意而為。”

  馬謖一怔,面露茫然。

  姜維連咳三聲,帳門忽開,十幾名甲士洶洶而去。

  一見這陣勢,馬謖大吃一驚,急道:“伯約,你這是何意?”

  姜維平靜說道:“大司馬奉太后密詔,命我等今夜率軍入宮平定龐統一干叛黨。幼常若是為國設想,就交出兵符,按照我所說的對你的部下下令行事,如若不然,就別怪兄弟我不念舊情。”

  聽罷姜維這一番話,馬謖心中大駭,以其聰明智謀,頓時是恍然大悟,方始明白這一切竟是方紹早就策劃好的陰謀,心裡暗暗叫苦,暗嘆諸葛亮還是算錯了一步,沒想到方紹手段如此狠辣,諸葛亮還盤算著用政治手段打壓時,人家方紹卻已膽大到要用兵變來解決一切。

  此時的馬謖,處於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是諸葛亮對他的一番信任,一方面則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丞相待我不薄,如果我在這個時候背叛他,反戈一擊,將來必背負罵名。而若是不從,頂多被綁了強行奪去兵權,我到底跟了方司馬那麼多年,想來他兵變成功之後,也不會對我怎麼樣。’

  馬謖篤定了心思,遂慷慨道:“這等大逆不道之舉,我馬謖寧死不會屈從,伯約,我勸你不要誤入歧途,此時收手還來得及。”

  馬謖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姜維也沒什麼好說的,搖著頭,拍著他的肩膀嘆道:“各為其主,兄弟,不要怪我。”

  話音未落,寒光一閃,馬謖的胸膛已被長劍刺穿。

  正文 第四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贏家

  宮宴正酣,方紹端著酒杯,前去給丞相諸葛亮敬酒。

  短短几步之路,方紹恍惚看到了遙遠的過去。

  他看到了隆中躬耕之時,那個喜歡睡懶覺,喜歡動不動就扣自己工錢的“諸葛村夫”。

  他看到了初出茅廬,輔佐劉備,每每在外人之前,都一副胸有成竹,穩操勝劵,但回到家中時,卻焦頭爛額,徹夜難眠的年輕謀士。

  他還看到了那個對自己另眼相看,執意要將妹妹撮合,那個和藹可親的大舅哥。

  如果有選擇,方紹絕不會選擇與他決裂。

  然而,方紹有選擇嗎?

  身為權傾朝野,功高蓋世的國之重臣,身後有一班效忠於己,跟著自己尋求榮華富貴的追隨者,心中更深藏著對曾經歷史中,士族門閥爭名奪利,使五胡禍亂中華的深深戒心。

  如果方紹只是一個從平民崛起的當代傳奇,他可以選擇退讓,仗著和諸葛亮弟子與妹夫的關係,頂著前所未有的曠世奇功,大可安安穩穩的享受一世的榮華與富貴。

  但是,方紹不能這麼做,因為他是一個穿越者,熟知歷史的他,在如今大權在握之時,仍懷有一種銘刻於骨的歷史責任感。

  在很多人眼中,也許方紹的所作所為,同諸葛龐統和司馬懿無民,無非是爭權奪利的政治鬥爭而已,但方紹卻清楚,他之所為,終極之目的,卻是為了整個華夏的前途命運。

  或許,沒有人會真正明白方紹,但這也無所謂了,方紹知道,功過是非,後世自會給他一個公道。

  短短几步之後,那些美好的回憶重新被掩埋於記憶深處,他的心,卻是前所未有的堅毅。

  而諸葛亮所看到的,卻是一個溫謙恭良上來敬酒的弟子,這般態度,已許久沒有感受過了。

  “先生,敬你一杯,我先飲為敬。”一杯酒,方紹一飲而盡,臉上酒意濃濃,似已有三分醉色。

  諸葛亮也飲盡杯中之酒,笑道:“中正,你我師徒已經很久沒這樣好好飲幾杯了,我很懷念以前的你呀。”

  方紹親手為諸葛亮斟滿一杯,淡淡笑道:“如果先生能換一個角度來看,方紹其實一直都是那個方紹,從未曾改變過。來,這杯酒,紹敬先生對我的知遇之恩。”

  宮宴的氣氛其樂融融,眾臣故舊相互敬酒,無非是憶苦思甜,敘舊永遠是酒宴中改善關係最適的手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