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六百人,在趙子開的嘴裡變成了六萬人。

  楊諒分析了形勢,果斷的決定,撤!

  楊諒的軍師,諸葛亮之一的王頍聽了之後,幾乎要哭了。因為根據他所掌握的第一手資料,敵人不過四萬,而我叛軍,接近二十萬。

  “漢王,我們不能撤呀!他們長途跋涉,一個個疲勞不堪,而我軍卻一個個精力充沛,有你漢王親臨戰場,只要一個動員,就一定會把楊素的軍隊消滅在此!”

  如果王頍不提楊素還罷,一提到楊素,他更覺害怕。

  楊素曾得了“柳述恐懼症”,而楊諒得的病和楊素曾得的是一個病,只是名字有些區別罷了:“楊素恐懼症”。

  楊諒一聽到到楊素的名字,渾身都哆嗦。

  一個統帥,要是持續這種心理狀態,這仗實在是無法打的!

  楊諒在嘴上,當然不能說我怕楊素,但在心裡確確實實是怕的!於是,他要撤軍,就必須找個漂亮的藉口:“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來日方長,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再說,我們撤軍,是誘敵深入,到了前面有利地形,我們埋伏下來,再打他個措手不及!在這裡和敵人硬拼,實在是一個愚蠢的方法!”

  王頍一直以自己是諸葛亮自稱,只是手裡缺一把羽扇而已。此時,才感覺到自己原來什麼也不是!因為楊諒不是劉備,根本就不聽自己的,還什麼誘敵深入、措手不及什麼的!

  既然主帥決定,自己這個姓王而並非姓諸葛的人,也只有跟著跑了!

  大雨中,楊諒帶頭逃跑,其他全體叛軍將士聽到逃跑命令,也爭先恐後的跑去。

  跑,在古代叫走。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他們目前逃跑,也是與孫子兵法的基本精神相一致的。

  第143章 活捉楊諒

  更新時間2012-11-10 7:00:28 字數:3250

  八月的天氣,雨水澆身,冷風吹來,平叛大軍的將士一個個都瑟瑟發抖。

  按照常規打仗,這種天氣,對敵不利,對已同樣不利,將士們找個地方避避雨,生個火取取暖,找點食物祭一祭五臟廟,這些都是正理。

  可是,楊素卻沒按這正理去做,因為他是專講歪理的人。

  他騎著大馬站在暴雨之中,天已過午,他也已經兩頓沒吃飯了,一個六十一歲的老人,經過這麼嚴酷的戰鬥,應該被折騰得不行了,可是,他卻精神抖擻,叫人尋找小分隊的六百將士。

  其實,說實話,這六百將士與被他殺掉的“守營”的三百將士相比,都是弱者。因為在擠營之時,只有強者才能優先擠進去。

  而這六百“弱者”,在楊素的眼裡,他們是世界上最強的將士。

  暴雨中,找人特別不方便,再加上戰死戰傷的,六百將士一時沒有找齊,只找到了二百來人。

  這二百多將士見老元帥在暴雨之中,一個個熱淚盈眶。但這眼淚是沒有辦法看出來的,因為淚水和雨水和在了一起。

  不過,有一個人看出他們在流淚,這就是楊素。

  暴雨山洪聲音太大,楊素不得不提高嗓門:“小分隊的將士們,你們是大隋軍隊中最強的!”

  那二百多將士倍感詫異,我們什麼時候變成最強的了?我們不過是攀岩方面有點優勢,其他方面,我們和別的將士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呀……

  “小分隊的將士們,我知道你們一天沒吃沒喝,從昨天夜裡到現在一直都在戰鬥,也沒有來得及閉上一會兒眼睛。但是,就是你們,即將創造奇蹟,你們將青史留名!”

  這二百多已經疲憊不堪的將士聽了之後,頓時像打了雞血,一個個鬥志昂揚。

  在這暴雨中,別人看不出這二百多將士的表情,但有一個人看出來了,這就是楊素。

  “你們的任務是,追上楊諒,活捉或者打死他,整個戰鬥就將結束!這樣的話,敵我雙方至少要少死十萬人!將士們,十萬人的性命呀,全部掌握在你們的手中了呀!如果抓住楊諒,那麼,你們就是大隋的功臣,你們一律官升三級!”

  緊接著,楊素對他們進行了編制,然後,親自帶領這二百多將士沖在大部隊的前面。

  薛峰跟隨楊素左右,親眼目睹他的所作所為。他對戰神是怎樣煉成的有了初步總結: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三、鬼點子多,四、會忽悠,五、敢於冒險,六,行動迅速……

  應該還有一些什麼,但薛峰就不會總結了。

  薛峰心存疑惑,像他這樣,從十五歲帶兵打仗,現在六十一歲,這四十六年之中,也是身經百戰。像他這樣始終沖在最前面,甚至混入敵人內部,為什麼就沒有戰死呢?甚至傷都沒有聽他說過。

  二百多人的小分隊,在楊素這個小分隊隊長的帶領下,一路向前狂奔,儘管暴雨依舊下個不停。

  一路上,路邊到處都是叛軍的傷兵。

  楊隊長帶領的小分隊的鐵蹄毫不留情的從這些傷兵的身上踏過。

  楊素一個元帥,自任小分隊隊長的原因有二:一是只有活捉楊諒才能結束戰鬥。自己帶來的四萬將士,除了死傷之外,都極度疲憊了。如果沒有自己在,他們很難活捉楊諒。二是楊諒是漢王爺,這些下級將士沒有認識楊諒的,而自己,和楊諒是熟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