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廣率大軍滅了陳朝,至今已經一十五年,這也是楊廣和“小媽”相識的年頭。以前,他們“母子”很少見面。現在,老皇上有病,宣華作為夫人是寸步不離,楊廣作為太子經常到父皇老爹面前問長問短,因此,“母子”見面的頻率遠超從前。

  在這樣特殊時刻,自制力遠超常人的楊廣,對這位“小媽”是視而不見,“小媽”對他表面上也視同路人。

  並非楊廣無情,只是國事實在太令他煩心,還有,擔心長著一雙鷹眼的柳述搬弄是非。因此,兩人都把這份愛,埋起來。

  ……

  楊廣文武雙全,前朝後代的皇帝,能超越他的,並不多。不過,他也並非是天才,能文能武,除了他的天分之外,主要在於他勤學苦練。

  下一步,楊廣要學著做皇帝了,所以,他寫了封密信問楊素:老爹皇上的走,也就這幾天的事,老爹皇上起兵,國家該怎麼管理,接班問題,該如何過渡?

  楊素府里的密室內,他捧著密信非常激動,連夜寫了封回信,全面的闡述了自已的治國理念。管理國家,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首先要嚴防同朝異志之人,楊素這句話的矛頭直指柳述。要選一個辦事能力強,能夠掌控大局的人來主事。當然,楊素指的這個人,就指的是自已。

  在信中,楊素長篇治國理念中,怎樣用人、怎樣治人,是重中之重。

  當然,楊素即使在密信中,也是慎重的,談到人的時候,他總是含蓄的一筆帶過。

  這兩年來,楊素習慣有事問薛峰,然而,這一次,為了嚴守紀律,他誰也沒找,經過一夜的字斟句酌,終於把回信寫好。

  老楊素雖然一夜沒睡,但依舊很興奮:有太子和自已同在一個戰壕,他的心裡踏實多了。當然,他也知道,皇上還在喘著氣呢,自已的這封信對於皇上來說,那肯定是大逆不道的。

  ……

  楊素與楊廣在侍疾期間,也通過幾次信。為了謹慎起見,楊廣指定了可靠、專門的宮女來當秘密聯絡員。

  ……

  仁壽四年七月十三日早上,楊素派薛峰帶些人,在仁壽宮外,他沒有多關照薛峰,他知道:他想關照的,薛峰一定知道,所以,自已無須多說。

  楊素帶著密信,心中十分忐忑。

  柳述對待太子楊廣,他還不敢搞什麼陰謀,但對楊素,他還是安排人隨時監視他的。當然,也包括安排仁壽宮裡的宮女做自已的間諜,因為宮女這種身份,在宮裡行事,是最不容易引起別人的懷疑。

  楊素一進宮裡,便有“間諜”宮女迎上前來。

  楊素一是年齡大的原因,二是熬了一夜,眼睛也有些迷糊。因為宮女都穿著一色的衣服,看起來差不多,他見一個宮女前來,他很自然的認為她就是太子派來的,因而把密信交給了這位宮女。

  這個宮女立即把密信交給了正在侍侯皇上的柳述,柳述看也沒看,便立即把信交給隋文帝。

  此時,隋文帝正撫摸著大床正面“仁壽”兩個字,這兩個字是他親手所書,這兩個字也寄託著他老年的理想。

  隋文帝不知是迴光返照,也不知是別的什麼原因,此時眼睛特別明亮,楊素寫的信雖然長了點,但他用他那雙明亮的眼睛,很快把它掃完。

  隋文帝見楊素信中的口氣,知道這是楊素給楊廣的回信。從信中可以看出,楊素楊廣怎樣做皇帝。

  這是隋文帝的軟肋,誰個惦記這個皇位都不行,太子也不行!

  這個時候,隋文帝是氣喘吁吁,對站在一側的柳述道:“快!一定要快,快召我兒前來。”

  “太子就在外面……”柳述見隋文帝喘成這樣,還以為他自已感到不行,召太子楊廣前來。

  隋文帝一聽,知道柳述誤會,便急呼道:“不是,是我的勇兒!”

  也難怪柳述誤會,他的老丈人皇上,開始只說召他的兒子前來,他的兒子一個死了死了的,兩個兒子關了關了的,一個兒子遠在邊關,一個太子兒子正在仁壽宮裡。不要說柳述,就是誰來了,也會認為是他在叫他的太子兒子。

  柳述一聽愣住了,他的頭腦一時還沒有轉過彎來。倒是黃門侍郎元岩反映了過來,皇上要召廢太子楊勇前來。如果召楊勇,這裡面就有戲了!

  不過,廢太子在押,沒有皇上的玉璽,恐怕看守的人不會放的。

  你們還愣著幹什麼?隋文帝嚴厲的責問他倆。

  元岩說寫個詔書什麼的,才好去提人。

  隋文帝雖然危在旦夕,但一個政治大家的頭腦有別於常人。拿詔書有兩個弊端:一是耽誤時間,二是太招搖,容易被現在的太子發現。於是,他責令柳述不得耽誤,速去速回。

  隋文帝是這樣想的:柳述,作為一個兵部尚書,自己的寵婿,本身就是活的詔書。

  柳述突然醒悟過來,一陣狂喜,心臟一陣嗵嗵猛跳,立即和元岩一起奔向廢太子的抵押處——太子東宮。

  ……

  楊素把密信交給宮女,正在得意的思考著自己的那治國事大策,他要在等待太子把信看完,然後,再好好的找太醫看一看,偉大的皇上啥時斷氣。

  當他看到柳述與元岩急匆匆離去的時候,楊素憑他一個政治家、軍事家、陰謀家、老狐狸家的敏銳目光,看出一定有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