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薛峰眼尖手快,還沒等他數出“三”字來,便把錢捂到了他的手裡。

  那兩個管理市場的這才急匆匆的向其他攤位走去。

  李三從沒有上過市場,他不明白,自己賣魚,憑什麼要給他們的錢?

  薛峰以前家住菜市場邊上,這個他懂:這是管理費錢,它包括市場管理、打掃衛生等費用。這古今有時候道理是一樣的。因為要急著賣魚,他也沒有時間向李三解釋這些。

  所謂過一關顯一將,提魚等體力活動是李三的特長,現在賣魚,到了薛峰展示特長的時候了,他把叫賣用唱的方式唱了出來:“春天的魚,好吃難逮;長江大魛魚兩文錢一斤……同志,稱二斤,二斤不解饞再來稱二斤……”魚的價格是薛峰剛打聽來的時間不長。

  說真心話,薛峰以前從沒賣過魚,這種唱賣也不是他的發明,只是以前他的家離菜市場不遠,他聽到年青的賣魚人經常這樣唱賣。賣魚的青年人還時常兩人對唱,一人唱一句,甚是諧和。

  這種方法屢試不爽:在魚的質量、價格一樣的情況下,唱賣人的魚比那些干吆喝人的魚要賣的快的多。

  “喂!這小孩,這‘同志’是什麼意思呀?”那些買菜的人好奇,便問道。

  薛峰心想,那世這種稱呼已經不多了,這一世也許從來沒有人聽過這個詞。他便向問人謅道:“‘同志’就是恭喜你發財的意思啦!”

  那些好奇之人搖了搖頭道:“我長這麼大從來沒聽這麼說過,現在年輕人的新詞就是多!”

  薛峰的唱歌一樣的唱賣,像黃鸝叫喚的聲音一般甚是悅耳。

  薛峰見許多人對“同志”這個詞好奇,這個詢問過來,那個詢問過去。他不如來個將錯就錯,不停的唱賣道:“春天的魚,好吃難逮;長江大魛魚兩文錢一斤……同志,稱二斤,二斤不解饞再來稱二斤……”

  ……

  (薛峰的唱賣聲越來越激昂:老少爺們,您推薦與收藏了嗎?如果還沒有的話,現在正是時候啊!)

  第28章 綢緞

  更新時間2012-8-25 7:30:32 字數:2299

  “賣湯元”、“酒干倘賣無”、“冰糖葫蘆”等歌曲,雖說高於生活卻是源於生活。其實,這唱賣自古有之,唱賣無論在古代還是後世,都是不可忽視的一種促銷手段。

  自有商品社會以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買賣活動每天數以萬計,促銷手段也千奇百怪,這些手段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能夠儘快銷售。

  要是在以前,薛峰說什麼也不會去唱賣。不過此一時、彼一時矣,他的唱賣源於他以往他人的經驗,還有一份責任:小妹小花紅插在花園裡的三根草……

  哪些好奇的人成了薛峰的義務宣傳員,他們到了賣魚的攤位面前道:“北面有個小孩賣魚,魚又大又新鮮又便宜,那小孩唱得也好聽。”

  就是最大方的人,一旦到了菜市場,無一不變得小氣巴巴、斤斤計較。曾有一個大款賭錢,數錢怕麻煩,輸贏用小尺量一下錢的高度就算,真是闊氣無比。可是,有一次到菜場買菜,為小販少他一兩青菜,他卻和小販吵得臉紅脖子粗。

  那些人聽說北面有個小伙子賣魚,有諸多好處,便三三兩兩的走了過去。

  不一會兒,攤前便有人和薛峰開始討價還價。

  這時,一個肥頭大耳的伙夫模樣的人走了過來,道:“小孩,你的魚我都要了,跟我走吧!”

  其他買魚的人面帶慍色道:“你這人,幹什麼都有個先後,難道我們這些先來的還不如你後到的麼?”“你就是買,也得等我們買過才行啊……”

  肥頭大耳的人並不理睬別人的嚷嚷,繼續道:“小孩,你要賣給我就跟我走,要不的話,我就走了。”

  “賣給你!”機遇這玩意兒,轉瞬即逝,薛峰深知個中三昧,便急呼道。

  李三急忙拽了拽薛峰的衣角。這意思,薛峰懂:李三怕遇上壞人,在提醒他。

  “三舅,提著跟他走!”薛峰不由分說的對李三道。

  李三想,大伢子雖然年齡小,但魚是他家的,他是主,自已是仆,這一點他清楚。於是,他便提起提籃擠開人群,隨那肥頭大耳的人走去。

  走下約半里路,那肥頭大耳指著街旁的招牌道:“這‘黃家村’飯店是我開的,人家叫我黃胖子……”

  薛峰手中小稱一次只能稱五斤,黃胖子飯店有大稱。

  兩提籃魚過稱後,除去皮還有三十七斤二兩。黃胖子要湊個整數,算三十六斤,李三可不答應了。薛峰想,這相當於批發,讓一點也是應當,再說還得圖下次,便一口答應了黃胖子。

  三十六斤,兩文一斤,共計七十二文錢,薛峰從黃胖子手中接過銅錢,分給李三一半。

  薛峰想,這生意雖小,自己和李三也是合夥生意,這二一添作五,公平分錢,這一點對於長期合作,猶為重要。

  李三見薛峰給他錢,一驚,道:“大伢子,你先把錢裝好,有話我們外面說。”

  薛峰心想:難道他是嫌少?還要四六開或者三七開什麼的?帶著疑問,他把七十二個銅錢裝進懷裡口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