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大家興奮了一陣,還是帶著一肚子的問號各自準備回艙去。正當大家要走時,小於夾著幾本日文書在門口探了探頭。他正在自學日文,剛聽完日語廣播要回臥艙,路過這裡就站住了。由於他不是小組成員,所以,儘管好奇也守紀律地不越雷池一步。但他閃動的目光充分表達了他多麼想進來看看,多知道一些“亞洲人”的情況。許總很理解這小伙子的心情,就招手讓他進來。小於看到“亞洲人”肩上的印記,再看我手中的圖形,很是驚奇。他伸手想把圖拿去細看,結果腋下夾著的幾本書掉了一地。還沒待小於彎腰,“亞洲人”就殷勤地俯身去拾起書來。一本打開的日文書正好是畫頁,是以富士山為背景的櫻花盛開圖。“亞洲人”拿起這本書時,眼光在畫頁上停住了,似乎費力地從記憶的深處搜索什麼。當他意識到大家都在注意他這若有所思的凝視時,就立即把書合上並遞給了小於。之後,“亞洲人”顯得有點神情恍惚,像在費勁地捕捉什麼飄忽或遙遠的印象。辛醫生嘆了口氣說:“病又犯了!”醫生堅定“亞洲人”是屬不正常派。他對“亞洲人”身上的印記亦有解釋:“這和他的痛苦經歷有關,因此印象深刻、強烈……”
大家陸續散去了,我和辛醫生還留在艙里。醫生說我也得了“傳染病”,因為我也神情恍惚地思索著:“帶十字形星的印記”、“亞洲人”對圖片的凝視、“波形線”、“咕嚕咕嚕”……已近午夜,醫生在一旁擺弄儀器監視“亞洲人”的一些生理反應;我坐在沙發中為這亂麻一團而傷腦筋地沉思。這時“亞洲人”坐在床邊,顯得很疲乏,不管我和醫生幾次做手勢讓他睡,他就是不動,像在等待什麼一樣。直到船長巡視查艙進來,看到他沒睡,揮手讓他睡下,他竟馬上躺下,一會兒就呼呼入睡了。
我對照著電子計算機根據錄音總結的十幾種規律和“亞洲人”畫的波形文字,玩味著圖形中這些直線、虛線和多邊形究竟表示什麼,一時實在很難把這團亂麻理出個頭緒來。也許過了有一兩個小時,辛醫生忽然拉了我一下,讓我注意“亞洲人”的腦電波。剛才平穩的波形突然出現了起伏很大的幾個脈衝,說明“亞洲人”在做夢了。究竟做什麼夢?對這語言不明,思維反應亦有異常的對象,醫生的儀器設備是無法分析判斷的。不過從興奮程度的變化說明,“亞洲人”的抑制還是有規律的,不像一般的病態反應。當然,根據這點判斷來推翻醫生“不正常”的診斷還是不夠充分的。
我走到“亞洲人”床邊,在暗淡的燈光下仔細看著他那微黃扁平的臉龐,那撮小鬍子實在有點刺眼。忽然,他的嘴唇拉成了弧形,這是在笑,笑得雪白的牙齒也露出來了。接著,喉頭動了幾動,嘟嘟噥噥地說起話來了。起初聽不清什麼聲音,後來聲音大些了,我聽到在咕嚕咕嚕聲中有幾句發音不太一樣,是什麼“沙庫拉,華塔西”,重複了好幾遍,之後又是咕嚕咕嚕了。醫生見我蹲在床邊聽,也走了過來。他聽到有一聲沒一聲的咕嚕哈嚕,笑了一笑,對我攤了攤手說:“夢中真言吐,還是咕嚕咕!”但我被這兩句奇怪的“沙庫拉,華塔西”吸引了。一會兒腦電波又平緩了,我支著腦袋在沙發上想啊想……
交班後我回到臥艙,輕輕地脫衣服,怕驚醒了小於。不料他一骨碌從床上坐了起來,也毫不理會我的疲倦,拉著我就問“亞洲人”的情況。我簡單講了幾句,說到“沙庫拉,華塔西”時,小於拍了下腿,從床上跳起來說:“日文!櫻花,我!沒錯!日文!”小於一激動,講起話來就是一句一個驚嘆號。我也恍然大悟,絲毫睡意也沒有了,拉了他就往醫務艙跑去。
我拉開醫務艙門,和正要出來的冷火撞了個滿懷。“日本人!”我和冷火幾乎同時叫了出來。他接班後整理錄音記錄,也聽出了這幾個日文單詞,正想去找大副和船長。我就和小於先找“亞洲人”問話,小於當翻譯。起初小於還擔心自己的日語水平能否勝任,但後來證明,別說已自學多時的小於,連在通訊隙望工作中,只認識有限日文單詞的冷火當這個翻譯也綽綽有餘了。
“亞洲人”坐在床邊,我講:“你是日本人?”小於馬上翻澤出來。可是他直勾勾地望著我們,毫無反應。小於以為是發音不準,又慢慢地一個音一個詞地重複了幾遍,“亞洲人”還是無動於衷。他那莫名其妙的神色決不像在裝蒜。我們問了幾遍後,他反倒咕嚕咕嚕地向我們說起來了。我又用電影中常可聽到的日本式中國話問:“你的,日本人的是不是?”這下小於的翻譯就很惱火了,結結巴巴地還是那句“你是日本人嗎?”只不過聲調變得有些怪聲怪氣而已。正好這時冷火和船長、大副、許總一起進來了,見到我們這麼說話的樣子,差點笑出聲來。
“亞洲人”一見船長和許總,馬上就來個立正。許總搖了搖手他才坐下來。忽然我靈機一動,對“亞洲人”說:‘櫻花。”小於立即準確地說:“さくろ。”這下真見效,“亞洲人”眼睛一亮,發音清晰地說:“沙庫拉。”還用手比了比花的樣子,顯得很高興。我連忙又說:“我。”小於的“ゎたし”剛說完,他就複述了“華塔西”,還拍了拍自己胸口。我簡直高興極了,可是我的高興一會兒就冷下來了,因為以後接著問了半天,除這兩個詞,這個“亞洲人”連最常用的“謝謝”、“再見”都不懂,要這樣就確定他是日本人,似乎太武斷了。我當然不甘心,就讓小於用他知道的日本姓一個個來問。假如他真還有個日本姓名,那麼多半可以確定他的籍貫了。
大家陸續散去了,我和辛醫生還留在艙里。醫生說我也得了“傳染病”,因為我也神情恍惚地思索著:“帶十字形星的印記”、“亞洲人”對圖片的凝視、“波形線”、“咕嚕咕嚕”……已近午夜,醫生在一旁擺弄儀器監視“亞洲人”的一些生理反應;我坐在沙發中為這亂麻一團而傷腦筋地沉思。這時“亞洲人”坐在床邊,顯得很疲乏,不管我和醫生幾次做手勢讓他睡,他就是不動,像在等待什麼一樣。直到船長巡視查艙進來,看到他沒睡,揮手讓他睡下,他竟馬上躺下,一會兒就呼呼入睡了。
我對照著電子計算機根據錄音總結的十幾種規律和“亞洲人”畫的波形文字,玩味著圖形中這些直線、虛線和多邊形究竟表示什麼,一時實在很難把這團亂麻理出個頭緒來。也許過了有一兩個小時,辛醫生忽然拉了我一下,讓我注意“亞洲人”的腦電波。剛才平穩的波形突然出現了起伏很大的幾個脈衝,說明“亞洲人”在做夢了。究竟做什麼夢?對這語言不明,思維反應亦有異常的對象,醫生的儀器設備是無法分析判斷的。不過從興奮程度的變化說明,“亞洲人”的抑制還是有規律的,不像一般的病態反應。當然,根據這點判斷來推翻醫生“不正常”的診斷還是不夠充分的。
我走到“亞洲人”床邊,在暗淡的燈光下仔細看著他那微黃扁平的臉龐,那撮小鬍子實在有點刺眼。忽然,他的嘴唇拉成了弧形,這是在笑,笑得雪白的牙齒也露出來了。接著,喉頭動了幾動,嘟嘟噥噥地說起話來了。起初聽不清什麼聲音,後來聲音大些了,我聽到在咕嚕咕嚕聲中有幾句發音不太一樣,是什麼“沙庫拉,華塔西”,重複了好幾遍,之後又是咕嚕咕嚕了。醫生見我蹲在床邊聽,也走了過來。他聽到有一聲沒一聲的咕嚕哈嚕,笑了一笑,對我攤了攤手說:“夢中真言吐,還是咕嚕咕!”但我被這兩句奇怪的“沙庫拉,華塔西”吸引了。一會兒腦電波又平緩了,我支著腦袋在沙發上想啊想……
交班後我回到臥艙,輕輕地脫衣服,怕驚醒了小於。不料他一骨碌從床上坐了起來,也毫不理會我的疲倦,拉著我就問“亞洲人”的情況。我簡單講了幾句,說到“沙庫拉,華塔西”時,小於拍了下腿,從床上跳起來說:“日文!櫻花,我!沒錯!日文!”小於一激動,講起話來就是一句一個驚嘆號。我也恍然大悟,絲毫睡意也沒有了,拉了他就往醫務艙跑去。
我拉開醫務艙門,和正要出來的冷火撞了個滿懷。“日本人!”我和冷火幾乎同時叫了出來。他接班後整理錄音記錄,也聽出了這幾個日文單詞,正想去找大副和船長。我就和小於先找“亞洲人”問話,小於當翻譯。起初小於還擔心自己的日語水平能否勝任,但後來證明,別說已自學多時的小於,連在通訊隙望工作中,只認識有限日文單詞的冷火當這個翻譯也綽綽有餘了。
“亞洲人”坐在床邊,我講:“你是日本人?”小於馬上翻澤出來。可是他直勾勾地望著我們,毫無反應。小於以為是發音不準,又慢慢地一個音一個詞地重複了幾遍,“亞洲人”還是無動於衷。他那莫名其妙的神色決不像在裝蒜。我們問了幾遍後,他反倒咕嚕咕嚕地向我們說起來了。我又用電影中常可聽到的日本式中國話問:“你的,日本人的是不是?”這下小於的翻譯就很惱火了,結結巴巴地還是那句“你是日本人嗎?”只不過聲調變得有些怪聲怪氣而已。正好這時冷火和船長、大副、許總一起進來了,見到我們這麼說話的樣子,差點笑出聲來。
“亞洲人”一見船長和許總,馬上就來個立正。許總搖了搖手他才坐下來。忽然我靈機一動,對“亞洲人”說:‘櫻花。”小於立即準確地說:“さくろ。”這下真見效,“亞洲人”眼睛一亮,發音清晰地說:“沙庫拉。”還用手比了比花的樣子,顯得很高興。我連忙又說:“我。”小於的“ゎたし”剛說完,他就複述了“華塔西”,還拍了拍自己胸口。我簡直高興極了,可是我的高興一會兒就冷下來了,因為以後接著問了半天,除這兩個詞,這個“亞洲人”連最常用的“謝謝”、“再見”都不懂,要這樣就確定他是日本人,似乎太武斷了。我當然不甘心,就讓小於用他知道的日本姓一個個來問。假如他真還有個日本姓名,那麼多半可以確定他的籍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