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西方山、斗流峰、五聖山等主要制高點,是中部戰線的門戶。其中西方山緊靠平康平原,是
東海岸元山至西海岸汶山公路的連接點,又有漢城至元山的鐵路縱貫防區中央,交通便利,
有利於敵坦克和機械化部隊機動,又是與第叄十八軍陣地的結合部。
秦基偉認為這個方向是第十五軍的防禦的重中之重。
重中之重嘛,就要放上強中之強。
於是,第十五軍的拳頭部隊──向守志的第四十四師被擺在了這裡,並給他加強了第二
十九師第八十七團,配屬了炮兵第九團第一營、第二營,在 300.5 高地、芝村、兩雙嶺、知
足里地域展開,盯住了西方山方向,阻敵由王在峰、西方山、斗流峰向平康方向突破。第二
十九師第八十六團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增援第四十四師方向的防禦作戰。
友鄰第叄十八軍軍長江擁輝想必也是這樣考慮的,他放在這裡的部隊也是第叄十八軍的
強中之強──楊大易的第一一二師。
兩個肩挨肩的主力師碰面打招呼忒有意思:
“你們是哪一部分?
“萬歲軍。你們呢?”──“萬歲軍”是梁興初扛的牌子。
“我們是九千歲部隊!”──“九千歲”是秦基偉定的調子。
兩邊都神氣活現。
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也信心百倍。
在西方山檢查防禦工事時,他就站在交通壕里指著南邊說:
“范佛里特,范佛里特,我等著你來攻,我要叫你無功而返!”
王近山還專門派了個能幹的作戰參謀吳安良盯在這裡,隨時掌握這裡的情況,卯足了勁
兒準備和敵人的機械化在這裡大打一場。
叄員虎將,所見略同。
不能說他們考慮得不對,那會兒中朝部隊最頭痛的就是敵人的坦克,而整個戰線適合坦
克集群行動的地方只有平康和開城地區的部分平川,把這樣一些平川地作為重點防禦地段,
應該說是符合常規的。中朝軍隊手中不多的坦克部隊就大都配置在這個方向上,曾經達到過
每公里正面 12 輛的密度。
老行伍范佛里特在策劃“攤牌”時,一定是注意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反而不從這裡下手了。
這就叫“兵無常勢”。
雖然重點是在西方山,秦基偉在五聖山方向也沒含糊。
守備五聖山地區的是崔建功的第四十五師,配屬了炮兵第九團第叄營、炮兵第二十團第
二營、第叄營,展開於 597.9 高地、537.7 高地北山、芹洞、723 高地、安長洞地域,任務是
阻敵向上甘嶺、五聖山、忠賢山方向突破。其中第一叄五團第二營位於靈台、454.4 高地及
東南無名高地、781 高地地域;第叄營位於 597.9 高地、上甘嶺、菊亭地域;第一營位於 537.7
高地北山、448 高地、菊亭東南無名高地地域;第叄營第七連及第四十五師警衛連作團預備
隊。第一叄五團左右鄰分別為第一叄叄團和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五團。
張顯揚的第二十九師第八十六團、第八十七團則作為軍預備隊,配置在霹靂岩山、726
高地、塔洞、馬背岩地區,隨時準備支援第一梯隊作戰。
進入八、九月份後,秦基偉根據種種跡象已經判斷出,“聯合國軍”很可能要發動秋季
攻勢。不過,他同時也對向守志、崔建功和張顯楊作出估計,去年敵人的秋季攻勢,歷時兩
周,激烈戰鬥一周。預計今年發動秋季攻勢個把月,激烈戰鬥兩周,準備頂住敵人兩個師的
進攻。
與范佛里特相比,這個估計要持重一些。
但與後來發生的事實相映照,還是顯得過於輕鬆。
從排兵布陣來說,秦基偉的思路符合常規,沒什麼大漏洞。
可沒料到這回范佛里特來了個反常規思維,找了個難點下手。
這就使秦基偉沒將范佛里特射來的第一個球撲住。
崔建功為難之際折衷一把,牌又軟了一分!
擔負五聖山防務的崔建功師長這時也處在進攻的思維狀態。
河北魏縣人崔建功早年是前國軍東北軍張學良少帥手下第一0九師的一個大頭兵。蔣介
石陝北“剿共”那會兒,第一0九師一個不留神在直羅鎮中了紅軍的埋伏,被壓在一條溝里
動不了窩,只看見漫山遍野一片亮晃晃的刺刀和紅旗,“繳槍不殺”的喊聲也震耳欲聾。當
時還是個半樁孩子的崔建功十分緊張。
然而他的班長李德勝卻滿不在乎:
“嗨,小兄弟別怕,到時你只管繳槍就行了。槍一繳,紅軍就待你象親哥們似的。我上
回被俘不願留下,人家還送我叄塊大洋當路費呢!”
到了紅軍衝上來時,李德勝扯著嗓子就喊:
“紅軍弟兄們,到咱這兒來繳槍!”
還糾正崔建功的動作:
“槍舉高點,嘿,不對不對,要這樣!”
就“這樣”,崔建功稀里糊塗地趕上了“老紅軍”的末班車。
因為崔建功祖上曾有人在滿清做過進士,後來雖然家道破落,但畢竟是書香門弟出身,
東海岸元山至西海岸汶山公路的連接點,又有漢城至元山的鐵路縱貫防區中央,交通便利,
有利於敵坦克和機械化部隊機動,又是與第叄十八軍陣地的結合部。
秦基偉認為這個方向是第十五軍的防禦的重中之重。
重中之重嘛,就要放上強中之強。
於是,第十五軍的拳頭部隊──向守志的第四十四師被擺在了這裡,並給他加強了第二
十九師第八十七團,配屬了炮兵第九團第一營、第二營,在 300.5 高地、芝村、兩雙嶺、知
足里地域展開,盯住了西方山方向,阻敵由王在峰、西方山、斗流峰向平康方向突破。第二
十九師第八十六團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增援第四十四師方向的防禦作戰。
友鄰第叄十八軍軍長江擁輝想必也是這樣考慮的,他放在這裡的部隊也是第叄十八軍的
強中之強──楊大易的第一一二師。
兩個肩挨肩的主力師碰面打招呼忒有意思:
“你們是哪一部分?
“萬歲軍。你們呢?”──“萬歲軍”是梁興初扛的牌子。
“我們是九千歲部隊!”──“九千歲”是秦基偉定的調子。
兩邊都神氣活現。
兵團副司令員王近山也信心百倍。
在西方山檢查防禦工事時,他就站在交通壕里指著南邊說:
“范佛里特,范佛里特,我等著你來攻,我要叫你無功而返!”
王近山還專門派了個能幹的作戰參謀吳安良盯在這裡,隨時掌握這裡的情況,卯足了勁
兒準備和敵人的機械化在這裡大打一場。
叄員虎將,所見略同。
不能說他們考慮得不對,那會兒中朝部隊最頭痛的就是敵人的坦克,而整個戰線適合坦
克集群行動的地方只有平康和開城地區的部分平川,把這樣一些平川地作為重點防禦地段,
應該說是符合常規的。中朝軍隊手中不多的坦克部隊就大都配置在這個方向上,曾經達到過
每公里正面 12 輛的密度。
老行伍范佛里特在策劃“攤牌”時,一定是注意到了這一點。
所以他反而不從這裡下手了。
這就叫“兵無常勢”。
雖然重點是在西方山,秦基偉在五聖山方向也沒含糊。
守備五聖山地區的是崔建功的第四十五師,配屬了炮兵第九團第叄營、炮兵第二十團第
二營、第叄營,展開於 597.9 高地、537.7 高地北山、芹洞、723 高地、安長洞地域,任務是
阻敵向上甘嶺、五聖山、忠賢山方向突破。其中第一叄五團第二營位於靈台、454.4 高地及
東南無名高地、781 高地地域;第叄營位於 597.9 高地、上甘嶺、菊亭地域;第一營位於 537.7
高地北山、448 高地、菊亭東南無名高地地域;第叄營第七連及第四十五師警衛連作團預備
隊。第一叄五團左右鄰分別為第一叄叄團和第二十九師第八十五團。
張顯揚的第二十九師第八十六團、第八十七團則作為軍預備隊,配置在霹靂岩山、726
高地、塔洞、馬背岩地區,隨時準備支援第一梯隊作戰。
進入八、九月份後,秦基偉根據種種跡象已經判斷出,“聯合國軍”很可能要發動秋季
攻勢。不過,他同時也對向守志、崔建功和張顯楊作出估計,去年敵人的秋季攻勢,歷時兩
周,激烈戰鬥一周。預計今年發動秋季攻勢個把月,激烈戰鬥兩周,準備頂住敵人兩個師的
進攻。
與范佛里特相比,這個估計要持重一些。
但與後來發生的事實相映照,還是顯得過於輕鬆。
從排兵布陣來說,秦基偉的思路符合常規,沒什麼大漏洞。
可沒料到這回范佛里特來了個反常規思維,找了個難點下手。
這就使秦基偉沒將范佛里特射來的第一個球撲住。
崔建功為難之際折衷一把,牌又軟了一分!
擔負五聖山防務的崔建功師長這時也處在進攻的思維狀態。
河北魏縣人崔建功早年是前國軍東北軍張學良少帥手下第一0九師的一個大頭兵。蔣介
石陝北“剿共”那會兒,第一0九師一個不留神在直羅鎮中了紅軍的埋伏,被壓在一條溝里
動不了窩,只看見漫山遍野一片亮晃晃的刺刀和紅旗,“繳槍不殺”的喊聲也震耳欲聾。當
時還是個半樁孩子的崔建功十分緊張。
然而他的班長李德勝卻滿不在乎:
“嗨,小兄弟別怕,到時你只管繳槍就行了。槍一繳,紅軍就待你象親哥們似的。我上
回被俘不願留下,人家還送我叄塊大洋當路費呢!”
到了紅軍衝上來時,李德勝扯著嗓子就喊:
“紅軍弟兄們,到咱這兒來繳槍!”
還糾正崔建功的動作:
“槍舉高點,嘿,不對不對,要這樣!”
就“這樣”,崔建功稀里糊塗地趕上了“老紅軍”的末班車。
因為崔建功祖上曾有人在滿清做過進士,後來雖然家道破落,但畢竟是書香門弟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