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頁
天地大劫真正成型!
巫妖的大戰自然不是一年兩年能夠搞定的,這一場大戰整整持續了十個元會之久,後續的紛爭甚至超過了數百個元會。
其實如果要細算的話,這場巫妖大戰可以分成上下兩個半場。
上半場,主戰場在天庭,主力自然就是巫妖二族,持續了大致有三個元會的時間,因為雙方都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停戰。
但是不久之後,混沌鍾出世,不錯,就是開天斧斧柄所化的先天至寶混沌鍾,何人不想擁有先天至寶。
這下子洪荒世界就更熱鬧了,不僅如此,因為巫妖二族的實力有所衰落,盤古幡、洛書河圖等寶物也引來了一些大能的窺探,混沌鐘的出世再次將戰火點燃。
下半場,那才真正有大劫應該有的樣子,巫、妖、各路散修,反正整個洪荒基本上沒有一個地方是和平的。
眾多大羅修士隕落,連帝俊也中了巫族埋伏而隕落了,妖族在高層戰力上落入了下風。
後來太一聯絡了眾路散修,以大代價請眾路散修出手相幫,其中就包括三清。
在眾路高手的圍剿之下,除了共工因為在不周山養傷沒有參戰存活下來,其他十一位祖巫全部戰死。
暴怒之下共工直接撞斷不周山。
第1539章 大劫之後
因為共工怒觸不周山,導致不周山最終崩塌,使得原本支撐天地的柱子斷了,天地出現再次合攏的趨勢,一旦不能阻止,那麼天地就會重新化為混沌。
就在這一刻,所有修士都「清醒」過來,洪荒大陸的爭鬥因為這個原因而結束,說實話,很突兀,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清醒」一詞用的沒問題,因為身在大劫之中的所有修士之前都好像變得不理智、變得嗜血,用「危機與機遇並存」來形容天地大劫一點不為過,好似是有一隻手在背後操縱,不說其他,單單就寶物而言,天地大劫期間出現了眾多的寶物,比如混沌鍾、天地五方旗、崆峒印等頂尖的寶物一一現世,一眾修士就像瘋了一樣,不斷的爭奪。
而就在不周山崩塌的時候,這些負面的情緒就在「一瞬間」消融了。
如果硬要以「陰謀論」來評價這次天地大劫,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因為這確實就像是有人算計好了一樣。
但是話又說回來,一眾修士在這個時間點全部「清醒」過來並不是沒有道理,不周山的倒塌對於這些參與天地大劫的修士來說,就像是潑了一盆透心涼的水。
不周山雖然屬於是巫族的禁地,但是其對於洪荒大陸的重要性再怎麼去高估也不為過,不周山是整個洪荒大陸的支柱,不周山倒塌,天地重歸混沌,大部分生靈都將不復存在,這可是天大的一個因果。
雖然這次直接撞倒不周山的是祖巫共工,但是有句話叫做「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這次不周山的倒塌,所有參與了這次天地大劫的修士都是「雪花」,都有責任。
因此這些修士在第一時間醒悟過來。
洪荒的天地是盤古撐起的,說一句不誇張的話,就算將洪荒所有的修士全部打包,也敵不過盤古,因此一開始對於逐漸合攏的天地,所有修士都無能為力,即便是用大法力撐住天地,也不過是減緩天地的合攏速度罷了。
和現實世界的神話故事不同,不周山倒塌,並沒有什麼弱水倒灌,唯一的問題就是天地合攏,會重歸混沌。
至於補天這種事情,自然也不存在。
九個元會過後,隨著天地地不斷合攏,整個洪荒縮小了一半有餘,這個時候,一眾修士終於找到撐起天地的辦法。
說起來也是頗為諷刺,解決這場危機的拌飯竟然是巫族和妖族這兩個挑起天地大劫的種族進行合作。
巫族,已經戰死的十二祖巫元神顯化,配合十二位殘存的大巫,組成了「都天神煞大陣」,顯出盤古真身,撐住天地,最後十二祖巫將法力全部灌輸到土之祖巫后土身上,后土鞏固了六道輪迴,保住了大地。
妖族這邊的做法也類似,在一眾修士的幫助下,妖族重新布下「周天星斗大陣」,以女媧為首的一眾妖族大能以付出生命為代價,穩住了天。
所謂的皇天后土,便是由此而來。
至此,天地大劫才算是結束。
在這穩固天地的九個元會之中,受益最大的竟然是人族。
在天地大劫之中,人族幾欲滅族,不過在不周山倒塌之後,一眾修士就再也沒有心思去管人族了,而人族也因為自身的實力問題,根本沒有能力去管洪荒大陸存亡的問題。
人族極快的適應了新的環境,並且開始繁衍。
九個元會的相對和平時間,足以讓人族重新恢復生機,九個元會過後,洪荒一眾修士發現,人族竟然已經成氣候了。
因為在天地大劫之中,大量的修士和人族結下了因果,大部分修士都不會去動人族。
不僅如此,因為後天至寶崆峒印不知為何,竟然落到了人族的集聚地中,人族無意間利用崆峒印凝聚了大量的氣運,已經不能輕易得罪,否則一旦遭到氣運反噬,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此外,人族的修為也開始突飛猛進,大量的金仙甚至是太乙境界的修士湧現出來。
之所以會如此,其實還是要歸功於人族的生育能力。
巫妖的大戰自然不是一年兩年能夠搞定的,這一場大戰整整持續了十個元會之久,後續的紛爭甚至超過了數百個元會。
其實如果要細算的話,這場巫妖大戰可以分成上下兩個半場。
上半場,主戰場在天庭,主力自然就是巫妖二族,持續了大致有三個元會的時間,因為雙方都損失慘重,最終不得不停戰。
但是不久之後,混沌鍾出世,不錯,就是開天斧斧柄所化的先天至寶混沌鍾,何人不想擁有先天至寶。
這下子洪荒世界就更熱鬧了,不僅如此,因為巫妖二族的實力有所衰落,盤古幡、洛書河圖等寶物也引來了一些大能的窺探,混沌鐘的出世再次將戰火點燃。
下半場,那才真正有大劫應該有的樣子,巫、妖、各路散修,反正整個洪荒基本上沒有一個地方是和平的。
眾多大羅修士隕落,連帝俊也中了巫族埋伏而隕落了,妖族在高層戰力上落入了下風。
後來太一聯絡了眾路散修,以大代價請眾路散修出手相幫,其中就包括三清。
在眾路高手的圍剿之下,除了共工因為在不周山養傷沒有參戰存活下來,其他十一位祖巫全部戰死。
暴怒之下共工直接撞斷不周山。
第1539章 大劫之後
因為共工怒觸不周山,導致不周山最終崩塌,使得原本支撐天地的柱子斷了,天地出現再次合攏的趨勢,一旦不能阻止,那麼天地就會重新化為混沌。
就在這一刻,所有修士都「清醒」過來,洪荒大陸的爭鬥因為這個原因而結束,說實話,很突兀,但是事實就是如此。
「清醒」一詞用的沒問題,因為身在大劫之中的所有修士之前都好像變得不理智、變得嗜血,用「危機與機遇並存」來形容天地大劫一點不為過,好似是有一隻手在背後操縱,不說其他,單單就寶物而言,天地大劫期間出現了眾多的寶物,比如混沌鍾、天地五方旗、崆峒印等頂尖的寶物一一現世,一眾修士就像瘋了一樣,不斷的爭奪。
而就在不周山崩塌的時候,這些負面的情緒就在「一瞬間」消融了。
如果硬要以「陰謀論」來評價這次天地大劫,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因為這確實就像是有人算計好了一樣。
但是話又說回來,一眾修士在這個時間點全部「清醒」過來並不是沒有道理,不周山的倒塌對於這些參與天地大劫的修士來說,就像是潑了一盆透心涼的水。
不周山雖然屬於是巫族的禁地,但是其對於洪荒大陸的重要性再怎麼去高估也不為過,不周山是整個洪荒大陸的支柱,不周山倒塌,天地重歸混沌,大部分生靈都將不復存在,這可是天大的一個因果。
雖然這次直接撞倒不周山的是祖巫共工,但是有句話叫做「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這次不周山的倒塌,所有參與了這次天地大劫的修士都是「雪花」,都有責任。
因此這些修士在第一時間醒悟過來。
洪荒的天地是盤古撐起的,說一句不誇張的話,就算將洪荒所有的修士全部打包,也敵不過盤古,因此一開始對於逐漸合攏的天地,所有修士都無能為力,即便是用大法力撐住天地,也不過是減緩天地的合攏速度罷了。
和現實世界的神話故事不同,不周山倒塌,並沒有什麼弱水倒灌,唯一的問題就是天地合攏,會重歸混沌。
至於補天這種事情,自然也不存在。
九個元會過後,隨著天地地不斷合攏,整個洪荒縮小了一半有餘,這個時候,一眾修士終於找到撐起天地的辦法。
說起來也是頗為諷刺,解決這場危機的拌飯竟然是巫族和妖族這兩個挑起天地大劫的種族進行合作。
巫族,已經戰死的十二祖巫元神顯化,配合十二位殘存的大巫,組成了「都天神煞大陣」,顯出盤古真身,撐住天地,最後十二祖巫將法力全部灌輸到土之祖巫后土身上,后土鞏固了六道輪迴,保住了大地。
妖族這邊的做法也類似,在一眾修士的幫助下,妖族重新布下「周天星斗大陣」,以女媧為首的一眾妖族大能以付出生命為代價,穩住了天。
所謂的皇天后土,便是由此而來。
至此,天地大劫才算是結束。
在這穩固天地的九個元會之中,受益最大的竟然是人族。
在天地大劫之中,人族幾欲滅族,不過在不周山倒塌之後,一眾修士就再也沒有心思去管人族了,而人族也因為自身的實力問題,根本沒有能力去管洪荒大陸存亡的問題。
人族極快的適應了新的環境,並且開始繁衍。
九個元會的相對和平時間,足以讓人族重新恢復生機,九個元會過後,洪荒一眾修士發現,人族竟然已經成氣候了。
因為在天地大劫之中,大量的修士和人族結下了因果,大部分修士都不會去動人族。
不僅如此,因為後天至寶崆峒印不知為何,竟然落到了人族的集聚地中,人族無意間利用崆峒印凝聚了大量的氣運,已經不能輕易得罪,否則一旦遭到氣運反噬,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此外,人族的修為也開始突飛猛進,大量的金仙甚至是太乙境界的修士湧現出來。
之所以會如此,其實還是要歸功於人族的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