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嚴,既然如此,那咱們還是先去喝酒吧,也不急這一時,等喝完了酒,咱們老哥倆一塊去。稻子賣的錢少了,但是這花布卻是沒有耽擱買啊。”

  一干人說著,便搖著船,徑直奔那河岸邊上的酒家去了。當街的夥計早就看到這些糶完了米的想要來他那裡了,還沒等一干人招呼,這夥計倒是先招呼起來了。

  這些糶米的走了,那米行的夥計卻是和算帳的帳房抱怨起來。“咱們這是幹什麼呢,明明比那邊的價錢給的高,卻要遭人質疑,這是何苦來呢。兩角錢收的,兩角錢再賣出去,來回倒蹬這一下子,算上耗費,這可是要賠錢的,且這工錢還不算呢。掌柜的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這樣和別的米行一比起來,那不是要砸自己的買賣嗎。這賠錢的買賣也做,掌柜的是不是昏了頭?”

  “哎,你道掌柜的不知道,可是這是東家的吩咐。咱們都是給東家做買賣的,反正也不是咱們賠錢,不缺你吃不缺你穿的,莫要管那麼多了。”

  從永曆元年的三月份起,整個松江地界的米價和布價,就是直線的往下降。陳利在經過了陳政的同意,還真是在這江南地界玩了這麼一大把。陳家在南洋的土地上,種的稻米這幾年原本就是要運到倭國販賣的,現下山東地界經過李岩一年的經營,糧食也是不少收了,便把南洋的一部分糧食投放到這松江地界。除了糧食,還有布匹。機器織的布,無論是從質量還是從成本上,都是要比大明那些小作坊織的布有優勢的。若是算上染布,從煤焦油里分離出的合成染料可是要比大明這邊用的傳統染料便宜的多。花布的價錢自然也是直線的下降了。

  價錢的下降,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倒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江南這些大豪們來說,那就是災難了。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大豪,一個是江南大部分的土地都攥在他們手裡,出產的糧食和棉花自然也是他們拿著大頭。糧價降了、布價降了,直接就讓他們減少了損失。若是從前有人敢這樣做,那就是要犯了眾怒的。所以新的發明是不敢在這樣的環境先應用的。因為這損害了那些壟斷者們的利益。但是現下陳家在朝中有所謂的皇帝的支持,在地方上有保安軍再後邊盯著呢,那些大豪們想要原來的辦法,那是根本行不通的。那徐家的老大便想出了這麼一個點子,想讓整個松江附近的縉紳們聯合起來,在糧食和布匹上控制那上海縣對面的工廠。可是卻是沒有想到,人家一旦跟他們在這方面鬥起法來,最先支持不住的卻是他們。

  這個時代的華夏商人,實在是不太清楚金融炒作這一方面的詳細知識的。遇到了陳政以及那被陳政僱傭的羅金,那就是等著被宰的羔羊了。

  陳家在海外這些年無形當中的資產可是達到了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了。這還不算陳政在甲申春夏那一場戰役中劫持到的七千萬兩的銀子呢。

  玩這個,那就是看誰的本錢厚了。這些大豪們如是開始的時候就抽身,然後和陳家合作的話,那還有個活頭。可是一旦如同這萬盛米行的老闆一樣跟著那徐家的老大跳進了這陷阱里,那就只有等著被吞到連骨頭都不剩的地步了。

  陳政對於這場關於糧食和棉布的戰役,倒是格外的上心。雖說有那羅金在暗中操縱把持,但是他還是很謹慎的讓情報局的人時刻關注著各方的反應。他為這羅金打的預算是兩年的時間,兩年的時間,應該可以讓這些江南的大豪們知道結果是什麼樣子了。他可不想在這個時候陰溝裡翻船,許多事情可都是等著他去做呢。

  在看著那羅金操縱的同時,陳政也是讓陳利暗中派人學習。以後這樣的手段用來對付諸多敵人,在無形當中就把對方給吞掉了,這樣可使比用保安軍出頭省事的多了,而且還能賺回一大筆,何樂而不為呢。

  第三百四十章 鐵甲艦

  就在陳利配合著那羅金在江南地界大展拳腳,進行稻米和棉布的貿易戰的時候,陳政卻坐著船去了北島。

  他這次去北島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船廠那邊的全鋼製大船已經建造好了。從鋪設龍骨到最後曬裝,這條船整整用了好到四年的時間。

  陳政當初建造這條船的時候就沒有著急的打算。慢慢的來,這個過程倒是為了培養更多的工匠。

  用氧炔焰來焊接,這可是要一定的功夫的,即便北島的工廠里通上電了,但是那也僅僅限於一些車間和煉鋼廠,電焊還是不容易弄出來的。

  不過這造的第一艘船,噸位也不算太大,只有五百噸,滿載排水量也就是七百噸的樣子。這四年的功夫,倒真是培養了不少造這鋼鐵大船的工匠。陳政已經決定把自家的生產中心,從這北島遷到大連了。畢竟,這裡第一個資源要缺上許多,第二就是這裡經常發生地震,別建了一大頓,最後一場地震,什麼都化為烏有了。

  看著這條船,陳政心中便感慨萬分,終於造出鐵甲艦了。以後,自家的船隊,就可以慢慢的實現換裝了。到時候,這個時代海上的霸主,就再也不會是西方人了,自己可以讓手下的人直接打的那些白人找不著北。

  上了船,陳政重點看了鍋爐和螺旋槳。說實在的,這條船,還真不是陳政設計的,他也沒有那個本事。他就是學冶金和機械的,對這造船,還真是不怎麼清楚。但是那筆記本電腦里卻是有現成的圖紙的,他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慢慢的把那圖紙解析明白,然後又是跟著那些工人一起研究,一切琢磨,這才有了這條船。中間雖然他離開了一段時間,但是他並沒有停下對這船監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