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狗監共嘲難,而今觸痛傷枯槁。……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斑絲廓
落誰同在?岑寂名場爾許時。
詩中的廬江太守指的就是張純修,字子敏,號見陽,遼陽人,隸漢軍正白旗,
累官安徽廬州府知府,有《語石軒詞》一卷。他與容若友善,康熙三十年(1691)
於揚州刊刻《飲水詩詞集》,其序云:" 容若與余為異姓昆弟。" 可見相交
之密。
他在序《飲水詩詞集》中嘆道:" 謂造物者而有意於容若也,不應奪之如此
其速;謂造物者而無意於容若也,不應畀之如此其厚。" 容若在風華正茂之年突
然離世,老天不給如此多才的人物多一些年月,實在是文壇一大恨事。
" 憶昔宿衛明光宮,楞伽山人貌姣好。馬曹狗監共嘲難,而今觸痛傷枯槁。
""楞伽山人" 是納蘭容若的號,曹寅在詩中懷念當年在明光宮當侍衛時,納
蘭容若一表人才,馬曹、狗監(可能是指一些同在宮中工作的人)常開他玩笑的
情景,而現在容若已經去世,感到分外傷痛。最後痛心地說出:" 家家爭唱飲水
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斑絲廓落誰同在?岑寂名場爾許時。" 意思是:雖然大家
很喜歡唱優美的《飲水詞》,但誰又能真正了解納蘭的思想?現在我已經是斑斑
白髮,空寂孤獨,有誰與我同在?寂寞寧靜的詩壇也只能如此了。納蘭容若的詞
寫得很美,很多是痛苦的傾訴,喜歡它的人很多,但爭唱《飲水詞》的人卻並不
理解納蘭,不理解這樣一個極盡人間富貴的相國公子,為什麼寫出來的詞會那樣
的悲苦?
曹寅為沒有人能理解納蘭而傷感。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歡樂與痛苦," 焦大
不會像賈寶玉那樣去愛林妹妹" ,焦大絕不會理解賈寶玉。只有曹寅才能真正地
理解納蘭的悲哀的人生。
一般人很難想像,一個相國公子會有這許多的愁緒。這與一般人很難理解賈
寶玉的"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 類似。
納蘭容若有明顯的離世思想,有關這方面的詞不少,他把跟著皇帝出巡看成
是不能忍受的苦差。在隨駕外出時寫的詩詞,都是充滿憂傷的,如《臨江仙。塞
上得家報雲秋海棠開矣賦此》:六曲闌干三夜雨,倩誰護取嬌慵。可憐寂寞粉牆
東。已分裙釵綠,猶裹淚綃紅。曾記鬢邊抖落下,半床涼月惺忪。舊歡如在夢魂
中。自然腸欲斷,何必更秋風。
秋海棠,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屬秋海棠科。此花葉大棵矮,背有明顯的紅絲,
花小,聚生、粉色。又稱" 八月春" 、" 斷腸花".據傳說云:古代有一痴情女子,
被遺棄後,傷心落淚,其淚水落地,即生出此花。作者或護駕塞上,或奉命出使,
於塞外得家書後感到自己與秋海棠一樣已經斷腸。
第33節:新紅學誕生
康熙二十一年(1682),納蘭隨皇帝東巡,在山海關停留,寫了《浪淘沙.
望海》: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釣得六鰲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麻姑。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蓮壺?
詞中以驚喜的心情,豪邁激越的筆調,又用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鋪陳渲染,
寫出了對海外仙山無限的神往。有人認為這首詞一改原來詞中充滿傷感的基調,
其實這正是反映了納蘭厭惡世俗世界,對虛無縹緲的神仙幻境的追求,這與曹寅
寫的" 遊仙詩" 具有很類似的心態。
《紅樓夢》中,那位含玉而生的、在賈母等人的心中像金鳳凰一樣的賈寶玉,
雖然有一個可供他與姐妹、丫環等玩樂的大觀園,但是他沒有出路,他的心是苦
的,他的希望只能是:" ……只求你們守著我,等我有一日化成飛灰,——飛灰
還不好,灰還有形有跡,還有知識。——等我化成一股輕煙,風一吹便散了的時
候,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 又說:" ……比如我有造化,
該死於此時的,趁你們在,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
屍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之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為人,就
是我死的得時了。……" 賈寶玉無法擺脫世俗的困擾,只能以化灰化煙來解脫自
己。最後除了跟著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大荒山去,還能有什麼呢?
只要略加比較,就可以看出,賈寶玉這個文藝形象是多麼像是為納蘭容若寫
的。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在那麼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紅樓夢》中
賈寶玉的原形就是納蘭容若了。
自傳說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在" 新紅學" 誕生後很長一段時間,由胡適先生
所考證出來並提倡的" 自傳說" ,一直是《紅樓夢》人物原型認識的主流。
落誰同在?岑寂名場爾許時。
詩中的廬江太守指的就是張純修,字子敏,號見陽,遼陽人,隸漢軍正白旗,
累官安徽廬州府知府,有《語石軒詞》一卷。他與容若友善,康熙三十年(1691)
於揚州刊刻《飲水詩詞集》,其序云:" 容若與余為異姓昆弟。" 可見相交
之密。
他在序《飲水詩詞集》中嘆道:" 謂造物者而有意於容若也,不應奪之如此
其速;謂造物者而無意於容若也,不應畀之如此其厚。" 容若在風華正茂之年突
然離世,老天不給如此多才的人物多一些年月,實在是文壇一大恨事。
" 憶昔宿衛明光宮,楞伽山人貌姣好。馬曹狗監共嘲難,而今觸痛傷枯槁。
""楞伽山人" 是納蘭容若的號,曹寅在詩中懷念當年在明光宮當侍衛時,納
蘭容若一表人才,馬曹、狗監(可能是指一些同在宮中工作的人)常開他玩笑的
情景,而現在容若已經去世,感到分外傷痛。最後痛心地說出:" 家家爭唱飲水
詞,納蘭心事幾曾知?斑絲廓落誰同在?岑寂名場爾許時。" 意思是:雖然大家
很喜歡唱優美的《飲水詞》,但誰又能真正了解納蘭的思想?現在我已經是斑斑
白髮,空寂孤獨,有誰與我同在?寂寞寧靜的詩壇也只能如此了。納蘭容若的詞
寫得很美,很多是痛苦的傾訴,喜歡它的人很多,但爭唱《飲水詞》的人卻並不
理解納蘭,不理解這樣一個極盡人間富貴的相國公子,為什麼寫出來的詞會那樣
的悲苦?
曹寅為沒有人能理解納蘭而傷感。世界上有各種不同的歡樂與痛苦," 焦大
不會像賈寶玉那樣去愛林妹妹" ,焦大絕不會理解賈寶玉。只有曹寅才能真正地
理解納蘭的悲哀的人生。
一般人很難想像,一個相國公子會有這許多的愁緒。這與一般人很難理解賈
寶玉的"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 類似。
納蘭容若有明顯的離世思想,有關這方面的詞不少,他把跟著皇帝出巡看成
是不能忍受的苦差。在隨駕外出時寫的詩詞,都是充滿憂傷的,如《臨江仙。塞
上得家報雲秋海棠開矣賦此》:六曲闌干三夜雨,倩誰護取嬌慵。可憐寂寞粉牆
東。已分裙釵綠,猶裹淚綃紅。曾記鬢邊抖落下,半床涼月惺忪。舊歡如在夢魂
中。自然腸欲斷,何必更秋風。
秋海棠,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屬秋海棠科。此花葉大棵矮,背有明顯的紅絲,
花小,聚生、粉色。又稱" 八月春" 、" 斷腸花".據傳說云:古代有一痴情女子,
被遺棄後,傷心落淚,其淚水落地,即生出此花。作者或護駕塞上,或奉命出使,
於塞外得家書後感到自己與秋海棠一樣已經斷腸。
第33節:新紅學誕生
康熙二十一年(1682),納蘭隨皇帝東巡,在山海關停留,寫了《浪淘沙.
望海》:蜃闕半模糊,踏浪驚呼。任將蠡測笑江湖。沐日光華還浴月,我欲乘桴。
釣得六鰲無?竿拂珊瑚。桑田清淺問麻姑。水氣浮天天接水,那是蓮壺?
詞中以驚喜的心情,豪邁激越的筆調,又用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鋪陳渲染,
寫出了對海外仙山無限的神往。有人認為這首詞一改原來詞中充滿傷感的基調,
其實這正是反映了納蘭厭惡世俗世界,對虛無縹緲的神仙幻境的追求,這與曹寅
寫的" 遊仙詩" 具有很類似的心態。
《紅樓夢》中,那位含玉而生的、在賈母等人的心中像金鳳凰一樣的賈寶玉,
雖然有一個可供他與姐妹、丫環等玩樂的大觀園,但是他沒有出路,他的心是苦
的,他的希望只能是:" ……只求你們守著我,等我有一日化成飛灰,——飛灰
還不好,灰還有形有跡,還有知識。——等我化成一股輕煙,風一吹便散了的時
候,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 又說:" ……比如我有造化,
該死於此時的,趁你們在,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
屍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之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為人,就
是我死的得時了。……" 賈寶玉無法擺脫世俗的困擾,只能以化灰化煙來解脫自
己。最後除了跟著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到大荒山去,還能有什麼呢?
只要略加比較,就可以看出,賈寶玉這個文藝形象是多麼像是為納蘭容若寫
的。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在那麼長的一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紅樓夢》中
賈寶玉的原形就是納蘭容若了。
自傳說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在" 新紅學" 誕生後很長一段時間,由胡適先生
所考證出來並提倡的" 自傳說" ,一直是《紅樓夢》人物原型認識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