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頁
從德軍角度進行回顧,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展開地域和進攻發起地域選得都正確。選擇的進攻時間和第五裝甲集團軍發動進攻的方式均適合當時情況,也都正確。敵人的情報與空中偵察沒有察覺部隊展開的準備情況。採取的偽裝措施證明是行之有效的,雖然直到進攻前一天才通知有關部隊是擔風險的,無論戰略上還是戰術上,都達成了突然性。
第二次法國戰役一打完,李默就立即希特勒召集到柏林,希特勒為李默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柏林的市民全部湧上街頭,到處是花的海洋,可是李默現在卻沒有心思去面對這一切榮譽。
在1942年一月九日的形勢分析會上,當李默試圖提請希特勒注意東線的危險形勢時,同時西線還有一百多萬呢逃跑的盟軍在英國,他們很可能發動第二次登陸作戰,所以李默建議希特勒和英美和談,而希特勒氣得歇斯底里大發作。
希特勒拒不正視這些事實,用古德里安的話說,“他的心自中有幅奇特的世界藍圖,每一個事實都得符合他這幅異想天開的藍圖。他相信世界必須如此,但在事實上,這是另外一個世界的藍圖。”但現實很快被證明勝於幻想。
希特勒在跟李默談話時聲稱:“你知道嗎,我的元帥,我認為俄國人根本不會進政。這僅僅是窮凶極惡的恐嚇。你們東線外軍處列舉的數字過分誇大了。你們過分憂慮了,我絕對相信,東線平安無事。
所以咱們要立即組織力量,準備發動第二次海獅計劃,盟軍能開闢第二戰場,我們也要發動第二次海獅計劃,咱們的軍隊將很少英倫三島。”
此時在法國的德軍正在修復鐵路和橋樑,李默已經準備把這些精銳德軍掉往蘇聯戰場,蘇聯現在還在和德軍的兩百多萬精銳絞殺,極大地消耗著德國的國力,要不是李默組建了一百多萬俄羅斯解放軍,說不定在蘇聯的德軍已經完全崩潰了。
這些俄羅斯解放軍雖然使用的蘇聯武器,但是他們的戰鬥意志極為頑強,那和蘇聯紅軍一直都是血戰到底,決不當紅軍的俘虜,紅軍抓住他們也是直接槍斃,基本上雙方已經殺成了生死的仇人,這都是史達林的政策造成的。
希特勒的另外一個錯誤就是不補充兵力到戰鬥部隊,對於現有的師,他既不將其恢復到正常實力,又不加以解散,他寧肯組建新師,而放著那些久經戰鬥考驗的師只有一半甚至小半兵力不管。(未完待續…)
第535章 刺殺希特勒(上)
他竭力使自己相信,這樣就能增加兵力去應付即將來臨的危機。事實上,要增加部隊,只有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打法,而這是希特勒始終不能接受的。
由此可見,在現獨裁統治下,現有的部隊並沒有被應有地組織起來,以形成決定性的重點進攻。
還有,要對付養精蓄銳、補給充足、人員和裝備均占優勢的敵人,德國部隊的訓練還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要求。對此,前線司令官個個都很清楚。可希特勒卻要立即發動第二次海獅計劃,把疲憊的德軍立即投入了渡過英吉利海峽的戰鬥,這怎麼可能。
李默打算的是現在正好是1942年1月份,在法國的德軍剛好可以休整補充,等到四月份的時候,可以調到蘇聯戰場,到時候就可以依據打垮史達林政權。
現在西線大勝,形勢本來是可以大大改觀的,各師也是可以為即將到來的任務作好恰當準備的,讓進行休整、恢復與補充,為訓練提供最有利的條件。李默的確為他的部隊提供了這一切,但是希特勒戰役狂妄想法徹底把李默激怒了。
當天的會議結束後,李默就徑直回到家裡,與賽琳娜說了一會兒話,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李默現在也面臨著人生的抉擇,李默能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從士兵火速躥升到元帥,那是希特勒的知遇之恩,而現在希特勒卻一意孤行。完全聽不進去別人的建議。
德國真的是天下無敵嗎?答案肯定不是,此時的蘇聯在英美的援助下,差不多就可以獨自堅持下來了,這只是一個國家,何況還有英美兩國,特別是美國。
李默一時半刻也想不到解決的辦法,只要向統帥部請了休假一個月,這樣李默也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陪陪賽琳娜,到現在為止,賽琳娜還沒有為李默生育一兒半女。看來伊莉莎白幫李默生育的兩個小王子就是唯一的克虜伯家族繼承人了。
幾天之後。李默的兄弟田添,突然來找李默,同時向他匯報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國防軍中有人要刺殺希特勒。”
對于田添這個兄弟,李默自然是信任的。只是如何處理這件刺殺案讓李默非常頭疼。其實希特勒的命很大。也很幸運。他一生共經歷四十四次刺殺,結果都沒有他毫髮無傷地逃脫了。
既然歷史上沒有一次刺殺是成功的,那麼李默肯定不會去參與。何況希特勒對於他有知遇之恩。
另外,就算希特勒被刺殺,德國將立即出現權力真空,這絕對會引起爭權奪利,前線的部隊也會被牽動,那麼熟練前線的崩潰是可以預見的,所以李默當即決定,調動正在柏林休整的黨衛軍第六裝甲師。
黨衛軍戰鬥完畢後,一般都會被調到柏林休整,這是希特勒對黨衛軍的信任,但是此時的武裝黨衛軍基本上是李默在指揮,希姆萊並沒有武裝武裝黨衛軍的指揮權,希姆萊只能搞政治工作,戰略指揮他 不懂,好在希姆萊不和李默爭奪,而是主動把武裝黨衛軍的指揮權交給李默的,因為他希姆萊需要榮譽。
第二次法國戰役一打完,李默就立即希特勒召集到柏林,希特勒為李默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柏林的市民全部湧上街頭,到處是花的海洋,可是李默現在卻沒有心思去面對這一切榮譽。
在1942年一月九日的形勢分析會上,當李默試圖提請希特勒注意東線的危險形勢時,同時西線還有一百多萬呢逃跑的盟軍在英國,他們很可能發動第二次登陸作戰,所以李默建議希特勒和英美和談,而希特勒氣得歇斯底里大發作。
希特勒拒不正視這些事實,用古德里安的話說,“他的心自中有幅奇特的世界藍圖,每一個事實都得符合他這幅異想天開的藍圖。他相信世界必須如此,但在事實上,這是另外一個世界的藍圖。”但現實很快被證明勝於幻想。
希特勒在跟李默談話時聲稱:“你知道嗎,我的元帥,我認為俄國人根本不會進政。這僅僅是窮凶極惡的恐嚇。你們東線外軍處列舉的數字過分誇大了。你們過分憂慮了,我絕對相信,東線平安無事。
所以咱們要立即組織力量,準備發動第二次海獅計劃,盟軍能開闢第二戰場,我們也要發動第二次海獅計劃,咱們的軍隊將很少英倫三島。”
此時在法國的德軍正在修復鐵路和橋樑,李默已經準備把這些精銳德軍掉往蘇聯戰場,蘇聯現在還在和德軍的兩百多萬精銳絞殺,極大地消耗著德國的國力,要不是李默組建了一百多萬俄羅斯解放軍,說不定在蘇聯的德軍已經完全崩潰了。
這些俄羅斯解放軍雖然使用的蘇聯武器,但是他們的戰鬥意志極為頑強,那和蘇聯紅軍一直都是血戰到底,決不當紅軍的俘虜,紅軍抓住他們也是直接槍斃,基本上雙方已經殺成了生死的仇人,這都是史達林的政策造成的。
希特勒的另外一個錯誤就是不補充兵力到戰鬥部隊,對於現有的師,他既不將其恢復到正常實力,又不加以解散,他寧肯組建新師,而放著那些久經戰鬥考驗的師只有一半甚至小半兵力不管。(未完待續…)
第535章 刺殺希特勒(上)
他竭力使自己相信,這樣就能增加兵力去應付即將來臨的危機。事實上,要增加部隊,只有從根本上改變整個戰爭的打法,而這是希特勒始終不能接受的。
由此可見,在現獨裁統治下,現有的部隊並沒有被應有地組織起來,以形成決定性的重點進攻。
還有,要對付養精蓄銳、補給充足、人員和裝備均占優勢的敵人,德國部隊的訓練還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要求。對此,前線司令官個個都很清楚。可希特勒卻要立即發動第二次海獅計劃,把疲憊的德軍立即投入了渡過英吉利海峽的戰鬥,這怎麼可能。
李默打算的是現在正好是1942年1月份,在法國的德軍剛好可以休整補充,等到四月份的時候,可以調到蘇聯戰場,到時候就可以依據打垮史達林政權。
現在西線大勝,形勢本來是可以大大改觀的,各師也是可以為即將到來的任務作好恰當準備的,讓進行休整、恢復與補充,為訓練提供最有利的條件。李默的確為他的部隊提供了這一切,但是希特勒戰役狂妄想法徹底把李默激怒了。
當天的會議結束後,李默就徑直回到家裡,與賽琳娜說了一會兒話,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李默現在也面臨著人生的抉擇,李默能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從士兵火速躥升到元帥,那是希特勒的知遇之恩,而現在希特勒卻一意孤行。完全聽不進去別人的建議。
德國真的是天下無敵嗎?答案肯定不是,此時的蘇聯在英美的援助下,差不多就可以獨自堅持下來了,這只是一個國家,何況還有英美兩國,特別是美國。
李默一時半刻也想不到解決的辦法,只要向統帥部請了休假一個月,這樣李默也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陪陪賽琳娜,到現在為止,賽琳娜還沒有為李默生育一兒半女。看來伊莉莎白幫李默生育的兩個小王子就是唯一的克虜伯家族繼承人了。
幾天之後。李默的兄弟田添,突然來找李默,同時向他匯報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國防軍中有人要刺殺希特勒。”
對于田添這個兄弟,李默自然是信任的。只是如何處理這件刺殺案讓李默非常頭疼。其實希特勒的命很大。也很幸運。他一生共經歷四十四次刺殺,結果都沒有他毫髮無傷地逃脫了。
既然歷史上沒有一次刺殺是成功的,那麼李默肯定不會去參與。何況希特勒對於他有知遇之恩。
另外,就算希特勒被刺殺,德國將立即出現權力真空,這絕對會引起爭權奪利,前線的部隊也會被牽動,那麼熟練前線的崩潰是可以預見的,所以李默當即決定,調動正在柏林休整的黨衛軍第六裝甲師。
黨衛軍戰鬥完畢後,一般都會被調到柏林休整,這是希特勒對黨衛軍的信任,但是此時的武裝黨衛軍基本上是李默在指揮,希姆萊並沒有武裝武裝黨衛軍的指揮權,希姆萊只能搞政治工作,戰略指揮他 不懂,好在希姆萊不和李默爭奪,而是主動把武裝黨衛軍的指揮權交給李默的,因為他希姆萊需要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