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頁
城門一破,聯軍將士再一擁而上,本就已經沒有了戰意的胡虜哪裡能抵擋得住?現在城裡城外尚未了結的戰事,說得難聽一點聯軍根本就是在打落水狗!
曹操揚起了手,可是想了想復又垂下,轉頭向陸仁、劉備問道:“這一戰多有胡虜降俘,依二位之見當如何處置?”
劉備剛想開口,陸仁已經冷冷的接上了話道:“殺!一個不留!”
此言一出。曹劉皆驚。陸仁望了驚愕的二人一眼,淡然一笑:“蜀公你從不殺降俘,會這般吃驚我猜得到。到是魏公,這種事你從沒少做過,卻為何會如此吃驚?”
曹操望定陸仁,聲音都有些打顫:“義浩,我今時今刻才真正發覺,你完全變了!我猶記得當初,你會為我屠盡八萬袁氏降卒一事與我正面衝撞。最後也棄我而去……想不到今時今日你竟然會如此!”
陸仁搖搖頭道:“魏公,當初你殺的都是我大漢子民,如果今時今日還是那八萬人的話,我依舊會勸你留他們一命,因為我們大漢子民只要對他們好一點,給他們田種、給他們飯吃,他們會老老實實地安居樂業。但是這些胡虜不同……”說著陸仁伸指指向稍遠處一處拼殺的戰場:“這些胡虜是草原民眾,只識放牧而不知農耕。信奉的也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想真正的教化他們,用我們平常的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我們如果對他們好一點,他們卻會當我們是在服軟,認為我們好騙、好欺負……說起來這種事自開漢至今,發生得還會少嗎?在我看來,北疆真正的安定歲月,只有李廣、衛青、霍去病、周亞夫這些名將在的時候,而為什麼這些名將能令北疆安定,就是因為他們對胡虜賊寇從不手軟。”
“義浩。你也學會了以殺立威啊。”
陸仁望了眼曹操,又望了眼劉備。淡然一笑:“魏公,自我於官渡一役出逃至已經快二十年了吧?二十年能令一個人變多少。二公也該想得到才是。”
劉備道:“可是這樣做,未免有失仁義之風……”
陸仁道:“蜀公,和狼講仁義道德有用嗎?你不妨想一想我們北疆被胡虜殘殺的百姓,還有被他們擄去為奴的婦人吧。今日殺盡胡虜,雖顯殘暴,卻也是在為我慘死地大漢百姓報仇雪恨。這一場北疆之戰,我們能全殲三十萬北地胡虜。亦能盡顯我大漢國威。讓那些胡虜們再想對我大漢起非份之想的時候,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那個份量。”
劉備輕輕的嘆了口氣。心中亦回想起了數次攻破胡虜營寨中的一些所見所聞,眼光突然變得冰冷,無言中用力點頭。
軍令下達,聯軍便開始了復仇的殺戳。陸仁手扶城牆,默然心道:“我不知道我這樣做是對是錯,但這樣一來,北疆至少能安定個二三十年,或許還能更久一些……有時候以殺止殺或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戰事在一步步的走向終結,只是雖然捷報頻傳,陸曹劉三人的心中卻都有些異樣,因為各處回報戰況地兵馬沒有一處稟報說擒獲或是斬殺了司馬懿的。直到北平之戰完全結束,南門外的聯軍將士才回報說他們曾阻截過一支百餘人的突圍隊伍,從這百餘人的著裝與戰力上來看,應該是司馬懿的近衛死士,現已全數斬殺。陸曹劉三人聞訊先後趕至南門外的戰場,對這些死士的屍體一一辨認,卻無一人是司馬懿或是其次子司馬昭。
“XXD,怎麼可能?北平城被我們團團圍住如鐵桶一般,怎麼會給司馬懿逃掉了?”
最先趕到的陸仁狠狠地向地上啐了一口,對司馬懿的逃脫一事實在是很不甘心。
“義浩(陸夷州),當中可有那隻死螞蟻!?”這是曹操和劉備一齊趕來了。
陸仁極不甘心地搖了搖頭:“我們中計了,這隻死螞蟻肯定是從別的方向逃出了北平城。這裡地百餘死士,不過是死螞蟻的替死鬼而已!”
曹操看看陸仁那張寫滿了不甘心的臉,上前拍拍陸仁的肩膀勸慰道:“義浩,你也不必如此。這死螞蟻當初能用詐死計輕而易舉的騙過我,今時今日想必也是早就設好了脫身之計。不過他現在已經一無兵二無將的,詁計袁尚那裡也再容不下他,他已成不了什麼氣候。回城吧,今夜犒大宴,我們好好的痛飲一番!”
陸仁有些無奈地翻身上馬。又回過頭望了眼那百來具屍身,重重地嘆了口氣。
數日之後。
入夜的北平城一片歡騰。北疆之戰到現在已經歷時兩年,中間發生了多少地事,現在回想起來也令人心中感慨無限。
如今侵犯北疆的三十萬胡虜已盡數全殲,這個戰果要遠比把胡虜逐出北疆要好得多,而北疆之戰至此似乎終於可以畫上一個終止符,這對所有的聯軍將士來說都是件十分令人開心的事。不是嗎?仗似乎打完了,大家都能回家了。
慶功大宴,犒賞全軍!
四方聯軍的將士們都湊到了一起。天南地北的吃喝吹牛,時不時的還暴發出一陣陣的歡笑。而在高層將官的大宴上,四家將官更是你來我往地推杯換盞,笑聲不斷。武將系的在投壺、猜拳,或是口頭的交流著武藝心得;謀士系的則在暢談兵法謀略,相顧微笑。或許在明天的戰場上大家將會是敵人,但對敵歸對敵,彼此之間實力上的互相認可。也使他們想能夠與自己敬佩的對手成為朋友,哪怕只是一時的都好。在這一點上,並不僅有曹操、劉備、孫權會有這種想法地。
曹操揚起了手,可是想了想復又垂下,轉頭向陸仁、劉備問道:“這一戰多有胡虜降俘,依二位之見當如何處置?”
劉備剛想開口,陸仁已經冷冷的接上了話道:“殺!一個不留!”
此言一出。曹劉皆驚。陸仁望了驚愕的二人一眼,淡然一笑:“蜀公你從不殺降俘,會這般吃驚我猜得到。到是魏公,這種事你從沒少做過,卻為何會如此吃驚?”
曹操望定陸仁,聲音都有些打顫:“義浩,我今時今刻才真正發覺,你完全變了!我猶記得當初,你會為我屠盡八萬袁氏降卒一事與我正面衝撞。最後也棄我而去……想不到今時今日你竟然會如此!”
陸仁搖搖頭道:“魏公,當初你殺的都是我大漢子民,如果今時今日還是那八萬人的話,我依舊會勸你留他們一命,因為我們大漢子民只要對他們好一點,給他們田種、給他們飯吃,他們會老老實實地安居樂業。但是這些胡虜不同……”說著陸仁伸指指向稍遠處一處拼殺的戰場:“這些胡虜是草原民眾,只識放牧而不知農耕。信奉的也是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想真正的教化他們,用我們平常的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我們如果對他們好一點,他們卻會當我們是在服軟,認為我們好騙、好欺負……說起來這種事自開漢至今,發生得還會少嗎?在我看來,北疆真正的安定歲月,只有李廣、衛青、霍去病、周亞夫這些名將在的時候,而為什麼這些名將能令北疆安定,就是因為他們對胡虜賊寇從不手軟。”
“義浩。你也學會了以殺立威啊。”
陸仁望了眼曹操,又望了眼劉備。淡然一笑:“魏公,自我於官渡一役出逃至已經快二十年了吧?二十年能令一個人變多少。二公也該想得到才是。”
劉備道:“可是這樣做,未免有失仁義之風……”
陸仁道:“蜀公,和狼講仁義道德有用嗎?你不妨想一想我們北疆被胡虜殘殺的百姓,還有被他們擄去為奴的婦人吧。今日殺盡胡虜,雖顯殘暴,卻也是在為我慘死地大漢百姓報仇雪恨。這一場北疆之戰,我們能全殲三十萬北地胡虜。亦能盡顯我大漢國威。讓那些胡虜們再想對我大漢起非份之想的時候,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那個份量。”
劉備輕輕的嘆了口氣。心中亦回想起了數次攻破胡虜營寨中的一些所見所聞,眼光突然變得冰冷,無言中用力點頭。
軍令下達,聯軍便開始了復仇的殺戳。陸仁手扶城牆,默然心道:“我不知道我這樣做是對是錯,但這樣一來,北疆至少能安定個二三十年,或許還能更久一些……有時候以殺止殺或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戰事在一步步的走向終結,只是雖然捷報頻傳,陸曹劉三人的心中卻都有些異樣,因為各處回報戰況地兵馬沒有一處稟報說擒獲或是斬殺了司馬懿的。直到北平之戰完全結束,南門外的聯軍將士才回報說他們曾阻截過一支百餘人的突圍隊伍,從這百餘人的著裝與戰力上來看,應該是司馬懿的近衛死士,現已全數斬殺。陸曹劉三人聞訊先後趕至南門外的戰場,對這些死士的屍體一一辨認,卻無一人是司馬懿或是其次子司馬昭。
“XXD,怎麼可能?北平城被我們團團圍住如鐵桶一般,怎麼會給司馬懿逃掉了?”
最先趕到的陸仁狠狠地向地上啐了一口,對司馬懿的逃脫一事實在是很不甘心。
“義浩(陸夷州),當中可有那隻死螞蟻!?”這是曹操和劉備一齊趕來了。
陸仁極不甘心地搖了搖頭:“我們中計了,這隻死螞蟻肯定是從別的方向逃出了北平城。這裡地百餘死士,不過是死螞蟻的替死鬼而已!”
曹操看看陸仁那張寫滿了不甘心的臉,上前拍拍陸仁的肩膀勸慰道:“義浩,你也不必如此。這死螞蟻當初能用詐死計輕而易舉的騙過我,今時今日想必也是早就設好了脫身之計。不過他現在已經一無兵二無將的,詁計袁尚那裡也再容不下他,他已成不了什麼氣候。回城吧,今夜犒大宴,我們好好的痛飲一番!”
陸仁有些無奈地翻身上馬。又回過頭望了眼那百來具屍身,重重地嘆了口氣。
數日之後。
入夜的北平城一片歡騰。北疆之戰到現在已經歷時兩年,中間發生了多少地事,現在回想起來也令人心中感慨無限。
如今侵犯北疆的三十萬胡虜已盡數全殲,這個戰果要遠比把胡虜逐出北疆要好得多,而北疆之戰至此似乎終於可以畫上一個終止符,這對所有的聯軍將士來說都是件十分令人開心的事。不是嗎?仗似乎打完了,大家都能回家了。
慶功大宴,犒賞全軍!
四方聯軍的將士們都湊到了一起。天南地北的吃喝吹牛,時不時的還暴發出一陣陣的歡笑。而在高層將官的大宴上,四家將官更是你來我往地推杯換盞,笑聲不斷。武將系的在投壺、猜拳,或是口頭的交流著武藝心得;謀士系的則在暢談兵法謀略,相顧微笑。或許在明天的戰場上大家將會是敵人,但對敵歸對敵,彼此之間實力上的互相認可。也使他們想能夠與自己敬佩的對手成為朋友,哪怕只是一時的都好。在這一點上,並不僅有曹操、劉備、孫權會有這種想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