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3頁
馬不停蹄的趕了半個月,雲鑰終於抵達了咸陽城。剛進咸陽宮的時候,秦清差點兒沒認出來。衣服里斗篷里,甚至連頭髮里都滿是灰塵。整個人就是一個土人!
檢查了信箋,連火漆都沒有拆開。
「又是一隻老狐狸!」雲鑰的嘴角掛著一絲微笑。用刀子挑開火漆,看到裡面的信箋。果然是稟報胡亥掛了的噩耗!緊趕慢趕,還是在消息傳到咸陽之前趕了回來,不枉大腿都磨出了血泡。
「明日開大朝會,在咸陽的六百石以上官員都得來參加。」雲鑰現在就是咸陽宮的主人,一聲吩咐下去,便有內侍急急忙忙的出去傳達老大的意志。
咸陽的官員們不明白,昨天還在戰場上的雲鑰怎麼忽然就回到了咸陽。睢陽距離咸陽千里之遙,難道這位君上是飛回來的?一大清早,雞還沒叫咸陽宮門前就擠滿了人。所有人都想知道,究竟是什麼事情能讓這位平涼君上大老遠的趕回來。都是混慣了官場的老油條,憑直覺就知道今天的朝會很重要。
太陽在火紅朝陽的陪伴下升了起來,萬道金光瞬間填滿了天地之間。咸陽宮的宮門緩緩打開,一隊隊甲士列隊在御道的兩側。朝臣們一下子就緊張起來,戰戰兢兢的走進了咸陽宮的大門走向了宣室殿,不知道今天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
結束戰國歷史最重要的一場大朝會拉開了序幕!
第一百零六章 登位(終章)
宣室殿裡面詭異的寂靜,朝臣們偷眼看著平涼的那些大佬們。想從他們的表情裡面,看出來一些端倪。卻沒想到,平涼的這些傢伙一個個鼻觀口口關心,睡著了似的坐定在那裡。
「攝政平涼君到!」內侍的聲音迴蕩在宣室殿裡,所有人都躬身施禮。
踏著火紅的朝陽,雲鑰走進了宣室殿。還是穿著他那身黃龍袍,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而是徑直來到最中間屬於王的那個位置。回過頭來看了看那些躬身施禮的大秦朝臣,一提袍袖便坐了下去。
靜,除了安靜還是安靜。李斯,尉繚子,鄒衍,漁老,耿師傅……這些平涼臣子們一個個喜形於色,而那些逃離屠刀碩果僅存的大秦王室卻面色灰敗。那些大秦的朝臣們都不說話,趙高指鹿為馬他們都是見過的。不過趙高囂張的程度,遠遠不及雲鑰。到死,趙高也沒敢坐到王的座位上。
「規矩都免了吧!今天大朝會,可能有人會問是什麼原因,讓本君從前線趕回來了呢?現在我告訴你們,就是因為這個。」說完,雲鑰便拿出了一個牛皮紙包裹的信箋。
「這是我大秦上將軍王翦給太尉府的手書,上面說大王因為在前線偶感風寒,以至於高熱不退。已經於十六日前在邯鄲薨逝,現靈柩正在返回咸陽途中。」雲鑰說完,便將手中的信箋交給內侍,讓他宣讀。
大秦王室的那些遺老遺少渾身打著擺子,臉色灰敗流著眼淚。太過分了,就知道出去打仗帶著大王出去沒好事兒。現在真的給弄死了,最重要的是王翦的態度。這書信是王翦上書,胡亥又薨逝在邯鄲城裡。而算算日子,那時候雲鑰正在楚國都城壽春。
一切的一切都說明,王翦和雲鑰是一夥兒的。
這太可怕了,如今大秦的軍隊都掌握在王翦手中。那是唯一可以抑制雲鑰的力量。現在兩個人穿了同一條褲子,大秦王室還有得救麼?更為可怕的是,大秦王室如今後繼無人。嫡傳子嗣死了個乾乾淨淨,就連王室旁支都被屠戮得所剩無幾。
現在雲鑰坐在王的位置上,虎視眈眈的看著有資格坐上那個位子的幾個傢伙。老天爺!誰現在還想著坐上王位?不要命了?
大殿裡繼續沉默,許多人甚至連王翦書信里寫的什麼都沒聽清楚。宣室殿一時之間有淪為鬼蜮的危險!
「君上!請節哀!」鄒衍第一個蹦了出來,說出來的話讓那些王室們欲哭無淚。雲鑰坐在那裡,眼睛跟鷹隼一樣的掃視著眾人,哪裡有一丁點兒悲傷的模樣?
「先王年方少艾,卻能披堅執銳征戰沙場。聽說戰場之上,親冒矢石戰陣殺敵。實乃我秦人效仿之楷模,臣以為應尊禮制,逢迎先王的靈柩回關中妥善安葬。並且加速修建大王之陵寢!」
「准!」雲鑰的聲音冷冷的傳了下來,不帶一絲情感。
「君上,先王年少無子。如今天下一統,大秦王位卻無人繼承。大秦一統華夏,乃是數百年來難得的統一。從此天下不再有征戰,也不會再有無畏的殺戮。臣常於市井之間,聽聞百姓們誇讚君上。說君上是數百年來,上天降給我華夏的聖人。
百姓們還說,天可一日無日月,國不可一日無君上。臣斗膽,恭請君上承襲王位,成為我大秦華夏之共主。上可承天命,下可安黎民之心。求君上位天下蒼生計,為我華夏社稷計,登臨大位擔起這萬畿重擔。」
鄒衍說完便俯身跪倒在地上,一副你不答應老子就不起來的做派。
「臣!附議!」這種好事兒哪裡有不搶的道理,從龍之功那是多大的功勞。李斯仗著年青,尉繚子還沒站起來。李斯便一下子竄起來,跑到宣室殿的中間跪下。
「臣!附議!」
「臣!附議!」「臣!附議!」……
漁老,耿師傅,齊國遠等一票人齊齊的跪在地上,跪求雲鑰繼承王位。一些有眼色的大秦朝臣們,立刻知道今天這朝會是因何而開。都是在朝廷里混成精的傢伙,當然知道此時應該如何選擇,跪在地上的人是越來越多,最後居然成了時尚。朝臣們跪倒在地上,呼天搶地。
檢查了信箋,連火漆都沒有拆開。
「又是一隻老狐狸!」雲鑰的嘴角掛著一絲微笑。用刀子挑開火漆,看到裡面的信箋。果然是稟報胡亥掛了的噩耗!緊趕慢趕,還是在消息傳到咸陽之前趕了回來,不枉大腿都磨出了血泡。
「明日開大朝會,在咸陽的六百石以上官員都得來參加。」雲鑰現在就是咸陽宮的主人,一聲吩咐下去,便有內侍急急忙忙的出去傳達老大的意志。
咸陽的官員們不明白,昨天還在戰場上的雲鑰怎麼忽然就回到了咸陽。睢陽距離咸陽千里之遙,難道這位君上是飛回來的?一大清早,雞還沒叫咸陽宮門前就擠滿了人。所有人都想知道,究竟是什麼事情能讓這位平涼君上大老遠的趕回來。都是混慣了官場的老油條,憑直覺就知道今天的朝會很重要。
太陽在火紅朝陽的陪伴下升了起來,萬道金光瞬間填滿了天地之間。咸陽宮的宮門緩緩打開,一隊隊甲士列隊在御道的兩側。朝臣們一下子就緊張起來,戰戰兢兢的走進了咸陽宮的大門走向了宣室殿,不知道今天自己的命運將會如何。
結束戰國歷史最重要的一場大朝會拉開了序幕!
第一百零六章 登位(終章)
宣室殿裡面詭異的寂靜,朝臣們偷眼看著平涼的那些大佬們。想從他們的表情裡面,看出來一些端倪。卻沒想到,平涼的這些傢伙一個個鼻觀口口關心,睡著了似的坐定在那裡。
「攝政平涼君到!」內侍的聲音迴蕩在宣室殿裡,所有人都躬身施禮。
踏著火紅的朝陽,雲鑰走進了宣室殿。還是穿著他那身黃龍袍,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而是徑直來到最中間屬於王的那個位置。回過頭來看了看那些躬身施禮的大秦朝臣,一提袍袖便坐了下去。
靜,除了安靜還是安靜。李斯,尉繚子,鄒衍,漁老,耿師傅……這些平涼臣子們一個個喜形於色,而那些逃離屠刀碩果僅存的大秦王室卻面色灰敗。那些大秦的朝臣們都不說話,趙高指鹿為馬他們都是見過的。不過趙高囂張的程度,遠遠不及雲鑰。到死,趙高也沒敢坐到王的座位上。
「規矩都免了吧!今天大朝會,可能有人會問是什麼原因,讓本君從前線趕回來了呢?現在我告訴你們,就是因為這個。」說完,雲鑰便拿出了一個牛皮紙包裹的信箋。
「這是我大秦上將軍王翦給太尉府的手書,上面說大王因為在前線偶感風寒,以至於高熱不退。已經於十六日前在邯鄲薨逝,現靈柩正在返回咸陽途中。」雲鑰說完,便將手中的信箋交給內侍,讓他宣讀。
大秦王室的那些遺老遺少渾身打著擺子,臉色灰敗流著眼淚。太過分了,就知道出去打仗帶著大王出去沒好事兒。現在真的給弄死了,最重要的是王翦的態度。這書信是王翦上書,胡亥又薨逝在邯鄲城裡。而算算日子,那時候雲鑰正在楚國都城壽春。
一切的一切都說明,王翦和雲鑰是一夥兒的。
這太可怕了,如今大秦的軍隊都掌握在王翦手中。那是唯一可以抑制雲鑰的力量。現在兩個人穿了同一條褲子,大秦王室還有得救麼?更為可怕的是,大秦王室如今後繼無人。嫡傳子嗣死了個乾乾淨淨,就連王室旁支都被屠戮得所剩無幾。
現在雲鑰坐在王的位置上,虎視眈眈的看著有資格坐上那個位子的幾個傢伙。老天爺!誰現在還想著坐上王位?不要命了?
大殿裡繼續沉默,許多人甚至連王翦書信里寫的什麼都沒聽清楚。宣室殿一時之間有淪為鬼蜮的危險!
「君上!請節哀!」鄒衍第一個蹦了出來,說出來的話讓那些王室們欲哭無淚。雲鑰坐在那裡,眼睛跟鷹隼一樣的掃視著眾人,哪裡有一丁點兒悲傷的模樣?
「先王年方少艾,卻能披堅執銳征戰沙場。聽說戰場之上,親冒矢石戰陣殺敵。實乃我秦人效仿之楷模,臣以為應尊禮制,逢迎先王的靈柩回關中妥善安葬。並且加速修建大王之陵寢!」
「准!」雲鑰的聲音冷冷的傳了下來,不帶一絲情感。
「君上,先王年少無子。如今天下一統,大秦王位卻無人繼承。大秦一統華夏,乃是數百年來難得的統一。從此天下不再有征戰,也不會再有無畏的殺戮。臣常於市井之間,聽聞百姓們誇讚君上。說君上是數百年來,上天降給我華夏的聖人。
百姓們還說,天可一日無日月,國不可一日無君上。臣斗膽,恭請君上承襲王位,成為我大秦華夏之共主。上可承天命,下可安黎民之心。求君上位天下蒼生計,為我華夏社稷計,登臨大位擔起這萬畿重擔。」
鄒衍說完便俯身跪倒在地上,一副你不答應老子就不起來的做派。
「臣!附議!」這種好事兒哪裡有不搶的道理,從龍之功那是多大的功勞。李斯仗著年青,尉繚子還沒站起來。李斯便一下子竄起來,跑到宣室殿的中間跪下。
「臣!附議!」
「臣!附議!」「臣!附議!」……
漁老,耿師傅,齊國遠等一票人齊齊的跪在地上,跪求雲鑰繼承王位。一些有眼色的大秦朝臣們,立刻知道今天這朝會是因何而開。都是在朝廷里混成精的傢伙,當然知道此時應該如何選擇,跪在地上的人是越來越多,最後居然成了時尚。朝臣們跪倒在地上,呼天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