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高順的話讓在場的南鄭諸將都不由得紛紛倒吸了口氣,冰雪雖然消融,但是卻還沒有完全,此時每個人的心中是拔涼拔涼地,你高順高大人竟然把這次的戰鬥看成是小戰,而且還比你之前的小戰還不如,這眼光。果然不一般。眾人聽完高順的話後,心中都明白,高順看來一定是打算給自己等人一個下馬威。
果不其然,高順把該說的都說完後,又附加了一句:“跟隨高某人做戰,就必須把小戰也要做得跟大戰一樣的準備、無論是大戰小戰,都必須以十二分的精力對待,不可有半點鬆懈之心。不可玩忽職守,每日都將更換口號,不可以泄『露』軍機……”
當高順把這些規則全部說完時,場地中的人一下子又精神了許多。因為接下來就是選擇先鋒將地時候了。
“現在開始,比武選拔先鋒、左、右、前、後、中六軍將校。比武將分為循環淘汰賽,兩兩一組,逐層遞升上去,直至最後產生六人。再展開角逐,直到最後技壓群雄者為先鋒將,其餘五人則分別為左、右、前、後、中五將,現在由眾將向法參軍報名,現場選拔,當天就結束,明日三更造飯,五更拔營。”
高順說完話後。所有的將領都轟動了起來,之前他們可是還有等級之分,如今的這個什麼選拔賽,不正是給他們這些低級軍官好處了嗎,這就是機會,所有的普通將領紛紛磨拳擦掌的,紛紛都沖向了隨軍參謀法正,第一時間寫好自己的名字放向了法正所在的桌案前。
看著滿桌堆積如山的竹簡。法正心中微微一笑。這就是主公還沒有開戰前就準備好了地策略,加上高順這個久經戰場的名將。這些東川的將領們註定要開始走運了。
沒有特殊、沒有後門、沒有情分、沒有官職,在選拔賽裡面,大家身份平等,只要你能擊敗對手,哪怕他就是你的父親、上司都無所謂。這就是孫策為這次東川的將領們特別制訂地一個普通將領的選拔賽,只不過借了出征的名頭而已。孫策想在初級軍官中挑選一批比較優秀而且有潛質的人才,隨高順等人一同前往磨練。因此孫策把張遼特別地留了下來,否則有張遼在,那先鋒官的機會還能輪到其他人嗎。雖然這個時候的張遼還不是特別的有名氣,但是他的身份、水準,那是歷史見證過的,孫策相信絕大部分的歷史,即使歷史有所偏差,但他相信那也不過是一點小點而已。
三百多號將領,從祭酒而下到鬼卒頭目等等都有,名號不同,但是卻都是些不大不小的將領,小到有號令幾十人地鬼卒頭目,其實也就是個屯長。
第一場比試下來,馬上淘汰了一半,有些人很不甘心,因為他們一上場,還沒有怎麼比試就輸了,可見對手的強悍是多麼的嚇人。他們心中咬牙繼續觀看著下面的比賽,他們希望他們的對手可以輕易的擊敗其他人,否則他們第一場就被刷下來,面子上不好過。
第二場比試下來,三百多號人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人,不過這不足一百人中,東川的將領卻只占了不到一半,而原本高順、張遼所帶的將士以及臧霸和泰山四寇所帶地部分將領卻占了大半。所有地東川將領開始紛紛為剩下來的同僚們吶喊助威。有些人甚至忘記了剛才正是某某某把自己給打敗下來地,此時的現場氣氛可以說,一邊倒的氣勢,三百多號人當中,東川的將領占據了將近三百號人,而如今只剩下這麼一點,自然各個都鼓起了底氣在吶喊。
可惜的是,第三場比試下來之後,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吶喊而增加東川將領的人數,東川將領們只剩下了十五人,而另外一邊徐州的將領們卻還有三十人,剛好形成了二分一的比例,眾人心中都不由得感嘆。
第四除後,東川方面僅僅一人存在,他就是楊昂,而徐州方面卻還有十四人存在。
第五場,楊昂輪空,直接晉級第六場,而徐州方面自己淘汰了七人,這剩餘的七人分別是臧霸、孫觀、吳敦、尹禮、昌豨、昌雄(昌豨之弟)、孟達(因為他在入南鄭前加入孫策軍,在東川人心目中,他自然屬於徐州軍一方)。
第六場比賽很簡單,八人分為兩組,勝利的四人分為兩場比賽直到最後一人勝出為先鋒;失敗的四人兩組比賽,失敗的兩人淘汰出局。最後,臧霸奪取了先鋒一職,昌豨、孫觀、孟達、楊昂、吳敦為前、後、左、右、中五軍將校。昌雄很不幸的對上了其兄昌豨,而尹禮則非常失敗的對上了臧霸,兩人在失敗組的比賽中,又分別敗於楊昂、吳敦。
將領是選出來了,然而令孫策意外的是,自己的部下將領中,也終於分化出了兩個陣營,一個是以楊昂為首的東川陣營,一個是以臧霸為首的徐州陣營,這是個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張魯的死亡,張衛的反叛,閻圃的被殺、楊任的被捕、楊松的自首,一切都是顯得那麼的突然,然而又都是那麼的合理,孫策終於真正的成為了漢中的掌權者。
然而漢中是個奇怪的地區,她並非只是漢人組成的,在她的轄區內,有不少的夷人,其實都乃是羌族種支名稱不同而已。而這許多羌族分支中,氂牛羌、參狼羌、青衣羌、汶山羌、白馬羌五支最為強大,其餘皆為依附。一眾首領也並非因為孫策乃是新任漢中郡掌權者而輕視他,反倒都與之結好。
果不其然,高順把該說的都說完後,又附加了一句:“跟隨高某人做戰,就必須把小戰也要做得跟大戰一樣的準備、無論是大戰小戰,都必須以十二分的精力對待,不可有半點鬆懈之心。不可玩忽職守,每日都將更換口號,不可以泄『露』軍機……”
當高順把這些規則全部說完時,場地中的人一下子又精神了許多。因為接下來就是選擇先鋒將地時候了。
“現在開始,比武選拔先鋒、左、右、前、後、中六軍將校。比武將分為循環淘汰賽,兩兩一組,逐層遞升上去,直至最後產生六人。再展開角逐,直到最後技壓群雄者為先鋒將,其餘五人則分別為左、右、前、後、中五將,現在由眾將向法參軍報名,現場選拔,當天就結束,明日三更造飯,五更拔營。”
高順說完話後。所有的將領都轟動了起來,之前他們可是還有等級之分,如今的這個什麼選拔賽,不正是給他們這些低級軍官好處了嗎,這就是機會,所有的普通將領紛紛磨拳擦掌的,紛紛都沖向了隨軍參謀法正,第一時間寫好自己的名字放向了法正所在的桌案前。
看著滿桌堆積如山的竹簡。法正心中微微一笑。這就是主公還沒有開戰前就準備好了地策略,加上高順這個久經戰場的名將。這些東川的將領們註定要開始走運了。
沒有特殊、沒有後門、沒有情分、沒有官職,在選拔賽裡面,大家身份平等,只要你能擊敗對手,哪怕他就是你的父親、上司都無所謂。這就是孫策為這次東川的將領們特別制訂地一個普通將領的選拔賽,只不過借了出征的名頭而已。孫策想在初級軍官中挑選一批比較優秀而且有潛質的人才,隨高順等人一同前往磨練。因此孫策把張遼特別地留了下來,否則有張遼在,那先鋒官的機會還能輪到其他人嗎。雖然這個時候的張遼還不是特別的有名氣,但是他的身份、水準,那是歷史見證過的,孫策相信絕大部分的歷史,即使歷史有所偏差,但他相信那也不過是一點小點而已。
三百多號將領,從祭酒而下到鬼卒頭目等等都有,名號不同,但是卻都是些不大不小的將領,小到有號令幾十人地鬼卒頭目,其實也就是個屯長。
第一場比試下來,馬上淘汰了一半,有些人很不甘心,因為他們一上場,還沒有怎麼比試就輸了,可見對手的強悍是多麼的嚇人。他們心中咬牙繼續觀看著下面的比賽,他們希望他們的對手可以輕易的擊敗其他人,否則他們第一場就被刷下來,面子上不好過。
第二場比試下來,三百多號人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人,不過這不足一百人中,東川的將領卻只占了不到一半,而原本高順、張遼所帶的將士以及臧霸和泰山四寇所帶地部分將領卻占了大半。所有地東川將領開始紛紛為剩下來的同僚們吶喊助威。有些人甚至忘記了剛才正是某某某把自己給打敗下來地,此時的現場氣氛可以說,一邊倒的氣勢,三百多號人當中,東川的將領占據了將近三百號人,而如今只剩下這麼一點,自然各個都鼓起了底氣在吶喊。
可惜的是,第三場比試下來之後,並沒有因為他們的吶喊而增加東川將領的人數,東川將領們只剩下了十五人,而另外一邊徐州的將領們卻還有三十人,剛好形成了二分一的比例,眾人心中都不由得感嘆。
第四除後,東川方面僅僅一人存在,他就是楊昂,而徐州方面卻還有十四人存在。
第五場,楊昂輪空,直接晉級第六場,而徐州方面自己淘汰了七人,這剩餘的七人分別是臧霸、孫觀、吳敦、尹禮、昌豨、昌雄(昌豨之弟)、孟達(因為他在入南鄭前加入孫策軍,在東川人心目中,他自然屬於徐州軍一方)。
第六場比賽很簡單,八人分為兩組,勝利的四人分為兩場比賽直到最後一人勝出為先鋒;失敗的四人兩組比賽,失敗的兩人淘汰出局。最後,臧霸奪取了先鋒一職,昌豨、孫觀、孟達、楊昂、吳敦為前、後、左、右、中五軍將校。昌雄很不幸的對上了其兄昌豨,而尹禮則非常失敗的對上了臧霸,兩人在失敗組的比賽中,又分別敗於楊昂、吳敦。
將領是選出來了,然而令孫策意外的是,自己的部下將領中,也終於分化出了兩個陣營,一個是以楊昂為首的東川陣營,一個是以臧霸為首的徐州陣營,這是個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張魯的死亡,張衛的反叛,閻圃的被殺、楊任的被捕、楊松的自首,一切都是顯得那麼的突然,然而又都是那麼的合理,孫策終於真正的成為了漢中的掌權者。
然而漢中是個奇怪的地區,她並非只是漢人組成的,在她的轄區內,有不少的夷人,其實都乃是羌族種支名稱不同而已。而這許多羌族分支中,氂牛羌、參狼羌、青衣羌、汶山羌、白馬羌五支最為強大,其餘皆為依附。一眾首領也並非因為孫策乃是新任漢中郡掌權者而輕視他,反倒都與之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