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人嘆息一聲,“本來,我只是在利用你與李四良罷了,然而一個人總想控制別人的一切未免異想天開,如今這局勢已經很是明朗了,若是諸葛亮今年薨逝,差不多十年之內,楚會代漢立國,楚國賢臣良將如雲,而季漢,諸葛亮死後,總攬全局者又有何人?蔣琬不知兵,知兵者又被囚於建業,季漢朝堂新派與守舊勢力之矛盾,皇權與大臣之權相爭,又怎如一塊鐵板的楚國?再有,秦落月這最後一步棋又因為她貿然刺殺而失去了唯一的機會,所以,你若不回去,有朝一日再回到中國大陸之時,那裡,便會沒了漢朝的,也沒了,諸葛亮的影子。回去一趟,不論如何,總會解開自己的心結,到那時真正看透了,再揚帆四海也不遲。”

  “那你呢,若是你一開始讓姜維與鄧艾效力諸葛亮,不就完了嘛,你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麼?”

  “我並不後悔,我做這些,只是努力的使亂世早於結束,誰一統天下我並不在意,更何況,終諸葛亮之世,李四良名義乃為季漢之臣,諸葛亮該得到的,都得到了,至於他死後如何,非但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任何人也左右不了,或許,楚國一統中國,要比季漢一統更有利我華夏民族吧,所以,我並不遺憾,更不想著青史留名之類,歷史到底如何,自有天意所在。”

  “至於穿越團隊如何,那就不是我所能改變的了,人各有命,雖然,這些年她們都是活在別人的世界裡,然這樣的生存體驗也總比在我們那個時代默默無聞螻蟻一生要好得多,至少,她們會在史冊之上存有一席之地,她們雖然有了坎坷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人生經歷體驗,然那也是一種財富,或許我說這話,你會認為我是局外人不了解局中人之痛,然有些時候,生命的一些經歷並非要自己體驗才能體會到……”

  其實話到這裡時,陳斐早已聽不下去了,當年她借著凌煙閣之力離開洛陽來到夷州,還不是為了逃避諸葛亮?逃避自己的內心?如今聽凌煙閣的主人開口說諸葛亮今年有可能薨逝,她早已心亂如麻,哪裡還能聽得進去其他的?就連凌煙閣主人真正的身份她都不在意了,她此刻想的是,那個人會不會真的死去?她印象中,他的身體一直很健朗的啊!可是凌煙閣主人這些年做的這些事,又讓陳斐不得不相信那人的話……至於秦落月刺殺李四良一事,她甚至都沒有聽在心裡……

  所以,她再也不肯停留,說走還真就走,借著凌煙閣主人之力,迅速的找到一艘汽船,自淡水港口出發回到了大陸,登岸之時已經是七月末,上岸之後走的陸路,一路打聽著,諸葛亮竟然在襄陽,陳斐就緊趕慢趕的趕來了……

  她是八月二十四到的襄陽城郊,八月二十五下午進的城,傍晚打聽的有關諸葛亮的一切,當聽說其一直養病並沒有什麼病危一說之時,她鬆了口氣,她隱約記得歷史上諸葛亮是八月二十八日亡故的。

  八月二十六日,她看到了長安皇帝劉禪派遣來的使者,她下午在諸葛亮住的官邸門前徘徊半天。

  八月二十七日,她再次的來到諸葛亮府門前徘徊,依舊沒有進去,她一面擔憂著裡面那個人的病情,一面害怕著看到,傳說中的八月二十八日,她是那麼的害怕到來,以至於她不敢離開那府門,一整夜窩在馬車裡,惴惴不安卻不不敢進去的等待著八月二十八日太陽的升起……落下……

  這一天,漫長到了十八個世紀之久一般,然一天無事,太陽落下之後,相府門前依舊平靜,陳斐懸起的一顆心,稍微的放了放。

  她不得不承認,自己是真的在意那個男人,縱然當年他有負於她,她也無法忘記,或許是傷害的越深,愛的也越深吧,甚而她後悔當年他說出“若你留下,亮必不負你”這話時自己不該果斷拒絕了……

  她並沒有立刻離開,她在緊張這黑夜裡的漢建築大院內是不是真的平靜若斯,在深夜十二點未曾到來之前,她不敢離去……

  她這幾天一直沒有睡好,然卻不困,精神抖擻的盯著那精緻的懷表看,直到那上面的分針快指向12之時,掀開馬車車簾,深夜裡、明月下的府院依舊如常。

  是她的馬車掉頭的一刻,鬆了一口氣昏昏欲睡的她忽然一個激靈聽到那府院內雜亂的聲響的。

  然後她迅速的吩咐人停車,仔細聆聽……

  府院內不斷有人跑來跑去的腳步聲、不斷說話的聲音,而且是一瞬間,府院內的火把幾乎照亮了天空……

  她忽而感覺心臟窒息的疼痛,就像那次李四良讓她憋氣時無法呼吸的感覺一樣,這一次不用刻意為之,她真切的感受到了……

  然後是忽而的悲痛之聲響徹黑夜!

  “葛公仙去,十萬江山靠何人!”

  這一聲悲痛之聲,是劉琰的,陳斐不知當時自己怎麼就能聽到了劉琰的這聲悲痛,然那句“葛公仙去,十萬江山靠何人!”就像被擴大好多倍然後無限迴蕩在襄陽的夜空一般,那一聲悲痛之後,陳斐的腦袋出現了空白……

  良久的木然,她的腦袋迴蕩起那麼一句話:盛席華筵終散場,古今一夢盡荒唐!

  她念叨著那句話,木然的上了馬車,忽而覺得很累,又覺得很輕鬆;她想笑,眼角卻滿是淚水;她滿眶熱淚,嘴角卻儘是嘲意的笑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