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秦落月聞言,眉頭皺起,她來找趙直,的確是有要事,自從去年她刺殺李四良未遂打草驚蛇反倒使諸葛亮陷入被動,秦落月一直為自己的衝動壞了大事兒而對諸葛亮心有愧疚,也一直沒敢去主動聯絡諸葛亮,而是悄悄地自海上出發又去了幽州昌黎郡尋找那個神秘的凌煙閣主人,當年和親這一說,還是凌煙閣主人給她指的路,可惜她悟性不夠,一時沒有忍住,致使自己和親的犧牲沒有什麼價值。雖然那次那兩個少年對她講凌煙閣主人要離開,她卻懷著一絲希望再次去了醫巫閭山山脈,然事實卻是那人還真離開了醫巫閭山,不知去往何處,秦落月無奈之下,只好打聽趙直在哪,當年趙直交給她地圖時便一副神秘兮兮的樣子,讓秦落月覺得他應該對那神秘的凌煙閣主人知道更多,所以輾轉許久才得知趙直住在下邳,趕來找趙直希望能得到線索,找到凌煙閣主人,獲取一些幫助,然後彌補自己在李四良一事上的過錯。當初因為自己的衝動未曾刺殺成功,以至於使季漢陷入被動,白白的放過了諸葛恪並且退出了遼東之地,致使幽州大半落入楚國手中,鄧艾出使偏偏的又“叛漢入楚”,留在了建業,不管到底是不是因為李四良軟禁鄧艾,反正諸葛亮那邊並沒有就此事問責李四良,鄧艾一事就當對方真的離漢去楚了,這事兒秦落月也是剛知道,她聽了心中自然對諸葛亮更是愧疚萬分,對於李四良,也是憎惡萬分,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
小魚的敵意她明顯察覺的到,她站在門口看了看,院子裡面僕人忙忙碌碌,似乎在收拾著什麼,想來趙直應該真的不在,若是在的話,這個小院子應該藏不住的,秦落月也未曾糾纏,鼻音哼了一聲,轉身就離開了,小魚以為她真走了,沒想到她走了沒幾步到了一旁的大路上的一顆大桑樹下停了下來,就站那,似乎是準備等著了……
“狗皮膏藥!”小魚看著那身影啐了一口,方才的好心情,完全被秦落月給攪和了……
242 襄陽變故 [本章字數:2393 最新更新時間:2013-01-30 12:11:48.0]
----------------------------------------------------
中國大地出現了暫時的和平局面。
雖然這表面的和平歷經坎坷,然楚漢雙方現在卻都是息兵養民,兩方的關係甚是融洽。表面的平靜實際暗流涌動,雙方都卯足勁的發展各自的經濟,訓練新式的軍隊,尤其是楚國,因海岸線綿長,又熱衷於拓展海外之地,顯得更加忙碌一些。
楚國因李四良一開始的強硬改革政策到現在,幾年過去,這裡的人也漸漸的接受了一些他的先進思想,楚國的臣子與漢朝風貌完全不同,楚國朝堂之上這幾年多是提拔了不少年輕俊傑,整體年齡要遠遠低於如今的季漢朝堂,因其主公李四良的強勢,他轄下的地域不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的改革阻力都相對小的多,現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主要得益於經濟的繁榮吸引住了平民百姓與大官貴族,在自己的切身利益之上,他們表現出了出奇的一致??都極力擁護李四良的新興政策。當然,只要是改革,就會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然因有姜維與陸遜的周旋,加之李四良的強硬血洗政策,倒是從未有人敢鬧事兒過,胳膊擰不過大腿,慢慢的,他們也學聰明了,與其坐等被傷害,不如主動的改變自己以適應這個新主公的作風。
反觀劉氏漢朝,雖然他們也斷斷續續的在進行一些變革,然因掌權人諸葛亮這些年幾乎都是在軍旅之中,是以季漢的改革深度遠遠不如楚國,自從入主長安之後,諸葛亮釜底抽薪,在未曾觸及到大部分舊貴族利益的情況下對季漢轄下的一些勢力進行了重新洗牌,廟堂權力也發生了一些變更,當時的姜維與陸遜就敏銳的察覺到諸葛亮這是在為大刀闊斧的改革鋪路,果不其然,在發生了養子諸葛喬身死、秦落月忽然又刺殺與楚國關係一度緊張之事後,諸葛亮並未與楚國決裂,沒有追究楚軍背信以及鄧艾叛漢去楚一事,在建興十二年便開始仿造楚國的改革進行一些經濟軍事上的改革,只有政治體制未曾娶觸碰,這主要是因為季漢不同楚國,諸葛亮雖然有實權,然他頭頂上還有個皇帝,圍繞皇帝的一些守舊勢力雖然暫時的屈服,他卻不能明去收拾了那些人,季漢改革背負著太多封建守舊勢力的大包袱,諸葛亮若是想改革,只能溫水煮青蛙,楚國改革有些地方可取,然卻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的經驗,對於這些,諸葛亮自然心知肚明。
如今的楚漢兩國就像是軍備競賽似的,縱然出現了短暫的和平,然軍費一項的支出反而增加了,誰都明白,楚漢雙方這都是暫時的休養然後準備將來給對方致命一擊,在這種有競爭的情況下,季漢的改革阻力明顯要小於真正和平時期的一些變革,畢竟這大爭之世,還是有許多人想著建功立業,並且諸葛亮所領導下的政府風貌昂然,諸葛亮以身作則公而忘私,他的屬下掾吏們做事兒自然也認真許多,季漢政府雖背負著封建舊包袱,然其政府的工作效率卻一點不比改革後的楚國差。
自從李嚴遭貶,諸葛亮集軍政民政於一身,上下也是只有一個聲音,尤其是自他三辭王位最終受下王爵之後,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僅有的相權遠遠超於皇權的短暫時間,他的個人威望在建興年代一時無兩。世人所想不到的是,諸葛亮也是皇帝時代唯一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專權無兩的人,自他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一個臣子能在皇權時代擁有如此之重的國家權柄。
小魚的敵意她明顯察覺的到,她站在門口看了看,院子裡面僕人忙忙碌碌,似乎在收拾著什麼,想來趙直應該真的不在,若是在的話,這個小院子應該藏不住的,秦落月也未曾糾纏,鼻音哼了一聲,轉身就離開了,小魚以為她真走了,沒想到她走了沒幾步到了一旁的大路上的一顆大桑樹下停了下來,就站那,似乎是準備等著了……
“狗皮膏藥!”小魚看著那身影啐了一口,方才的好心情,完全被秦落月給攪和了……
242 襄陽變故 [本章字數:2393 最新更新時間:2013-01-30 12:11:48.0]
----------------------------------------------------
中國大地出現了暫時的和平局面。
雖然這表面的和平歷經坎坷,然楚漢雙方現在卻都是息兵養民,兩方的關係甚是融洽。表面的平靜實際暗流涌動,雙方都卯足勁的發展各自的經濟,訓練新式的軍隊,尤其是楚國,因海岸線綿長,又熱衷於拓展海外之地,顯得更加忙碌一些。
楚國因李四良一開始的強硬改革政策到現在,幾年過去,這裡的人也漸漸的接受了一些他的先進思想,楚國的臣子與漢朝風貌完全不同,楚國朝堂之上這幾年多是提拔了不少年輕俊傑,整體年齡要遠遠低於如今的季漢朝堂,因其主公李四良的強勢,他轄下的地域不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的改革阻力都相對小的多,現在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主要得益於經濟的繁榮吸引住了平民百姓與大官貴族,在自己的切身利益之上,他們表現出了出奇的一致??都極力擁護李四良的新興政策。當然,只要是改革,就會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然因有姜維與陸遜的周旋,加之李四良的強硬血洗政策,倒是從未有人敢鬧事兒過,胳膊擰不過大腿,慢慢的,他們也學聰明了,與其坐等被傷害,不如主動的改變自己以適應這個新主公的作風。
反觀劉氏漢朝,雖然他們也斷斷續續的在進行一些變革,然因掌權人諸葛亮這些年幾乎都是在軍旅之中,是以季漢的改革深度遠遠不如楚國,自從入主長安之後,諸葛亮釜底抽薪,在未曾觸及到大部分舊貴族利益的情況下對季漢轄下的一些勢力進行了重新洗牌,廟堂權力也發生了一些變更,當時的姜維與陸遜就敏銳的察覺到諸葛亮這是在為大刀闊斧的改革鋪路,果不其然,在發生了養子諸葛喬身死、秦落月忽然又刺殺與楚國關係一度緊張之事後,諸葛亮並未與楚國決裂,沒有追究楚軍背信以及鄧艾叛漢去楚一事,在建興十二年便開始仿造楚國的改革進行一些經濟軍事上的改革,只有政治體制未曾娶觸碰,這主要是因為季漢不同楚國,諸葛亮雖然有實權,然他頭頂上還有個皇帝,圍繞皇帝的一些守舊勢力雖然暫時的屈服,他卻不能明去收拾了那些人,季漢改革背負著太多封建守舊勢力的大包袱,諸葛亮若是想改革,只能溫水煮青蛙,楚國改革有些地方可取,然卻不能生搬硬套別人的經驗,對於這些,諸葛亮自然心知肚明。
如今的楚漢兩國就像是軍備競賽似的,縱然出現了短暫的和平,然軍費一項的支出反而增加了,誰都明白,楚漢雙方這都是暫時的休養然後準備將來給對方致命一擊,在這種有競爭的情況下,季漢的改革阻力明顯要小於真正和平時期的一些變革,畢竟這大爭之世,還是有許多人想著建功立業,並且諸葛亮所領導下的政府風貌昂然,諸葛亮以身作則公而忘私,他的屬下掾吏們做事兒自然也認真許多,季漢政府雖背負著封建舊包袱,然其政府的工作效率卻一點不比改革後的楚國差。
自從李嚴遭貶,諸葛亮集軍政民政於一身,上下也是只有一個聲音,尤其是自他三辭王位最終受下王爵之後,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僅有的相權遠遠超於皇權的短暫時間,他的個人威望在建興年代一時無兩。世人所想不到的是,諸葛亮也是皇帝時代唯一一位也是最後一位專權無兩的人,自他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一個臣子能在皇權時代擁有如此之重的國家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