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自己比起初雪,算是幸運的嗎?初雪身為諸葛家的兒媳,註定的不可能改嫁,她年紀尚輕,難道就為了這個當初並不愛的男人就此孤燈一生?守候著那男人留下的兩個孩兒?每當回憶起當時噩耗突來初雪聽了時的那木然反應,晴兒的心就如刀絞一般的疼痛,那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絕望啊!
這穿越的世界,分明是一個殘酷凌遲人內心的世界,哪裡是什麼夢想中的美好?
耗子與楚翰下落不明,初雪所在意的人接連的逝去,薔薇選擇了遁世留在了山區,而自己守望著一個永遠都不能守望的到的人的愛情,就連那個玩世不恭的陳斐,也人間蒸發了……
這難道,便是她們當初一心念念的大爭之世、有著一個叫諸葛亮的人的時代嗎?
歷史的確發生了改變,她們身為亮迷的心愿也算是初步達成了,至少如今的諸葛亮功成名就,他實現了對劉備的承諾、實現了自己的抱負,留下了一世清名,年前他撤了李嚴的職務,總攬國政,年後又因曹睿的到來而被封為琅琊王,在諸葛喬死後諸葛喬被追封為陽都侯,諸葛瞻立為王世子,這是漢朝破例封的第二個異姓王,並且還是實封,他雖縱覽國政、說是架空劉禪也不為過,然卻沒有人詬病他的專權……楚王李四良雖然跋扈,卻接受了漢朝的封號,在名義上,季漢一統了中國大地,他的聲名一時無倆,身為亮迷的晴兒與初雪她們在後世的時候不就是想看到這些嗎?
然這些事情真正的發生了之後呢?
又有誰快樂了?
人間蒸發的見不到了,凌子湘居緹星亮他們各自成了家在外的在外,在內的在內,都沒了自由,女子們呢?也各自的嫁了權貴,幸福不幸福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這就是歷史改變的代價嗎?
然他們所努力的終極目標呢?她記起了當年楚翰對她說過的話,當時的楚翰心懷天下,如今卻下落不明,而當時的她卻表態說在意的只有諸葛亮一個,她也的確做到了,但諸葛亮呢?他開心嗎?他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穿越的團隊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終於促成了這件事,避免了那秋風五丈原的遺憾,可是主人公呢?
自從還都長安,長安的真正主宰反倒越發的不快樂了!
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的局面,晴兒想不到答案,她只知道,長安的黔首百姓們對諸葛亮歌功頌德,他們的美好生活得益於他們有一個好的領導者,然這領導者本人在犧牲了那麼多之後,見到這萬民同樂的局面,反而笑的很牽強,或許出於公心,便不能有自己這些私心的吧,到底自己是與他不一樣的……
可若是他完全的為天下不為自己,為何笑的那麼勉強呢?
她盯著他的身影出了神,或許是晴兒佇立的過於久了,諸葛亮在批閱完了那一摞奏章之後,抬頭見到晴兒還在那發呆,伸了個懶腰,起身,他倒了兩杯水,端過來遞給晴兒一杯,“你先回去吧,我還有許多奏章沒有看完。”
晴兒並沒有將水接過來,而是盯著明顯有了疲憊的諸葛亮發呆,她看著這張讓她甘願付出一切的面孔,眼眶忽然濕潤了,這年來的委屈壓抑心情忽然就在這一刻爆發了,衝動心情支配之下,她忽然展臂緊緊的抱住了諸葛亮!
諸葛亮的身子驀然一僵,端著水杯的手臂僵在那裡,懷中的人兒已經遏制不住那悲傷的心情,在他的懷內泣不成聲,“丞相,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呢……”
238 嗟余隻影系人間 [本章字數:2104 最新更新時間:2013-01-30 11:38:04.0]
----------------------------------------------------
諸葛亮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他非但無法給失態痛哭的晴兒答案,很多事情,他自己也沒有答案,比如那些剛燒掉的紙張,那些東西不是別物,說是耗子的遺物最為準確,然沒人知道耗子的生死,就像沒人知道楚翰的下落一樣,他們似乎是一塊失蹤的,所以諸葛亮覺得稱它為郝承的遺物並不準確。那些東西都是耗子的草稿,很多年以前他就立志要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觀察穿越人物的生活、結局如何,立志觀察與這些穿越人物有交集的古人最終結局如何,然草稿只完成了一半,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就先遭了意外,這草稿還是諸葛亮命人自建業望江樓給找來的,當時耗子離開都沒有帶著這些心血結晶,明顯走的很匆忙,然他去了哪裡呢?
這也不能怪季漢的地下工作者無能,只怪當初楚翰這事兒做的太過於機密以至於耗子與楚翰的下落一時成為懸案,當初耗子去拜訪楚翰本著保護楚翰的目的,所以覺得讓越少人知道越好,除了他自己與他的隨從,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而到了軍營後,自楚翰對耗子起了殺機,便將軍營見過耗子的所有士兵給滅口了,包括那天隨著他上山的幾人。是以在耗子失蹤的那一年,並沒有人真正關心他去了哪裡的,就連諸葛亮的心思也未曾放在這件事上,他只以為耗子是去了哪個地方查探秘密之事,或者乾脆跟楚翰一樣撂挑子不幹了,然就在將李嚴撤職徹查糧草一事的時候,才偶然發現端倪。
諸葛亮這才令人認真查找耗子失蹤一事,然此事查到楚翰那裡就斷了線,隨著楚翰的離開,耗子的下落也無法查明,於是他又派人轉而查楚翰的一切動向,查到成都,隨著他的親信葉月的悄然離開,線索又斷了。是以諸葛亮最後得到的,只是耗子留下來的這些手稿。
這穿越的世界,分明是一個殘酷凌遲人內心的世界,哪裡是什麼夢想中的美好?
耗子與楚翰下落不明,初雪所在意的人接連的逝去,薔薇選擇了遁世留在了山區,而自己守望著一個永遠都不能守望的到的人的愛情,就連那個玩世不恭的陳斐,也人間蒸發了……
這難道,便是她們當初一心念念的大爭之世、有著一個叫諸葛亮的人的時代嗎?
歷史的確發生了改變,她們身為亮迷的心愿也算是初步達成了,至少如今的諸葛亮功成名就,他實現了對劉備的承諾、實現了自己的抱負,留下了一世清名,年前他撤了李嚴的職務,總攬國政,年後又因曹睿的到來而被封為琅琊王,在諸葛喬死後諸葛喬被追封為陽都侯,諸葛瞻立為王世子,這是漢朝破例封的第二個異姓王,並且還是實封,他雖縱覽國政、說是架空劉禪也不為過,然卻沒有人詬病他的專權……楚王李四良雖然跋扈,卻接受了漢朝的封號,在名義上,季漢一統了中國大地,他的聲名一時無倆,身為亮迷的晴兒與初雪她們在後世的時候不就是想看到這些嗎?
然這些事情真正的發生了之後呢?
又有誰快樂了?
人間蒸發的見不到了,凌子湘居緹星亮他們各自成了家在外的在外,在內的在內,都沒了自由,女子們呢?也各自的嫁了權貴,幸福不幸福的,只有身在其中才能體會,這就是歷史改變的代價嗎?
然他們所努力的終極目標呢?她記起了當年楚翰對她說過的話,當時的楚翰心懷天下,如今卻下落不明,而當時的她卻表態說在意的只有諸葛亮一個,她也的確做到了,但諸葛亮呢?他開心嗎?他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穿越的團隊付出了那麼大的代價終於促成了這件事,避免了那秋風五丈原的遺憾,可是主人公呢?
自從還都長安,長安的真正主宰反倒越發的不快樂了!
為何會出現這種反常的局面,晴兒想不到答案,她只知道,長安的黔首百姓們對諸葛亮歌功頌德,他們的美好生活得益於他們有一個好的領導者,然這領導者本人在犧牲了那麼多之後,見到這萬民同樂的局面,反而笑的很牽強,或許出於公心,便不能有自己這些私心的吧,到底自己是與他不一樣的……
可若是他完全的為天下不為自己,為何笑的那麼勉強呢?
她盯著他的身影出了神,或許是晴兒佇立的過於久了,諸葛亮在批閱完了那一摞奏章之後,抬頭見到晴兒還在那發呆,伸了個懶腰,起身,他倒了兩杯水,端過來遞給晴兒一杯,“你先回去吧,我還有許多奏章沒有看完。”
晴兒並沒有將水接過來,而是盯著明顯有了疲憊的諸葛亮發呆,她看著這張讓她甘願付出一切的面孔,眼眶忽然濕潤了,這年來的委屈壓抑心情忽然就在這一刻爆發了,衝動心情支配之下,她忽然展臂緊緊的抱住了諸葛亮!
諸葛亮的身子驀然一僵,端著水杯的手臂僵在那裡,懷中的人兒已經遏制不住那悲傷的心情,在他的懷內泣不成聲,“丞相,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呢……”
238 嗟余隻影系人間 [本章字數:2104 最新更新時間:2013-01-30 11:38:04.0]
----------------------------------------------------
諸葛亮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他非但無法給失態痛哭的晴兒答案,很多事情,他自己也沒有答案,比如那些剛燒掉的紙張,那些東西不是別物,說是耗子的遺物最為準確,然沒人知道耗子的生死,就像沒人知道楚翰的下落一樣,他們似乎是一塊失蹤的,所以諸葛亮覺得稱它為郝承的遺物並不準確。那些東西都是耗子的草稿,很多年以前他就立志要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觀察穿越人物的生活、結局如何,立志觀察與這些穿越人物有交集的古人最終結局如何,然草稿只完成了一半,他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就先遭了意外,這草稿還是諸葛亮命人自建業望江樓給找來的,當時耗子離開都沒有帶著這些心血結晶,明顯走的很匆忙,然他去了哪裡呢?
這也不能怪季漢的地下工作者無能,只怪當初楚翰這事兒做的太過於機密以至於耗子與楚翰的下落一時成為懸案,當初耗子去拜訪楚翰本著保護楚翰的目的,所以覺得讓越少人知道越好,除了他自己與他的隨從,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而到了軍營後,自楚翰對耗子起了殺機,便將軍營見過耗子的所有士兵給滅口了,包括那天隨著他上山的幾人。是以在耗子失蹤的那一年,並沒有人真正關心他去了哪裡的,就連諸葛亮的心思也未曾放在這件事上,他只以為耗子是去了哪個地方查探秘密之事,或者乾脆跟楚翰一樣撂挑子不幹了,然就在將李嚴撤職徹查糧草一事的時候,才偶然發現端倪。
諸葛亮這才令人認真查找耗子失蹤一事,然此事查到楚翰那裡就斷了線,隨著楚翰的離開,耗子的下落也無法查明,於是他又派人轉而查楚翰的一切動向,查到成都,隨著他的親信葉月的悄然離開,線索又斷了。是以諸葛亮最後得到的,只是耗子留下來的這些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