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大東洋沿岸的女兒港一直通往殷商海沿岸的小商港的官道上面。行走著一隊相當龐大的車馬。一輛輛馬拉大車,上面的貨物捆得滿滿當當的。每輛大車上面,除了車夫,還有一個精裝的漢人,看長相不是「純漢人」就是「殷漢混血」。都穿著短褂,肌肉發達的胳臂露在外面,抱著上了子彈的火繩槍,挺胸凸肚的四下打量。車隊四下還有一些看起來相當精悍的騎手,也都是漢人或殷漢混血,衛護著車隊。有背滑膛槍的,也有人挎著水牛角弓。

  在大車隊中間,是幾輛相當華麗的馬車,車窗上還鑲著透明的玻璃,還有用來遮陽的薄紗窗簾。

  武國浩這個時候就坐在其中一輛馬車的車廂裡面,一邊用力扇著扇子,一邊在和一個二十多歲,穿著大周官服的青年說話。

  「晉卿,還有多久才能到小商港?」

  「還有200多里。」這青年是個大鬍子,因為天熱,鬍子上面都汗珠,看上去濕漉漉的。他姓耶律,名楚材,是遼國的宗室,是耶律阿保機的長子耶律倍的後裔。

  他的祖先在遼國兩分的時候留在了東遼,成了蕭瑟瑟的臣子。在耶律敖盧斡之亂的時候也犯了錯誤,不過後來及時投靠了大奧野,才保住了一條性命。所以耶律楚材在這個時空,也混了一個騎士家庭出身。

  不過騎士什麼,到了耶律履這輩也開始沒落了。這也是沒法子的,打仗都靠槍炮了,騎士能不沒落?他們這個階層漸漸的也就成了大周的軍官、知識分子和基層公務員的來源了。

  耶律履年青時也在軍中服過役,是應付差事,以便保住莊園和身份罷了。而他後來的主業還是燕京大學天文系的教授。

  而耶律楚材是他的小兒子,耶律履60歲的時候才得了楚材,61歲就去世了。所以也沒來得及給耶律楚材安排出路,而且耶律楚材因為不是長子,也無法繼承家業。而且耶律履這個學者也沒給小兒子耶律楚材留下多少遺產。

  所以就只能在哥哥耶律辯材和耶律善材(這兩個哥哥比楚材大得多)的資助下,完成了燕京大學律學系的學業後,就離家闖蕩了。

  因為他立志做官,可又只有一個臨時公民的身份,不大可能在大周本土得到讓人滿意的職位。於是就去大周執政府的海外部求職,被委派到美洲擔任公職。因為在北美洲表現出色,今年才25歲的楚材已經官拜白銀州通判。

  所謂白銀州,其實不出產白銀,而是由幾個輸出白銀的港口組成的州。至於白銀都是由「八國之地」,也就是後世墨西哥的地盤上出產的。

  這個白銀州並不屬於八國,而是由北美洲總督府直轄。官員都是總督府派遣的。

  而這種海外總督府,則由大周共和國執政府的海外部管轄。耶律楚材是海外部的低級官員,所以會外派到北美的白銀州做官。

  當武國浩抵達白銀州的首府白銀港時,知州正好不在,所以就由通判耶律楚材招待。一來二去,耶律楚材和武國浩也混熟了——武國浩雖然沒有官身,但是誰都知道他是大人物!有點腦子的都得使勁巴結他,何況耶律楚材這種成了精的主兒?

  所以楚材現在已經和武國浩成了忘年交,還親自護送他從八國之地的最窄處前往殷商海——他們現在經過的地方就是特萬特佩克地峽,從女兒港(大東洋沿岸,得名自一個母系部落)到小商港,大約要走490里。現在已經過了大半。

  「還有200里……」武國浩搖搖頭,「明天才能到?」

  「如果天氣晴朗,明天就能到。」耶律楚材笑道,「不過這一帶時常下雨,到時候道路泥濘,走起來就更費勁兒了。如果東海先生(武國浩的號)想要大量運送移民,恐怕得先把這500里官道好好修一修。」

  「路當然是要修的,」武國浩點點頭,「可是有那麼多勞工可用嗎?這一帶氣候炎熱,恐怕是瘴痢之地吧?」

  對於開拓熱帶的殖民者而言,瘴痢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在沒有開發過的熱帶生地殖民,開發一年,病死三分之二,都是非常多見的。

  所以現在北美合眾國和新宋王國都殖民幾百萬上,可是和大陸近在咫尺的台灣島上,漢人人口依舊只有幾萬戶。都散在沿海的幾處港口,不大敢往內陸而去。

  至於中南半島上的真臘王國,雖然被東宋修理了不知道多少回。但現在依舊還存在!東宋建立的暹羅王國的發展則非常緩慢,漢人人口總是在幾十萬徘徊。

  而西宋對蒲甘緬甸的進攻,同樣受制於瘴痢,也鬧了個虎頭蛇尾。

  現在把人從特萬特佩克地峽運去殷商海沿岸,橫豎幾天時間,問題不是很大——這個時代大周的醫生已經知道瘧疾大概是怎麼傳播的了。所以會用防蚊蟲的膏藥頂一下。

  不過這個辦法對長期在雨林地帶勞作的工人可沒用。你還能一天到晚不停往身上擦膏藥?那得多少錢?

  而且雨林裡面多熱啊,擦上去的藥膏一會兒就給汗水沖沒了。

  「可以僱傭土著。」耶律楚材道,「女兒港和小商港一帶有許多殷人部落,他們不怎麼怕瘴痢。」

  「不怕瘴痢?」武國浩一愣,「不是說殷人體質單薄,容易染病嗎?」

  「可是他們不大得瘧疾,」耶律楚材解釋道,「而且得了瘧疾後,死亡率也不高……據說,據說他們有什麼辦法可以治療瘧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