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後,施萊伊貝格在阿根廷。冶然自得安度晚年,直到20世紀80年代也沒有人來打擾他。

  第六節 放手使用納粹戰犯,將其推上反蘇第一線

  為了對抗同樣擁有核武器和現代化裝備的蘇聯及其東歐盟國,美國積極唆使和支持法國總理提出的組建一支歐洲軍的計劃,力圖把前納粹武裝力量名正言順地變為西德國防軍,使其充當對抗蘇聯軍事集團的骨幹力量。為此,駐德美軍當局開托、釋放了大批納粹軍隊中的戰爭罪犯。

  在美國的默許和庇護下,前納粹德國軍事情報局東方處處長蓋倫出任西德聯邦情報局局長,納粹高級將領漢斯·斯派達爾(曾任納粹德軍駐法國部隊參謀長,是隆美爾元帥的主要助手)和阿道夫·豪辛格(曾任納粹武裝力量大本營作戰處長,是納粹德國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的主要策劃者之一)在北約總部中擔任要職;納粹坦克部隊中將路德維希·克呂維爾被美軍內定為西德國防軍總司令;納粹海軍上將赫爾穆特·海耶與弗里德里希·盧格,則被美軍占領當局委以制定在北海和波羅地海同蘇聯東歐國家作戰計劃的重任;希特勒時代的海軍中將勃格爾,則被美軍當局內定為西德海軍總司令的最佳人選;納粹空軍將領艾森霍威爾。查伊德曼、曼施泰因和驅逐機王牌駕駛員阿道夫中將,依照美軍占領當局的指令重建德國空軍;至於西德國防軍的4 個主要軍團的司令官,美軍占領當局決定全部由納粹將領擔任,即馮·曼托菲爾、馮·施威林、迪特洛弗森和馮·斯文賓伯格。1953年2 月,西德國防軍成立了遴選委員會,負責透選未來的各級軍官。其主席不是別人,而是前納粹陸軍人事局長(後又升任兵團副司令官)孔岑。在克里特島戰役中對和平居民與戰俘犯下殘暴罪行的納粹空降兵將領施圖登特,也奉命出任前傘兵聯盟二主席之一;曾在柏林戰役中被希特勒寄以厚望的納粹德軍第九集團軍司令官文克,受命赴阿根廷招募前納粹將領、軍官和黨衛軍軍官回國服役;前納粹德軍總參謀長哈爾德,被美軍駐德總司令部戰史局招聘,併兼管情報工作。曾在納粹德軍總參謀部擔任過要職的馮·波寧、馮·基爾曼塞格、烏爾利希·德·密茲埃爾這三位陸軍L 校,被美方安插在西德陸軍部,負責研究未來對蘇聯進行戰爭等核心機密問題。類似他們這樣的前納粹德國總參謀部軍官,在西德陸軍部當中多達七八百人,占到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希特勒參謀本部作戰處長勃蘭特將軍領導下,在西德卡塞爾成立了德國軍官團。在50年代前期,指揮西德邊防警察的主官是第三帝國時期的軍事情報首腦之一格哈德·馬斯基;在西德東、西、南、北四個方面的邊防警察首腦中,除東部外,全部是前納粹德國高級將領,他們是漢斯·布隆、格爾貝爾特·希捷和安東·格拉塞。

  在美軍管制當局的默許和配合下,西德政府於50年代初期向法魯克王朝統治下的埃及,派遣了多達7 百人的非正式軍事使節團,其中的納粹戰犯至少包括2 百人,例如前納粹陸軍將領赫爾穆特·馮·法爾姆巴赫、蒙采爾,炮兵將領尤利烏斯·布勞恩,黨衛軍將領卡茨曼等,以及費歇爾上校等幾十名黨衛軍校級軍官。

  五六十年代之交指揮國防軍的將軍們絕大部分均為希特勒軍隊中的上校以上軍官,其中45人的軍銜已經達到將軍。西德的將領中有 70 %曾在希特勒德軍的總參謀本部工作過,或者就是納粹前國防部、最高統帥部的領導成員。當時有7 名西德國防軍的將軍曾被判決為戰犯或被列入盟國戰犯名單。

  第七節 法國等西方盟國緊步美國後塵

  二戰結束後多年,世人似乎覺得法國政府包庇納粹戰犯的問題不很明顯。其實,這也只是表象而已,法國與英美的做法,不過是五十步與一百步之間的關係。正是依照50年代初期法國總理提出的歐洲軍計劃,法國同德國“化敵為友”,進而將一批批死有餘辜的納粹戰犯減刑甚至乾脆釋放。這個進程大致從1954年就開始付諸實踐。只不過整個西歐都在因“共產主義的威脅”而談虎色變,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早已偏離了追捕納粹戰犯,所以直到很久以後,一些有識之士才回過頭來追溯當時的法國政府庇護納粹戰犯的問題。1983年4 月5 日,法國《世界報》刊登署名文章《法國特工部門曾起用過去的納粹分子》。它披露:“法國的秘密情報機關在二戰後起用了熟悉情況的前納粹分子,這些人過去曾是第三帝國的秘密情報人員,多數是在1945年以後在戰俘營內發現的。對前納粹分子的招募,是以反間諜機關繳獲的德國特工檔案以及前線軍事偵察部門收集的文件為基礎進行的。該項工作是由1944年11月成立的研究與調查總部(現今法國對外安全總部的前身)的人員實施。一些法國特工也承認,招募對象主要是曾在以下兩個部門工作過的納粹分子:二、中央保安總局第六局(國外情報局)。它有2 個科負責受蘇聯影響的地區,包括伊朗、土耳其、某些阿拉伯國家和東歐國家,從事間諜和破壞活動。2 、中央保安總局諜報局(原屬總參謀部,”七·二零“事件以後併入中央保安總局)。二戰一結束,法國秘密情報機關立即著手招募了近百名前納粹情報官員,目的在於恢復或新建必要的情報來源體系。法國特工們企圖通過這些納粹分子作為中介,以便同這些人昔日物色的諜報員和特情網掛上鉤。當時,納粹德國情報部門二戰前和戰爭中在東歐各國建立並已使用過的諜報員和特情人員大部分尚未被蘇聯駐軍發現。”布爾什維克的急劇擴張“,使法國同昔日的仇敵德國站到同一條戰壕里。法國政府還秘密地從德國招募了V —2 火箭技術小組的重要成員沃爾夫岡·皮爾茨教授,他後來成為法國的”凡隆尼克“火箭之父,而這個火箭是戴高樂總統的空間計劃的基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