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1945年5 月19日,一架所有的玻璃窗均被嚴實地遮蓋著的美國軍用運輸機飛抵華盛頓郊區的某個軍事基地。飛機上走出3 個德國人,他們是按照“紙夾計劃”被送到美國的第一批納粹科學家——赫伯特·華格納及其兩名助手。他是德國亨舍爾能源公司的飛彈項目總設計師,也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期間第一種應用於實戰的火箭——HS—293 的發明者。他們也是二戰結束後首批來美國定居的納粹科學家。華格納鬼鬼祟祟地飛抵美國,標誌著納粹科學家大批移居美國的開端。華格納無疑地全部隱瞞了他在德國非納粹化法庭上被審訊的罪惡歷史。為換取他和他的同事們將對“紙夾計劃”所提供的豐厚利益,美國情報部門公然觸犯美國官方的有關政策,向納粹科學家提供了使他們逃脫司法懲處和在美國重新大顯身手的機會。華格納的到來使“紙夾計劃”付諸實施的日期提前了,雖然使用納粹科學家的智力和資源的意圖早在納粹德國崩潰前即已制定。1944年當盟軍部隊從諾曼第半島推進到德國本土之後,一支調查納粹科學家下落的特遣小分隊跟蹤追擊,在全德國範圍內搜查納粹德國的各個研究機構並獲取希特勒的科研成就和專家顧問團。
“紙夾計劃”招募的納粹德國火箭專家蓋奧爾格·里克海,在戰爭期間擔任大量使用多拉集中營囚犯從事奴隸勞動的V —2 火箭製造廠最關鍵的車間總管,他安排的超負荷苦役,使數百名囚犯因勞累過度致死。後來,里克海的罪惡歷史被揭露出來,美國當局不得不允許他回德國接受多拉集中營戰爭罪行法庭的審判;同時卻做了大量工作,使他被法庭宣布無罪釋放。第三帝國時期的V —2 飛彈研究所負責人多恩伯格將軍,自1947年起成為美國空軍顧問。納粹德國的火箭專家阿爾圖爾·拉爾夫,戰後不久即由美軍情報部門根據“紙夾計劃”送到美國,逃避了盟國的正義審判。他在美國一直無憂無慮地生活到1990年。同年,因身份被媒體廣為揭露,才依依不捨地移居加拿大。
1986年4 月26日,被“紙央計劃”僱傭的前納粹德國火箭專家組的22名成員在阿拉巴馬州漢特維爾城的宇宙火箭博物館前合影留念,至遲到那時,他們始終逍遙法外。其中著名的乙級戰犯包括:艾勃哈德·雷斯、康拉德·丹農貝格、維爾納·齊貝爾。哈奈斯·利勃斯騰、卡爾·海姆堡、奧托·席爾施勒、哈奈斯·呂爾森、瓦爾特·豪瑟曼、赫爾穆特·霍恩、艾利克·瑙伊勃特、維爾納·佛斯、貝爾納德·台斯曼、君特·豪科厄爾、恩斯特·朗格、威廉·昂格爾。泰奧多爾·佛沃、赫伯特·貝爾格勒、維利·庫伯格。瓦爾特·雅科比、赫爾穆特·措伊克、羅勃特·派茨等。
生物、化學領域也是美軍當局積極使用納粹戰犯的重要領域。
除頭號納粹細菌戰犯施萊伊伯格(詳見下一節)外,經美軍占領當局批准,參與細菌武器研究的納粹戰犯還包括:漢堡伯恩哈特一霍赫特研究所負責人亨利希·里賓爾特教授,他曾任第三帝國衛生問題顧問;設在伍佩爾塔爾的法本化學工業康采恩衛生研究所所長瓦爾特·基庫特教授;設在呂納堡的德國國家醫學問題研究院負責人庫涅爾特,他在納粹德國時期就是著名的細菌問題專家。二戰期間,他即參與大規模殺害和平居民的細菌武器的研製。從1940年出任設在波蘭羅茲的國家醫學研究所所長起,他便同希姆萊領導的黨衛軍衛生研究所緊密合作,並進行了無數次以集中營囚犯為試驗對象的大規模傷寒及其他傳染病的研究。設在弗萊堡的國家實驗研究室,其領導層中也包括一些曾使用醫學手段為侵略戰爭服務的戰犯。
二戰期間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莫諾維茨分營主持法本公司設立的綜合橡膠工廠、對大批囚犯因充當新藥試驗對象而致死負有直接責任的乙級戰犯奧托·阿姆布羅斯,戰後被美國接納入境。至少到1986年,他還在為一家美國化工企業服務。
根據美國著名法學家約翰·洛夫特斯長期的研究結果,美國至少招募了4000名納粹戰犯,將他們編人“弗蘭克·威斯納的地下軍”,以便從事反對蘇聯的“密而不宣的戰爭”。洛夫特斯還指出:二戰後,“數百名曾與納粹合作過的東歐國家戰犯被秘密運往美國,在那裡受到保護。”
第五節 殊途同歸,美、蘇共同庇護納粹醫學戰犯
無奇不有。二戰結束後,居然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名民憤極大的納粹醫學戰犯先被蘇聯重用,又被美軍庇護;起碼到20世紀80年代依然逍遙法外。他便是前納粹德國軍事醫學院保健部負責人、軍醫少將瓦爾特·斯萊伊貝格。
紐倫堡法庭認定該研究院負責人之一的施萊伊貝格曾多次下達指令,在好幾個集中營內利用戰俘和猶太人囚犯進行過傳染瘧疾、天花、霍亂及其他傳染病的無數次試驗,而且了解納粹德國準備進行細菌戰的全部內容和每個環節。施萊伊貝格也是納粹德國帝國研究會議的成員,它支持、資助和監督這些“醫學試驗”。一方面,他親自指派醫生們到薩克森豪森和納茨威勒集中營進行傳播流行性黃疽的試驗,使那裡的囚犯們由於感染上黃疽而大量死亡。另一方面,施萊伊貝格是出席一次納粹醫學家會議的級別最高的官員,就是在這次會議上,上級機關向與會者丁一舒勒醫生下達命令:給布亨瓦爾特集中營的囚犯注射毒劑苯酚,以便觀察他們究竟要過多長時間才會死亡。5 名囚犯通過這種方法被殺死了。丁一舒勒事後描述說:“他們迅即倒在椅子上,臉上不帶任何表情,在注射過程中,除發生短暫的全身痙攣外,他們不曾出現絲毫疼痛的表示。”他提示施萊伊貝格在柏林的研究小組:“這意味著接受注射者在不到半秒中死去。”這次研討會不久,納粹德國便崩潰了,丁一舒勒醫生被盟軍抓獲,於監獄中畏罪自殺。參加該會議的級別次高的官員、黨衛軍旅隊長約阿西姆·姆魯果夫斯基醫生,後來在紐倫堡美軍軍事法庭審理“醫生審判案”時被判死刑並執行絞刑。顯然,施萊伊貝格對集中營囚犯被殘殺也負有不可推脫的責任。由於上述種種嚴重罪行,斯萊伊貝格理所當然地被列人戰犯名單。
“紙夾計劃”招募的納粹德國火箭專家蓋奧爾格·里克海,在戰爭期間擔任大量使用多拉集中營囚犯從事奴隸勞動的V —2 火箭製造廠最關鍵的車間總管,他安排的超負荷苦役,使數百名囚犯因勞累過度致死。後來,里克海的罪惡歷史被揭露出來,美國當局不得不允許他回德國接受多拉集中營戰爭罪行法庭的審判;同時卻做了大量工作,使他被法庭宣布無罪釋放。第三帝國時期的V —2 飛彈研究所負責人多恩伯格將軍,自1947年起成為美國空軍顧問。納粹德國的火箭專家阿爾圖爾·拉爾夫,戰後不久即由美軍情報部門根據“紙夾計劃”送到美國,逃避了盟國的正義審判。他在美國一直無憂無慮地生活到1990年。同年,因身份被媒體廣為揭露,才依依不捨地移居加拿大。
1986年4 月26日,被“紙央計劃”僱傭的前納粹德國火箭專家組的22名成員在阿拉巴馬州漢特維爾城的宇宙火箭博物館前合影留念,至遲到那時,他們始終逍遙法外。其中著名的乙級戰犯包括:艾勃哈德·雷斯、康拉德·丹農貝格、維爾納·齊貝爾。哈奈斯·利勃斯騰、卡爾·海姆堡、奧托·席爾施勒、哈奈斯·呂爾森、瓦爾特·豪瑟曼、赫爾穆特·霍恩、艾利克·瑙伊勃特、維爾納·佛斯、貝爾納德·台斯曼、君特·豪科厄爾、恩斯特·朗格、威廉·昂格爾。泰奧多爾·佛沃、赫伯特·貝爾格勒、維利·庫伯格。瓦爾特·雅科比、赫爾穆特·措伊克、羅勃特·派茨等。
生物、化學領域也是美軍當局積極使用納粹戰犯的重要領域。
除頭號納粹細菌戰犯施萊伊伯格(詳見下一節)外,經美軍占領當局批准,參與細菌武器研究的納粹戰犯還包括:漢堡伯恩哈特一霍赫特研究所負責人亨利希·里賓爾特教授,他曾任第三帝國衛生問題顧問;設在伍佩爾塔爾的法本化學工業康采恩衛生研究所所長瓦爾特·基庫特教授;設在呂納堡的德國國家醫學問題研究院負責人庫涅爾特,他在納粹德國時期就是著名的細菌問題專家。二戰期間,他即參與大規模殺害和平居民的細菌武器的研製。從1940年出任設在波蘭羅茲的國家醫學研究所所長起,他便同希姆萊領導的黨衛軍衛生研究所緊密合作,並進行了無數次以集中營囚犯為試驗對象的大規模傷寒及其他傳染病的研究。設在弗萊堡的國家實驗研究室,其領導層中也包括一些曾使用醫學手段為侵略戰爭服務的戰犯。
二戰期間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莫諾維茨分營主持法本公司設立的綜合橡膠工廠、對大批囚犯因充當新藥試驗對象而致死負有直接責任的乙級戰犯奧托·阿姆布羅斯,戰後被美國接納入境。至少到1986年,他還在為一家美國化工企業服務。
根據美國著名法學家約翰·洛夫特斯長期的研究結果,美國至少招募了4000名納粹戰犯,將他們編人“弗蘭克·威斯納的地下軍”,以便從事反對蘇聯的“密而不宣的戰爭”。洛夫特斯還指出:二戰後,“數百名曾與納粹合作過的東歐國家戰犯被秘密運往美國,在那裡受到保護。”
第五節 殊途同歸,美、蘇共同庇護納粹醫學戰犯
無奇不有。二戰結束後,居然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名民憤極大的納粹醫學戰犯先被蘇聯重用,又被美軍庇護;起碼到20世紀80年代依然逍遙法外。他便是前納粹德國軍事醫學院保健部負責人、軍醫少將瓦爾特·斯萊伊貝格。
紐倫堡法庭認定該研究院負責人之一的施萊伊貝格曾多次下達指令,在好幾個集中營內利用戰俘和猶太人囚犯進行過傳染瘧疾、天花、霍亂及其他傳染病的無數次試驗,而且了解納粹德國準備進行細菌戰的全部內容和每個環節。施萊伊貝格也是納粹德國帝國研究會議的成員,它支持、資助和監督這些“醫學試驗”。一方面,他親自指派醫生們到薩克森豪森和納茨威勒集中營進行傳播流行性黃疽的試驗,使那裡的囚犯們由於感染上黃疽而大量死亡。另一方面,施萊伊貝格是出席一次納粹醫學家會議的級別最高的官員,就是在這次會議上,上級機關向與會者丁一舒勒醫生下達命令:給布亨瓦爾特集中營的囚犯注射毒劑苯酚,以便觀察他們究竟要過多長時間才會死亡。5 名囚犯通過這種方法被殺死了。丁一舒勒事後描述說:“他們迅即倒在椅子上,臉上不帶任何表情,在注射過程中,除發生短暫的全身痙攣外,他們不曾出現絲毫疼痛的表示。”他提示施萊伊貝格在柏林的研究小組:“這意味著接受注射者在不到半秒中死去。”這次研討會不久,納粹德國便崩潰了,丁一舒勒醫生被盟軍抓獲,於監獄中畏罪自殺。參加該會議的級別次高的官員、黨衛軍旅隊長約阿西姆·姆魯果夫斯基醫生,後來在紐倫堡美軍軍事法庭審理“醫生審判案”時被判死刑並執行絞刑。顯然,施萊伊貝格對集中營囚犯被殘殺也負有不可推脫的責任。由於上述種種嚴重罪行,斯萊伊貝格理所當然地被列人戰犯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