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944年10月20日,麥克阿瑟麾下第6集團軍在萊特島登陸,菲律賓戰役開始。10月23~26日,美國第3、第7艦隊在雷伊泰灣與日本聯合艦隊進行了4天的海戰,美軍擊沉日本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10艘、驅逐艦9艘。此後,日軍再也無力與美軍進行海戰了。

  雷伊泰灣登陸戰役也在1945年1月1日基本結束,美軍傷亡1.5萬人,斃傷日軍7萬人。日軍退守呂宋島,1月4~13日,日軍利用僅存的150架艦隊飛機組織"神風特攻隊",用滿載炸彈的飛機直衝敵艦,攻擊美國艦隊;10天中炸沉17艘美國軍艦,重傷20艘,輕傷30艘。但是,這種自取滅亡的戰術並不能扭轉敗局。1月10月,美軍在呂宋島的仁牙因灣登陸。3月4日,美軍占領馬尼拉。到3月中旬,美軍已經完全控制了菲律賓。

  第51節:加快了日本的崩潰2005年04月20日

  1945年2月3日,美軍開始晝夜轟炸硫黃島。硫黃島距東京1200公里,島上有2個機場;美軍一旦占領該島,陸基飛機就可以直接襲擊日本本土。2月19日,美軍在硫黃島登陸。經過2周的惡戰,殘餘的3000多日軍退進山洞死守。3月26日,美軍占領全島,付出7000人陣亡、1.9萬人負傷的代價,日軍2.3萬人除200人被俘外全部戰死。

  1945年4月1日,美軍開始登陸沖繩島,出動1400多艘各類艦艇和18.3萬人發動進攻。沖繩島是琉球群島中的最大島嶼,位於日本列島西南560公里,堪稱是通往日本的門戶。日軍防守該島的兵力約有10萬人,死守坑道陣地,戰鬥異常艱苦。6月23日,美軍突破最後一個坑道陣地,但是肅清戰場的戰鬥一致持續到6月底。沖繩一役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犧牲最大的一次戰役,陣亡7374人、失蹤239人、31807人負傷。日軍除7800人被俘外,全部被殲。

  從1944年6月至戰爭結束,美國B-29轟炸機對日本本土先後進行了81次大規模戰略轟炸,投彈14萬噸,沉重地打擊了日本軍事工業。而美國潛艇也對日本軍艦和外海航運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加快了日本的崩潰。

  精彩旁白:"蛙跳式越島戰術",就是除了絕對必須攻占的島嶼之外,對敵人最強固的要塞都繞開不打,而攻擊其薄弱之點。結果,日本人發現自己把自己封鎖在要塞里了,這些要塞仍然完整無損,而且確實是堅不可摧的。包圍他們的不是敵人,而是一片藍天和碧海。他們沒有任何補給手段,自己成了自己的俘虜。美軍則繞開這些已經毫無用處的據點繼續前進。

  --(法)亨利·米歇爾著《第二次世界大戰》

  49.波茨坦會議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後,如何處置德國問題迫在眉睫,同時為了減少太平洋戰場上的犧牲,美國希望蘇聯儘快參加對日本戰爭。

  因此,1945年5月23日,美國新任總統杜魯門提議再次舉行美、英、蘇三國首腦會議。於是,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蘇、英三國在柏林西郊的波茨坦舉行了最後一次戰時首腦會議。

  會議包括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和全體會議,其中全體會議就開了13次。7月26~27日,因英國首相邱吉爾回國參加大選,休會兩天。7月28日起,改由英國新首相艾德禮率領英國代表團繼續開會。

  波茨坦會議開幕前一天,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區試爆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美英兩國首腦認為,"這是一張應當在波茨坦會議桌上打的王牌"。杜魯門對史達林透露,美國已擁有一種"破壞力特別巨大的新武器"。但是,史達林並"沒有表示異乎尋常的興趣"。

  波茨坦會議主要討論了戰後盟國占領德國的基本政治、經濟原則,德國的賠償、波蘭的疆界西移、對日本作戰等一系列問題。

  爭取蘇聯參加對日戰爭,是杜魯門波茨坦之行的一個主要使命,蘇聯代表在會議上重申,蘇聯將保證履行對日作戰的義務。

  7月26日,經過美、蘇、英三國首腦討論,達成了針對打敗日本和戰後處理日本的一項協議,即著名的《波茨坦公告》。因為蘇聯當時還沒有對日宣戰,所以沒有簽字。在取得中國政府同意後,該公告以美、中、英3國共同宣言的形式發表了,全稱為《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後來蘇聯出兵對日作戰時,也正式在公告上簽了字,使公告成為四大盟國對日本的共同宣言。

  《波茨坦公告》共13條,宣布說:"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並嚴正警告日本說:"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武裝部隊無條件投降,並對此種行動誠意實行予以適當及充分之保證。除此一途,日本將迅速完全毀滅"。

  《波茨坦公告》實際上是一份反法西斯盟國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後通牒,宣告日本法西斯的末日已經降臨了。與《開羅宣言》一樣,《波茨坦公告》也是處置戰後日本的一項重要的國際協議。

  第52節:投擲第一顆原子彈2005年04月20日

  精彩旁白:杜魯門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去波茨坦有很多原因,但是,在我的思想里,最迫切的是要得到史達林個人重申俄國參加對日作戰的決心,這是我們軍事領袖最急於要得到的一件事。"

  --(美)哈里·杜魯門著《杜魯門回憶錄》

  50.原子彈爆炸

  1945年7月27日,《波茨坦公告》發布的第二天,日本內閣召開緊急會議,討論日本的對策。7月28日,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向記者發表談話說:"在我看來,波茨坦公告不過是開羅宣言的改頭換面而已。因此,政府並不認為它是一件重要的事。我們對此不予理睬。"日本將"堅決地戰鬥下去,直至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