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裡觀摩了一陣,王某人就應了李二陛下的要求,把這尊大神請家裡吃了一頓。

  0126新氣象

  大唐的貞觀三年是一個變革的一年。那一年,王新從天而降,他以超越了時代的智慧和魄力,以大無畏的精神對於這個封建王朝進行了歷史性的變革。他明智而大膽的選擇了一條高層路線,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首先特別行政區的成立意見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爐了。

  那一年的冬天,拖拉機的轟鳴聲是伴隨著雪一起到來的!

  天知道,那些超越了當時生產力的科技產品和機械技術是如何出現的。如果非要形容的話,王新絕對不是一個人才,也不是天才,而是——鬼才!鬼的近乎於妖,鬼的超越了整個時代。電報機,留聲機,收音機等等一系列的產品都在這個時候突然的出現,之前沒有任何的預兆,而且現代軍隊的訓練方法,也並沒有從王新構造的框架中掙脫出去。

  他應該是一位偉大的改革者和先知。

  ……

  《一個時代的奇蹟創造者》中,李家皇族第二十八代子孫,著名學者李漢英在數種這樣寫道。而他卻無法了解到當時王新的心情,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歸屬,一個自己的家!一個合格的學生,在學習完了高中的課程以後,基本已經就和社會上通用的科學脫軌了。所以,這個也是王新從前以為沒有繼續學下去的必要的原因。

  而他,現在也成功的做出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穿越的人不一定就要忘記自己學過的一切,那樣對不起自己浪費了整整的十二年的青春。忘記了學過的學問,是年華的虛度,一個人有幾個十二年?活到了六十歲,不過五個十二年而已,怎麼浪費的起?

  王新常常就躺在床上,摟著老婆想一些東西。比如說以前看穿越小說的時候,為什麼發明的東西里沒有無線電?沒有電?沒有蒸汽機,沒有內燃機?甚至於,為什麼就沒有火車和輪船呢?真正的做不到嗎?好像不是。一切都是令人特別的費解,偏偏他們對於軍事上的發明,似乎有天生的優勢。

  如果要形容的話,那絕對是中國人民抗日時候的狡詐,就和地雷戰,地道戰有一比了。普通的人也許接觸過一些槍械,但大部分人沒有,很奇怪他們怎麼可以做出槍來!王新能做出那些電器,那些內燃機,是因為他修理這些東西修理了多少年,熟悉這些東西熟悉的就好像是自己的內褲一樣,這個事一個熟練工的問題。

  也許,他把自己的經歷給現代人說出來(如果他能回去的話),那麼現代的人一定會認為他是在吹牛。怎麼可能呢?電報,電?一個人咋能折騰出這些東西?還有內燃機,蒸汽機啥,乾脆你說都別說了,他們一定認為你有病,而且病的不輕。

  他們以自己的思維來固定了王某人,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的別人也就不可能。認為自己沒有好好學習,吧學過的知識都忘記了,那王某人也一定不成。

  (說說吧,有多少人是這個看法,自動站出來,嘎嘎……俺可是親手做過一個電報機,雖然現代沒啥用,可小時候玩兒打仗,這個可是好東東,俺們不懂密碼,就代拼音,和書里寫的一樣。城裡的小孩兒沒玩兒過吧?)

  這一個冬天,簡單的說就是變化大,大到了什麼程度?長安的地價現在長的很厲害。甚至在一些居民區的施工樓,是蓋完一層住一層,這樣才解決了生活問題。又是一年到來了,這個大年夜,王新是和老婆一起度過的。

  倆都是所謂的孤家寡人,沒有親戚朋友,一個年夜過的很是冷清。

  包餃子,吃飯,說話。倆人倒不感覺有多孤單,那些特種兵的姑娘們也放假十天,隨便休息去了。王新怕那些姑娘出去吃虧,直接還告訴她們,什麼人耍流氓就直接廢了,過年見點兒紅也沒啥,咱一個做神棍的說話,有分量。

  初一的時候,房家一家就和李二陛下一家來串門兒了。王某人樂呵呵的送出了倆紅包。水泥廠現在那個叫紅火,規模擴大了不說,就是收入都是翻倍了。長安新區的建設給王某人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不過要說錢真多的,那還要是新的財政部。

  根據統計,去年贖買土地一共花出了四十多萬貫,而李二陛下和王某人的私人工廠的稅收就達到了十萬貫。李二陛下的軍工廠創造了利潤六十萬貫,長安城的商稅是五萬貫,農稅不足七萬貫,各種收入盤點一下,政府獲得利潤四十二萬貫。而在新區的建設上,預計的規劃投資是一百萬貫,現在財政虧空五十八萬貫。

  第一期的國債預計要在春節之後發出,李二陛下是第一次見識了國庫里多出了這麼多的錢來,可這些錢自己還沒看夠,還沒在國庫里藏熱乎,就被人給預算的虧空了,肉疼啊……幸好還有屬於自己的服裝廠,錢嘛,多的很,花不完,也沒啥好說的了。

  新年新氣象,在和王某人,房老頭於道真居碰頭以後,隨後李二陛下就通過政府的輿論導向搬出了所謂的大唐“八榮八恥”,勸導人規範行為,做有道德的大唐新人。以前啥也不知道的落後百姓不能做了。大唐長安的百姓,就要有長安人的樣子。首先,在政治上,人人都能說上幾句,在道德上,要比其他的地區來的高尚,待人接物有禮貌,脫離低級趣味,不罵人,不隨地吐痰等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