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羅榮桓元帥在參觀時,親切的勉勵我校的幹部、教員要又紅又專,不能偏廢。他說:“紅”就是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樹立遠大理想,並為之而奮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專”就是要努力鑽研戰術技術,精益求精。韓愈說過:“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也是這個意思。韓愈也是大學校長嘛!
軍委首長的到來和指示,給學校全體人員以極大的鼓舞,成為推動學校建設和各項工作的巨大動力。
1957年5月上級作出“空防合併”的決定。對此我個人認為,從歷史上看,欠長遠考慮。根據當時情況,空軍殲擊機數量有限,軍費開支中一時不可能將防空軍裝備齊全,只能逐步裝備,不斷完善。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防空部隊從低空到高空,需配備小高炮、中高炮、高高炮、地對空飛彈、殲擊機、直升機、雷達、探照燈、通訊等,以形成嚴密的防空體系,利於諸兵種的協同作戰。“空防合併”就意味著眾多兵種的協同作戰要統一歸空軍體系指揮,在未來戰爭中是否會出現鞭長莫及之勢?
“空防合併”後,學校的訓練任務雖幾經變化,但始終堅持了繼承和發揚“抗大”的優良傳統,貫徹勤儉辦校、嚴格治校的方針;堅持了探索求實的學風;建立了一支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幹部、教員隊伍;造就了一批治軍的有用人才,為防空軍和空軍的建設作出了貢獻。
我在高級防校工作近5年,對學校充滿了感情。由於工作需要,我的辦學生涯只得告一段落。但我此生以自己能為我軍輸送人才而盡力深感自豪。
○八、兩度空軍政委重返治軍前沿(1959.11-1969)
●空二軍政委
1955年3月28日,副總參謀長楊成武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司令員。在一次防空軍全委會上,他曾對我說:很快要籌辦防空軍學院,你去任政委如何?當時我表示服從組織需要。1957年5月“空防合併”後,此議作罷。
空防合併後,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經常到學校了解幹部情況,參觀陳列設施。他對學校內各種條例條令的貫徹落實十分欣賞。1937年我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時,他任訓練部長,深知我的為人。1959年1月他和我談話:你在防空軍辦學校很有成績,對防空軍各個兵種都已比較熟悉,如果再到空軍部隊工作一個時期,對你會大有好處。我立即回答,最好到空軍師接觸實際,能學到東西。他說:只要你同意下部隊就好了,究竟到師、到軍或到軍區,還要由空軍黨委會最後決定。1959年11月,軍委毛澤東主席命令我為空軍第二軍政委。
空二軍駐東北遼寧、吉林的、瀋陽、鞍山、大東溝、四道溝、高麗門、鎮江山等地。
空二軍軍長方槐,我任政委;副軍長王學勤,副政委李荊山;參謀長李輝;政治部主任由我兼任,副主任陳克溫。
當時正處於相對和平時期,但由於國民黨的軍用飛機經常竄人內地進行偵察,散發造謠惑眾的標語、傳單,騷擾內地的經濟建設,故空軍常年處在備戰作戰狀態。特別是在“五.一”、“十.一”等全國性節假日或國際、國內舉行重大活動以及國家領導人出訪或迎賓時,空軍更處於一級戰備狀態。
因此,部隊的訓練任務很重,需要飛行員以高超的飛行技術來彌補飛機等裝備的陳舊和基地設備的落後,以確保我領空的安全。任務艱巨而設備落後,但我們的飛行員以超人的魄力,掌握了高難的技能。如空二軍十六師副師長張積慧,只有200小時的飛行記錄,卻擊落具有2000小時飛行史的美國王牌飛行員戴維斯,創造了空戰中的奇蹟。
到空二軍上任後,為儘快由外行變內行,我下定決心,深入到機組、中隊、大隊調查研究,摸清訓練、作戰的規律。經半年的努力,就初步掌握了空軍部隊政治工作的基本要領。
培養一個全天候作戰飛行員,可以說是用黃金堆出來的。首先經過政審、體檢、各種測驗而初選合格者已是寥寥無幾;再到預校學習,又將淘汰一部分,能成為航校學員更是沙裡淘金;到正式放飛那就是千中取一了。待能夠完成全天候起飛訓練、達到“起得好、飛得快、打得上、落得穩”的飛行標準,國家投入的費用合成黃金約要超過飛行員自身的體重。
空軍的中心任務就是保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空不容侵犯,執行任務的基本手段,就是要靠不惜一切培養出來的優秀飛行員駕機作戰。這個中心任務不僅要思想明確而且必須將精力、物力、財力集中到中心任務上來。作為空軍部隊的一個主要領導幹部更應以身作則,緊密圍繞中心任務去開展工作,這樣才能調動5個方面的大力配合。
第一方面,認真做好地勤保證工作。地勤部隊是為飛行員服務的,又是與飛行員相互依賴的,是飛行成敗的關鍵之一。如果飛行中機械發生故障那麼飛行員就不可能發揮其技能,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如果沒有飛機,地勤人員就無用武之地。我們不厭其煩的向地勤人員也向飛行員講清這些道理。儘管地勤人員的工作十分艱苦,所有的飛行日(訓練日)都要提早到達機場,千百次的檢查飛機發動機、通訊、機械電路等,我們仍然不放鬆對他們的嚴格要求。為確保飛行員的生命安全,規定每架飛機的維護人員要負責到底,絕不允許有絲毫的麻痹。
軍委首長的到來和指示,給學校全體人員以極大的鼓舞,成為推動學校建設和各項工作的巨大動力。
1957年5月上級作出“空防合併”的決定。對此我個人認為,從歷史上看,欠長遠考慮。根據當時情況,空軍殲擊機數量有限,軍費開支中一時不可能將防空軍裝備齊全,只能逐步裝備,不斷完善。現代戰爭是立體戰爭。防空部隊從低空到高空,需配備小高炮、中高炮、高高炮、地對空飛彈、殲擊機、直升機、雷達、探照燈、通訊等,以形成嚴密的防空體系,利於諸兵種的協同作戰。“空防合併”就意味著眾多兵種的協同作戰要統一歸空軍體系指揮,在未來戰爭中是否會出現鞭長莫及之勢?
“空防合併”後,學校的訓練任務雖幾經變化,但始終堅持了繼承和發揚“抗大”的優良傳統,貫徹勤儉辦校、嚴格治校的方針;堅持了探索求實的學風;建立了一支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幹部、教員隊伍;造就了一批治軍的有用人才,為防空軍和空軍的建設作出了貢獻。
我在高級防校工作近5年,對學校充滿了感情。由於工作需要,我的辦學生涯只得告一段落。但我此生以自己能為我軍輸送人才而盡力深感自豪。
○八、兩度空軍政委重返治軍前沿(1959.11-1969)
●空二軍政委
1955年3月28日,副總參謀長楊成武兼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司令員。在一次防空軍全委會上,他曾對我說:很快要籌辦防空軍學院,你去任政委如何?當時我表示服從組織需要。1957年5月“空防合併”後,此議作罷。
空防合併後,空軍司令員劉亞樓經常到學校了解幹部情況,參觀陳列設施。他對學校內各種條例條令的貫徹落實十分欣賞。1937年我在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時,他任訓練部長,深知我的為人。1959年1月他和我談話:你在防空軍辦學校很有成績,對防空軍各個兵種都已比較熟悉,如果再到空軍部隊工作一個時期,對你會大有好處。我立即回答,最好到空軍師接觸實際,能學到東西。他說:只要你同意下部隊就好了,究竟到師、到軍或到軍區,還要由空軍黨委會最後決定。1959年11月,軍委毛澤東主席命令我為空軍第二軍政委。
空二軍駐東北遼寧、吉林的、瀋陽、鞍山、大東溝、四道溝、高麗門、鎮江山等地。
空二軍軍長方槐,我任政委;副軍長王學勤,副政委李荊山;參謀長李輝;政治部主任由我兼任,副主任陳克溫。
當時正處於相對和平時期,但由於國民黨的軍用飛機經常竄人內地進行偵察,散發造謠惑眾的標語、傳單,騷擾內地的經濟建設,故空軍常年處在備戰作戰狀態。特別是在“五.一”、“十.一”等全國性節假日或國際、國內舉行重大活動以及國家領導人出訪或迎賓時,空軍更處於一級戰備狀態。
因此,部隊的訓練任務很重,需要飛行員以高超的飛行技術來彌補飛機等裝備的陳舊和基地設備的落後,以確保我領空的安全。任務艱巨而設備落後,但我們的飛行員以超人的魄力,掌握了高難的技能。如空二軍十六師副師長張積慧,只有200小時的飛行記錄,卻擊落具有2000小時飛行史的美國王牌飛行員戴維斯,創造了空戰中的奇蹟。
到空二軍上任後,為儘快由外行變內行,我下定決心,深入到機組、中隊、大隊調查研究,摸清訓練、作戰的規律。經半年的努力,就初步掌握了空軍部隊政治工作的基本要領。
培養一個全天候作戰飛行員,可以說是用黃金堆出來的。首先經過政審、體檢、各種測驗而初選合格者已是寥寥無幾;再到預校學習,又將淘汰一部分,能成為航校學員更是沙裡淘金;到正式放飛那就是千中取一了。待能夠完成全天候起飛訓練、達到“起得好、飛得快、打得上、落得穩”的飛行標準,國家投入的費用合成黃金約要超過飛行員自身的體重。
空軍的中心任務就是保衛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空不容侵犯,執行任務的基本手段,就是要靠不惜一切培養出來的優秀飛行員駕機作戰。這個中心任務不僅要思想明確而且必須將精力、物力、財力集中到中心任務上來。作為空軍部隊的一個主要領導幹部更應以身作則,緊密圍繞中心任務去開展工作,這樣才能調動5個方面的大力配合。
第一方面,認真做好地勤保證工作。地勤部隊是為飛行員服務的,又是與飛行員相互依賴的,是飛行成敗的關鍵之一。如果飛行中機械發生故障那麼飛行員就不可能發揮其技能,還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如果沒有飛機,地勤人員就無用武之地。我們不厭其煩的向地勤人員也向飛行員講清這些道理。儘管地勤人員的工作十分艱苦,所有的飛行日(訓練日)都要提早到達機場,千百次的檢查飛機發動機、通訊、機械電路等,我們仍然不放鬆對他們的嚴格要求。為確保飛行員的生命安全,規定每架飛機的維護人員要負責到底,絕不允許有絲毫的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