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然而,即使在應付這種新局面的情況下,進展還是有一些的。波茨但會議為了試圖改變這種混亂情況,曾取得一致意見,認為遣返工作雖然要做,但應該要求三個有關當局——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波蘭臨時政府和匈牙利的管制委員會——暫時停止把德國人驅逐出境,好讓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能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以便在各占領區公平分配被驅逐出來的德國人。波茨坦協議中有關這一問題的部分沒有提到奧地利,所以一開始時對奧地利未起作用。但在1945年11月20日,盟國對德管制委員會作出一項決議,把奧地利列入要驅逐德國本上公民和其他國家中德國公民的國家之一。對這些人的接運工作很快由一個專門機構負責。這一機構名為“德國人代表團”,是在1945年11月20日成立的。它著眼於挑選熟練工人和其他在經濟上對德國有用的人。由於奧地利當局對此提出抗議,因此1946年1 月5 日在奧地利內務部成立了一個國民定居局,為了與“德國人代表團”抗衡,又成立了一個“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代表團”。但是,1946年2 月19日奧地利聯邦政府與西方盟國簽訂的有關協定,蘇方不予承認,下令波茨坦協定中提到的德國國民和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應一律從蘇占區立即撤離。
儘管存在種種困難,戰爭結束時在奧地利居留的外國人,其總數到1945年底畢竟大大減少了。許多聯合國家的國民已被迫返。其中五萬九千名波蘭人和七萬八千名蘇聯公民。實際上所有的德國戰俘已經撤走了,從捷359 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匈牙利驅逐出來的德國公民和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也已著手遣返。據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估計,其他難民為數尚多,大約有四十萬人。其中大約百分之七十五為前敵國國民,百分之二十五為聯合國家的國民,包括不論國籍,只要是在戰時曾遭德國迫害或受騙的人。接受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救濟的人數只有五萬,因為在可以救濟的一類人中,排除了敵國國民。
下一年內,因為那些從波蘭、捷克斯洛代克和匈牙利驅逐出來的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被送回了德國,形勢大有進展;其餘的聯合國家國民被遣返回國,又使形勢進一步好轉。整個遣返數字不下二十萬人。留下來的人大部分是不願風國的“鐵桿分子”——反狄托的南斯拉夫人、反華沙政府的波蘭人、反蘇的烏克蘭人和以前敵對的匈牙利人,還有尚待遇返的大批被驅逐的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甚至還有德國本上公民。經過各國遣返代表幫助說服,這些人中有的改變了主意。然而遺憾的是,他們剛被送走,新的難民又接踵而至。1945年底以後,所增加的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都是從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驅逐出來的。由于波茨但協定並未提到上述三個國家,英美兩方軍政府拒絕這些人進入德國,他們不得已而留在奧地利了。此外,1946年9 月,德國的美方當局因為它的占領區內有人滿之患,不得不暫時停止批准入境。不久,德國的英方當局也作出類似的決定。
而且,與此同時,又有大批猶太人離開波蘭、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其中大部分要去巴勒斯但,卻把奧地利當作中間停留站。撇開持續不斷的膳宿供應問題不談,他們的到來特別給英方製造了政治上的複雜情況,因為英國是受託管理巴勒斯但的國家。
除了許多新難民進入奧地利外,還有不少已經在臭地利的難民,一開始就逃避了註冊登記,其原因不是當局出於疏忽,碰巧把他們漏掉了,就是他們有意規避,生怕360 登記後可能引起什麼後果。等到西方國家反對強制遣返的政策逐步為眾所周知時,他們中有許多人就不再隱蔽,出來向當局要求救濟。
總而言之,最後的結果是,到1946年底在奧地利的流亡難民總數只是比1945年底的總數略多一些罷了。根據1946年10月1 日英國的一個估計。其數字為五十四萬一千三百四十二人,其中有二十六萬人是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1947年4 月美國的一個估計,認為總數是四十六萬七千五百十七人。
人們一直注意到蘇聯和西方國家在處理流亡難民問題的方法上存在著根本不同的想法,這種分歧是蘇聯堅持強制造返所造成的。意見的分歧影響了採取統一的政策,並嚴重妨礙了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工作。聯總與奧地利政府的協定中規定,既然處理流亡難民是盟國委員會保留管制的一件事,聯總的參預必須根據它與委員會訂立的協議。但事實上蘇聯的反對使這項協議未能達成,其結果是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不得不根據它和三個西方國家的高級專員所訂的各項臨時協議來進行工作。實際上這並不十分妨礙本著真誠合作的精神來執行救濟和遣返任務,因為理由很明顯,大部分難民是集中在西方三國占領區內的。儘管管理方法各不相同,三國工作的總目標都是一致的。但是難民集中在西部占領區這件事本身就足以為蘇聯利用來達到宣傳的目的。雖然許多流亡難民如果給予機會都是很想幹活謀生的,而且的確有不少人是這樣的,並於最後獲得了為奧地利所接納的權利,但是也有另外許多人,特別是在初期,不願接受管制,自由自在地到處流浪,隨遇而安,謀求一飽。他們這樣做,不但失去當地人對整個流亡難民所處困境的同情,而且威脅著公共安全。蘇方就能夠利用這一點,還利用西方的反對強制遣返來一再攻擊西方國家在其占領區內藏垢納污,“窩藏法西斯分子”。的確,在1946年6 月巴黎會議期間,莫洛托夫就以此為理由來推遲考慮簽訂奧地利條約。
儘管存在種種困難,戰爭結束時在奧地利居留的外國人,其總數到1945年底畢竟大大減少了。許多聯合國家的國民已被迫返。其中五萬九千名波蘭人和七萬八千名蘇聯公民。實際上所有的德國戰俘已經撤走了,從捷359 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匈牙利驅逐出來的德國公民和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也已著手遣返。據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估計,其他難民為數尚多,大約有四十萬人。其中大約百分之七十五為前敵國國民,百分之二十五為聯合國家的國民,包括不論國籍,只要是在戰時曾遭德國迫害或受騙的人。接受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救濟的人數只有五萬,因為在可以救濟的一類人中,排除了敵國國民。
下一年內,因為那些從波蘭、捷克斯洛代克和匈牙利驅逐出來的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被送回了德國,形勢大有進展;其餘的聯合國家國民被遣返回國,又使形勢進一步好轉。整個遣返數字不下二十萬人。留下來的人大部分是不願風國的“鐵桿分子”——反狄托的南斯拉夫人、反華沙政府的波蘭人、反蘇的烏克蘭人和以前敵對的匈牙利人,還有尚待遇返的大批被驅逐的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甚至還有德國本上公民。經過各國遣返代表幫助說服,這些人中有的改變了主意。然而遺憾的是,他們剛被送走,新的難民又接踵而至。1945年底以後,所增加的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都是從南斯拉夫、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驅逐出來的。由于波茨但協定並未提到上述三個國家,英美兩方軍政府拒絕這些人進入德國,他們不得已而留在奧地利了。此外,1946年9 月,德國的美方當局因為它的占領區內有人滿之患,不得不暫時停止批准入境。不久,德國的英方當局也作出類似的決定。
而且,與此同時,又有大批猶太人離開波蘭、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其中大部分要去巴勒斯但,卻把奧地利當作中間停留站。撇開持續不斷的膳宿供應問題不談,他們的到來特別給英方製造了政治上的複雜情況,因為英國是受託管理巴勒斯但的國家。
除了許多新難民進入奧地利外,還有不少已經在臭地利的難民,一開始就逃避了註冊登記,其原因不是當局出於疏忽,碰巧把他們漏掉了,就是他們有意規避,生怕360 登記後可能引起什麼後果。等到西方國家反對強制遣返的政策逐步為眾所周知時,他們中有許多人就不再隱蔽,出來向當局要求救濟。
總而言之,最後的結果是,到1946年底在奧地利的流亡難民總數只是比1945年底的總數略多一些罷了。根據1946年10月1 日英國的一個估計。其數字為五十四萬一千三百四十二人,其中有二十六萬人是其他國家中的德國公民。1947年4 月美國的一個估計,認為總數是四十六萬七千五百十七人。
人們一直注意到蘇聯和西方國家在處理流亡難民問題的方法上存在著根本不同的想法,這種分歧是蘇聯堅持強制造返所造成的。意見的分歧影響了採取統一的政策,並嚴重妨礙了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工作。聯總與奧地利政府的協定中規定,既然處理流亡難民是盟國委員會保留管制的一件事,聯總的參預必須根據它與委員會訂立的協議。但事實上蘇聯的反對使這項協議未能達成,其結果是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不得不根據它和三個西方國家的高級專員所訂的各項臨時協議來進行工作。實際上這並不十分妨礙本著真誠合作的精神來執行救濟和遣返任務,因為理由很明顯,大部分難民是集中在西方三國占領區內的。儘管管理方法各不相同,三國工作的總目標都是一致的。但是難民集中在西部占領區這件事本身就足以為蘇聯利用來達到宣傳的目的。雖然許多流亡難民如果給予機會都是很想幹活謀生的,而且的確有不少人是這樣的,並於最後獲得了為奧地利所接納的權利,但是也有另外許多人,特別是在初期,不願接受管制,自由自在地到處流浪,隨遇而安,謀求一飽。他們這樣做,不但失去當地人對整個流亡難民所處困境的同情,而且威脅著公共安全。蘇方就能夠利用這一點,還利用西方的反對強制遣返來一再攻擊西方國家在其占領區內藏垢納污,“窩藏法西斯分子”。的確,在1946年6 月巴黎會議期間,莫洛托夫就以此為理由來推遲考慮簽訂奧地利條約。